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的情感所支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对象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充满正能量的情感去感染、暗示学生,使学生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衡量、评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科学家认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激发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一个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它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环境中,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情感;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同样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相应的情感。比如教师的忧郁、焦虑可以使学生心情不快、精神压抑;教师的兴奋、充满激情的课会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反过来,学生失败的苦恼、成功的欢乐也会感染到教师,使教师因喜而喜,缘忧而忧。在教育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和老师关心融洽的学生,往往是和老师心相印、意相通的。他们会因老师的欣喜而喜,因老师的忧虑而忧。老师主张、提倡的事情,他们会积极响应,努力去做;老师抑弃的事情,他们会厌弃。相反,他们如果对老师存有成见,则会在很多地方与老师产生心理抵触,导致沟通障碍。由此看来,教师的情感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怎样通过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去形成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 创设情感环境,通过活动来影响学生
例如:笔者在组织班级参加校运会时,组织学生观看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的录像,用女排打败“东洋魔女”,夺取世界冠军的英雄精神去动员学生参赛,为全体学生创造一种昂扬激越、高亢奋发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励学生踊跃参赛,奋力拼搏,夺取了显著的成绩。实践证明,要使学生把有关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常常要借助一定的情感“激素”去催化。如许多班主任、学校在表彰优秀学生时,总要召开班会、校会,宣布获奖名单、颁发奖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的环境,从而产生一种渴望荣誉、追求成功的心理体验,继续进步。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密切融合,教师感情的琼浆才易渗透到学生心灵的田地上。密切师生关系的方法很多,比如:
1.师生相互了解、彼此熟识。教师可把自己的名字、性格、兴趣、经历等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让学生获得比较鲜明的印象;对学生的家庭、生活、身体、性格、喜好、特长、交往等情况,教师应通过正面、侧面观察了解,尽量知道得详细一些。在日常教学中,为增进师生彼此的了解,我用得最多的是布置学生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作文,这样,学生比较有话可说,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我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记得我有一年教四年级,一次布置学生写《爸爸,我想对您说》的作文,一个丘同学,他在文中流露出爸爸喝酒,喝多以后对妈妈的打骂,闹得家里没有安宁,自己很郁闷的情感。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并与他的父母交流了孩子希望爸爸少喝一点,给家里一份安宁的心声,使他父母认识到家里每天打打闹闹,对孩子成长的不利,他爸爸也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表示以后会控制自己,尽量少喝酒,还孩子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方面,我也和丘同学谈心,要体谅父母做工的不易,要原谅父母,要他不要因为父母的原因影响学习,与他交流自己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如何刻苦读书,考进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教师,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成长经历,鼓励他努力学习。后来,他果然不负众望,考进了名牌大学,现在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师生间相互熟悉,拉近距离,这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基础。关心学生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家庭中的干扰、学习上的难题、生理上的障碍、心理上的困惑。是增进师生感情最有效的途径。
2.坚持疏导原则开展思想工作。学生在成长飞跃期,世界观形成关键期、思维发展奠基期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偏差。记得有一年,我带五年级,班上有个叫小强的学生,他成绩差,各科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老师经常放学后,留下他给他辅导,因此有些同学讥笑他“留堂狗”,有时他恼怒了,跟他们干一仗。有一次大扫除,我发现他手脚勤快,不怕脏,很负责,我看到他的这一忧点,大扫除后的总结时,表扬他:“小强同学做事很勤快,任务完成得很好。有些学习成绩好点的,都没有他完成得好。”说到这里,我看班上有些同学露出不服气的神情,于是我接着说:“我们班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有些同学做事勤快,认真负责,有些同学图画画得好……希望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小强虽然学习成绩帮差点,但勤快,老师也要表扬他。老师相信他,长大以后靠他勤劳的双手,踏实肯干的精神,一定能创造好的生活。”这样,既增强了小强同学的自信,又使得讥笑他的同学也住嘴了。去年,小强很高兴的来到学校见我,说:“老师,还认得我吗?我是小强,我现在开了间汽车修理厂,自己当老板,结婚了,有了孩子,爱人还是个本科生呢……”就这样,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学业成绩优秀、家庭优越而偏爱,不以成绩落后而歧视某一部分学生。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绝对不简单生硬地处理,以减少抵触情感发生。
3.以无私的、理智的爱对待学生。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教师应该把爱的情感外化在表情上,以愉悦的神情与学生相处,时时处处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如:我组织开展“我能行!”“假如我是老师”“文明礼仪在心中”等主题班会或中队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在活动中适时加以引导。实践证明,教师以称赞的态度、喜爱的倾向去讲授课程或要求学生达到某项规范,可以使学生对需要他做的事情产生一种向往、景慕、荣誉的体验,充满信心,易于成功。成功之后及时肯定、进行情感反馈,可以使其获得一种心理满足,繼而进一步尝试的心理需要,从而形成心理品质的良性循环。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好师傅,好老板;成家时遇到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总之,教师的情感感染性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中,起着教育感化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无声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价值。
