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往往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因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是当前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素质,必须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训练。因此,作文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更应贯穿在小学的整个阶段,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指导。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如在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后,使学生明白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都各不相同,就为学生写景物作了铺垫。这时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写一篇习作。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让学生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忧无虑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写真实的事情。如:看完一部动画片,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本课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的队会。要求学生把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一位女同学(留守儿童)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外地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门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指导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接触到很多人,遇到不少事,看到不少的景物,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但为什么不少学生身处生活和学习之中,而觉得无内容可写呢?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辨别真假、识别美丑的东西,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热情。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认识水平不高,学生不可能做到自己留心生活、体验生活。这一点必须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脑海中增加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各自说说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首先注意训练学生把话说得明白,说得有条理,说得规范。对说得比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用较准确的词句去表达要说的话,并把话说清楚。经常这样做,无形中促使学生留心生活,因为只有留心生活,才能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四、指导开拓思路,把文章写具体。
学生在写作文时,确立了作文内容,但如何把作文写好、写具体,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去开拓学生思路,把文章写具体。
1、启发回忆,再现情景。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先要启发学生回忆,再现所写的题材情景,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景。如上述所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都可引导他们追忆当时的过程与情景,使当时的人和事再现在眼前,唤起记忆,再次体会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见其状等情景,这样学生就有材料可写了。
2、开拓写作思路。开拓思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开拓思路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方面的本领:一方面是学会分析比较,变生活内容为作文内容,从多彩的生活中去选择最能表达中心材料。另一方面是训练条理思维,变阅读思路为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写这次作文有关的课文层次,使课文中的作者思维过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结合这次作文体裁,帮助学生拟写写作提纲,布局材料,开头结尾,提供有关词语,直到把条理弄清楚后,才叫学生动笔成文,这样写来的文章就能做到层次清楚。
3、指导把文章写具体。文章切忌“言之无物”。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从局部到整体,既可由近及远,也可由远到近,即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特别要强调在观察时要抓住重点。
五、注重作文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哪怕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在批改作文时,一个平时作文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些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写到:今后能多看些书,认真做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习作会写得更好),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学生有所收益。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如在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后,使学生明白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都各不相同,就为学生写景物作了铺垫。这时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写一篇习作。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让学生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忧无虑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写真实的事情。如:看完一部动画片,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本课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的队会。要求学生把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一位女同学(留守儿童)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外地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门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指导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接触到很多人,遇到不少事,看到不少的景物,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但为什么不少学生身处生活和学习之中,而觉得无内容可写呢?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辨别真假、识别美丑的东西,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热情。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认识水平不高,学生不可能做到自己留心生活、体验生活。这一点必须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脑海中增加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各自说说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首先注意训练学生把话说得明白,说得有条理,说得规范。对说得比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用较准确的词句去表达要说的话,并把话说清楚。经常这样做,无形中促使学生留心生活,因为只有留心生活,才能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四、指导开拓思路,把文章写具体。
学生在写作文时,确立了作文内容,但如何把作文写好、写具体,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去开拓学生思路,把文章写具体。
1、启发回忆,再现情景。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先要启发学生回忆,再现所写的题材情景,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景。如上述所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都可引导他们追忆当时的过程与情景,使当时的人和事再现在眼前,唤起记忆,再次体会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见其状等情景,这样学生就有材料可写了。
2、开拓写作思路。开拓思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开拓思路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方面的本领:一方面是学会分析比较,变生活内容为作文内容,从多彩的生活中去选择最能表达中心材料。另一方面是训练条理思维,变阅读思路为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写这次作文有关的课文层次,使课文中的作者思维过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结合这次作文体裁,帮助学生拟写写作提纲,布局材料,开头结尾,提供有关词语,直到把条理弄清楚后,才叫学生动笔成文,这样写来的文章就能做到层次清楚。
3、指导把文章写具体。文章切忌“言之无物”。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从局部到整体,既可由近及远,也可由远到近,即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特别要强调在观察时要抓住重点。
五、注重作文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哪怕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在批改作文时,一个平时作文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些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写到:今后能多看些书,认真做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习作会写得更好),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学生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