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影视创作的一个现象,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国内就有三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山东版、90年代央视版、2011年鞠觉亮版《水浒传》。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电视剧《水浒传》的创作,时代背景、改编观念、改编策略都有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现出两个时代文化的变迁与不同时期受众的审美期待。
关键词:《水浒传》;文本分析;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山东版的《水浒传》是国内电视剧领域关于水浒题材最老的一个版本,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原著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口碑良好,反响强烈,符合中国人“美善统一、天人合一”的审美心理,被称为经典版本。之后90年代央视版《水浒传》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一、文本比较
1.文本选择及主题。20世纪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依据古典文学名著施耐庵的《水浒传》改编而成,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80年代山东版选取原著中部分各路好汉逼上梁山的内容进行改编,它是最早的以单个人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独立叙事模式。拍摄了《武松》,后来有《鲁智深》、《林冲》、《宋江》等其他人物的电视作品,随后经过重新剪辑根据原著安排故事情节顺序最终呈现出40集的电视作品《水浒传》。90年代央视版是在原著基础之上进行构思创作,包括后50回的招安及惨死的本分,整体而言情节更连贯完整,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更精彩。
根据演出目录就会发现,山东版的《水浒传》只是选取了原著中的一部分,主题更多的是揭示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108名英雄的“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侠义英勇之气;央视版本则包括招安以及后来被奸臣所害的情节,这样就有揭示当时背景环境、社会矛盾之下人们被迫起义及商官勾结、北宋的吏治腐败,也表现了宋江等人对于朝廷的“忠义”之心。
2.人物塑造。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除了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之外,人物形象的塑造必定是一大亮点,也是最能抓住人心的一部分。80年代山东版《水浒传》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以独立的人物为线索展开叙事,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活生生的更丰满、更立体的英雄人物形象。其鲁智深的扮演者于守金,山东青岛人,19岁开始从事举重运动,23岁入选国家队,在亚洲举行的一界“东亚新兴力量运动会九破大会记录,夺得冠军,标准的 “山东大汉”,正契合了“到拔垂杨柳”的故事情节。在《鲁智深》中扮演“小霸王”的周通,山东人,1979年获全国首届传统武术比赛一等奖,1985年获山东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武术比赛第一名,1998年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武术比赛获得两枚金牌,2004年担任教练率山东队参加河南郑州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得六枚金牌、八枚银牌、四枚铜牌等。现为国家级武术裁判员,三次担任国际武术比赛总裁判长和九次担任全国武术主裁判,80年代山东版的《水浒传》在演员的选择上关注最多的是如何能更好的诠释原著中人物而不是收视率。曾统计在108水浒英雄中,山东籍的有38人,占总数的35%还多一点,同时山东又是 “孔孟之乡”所以山东版的《水浒传》更能体现出“忠孝义”“天人合一”等思想,更能表现“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粗犷的英雄豪气。相比较而言,央视版本的《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契合度相对不高但演员也是在开拍之前经过集训。鲁智深的扮演者臧金生原本体重只有170斤,他每天吃20个鸡蛋,增重到260斤,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诠释人物形象。90年代央视版本的《水浒传》在音乐的运用上更据表现力,主题曲是刘欢《好汉歌》更好的表现出英雄的气概,片尾曲《天时地利人和》是彭丽媛演唱,音乐也是人们回忆起该剧时不能忽略的一大特色。
二、影响电视剧《水浒传》改编的因素
1.文化变迁。一个时代的变革,总会在文艺界最先掀起创作热潮,随后影视界就会呈现新的作品。比如文革之后中国的电视剧创作展开一个新的局面,同时文艺界出现了一批“伤痕文学”,这时影视界就有“伤痕题材”的电视剧《蹉跎岁月》等。“任何社会中,文化变革的先锋无疑都是知识分子和知识精英”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历文革、刚实行改革开放的时期,是精英阶层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进行创作的时期,所以说在电视领域是“文人电视”,“文以载道”的思想充斥着创作者的头脑。山东版的《水浒传》就出现在这个时期,所以这部作品的主题更多的是倾向于向世人展示一种“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比如第30集《李逵探母下梁山》,在《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环玉兰,没有像原著中描写的那样出卖武松,而是试图提醒帮助武松,这样处理重点表现的是在封建社会下层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建设更加美好社会的努力。
