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角色要求:教师由拥有知识的权威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由原来知识得被动接受者转化为学习的主动探求者。
这一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但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必须将备课重点由过去的备知识传授方法转化为对学习方法指导的思考探寻。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应改变过去教师将结果推给学生的局面,对阅读方法的探寻领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一篇文章有自在的章法结构,情思表达有一定方法技巧,它遵循人的思维规律和写作规律,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能顺应和遵循这些规律,指导学生了解这一规律,感受学习这一规律,以便在阅读教学中探究、体会、学习这些规律,并将它应用到自己的读写实践中去,那我们的指导则是有效的、成功的。下面我谈谈我在指导阅读教学中获得的体会:
一、顺藤摸瓜整体感知文章的途径
文章的思想情感是凭借一定体裁承载的,而每一种体裁都有相对确定的结构形式,就散文而言,对于灵活的选材,作者总要借助于衔接,抒怀语言(议论、抒情)将文章“零散”的选材集中在同一中心之下。
这些语言就形成了文章的骨架藤蔓,最终结出中心的瓜果来。所以,整体感知文章尽可抓住藤蔓,顺藤摸瓜,可以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中心即:抓议论句、抒情句,把握文章中心。
以《荷塘月色》为例。文中的抒情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的抒情句,为文章定下感情基调,循此句向下找,不宁静搅扰得“我”心绪烦乱,自然引出了去荷塘消遣行为,“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由此,我们看到,引起作者内心不宁静的原因在于白天的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不想说而不得不说的话,他渴望的是一种身心的自由。
那么在荷塘月色之中,他得到了什么?然而,最终“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见,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并没有得到排遣,也许反而增强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最终的情感也只有寄托在古代或远方的虚幻的构想之中。
朱自清的不满是什么?这便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自然可以很快感受朱自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
学生就很容易感受月下“荷塘”,映照着的诗人心灵的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 与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议论抒情句,作为文章的藤蔓、骨架,也是文章层次的标志。这些支架大多位居文章首尾段,或者是文章的过渡段。抓住这些句子很快就可以理清文章的结构:抓首尾段,过渡段,把握文章结构。
指导学生抓住议论抒情的藤蔓很快便可理清由此搭建起的文章的构架,老师指导便捷,学生学习轻松。
二、顺瓜摸藤鉴赏文章技法的钥匙
在整体感知文章之后,要真正实现对作品的深层把握,达到认知的提升,审美的愉悦,还需要对文章作深层的品味和赏析,深入感受文章的内涵,领略文章的写作艺术。
如此文章的选材意图,写作手法及其效果便一目了然。只有站在中心的高度,对艺术手法的把握才是清晰的、便捷的,如果只从某个局部入手,或许会陷入“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境地。
仍然以《荷塘月色》为例。抓住作者 “抒写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推知藤蔓“荷塘”应该是怎样的情形,学生以常理推出两种结果:一是“以乐景衬哀情”;一是“以哀景衬哀情”。
初读课文就可以确定,本文是以“乐景衬哀情”,以此类推,后文对梁元帝《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句子的引用以及“到底惦着江南了”情感的抒发,都是为衬托突出“抒写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的。
明确了作者选材构思的基本思路,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究,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品味的乐趣。《荷塘月色》荷塘美景有什么特点?如何实现衬托作者心中苦闷情绪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将对景物的品味欣赏和文章主旨挂钩起来,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才是能够得到真正审美愉悦的阅读。
在这种指导下,学生发现:文章开头“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妻在屋里拍着闰儿”作者身外的人物是那么欢愉恬静,我们可以分明感觉到他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或者说周围环境的欢愉恬静自在更加衬托出作者心中的“不宁静”。
通往荷塘的路是“幽僻”的,“月光也是淡淡的”。荷花是“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白花,流水是“脉脉”的,荷塘中的月光则是“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顺瓜摸藤,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有高瞻远瞩的全局感受,获得“一览众山小”清晰认识,不至于陷入其中某个细节以致“不识庐山真面目”;又能够以领悟中心为终极目标感受文章深层含义。
