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或脑图,是一种以关键词、线条、符号、色彩、数字等为构成要素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有着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等显著特点。它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英国著名教育家东尼·巴赞(Tony Buzan)于1974年出版的《启动大脑》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就已传入我国,最初是用来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因此应用率和普及率并不高。东尼·巴赞的学生董海韬于2003年将思维导图系统性地引入中国,由此正式拉开了思维导图在我国应用的帷幕。随着思维导图众多优势的凸显,众多学者更是将其大规模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学者们更偏向于将其应用于理科教学,在文科教学中的应用则较少,因此,本文则侧重论述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的必要
  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模块因其抽象复杂、深奥难懂成为学生最头疼的部分。由于无法进行理解性记忆,学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单纯地以应试为学习动机,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和有意义学习。而思维导图则以汉字、数字、图形、线条等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变深奥的哲学知识为显性的放射性整合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具体形象记忆和长时间记忆。
  大多数任课教师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收效甚微。也有部分教师试图采用信息化手段,但对于此模块而言,很难利用信息手段创建具体的、有效的、接近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了实现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寻找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思维导图以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等诸多特点,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全面而发散的表达形式能够向学生左脑的逻辑、数字、顺序和分析等功能发出刺激信号,同时又能够引起学生右脑空间感、图画、想象、韵律等功能的注意,形成一个“左脑+右脑=全脑”的理想效果,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规律。
  二、应用的优势
  (一)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先决性条件。但是对于大多数任课教师而言,备课需要有大量的文字描述,在文科教学方面更为突出。应用思维导图则大大减少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只需要教师将重要知识点以关键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一些线条和箭头表示其中的逻辑关系。比如,教师在对“唯物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备课时,只需要一张简单的图表(见图1),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幸福感。
  (二)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作为配合语言、媒体等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学生理解教材核心知识点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记录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并且做到简明扼要、具有启发性。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采用了图中夹文或文中夹图的创新方式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各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板书简明扼要、由点及面地概括课堂核心内容,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还能方便学生记录课堂笔记,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性和关联性的知识链条。例如,教师在讲到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只需要呈现板书设计(见图2),这样环环相扣的板书设计既使学生把握了重点知识,又节省了学生记录板书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将素质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意义。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样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了要求。思维导图则在体现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够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以便加强与巩固;教师则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并负责指导和解答学生的困惑,同时还能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获得收获,不断充实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导图。例如,第三章《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师在完成全部教学后,可围绕核心知识点“唯物辩证法”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见图3)。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创新点可及时进行补充,使唯物辩证法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三、应用的可能
  (一)学生方面
  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前只需要准备一张A3或A4大的白纸、一支签字笔和多种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即可。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集中性思维,确定中心关键词
  中心关键词是思维导图的“核心和命脉”,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决定着整个思维导图的质量。为了突出一个导图的中心关键词,应将其放在白纸的中央位置,写得略微大一些,还可以配有图像、颜色以及重点符号等。
  2.运用放散性思维,确定分支关键词
  分支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树的枝干”,需要学生充分应用发散性思维确定好各级“枝干”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同一级别的并列、不同级别的归属;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思维混乱,使得思维导图的作用适得其反。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散到更细致的知识点。
  3.运用逻辑思维,确定知识点间的关系
  制作思维导图的关键是清晰地确定各个层次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为了清楚而准确地反映各层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学生用箭头和线条从中心关键词出发由近及远地进行连接;为了符合大脑的思维脉络,连接过程中尽量自然弯曲,不要用直线。
  (二)教师方面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运用多款软件来进行制作,每款软件操作的方式大同小异。首先选择一个适合的模板或者新建个空白的文档,把中心关键词填写在中心主题上;然后选中中心主题,在所选节点下添加子节点,如此循环反复派生出各分支的关键词;最后,为了增强思维导图的表象效果,可以加上一些与主题节点相符合的符号、图片等。总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制作思维导图的各种软件以及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制作出浑然一体的思维导图。
  四、应用的效果
  关于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国内外学者不胜枚举。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笔者在本科毕业后前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担任高二年级的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曾多次应用思维导图,尤其是《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为了验证思维导图的教学有效性,在第一次尝试应用之前做了以下研究:选择两个基础基本一致的班级,将用思维导图教学的班级确定为实验组,将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班级确定为对照组,在都完成了“认识论”部分教学后,对学习效果进行同种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思维导图教学对于强化课堂教学结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着充分的应用必要性、显著的应用优势、现实的应用可能性以及良好的应用效果,必将受到更多任课教师的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东尼·巴赞(Tony Buzan).丁叶然译.启动大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08).