2.市场的干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被消费的文化产品也会遵循市场规律。“在产业化浪潮和经济效益对翻拍剧品格的冲击和改写上,即使翻拍剧随着文化的产业化而被全部产业化了,“产业”也不会是翻拍剧的全部文化属性,但经济效益可以影响到翻拍剧艺术的发展” ,所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电视剧的创作。
3.观众的审美期待。影视作品创作之后,话语权就交到了观众的手中。时代的进步,获取新事物的途径不断拓展,知识背景的丰富,使得人们不再一味被动接受,参与意识日益强烈,最终呈现出审美期待达到新的层次。
早期观众所能接收到的影视作品数量少,大家对于影视作品都会很喜欢,再加上观众的知识背景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闭塞,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全盘接受的状态,最早的山东版的《水浒传》就满足了观众对于由文学名著到影视剧改编的好奇心。观众津津乐道的是由静态变为动态后出现的视觉表现力以及与原著是否相符。到了90年代后期,观众通过学习知识,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央视版的《水浒传》出现在荧幕之后,观众关注点转向“音乐谁唱的”、“演员是谁”、“好不好看”、“与山东版什么区别”最后才会关注“与原著是否相符”等等。特别是在有了一部类似的之后,观众会对新的剧情设置演员选择,特效运用等有一定的期望,这时就不再是最初的全盘接受的状态带有一定的审美批判的态度。现在的观众在看电视剧时会有一种行为叫做“吐槽”,有时会出现一种现象“越不好看,收视越高,利益越高”, 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心里。90年代央视版的《水浒传》,在播出时就会有观众来查找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在百度百科就列举了50处,总导演张绍林说要拍摄一部“具有浓郁平民意识的好看的电视剧”,要“下大力气让它适应更多人的胃口,获得更多层面观众的欢迎。”
三、结语
通过两个版本电视剧《水浒传》的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社会文化的一个变迁,以及在当时文化影响之下的人们的审美期待。电视剧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一方面向人们展示当下社会的一种现实状态;同时又构建了一种超前的社会形态,即人们应该奋斗努力的一个方向,一个未来要面对的现实。电视剧的创作是一刻也不会停息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这背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社会文化的一个动态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林:《电视文化的观念》,复旦大学出版社,91页.
[2]李磊:《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翻拍热现象研究》,重庆工商大学.
[3]张绍林:《电视剧水浒传的拍摄构想之一》,《中国电视》,1998年.
关键词:《水浒传》;文本分析;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山东版的《水浒传》是国内电视剧领域关于水浒题材最老的一个版本,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原著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口碑良好,反响强烈,符合中国人“美善统一、天人合一”的审美心理,被称为经典版本。之后90年代央视版《水浒传》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一、文本比较
1.文本选择及主题。20世纪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依据古典文学名著施耐庵的《水浒传》改编而成,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80年代山东版选取原著中部分各路好汉逼上梁山的内容进行改编,它是最早的以单个人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独立叙事模式。拍摄了《武松》,后来有《鲁智深》、《林冲》、《宋江》等其他人物的电视作品,随后经过重新剪辑根据原著安排故事情节顺序最终呈现出40集的电视作品《水浒传》。90年代央视版是在原著基础之上进行构思创作,包括后50回的招安及惨死的本分,整体而言情节更连贯完整,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更精彩。
根据演出目录就会发现,山东版的《水浒传》只是选取了原著中的一部分,主题更多的是揭示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108名英雄的“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侠义英勇之气;央视版本则包括招安以及后来被奸臣所害的情节,这样就有揭示当时背景环境、社会矛盾之下人们被迫起义及商官勾结、北宋的吏治腐败,也表现了宋江等人对于朝廷的“忠义”之心。
