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研究在校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行为的危险因素,为教育制定预防镇静催眠药使用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以我校76例医学生中的镇静催眠药使用者作为病例组,按相同性别、年龄以1:1配对选取76例正常医学生作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有6个主要保护因素,分别是父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学习成绩、缺课情况、暴力行为、自觉孤独、家庭关系和父母交流情况等。 结论:在校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有自身特点,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健康的学校社会环境是防治在校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在校医学生;镇静催眠药;危险因素。
在临床上,能缓解激动、恢复安静情绪的药物称镇静药(sedatives),而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催眠药(hypnotics),同一药物,在较小剂量时起镇静作用,在较大剂量时则起催眠作用,统称为镇静催眠药[1]。近年来,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在我国部分地区有上升的趋势,并波及不同层次的各年龄组人群,尤其以大中专学生较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临床工作 ,他们对镇静催眠药的态度和使用状况可能会影响到将来对病人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为此,本研究对我校有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探讨在校大中专学生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行为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学校教育制定预防控制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病例组为2014年1~6月经我校自编的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调查表系统调查,共调查了6588人,确定有经常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在校的医学生,共76人,占1.16%;其中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19.6±4.5)岁;学历分布:中专学历42名,大专学历28名,业余本科学历6名;平时学习成绩情况:优秀(各科平均分90分以上)4人,良好(各科平均分80-89分以上)23人,一般(各科平均分60-79分以上)49人。按性别相同、年龄±2岁,在同班同学中1:1配对选取对照组,共76人,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19.3±3.6)岁,以上2组间在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例组选择标准。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及其行为系指非用于治疗疾病的情况下,自行使用以下镇静催眠药:1、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如三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奥沙西泮、硝基安定、罗拉等;2、非苯二氮卓類镇静催眠药如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等,要求经常服药≧2次/周。
1.3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调查,问卷主要参考2010年大学生危险行为监测系统问卷(YRBSS)[3],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而成,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习惯、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心理健康、家庭功能等。
1.4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先对10人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相关因子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变量进入水平和剔除水平均为0.05。
2、结果。
2.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学习成绩、缺课情况、暴力行为、焦虑情绪、自觉孤独、同伴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家庭关系、与父母交流等,见表1。
表1 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相关因子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上,引入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11个因素,建立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医学生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七个:其中父母有镇静催眠药使用、学习成绩差、缺课、暴力行为、自觉孤独、家庭关系不和睦是其危险因素,而多与父母交流是保护因素,见表2。
表2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影响因子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a=0.05)
3、讨论。
3.1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可分为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两大类。苯二氮卓类有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安全范围大,已完全取代了巴比妥类等传统镇静催眠药。临床常用的有20余种。虽然它们结构相似,但不同衍生物之间,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则各有侧重。苯二氮卓类具有使用安全、起效快、耐受性良好的特点。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其按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类。其主要副作用有:(1)残留效应,指药物夜间的催眠效应延长到第二天白天,产生了不良反应,如宿醉效应、头晕、嗜睡等。因此晚上十点以后就不要再服用此类药物。(2)遗忘效应,是指在服药后影响记忆。其遗忘程度与药物的血浆浓度有关,即药物剂量越大,血中浓度也越高,遗忘也越严重。(3)停药反应,最常见的停药反应是反跳性失眠。反跳性失眠是一种睡眠紊乱,指在开始停药后1-2个晚上后失眠症状比治疗前还要严重,常见于服用比较短效的药物停药后。建议在用药时从产生疗效的最小剂量开始,在停药时逐渐减量。(4)成瘾倾向,即药物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特点是该类药物成瘾和戒断反应机会很小,不抑制呼吸,半衰期短,因此不会产生次日的"宿醉"现象,适合应用于入睡困难者和有病理基础的失眠者及考试前应急性失眠者。因药副反应很小,成瘾和撤药反应机会很少,目前它们已成为欧美等国家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有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趋势,缺点是价格较昂贵[4]。近年来,物质滥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滥用物质中,镇静催眠药使用量增多,其中苯二氮卓类滥用问题日趋严重,成瘾多属医源性,故对医学生的使用调查有重要意义,目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控制已成为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配合来完成[5]。
3.2国内外有研究表明,大中专学生精神镇静催眠药使用是一个多维度问题,其产生和发展与个体、家庭、同伴、学校及其他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医学院校的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医学知识,对不同药物有一定的认识,认识态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平衡了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对父母文化程度等18个因素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在校的医学生共76人,仅占占1.16%,远远低于其他报道研究,估计与医学生对使用镇静催眠药的认识较好有关。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学习成绩、缺课情况、暴力行为、焦虑情绪、自觉孤独、同伴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家庭关系、与父母交流等在镇静催眠药使用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差、缺课、有暴力行为、自觉孤独、父母有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家庭关系不和睦是医学生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学生与父母交流是保护因素。
总之,在校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有自身特点,应引起重视,面对以上危险因素,我们应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各种精神活性物质危害的知晓率,健全学生的支持系统,增强他们抵制镇静催眠药使用的能力,勉励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和目标投入到学习中,建立健康的社会环境,用正确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民、蔡志基,我国药物滥用流行特征、现况与药物滥用预防问题探讨.中国药物防治杂志,2010
[2]刘勇鹰、赵茜茜、何群、孙宝山、陈茂于、范湛丽等,广东省静脉吸毒者多种成瘾物质滥用的流行病学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5
[3]李密,刘志民,赵琴.大中专学生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与依赖性. 中国药物使用防治杂志,2012
[4]李学民,766例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5]张河川,宋精玲,郭思智,等. 镇静催眠药依赖者生活行为方式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