科学家认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激发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一个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它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环境中,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情感;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同样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相应的情感。比如教师的忧郁、焦虑可以使学生心情不快、精神压抑;教师的兴奋、充满激情的课会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反过来,学生失败的苦恼、成功的欢乐也会感染到教师,使教师因喜而喜,缘忧而忧。在教育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和老师关心融洽的学生,往往是和老师心相印、意相通的。他们会因老师的欣喜而喜,因老师的忧虑而忧。老师主张、提倡的事情,他们会积极响应,努力去做;老师抑弃的事情,他们会厌弃。相反,他们如果对老师存有成见,则会在很多地方与老师产生心理抵触,导致沟通障碍。由此看来,教师的情感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怎样通过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去形成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 创设情感环境,通过活动来影响学生
例如:笔者在组织班级参加校运会时,组织学生观看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的录像,用女排打败“东洋魔女”,夺取世界冠军的英雄精神去动员学生参赛,为全体学生创造一种昂扬激越、高亢奋发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励学生踊跃参赛,奋力拼搏,夺取了显著的成绩。实践证明,要使学生把有关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常常要借助一定的情感“激素”去催化。如许多班主任、学校在表彰优秀学生时,总要召开班会、校会,宣布获奖名单、颁发奖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的环境,从而产生一种渴望荣誉、追求成功的心理体验,继续进步。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密切融合,教师感情的琼浆才易渗透到学生心灵的田地上。密切师生关系的方法很多,比如:
1.师生相互了解、彼此熟识。教师可把自己的名字、性格、兴趣、经历等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让学生获得比较鲜明的印象;对学生的家庭、生活、身体、性格、喜好、特长、交往等情况,教师应通过正面、侧面观察了解,尽量知道得详细一些。在日常教学中,为增进师生彼此的了解,我用得最多的是布置学生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作文,这样,学生比较有话可说,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我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记得我有一年教四年级,一次布置学生写《爸爸,我想对您说》的作文,一个丘同学,他在文中流露出爸爸喝酒,喝多以后对妈妈的打骂,闹得家里没有安宁,自己很郁闷的情感。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并与他的父母交流了孩子希望爸爸少喝一点,给家里一份安宁的心声,使他父母认识到家里每天打打闹闹,对孩子成长的不利,他爸爸也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表示以后会控制自己,尽量少喝酒,还孩子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方面,我也和丘同学谈心,要体谅父母做工的不易,要原谅父母,要他不要因为父母的原因影响学习,与他交流自己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如何刻苦读书,考进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教师,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成长经历,鼓励他努力学习。后来,他果然不负众望,考进了名牌大学,现在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师生间相互熟悉,拉近距离,这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基础。关心学生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家庭中的干扰、学习上的难题、生理上的障碍、心理上的困惑。是增进师生感情最有效的途径。
2.坚持疏导原则开展思想工作。学生在成长飞跃期,世界观形成关键期、思维发展奠基期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偏差。记得有一年,我带五年级,班上有个叫小强的学生,他成绩差,各科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老师经常放学后,留下他给他辅导,因此有些同学讥笑他“留堂狗”,有时他恼怒了,跟他们干一仗。有一次大扫除,我发现他手脚勤快,不怕脏,很负责,我看到他的这一忧点,大扫除后的总结时,表扬他:“小强同学做事很勤快,任务完成得很好。有些学习成绩好点的,都没有他完成得好。”说到这里,我看班上有些同学露出不服气的神情,于是我接着说:“我们班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有些同学做事勤快,认真负责,有些同学图画画得好……希望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小强虽然学习成绩帮差点,但勤快,老师也要表扬他。老师相信他,长大以后靠他勤劳的双手,踏实肯干的精神,一定能创造好的生活。”这样,既增强了小强同学的自信,又使得讥笑他的同学也住嘴了。去年,小强很高兴的来到学校见我,说:“老师,还认得我吗?我是小强,我现在开了间汽车修理厂,自己当老板,结婚了,有了孩子,爱人还是个本科生呢……”就这样,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学业成绩优秀、家庭优越而偏爱,不以成绩落后而歧视某一部分学生。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绝对不简单生硬地处理,以减少抵触情感发生。
3.以无私的、理智的爱对待学生。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教师应该把爱的情感外化在表情上,以愉悦的神情与学生相处,时时处处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如:我组织开展“我能行!”“假如我是老师”“文明礼仪在心中”等主题班会或中队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在活动中适时加以引导。实践证明,教师以称赞的态度、喜爱的倾向去讲授课程或要求学生达到某项规范,可以使学生对需要他做的事情产生一种向往、景慕、荣誉的体验,充满信心,易于成功。成功之后及时肯定、进行情感反馈,可以使其获得一种心理满足,繼而进一步尝试的心理需要,从而形成心理品质的良性循环。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好师傅,好老板;成家时遇到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总之,教师的情感感染性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中,起着教育感化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无声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