2.人物塑造。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除了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之外,人物形象的塑造必定是一大亮点,也是最能抓住人心的一部分。80年代山东版《水浒传》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以独立的人物为线索展开叙事,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活生生的更丰满、更立体的英雄人物形象。其鲁智深的扮演者于守金,山东青岛人,19岁开始从事举重运动,23岁入选国家队,在亚洲举行的一界“东亚新兴力量运动会九破大会记录,夺得冠军,标准的 “山东大汉”,正契合了“到拔垂杨柳”的故事情节。在《鲁智深》中扮演“小霸王”的周通,山东人,1979年获全国首届传统武术比赛一等奖,1985年获山东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武术比赛第一名,1998年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武术比赛获得两枚金牌,2004年担任教练率山东队参加河南郑州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得六枚金牌、八枚银牌、四枚铜牌等。现为国家级武术裁判员,三次担任国际武术比赛总裁判长和九次担任全国武术主裁判,80年代山东版的《水浒传》在演员的选择上关注最多的是如何能更好的诠释原著中人物而不是收视率。曾统计在108水浒英雄中,山东籍的有38人,占总数的35%还多一点,同时山东又是 “孔孟之乡”所以山东版的《水浒传》更能体现出“忠孝义”“天人合一”等思想,更能表现“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粗犷的英雄豪气。相比较而言,央视版本的《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契合度相对不高但演员也是在开拍之前经过集训。鲁智深的扮演者臧金生原本体重只有170斤,他每天吃20个鸡蛋,增重到260斤,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诠释人物形象。90年代央视版本的《水浒传》在音乐的运用上更据表现力,主题曲是刘欢《好汉歌》更好的表现出英雄的气概,片尾曲《天时地利人和》是彭丽媛演唱,音乐也是人们回忆起该剧时不能忽略的一大特色。
二、影响电视剧《水浒传》改编的因素
1.文化变迁。一个时代的变革,总会在文艺界最先掀起创作热潮,随后影视界就会呈现新的作品。比如文革之后中国的电视剧创作展开一个新的局面,同时文艺界出现了一批“伤痕文学”,这时影视界就有“伤痕题材”的电视剧《蹉跎岁月》等。“任何社会中,文化变革的先锋无疑都是知识分子和知识精英”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历文革、刚实行改革开放的时期,是精英阶层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进行创作的时期,所以说在电视领域是“文人电视”,“文以载道”的思想充斥着创作者的头脑。山东版的《水浒传》就出现在这个时期,所以这部作品的主题更多的是倾向于向世人展示一种“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比如第30集《李逵探母下梁山》,在《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环玉兰,没有像原著中描写的那样出卖武松,而是试图提醒帮助武松,这样处理重点表现的是在封建社会下层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建设更加美好社会的努力。
2.市场的干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被消费的文化产品也会遵循市场规律。“在产业化浪潮和经济效益对翻拍剧品格的冲击和改写上,即使翻拍剧随着文化的产业化而被全部产业化了,“产业”也不会是翻拍剧的全部文化属性,但经济效益可以影响到翻拍剧艺术的发展” ,所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电视剧的创作。
3.观众的审美期待。影视作品创作之后,话语权就交到了观众的手中。时代的进步,获取新事物的途径不断拓展,知识背景的丰富,使得人们不再一味被动接受,参与意识日益强烈,最终呈现出审美期待达到新的层次。
早期观众所能接收到的影视作品数量少,大家对于影视作品都会很喜欢,再加上观众的知识背景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闭塞,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全盘接受的状态,最早的山东版的《水浒传》就满足了观众对于由文学名著到影视剧改编的好奇心。观众津津乐道的是由静态变为动态后出现的视觉表现力以及与原著是否相符。到了90年代后期,观众通过学习知识,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央视版的《水浒传》出现在荧幕之后,观众关注点转向“音乐谁唱的”、“演员是谁”、“好不好看”、“与山东版什么区别”最后才会关注“与原著是否相符”等等。特别是在有了一部类似的之后,观众会对新的剧情设置演员选择,特效运用等有一定的期望,这时就不再是最初的全盘接受的状态带有一定的审美批判的态度。现在的观众在看电视剧时会有一种行为叫做“吐槽”,有时会出现一种现象“越不好看,收视越高,利益越高”, 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心里。90年代央视版的《水浒传》,在播出时就会有观众来查找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在百度百科就列举了50处,总导演张绍林说要拍摄一部“具有浓郁平民意识的好看的电视剧”,要“下大力气让它适应更多人的胃口,获得更多层面观众的欢迎。”
三、结语
通过两个版本电视剧《水浒传》的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社会文化的一个变迁,以及在当时文化影响之下的人们的审美期待。电视剧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一方面向人们展示当下社会的一种现实状态;同时又构建了一种超前的社会形态,即人们应该奋斗努力的一个方向,一个未来要面对的现实。电视剧的创作是一刻也不会停息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这背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社会文化的一个动态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林:《电视文化的观念》,复旦大学出版社,91页.
[2]李磊:《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翻拍热现象研究》,重庆工商大学.
[3]张绍林:《电视剧水浒传的拍摄构想之一》,《中国电视》,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