  [3]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途径[J].教育科學.2016(03):21-28.
  [4]罗华荣.汤晓春.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教育参考.2014(12):73-78.
  [5]高莉苹.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02):140-142.
  (责任编辑:杨宁)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基于此,在数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努力挖掘现实素材,如“乡土现实、儿童现实、时事现实”,对其进行改造,增强问题的应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引“乡土现实”,让情境更真实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民俗文化等对其影响是重大
期刊
摘要:利用字理进行写字教学是探索汉字结构特点和文化魅力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字理写字教学应从“理解化”“归类化”和“图像化”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建构汉字的图像,探寻汉字音、形、义的规律,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字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低年段;字理;写字教学  作者简介:吴丽成,辽宁省实验学校教师。  一、字理写字教学的依据  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理据。新课标要求低年
期刊
课堂教学互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教师能否有效提问,并通过问题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一、以“问题”激活课堂  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手段。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不直接出示书中的例题,而是在黑板上写上1、10、100三个数。  师:同学们,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
期刊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核心思想,从孔子、柏拉图再到卢梭,他们的教育思想莫不如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兴起于上世纪中叶,它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培养出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的“完整的人(the whole person)”(罗杰斯)。其教育理念已渗透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对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对素质教
期刊
探究的用法非常广泛,根据对探究和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分析,探究性教学和学习在五个方面与科学探究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五个方面的特征构成了“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即探究性学习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型问题的探索中  科学型问题,即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导学习者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动手操作或实验来收集和利用数据以形成对科学现象的解释。  在课堂里,提出对学生
期刊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让很多授课教师喜忧参半,喜的是欣赏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确实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忧的是欣赏课到底要欣赏什么,怎样欣赏,该怎么做才能把一首很美的音乐作品不变味地呈现给孩子。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因为工作需要,2016年开学伊始,我对区属21所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摸底观察,授课教师中有专职也有兼职,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教学新人。在听了43节课后,我发现
期刊
七年前,有幸拜特级教师王崧舟为师,系統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在杭州拱宸桥小学求学的日子里,一方面沉潜课堂,揣摩、领悟、实践导师炉火纯青的教学造诣;一方面通过反复阅读王老师的教学专著《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透过文字的娓娓道来踏上语文的“朝圣”之路。时光荏苒,再次翻开这本书,徜徉在“诗意语文”的字里行间,那力透纸背的实践智慧依旧让我为语文着迷。  这本书是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育演讲录,是从他内
期刊
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著。我曾天真地以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勤勤恳恳地工作,就能胜任教师的天职。但是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飞跃和发展。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 我希望能坚守我的信念——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构建属于我自己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正当我蹒跚摸索不知所措的时候,吴正宪老师的《我与小学数学》闯入了我的视线,她那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学会正确地运用理论于实际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在平时的空闲时间,我会阅读各种英语专业的书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3年6月1日出版的,英国剑桥大学Jack Richards和Charles Lockhart合著的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即《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  本书指出,近几年
期刊
【思考背景】  “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最近定稿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尽管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还未出台,但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我们发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柱。作为小学生,应初步具备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相应的言语体验。与语言能力相辅相成的是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