顺藤摸瓜,顺瓜摸藤。是指导学生阅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老师的指导地位,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得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到完全的施展,又不至于使课堂陷于无序状态,混乱状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这一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但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必须将备课重点由过去的备知识传授方法转化为对学习方法指导的思考探寻。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应改变过去教师将结果推给学生的局面,对阅读方法的探寻领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一篇文章有自在的章法结构,情思表达有一定方法技巧,它遵循人的思维规律和写作规律,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能顺应和遵循这些规律,指导学生了解这一规律,感受学习这一规律,以便在阅读教学中探究、体会、学习这些规律,并将它应用到自己的读写实践中去,那我们的指导则是有效的、成功的。下面我谈谈我在指导阅读教学中获得的体会:
一、顺藤摸瓜整体感知文章的途径
文章的思想情感是凭借一定体裁承载的,而每一种体裁都有相对确定的结构形式,就散文而言,对于灵活的选材,作者总要借助于衔接,抒怀语言(议论、抒情)将文章“零散”的选材集中在同一中心之下。
这些语言就形成了文章的骨架藤蔓,最终结出中心的瓜果来。所以,整体感知文章尽可抓住藤蔓,顺藤摸瓜,可以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中心即:抓议论句、抒情句,把握文章中心。
以《荷塘月色》为例。文中的抒情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的抒情句,为文章定下感情基调,循此句向下找,不宁静搅扰得“我”心绪烦乱,自然引出了去荷塘消遣行为,“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由此,我们看到,引起作者内心不宁静的原因在于白天的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不想说而不得不说的话,他渴望的是一种身心的自由。
那么在荷塘月色之中,他得到了什么?然而,最终“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见,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并没有得到排遣,也许反而增强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最终的情感也只有寄托在古代或远方的虚幻的构想之中。
朱自清的不满是什么?这便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自然可以很快感受朱自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
学生就很容易感受月下“荷塘”,映照着的诗人心灵的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 与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议论抒情句,作为文章的藤蔓、骨架,也是文章层次的标志。这些支架大多位居文章首尾段,或者是文章的过渡段。抓住这些句子很快就可以理清文章的结构:抓首尾段,过渡段,把握文章结构。
指导学生抓住议论抒情的藤蔓很快便可理清由此搭建起的文章的构架,老师指导便捷,学生学习轻松。
二、顺瓜摸藤鉴赏文章技法的钥匙
在整体感知文章之后,要真正实现对作品的深层把握,达到认知的提升,审美的愉悦,还需要对文章作深层的品味和赏析,深入感受文章的内涵,领略文章的写作艺术。
如此文章的选材意图,写作手法及其效果便一目了然。只有站在中心的高度,对艺术手法的把握才是清晰的、便捷的,如果只从某个局部入手,或许会陷入“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境地。
仍然以《荷塘月色》为例。抓住作者 “抒写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推知藤蔓“荷塘”应该是怎样的情形,学生以常理推出两种结果:一是“以乐景衬哀情”;一是“以哀景衬哀情”。
初读课文就可以确定,本文是以“乐景衬哀情”,以此类推,后文对梁元帝《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句子的引用以及“到底惦着江南了”情感的抒发,都是为衬托突出“抒写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的。
明确了作者选材构思的基本思路,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究,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品味的乐趣。《荷塘月色》荷塘美景有什么特点?如何实现衬托作者心中苦闷情绪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将对景物的品味欣赏和文章主旨挂钩起来,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才是能够得到真正审美愉悦的阅读。
在这种指导下,学生发现:文章开头“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妻在屋里拍着闰儿”作者身外的人物是那么欢愉恬静,我们可以分明感觉到他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或者说周围环境的欢愉恬静自在更加衬托出作者心中的“不宁静”。
通往荷塘的路是“幽僻”的,“月光也是淡淡的”。荷花是“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白花,流水是“脉脉”的,荷塘中的月光则是“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顺瓜摸藤,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有高瞻远瞩的全局感受,获得“一览众山小”清晰认识,不至于陷入其中某个细节以致“不识庐山真面目”;又能够以领悟中心为终极目标感受文章深层含义。
顺藤摸瓜,顺瓜摸藤。是指导学生阅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老师的指导地位,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得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到完全的施展,又不至于使课堂陷于无序状态,混乱状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