【摘要】目的:研究在校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行为的危险因素,为教育制定预防镇静催眠药使用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以我校76例医学生中的镇静催眠药使用者作为病例组,按相同性别、年龄以1:1配对选取76例正常医学生作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有6个主要保护因素,分别是父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学习成绩、缺课情况、暴力行为、自觉孤独、家庭关系和父母交流情况等。 结论:在校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有自身特点,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健康的学校社会环境是防治在校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在校医学生;镇静催眠药;危险因素。
在临床上,能缓解激动、恢复安静情绪的药物称镇静药(sedatives),而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催眠药(hypnotics),同一药物,在较小剂量时起镇静作用,在较大剂量时则起催眠作用,统称为镇静催眠药[1]。近年来,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在我国部分地区有上升的趋势,并波及不同层次的各年龄组人群,尤其以大中专学生较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临床工作 ,他们对镇静催眠药的态度和使用状况可能会影响到将来对病人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为此,本研究对我校有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探讨在校大中专学生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行为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学校教育制定预防控制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病例组为2014年1~6月经我校自编的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调查表系统调查,共调查了6588人,确定有经常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在校的医学生,共76人,占1.16%;其中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19.6±4.5)岁;学历分布:中专学历42名,大专学历28名,业余本科学历6名;平时学习成绩情况:优秀(各科平均分90分以上)4人,良好(各科平均分80-89分以上)23人,一般(各科平均分60-79分以上)49人。按性别相同、年龄±2岁,在同班同学中1:1配对选取对照组,共76人,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19.3±3.6)岁,以上2组间在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例组选择标准。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及其行为系指非用于治疗疾病的情况下,自行使用以下镇静催眠药:1、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如三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奥沙西泮、硝基安定、罗拉等;2、非苯二氮卓類镇静催眠药如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等,要求经常服药≧2次/周。
1.3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调查,问卷主要参考2010年大学生危险行为监测系统问卷(YRBSS)[3],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而成,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习惯、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心理健康、家庭功能等。
1.4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先对10人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相关因子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变量进入水平和剔除水平均为0.05。
2、结果。
2.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学习成绩、缺课情况、暴力行为、焦虑情绪、自觉孤独、同伴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家庭关系、与父母交流等,见表1。
表1 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相关因子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上,引入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11个因素,建立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医学生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七个:其中父母有镇静催眠药使用、学习成绩差、缺课、暴力行为、自觉孤独、家庭关系不和睦是其危险因素,而多与父母交流是保护因素,见表2。
表2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影响因子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a=0.05)
3、讨论。
3.1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可分为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两大类。苯二氮卓类有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安全范围大,已完全取代了巴比妥类等传统镇静催眠药。临床常用的有20余种。虽然它们结构相似,但不同衍生物之间,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则各有侧重。苯二氮卓类具有使用安全、起效快、耐受性良好的特点。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其按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类。其主要副作用有:(1)残留效应,指药物夜间的催眠效应延长到第二天白天,产生了不良反应,如宿醉效应、头晕、嗜睡等。因此晚上十点以后就不要再服用此类药物。(2)遗忘效应,是指在服药后影响记忆。其遗忘程度与药物的血浆浓度有关,即药物剂量越大,血中浓度也越高,遗忘也越严重。(3)停药反应,最常见的停药反应是反跳性失眠。反跳性失眠是一种睡眠紊乱,指在开始停药后1-2个晚上后失眠症状比治疗前还要严重,常见于服用比较短效的药物停药后。建议在用药时从产生疗效的最小剂量开始,在停药时逐渐减量。(4)成瘾倾向,即药物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特点是该类药物成瘾和戒断反应机会很小,不抑制呼吸,半衰期短,因此不会产生次日的"宿醉"现象,适合应用于入睡困难者和有病理基础的失眠者及考试前应急性失眠者。因药副反应很小,成瘾和撤药反应机会很少,目前它们已成为欧美等国家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有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趋势,缺点是价格较昂贵[4]。近年来,物质滥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滥用物质中,镇静催眠药使用量增多,其中苯二氮卓类滥用问题日趋严重,成瘾多属医源性,故对医学生的使用调查有重要意义,目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控制已成为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配合来完成[5]。
3.2国内外有研究表明,大中专学生精神镇静催眠药使用是一个多维度问题,其产生和发展与个体、家庭、同伴、学校及其他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医学院校的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医学知识,对不同药物有一定的认识,认识态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平衡了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对父母文化程度等18个因素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使用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在校的医学生共76人,仅占占1.16%,远远低于其他报道研究,估计与医学生对使用镇静催眠药的认识较好有关。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学习成绩、缺课情况、暴力行为、焦虑情绪、自觉孤独、同伴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家庭关系、与父母交流等在镇静催眠药使用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差、缺课、有暴力行为、自觉孤独、父母有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家庭关系不和睦是医学生各种镇静催眠药使用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学生与父母交流是保护因素。
总之,在校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有自身特点,应引起重视,面对以上危险因素,我们应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各种精神活性物质危害的知晓率,健全学生的支持系统,增强他们抵制镇静催眠药使用的能力,勉励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和目标投入到学习中,建立健康的社会环境,用正确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民、蔡志基,我国药物滥用流行特征、现况与药物滥用预防问题探讨.中国药物防治杂志,2010
[2]刘勇鹰、赵茜茜、何群、孙宝山、陈茂于、范湛丽等,广东省静脉吸毒者多种成瘾物质滥用的流行病学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5
[3]李密,刘志民,赵琴.大中专学生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与依赖性. 中国药物使用防治杂志,2012
[4]李学民,766例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5]张河川,宋精玲,郭思智,等. 镇静催眠药依赖者生活行为方式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