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是村上春树;我最喜欢的村上作品是《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没有之一。我承认,我极其偏爱村上的这部只写自己的作品,以至于读完它之后我连续几次都套用这个书名做文章标题。是的,这次我依然用这个句式,是因为我还是希望谈出自己理解中的守望,并以此敬献于自己志识未定的成长。
——题记
谈谈“守望”这个词
“守望”一词,很轻易就能扣动我的心弦,且读之铿然,有金石之声,让我感觉它很踏实,又很轻灵;很坚固,又不乏锐气。
在我看来,“守望”有两个层面,一是“守”,一是“望”。
守者,则也。“守”在汉语中,是个会意字,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守”即掌管法度,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可引申为职守、操守、原则、规范或准则。无论于国家还是于个人,规范、原则都非常重要,是我们前进的依据、成长的支撑、行为的轨范。
守者,护也。做人治国之则,要遵行,要护守,要保持。因此,“守”有护持之义。遵守古训,恪守法规,固守义理,笃守正道……先辈留下的优良传统和文明果实,正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坚持、维护和保守。
守者,就也。“守”又有依傍、靠近的意思。对文明与法度的最好护守,莫过于学习并使自己接近或遵循。
“望”也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望”写作“”,上面是“臣”,像一只眼睛;下面是“壬”,合在一起像是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的“望”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了个“月”字,表示望的对象。所以,“望”即远望之义。
“守望”意味着既守且望。我想,“守望”即是对真善美的人类文明法则的坚持、护守、学习、展望与追求。守而不望,则易陷于固守成法、泥古不化,人类文明难有进步;望而不守,则易流于空谈和唱高调,创新和成长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如此解析“守望”,我愈加喜爱这个词,喜爱它如历史般的深沉壮阔,喜爱它如现实般的鲜活生动,也喜爱它如未来般的神秘邈远。如果我把它拿来,跟我自身结合,那么,我就可以来谈谈“守望”这件事了。
谈谈“守望”这件事
我经常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科技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前可见古人之传统,后可见未来之趋势。站在历史的枝头,依偎璀璨的人类文明翘首远眺,我看到人类社会对于人性健康发展原则的厚积与坚守,看到儒释道和两希文明对真善美的丰富阐发,看到马克思等对世界大同的向往与追求,看到图灵等对科学技术的执着创新、攻坚与发明……这一切,无不在催生我满腔守望的豪情。我必得让自己成为一段坚实的链条,用守望的情怀勾连起美丽的过往与美好的将来。
而这段链条坚实与否,取决于自己有没有守望的能力。我需要让自己学习、理解并掌握传统知识与智慧。面对历史留下的丰厚馈赠,我常常诚惶诚恐,一是觉得自己所知甚少,二是担心自己理解不透,更忧惧自己无力接续和发展。但学习除了让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更给了我充实自己的丰富营养。我渐渐可以听得懂那历史深处传来的喁喁低语,渐渐可以不揣浅陋地与伟人的著作大胆对话,渐渐感觉到自己精神的肌体越来越丰盈美好……是的,我思故我在。在成长的征途中,我要让自己有能力胜任这守望的历史岗位。
当我开始行动,世界都在为我呐喊助威,都做我的后援团。我快乐地阅读,感受书籍传递的智慧和美善,让心灵醉享醴泉;我认真地学习,不同的教材可以给我不同的滋养,让头脑更加清明;我热情地服务社会,在助人自助的土壤里播撒爱的种子,精耕细作,让每一朵绽放都灿烂、每一粒收获都饱满……
是的,“守望”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系列行动。而所有个人化的理念与作为,都只有在组合成为社会化的守望时,才不仅仅对于个人成长有意义;基于守望之上的个人成长,也只有融入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类发展的链条之中,才能完成个体生命的壮美盛放与升华。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且有必要融入当下的守望行动之中。用习大大的话来说,就是“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面扎根中国大地,继承优良传统,一面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积极展望未来,在守望中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以此贡献于人类的整体发展。
谈谈如何守望
拥有守望的情怀和能力,再加上系列行动,谈如何守望的事情本可以就此打住。但我以为,在当下的情境中,还需要谈谈从容的守望姿态和心态,才算是把守望这件事说完整了。
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同步发展,当前社会的物质化现象不容回避。这种物质化,催生并激化了社会和人心的喧嚣与浮躁。生活的快节奏、知识的碎片化、价值的即时性,让我们急于逐利、急于求成。这种社会风气,对教育、对成长的影响极为深远。青少年在学习上不愿下功夫、只想走捷径的比比皆是,总希望能够“事半功倍”,上午播种下午收获,今天植树明天成材。这种凡事急吼吼的心態,不可能让我们胜任对于初心和成长的守望,也不可能让我们成为人类历史链条上坚实的一环。
守望需要从容的姿态和心态。我国著名杂文家、语文教育专家王栋生曾撰文《我为未来耕作》,说:“科学家用一生的时间去专研一件事,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未必能看到成功,但永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认为,教育最需要、民族最企盼的就是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的,从容的姿态和心态,并非自负清高而有意为之,这实在是一种科学态度。社会的变革、文明的进步,均非一日之功;我们每一天都努力去守望、去奋斗,也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之后才会产生点滴成效。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如此。日积跬步以至千里,日积小流以成江河,保持这份从容大气,才是守望者应有的姿态和心态。
当我谈守望时,我把自己对于守望的理解细细梳理一遍。这个梳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初心、对原则、对成长、对未来的认知和把握。我希望,成长中的自己可以因此而更加好学不倦,并且淹雅蕴藉、志识坚定、勇于进取,跟众多同行者一起,守望历史,守望当下,守望未来。
——题记
谈谈“守望”这个词
“守望”一词,很轻易就能扣动我的心弦,且读之铿然,有金石之声,让我感觉它很踏实,又很轻灵;很坚固,又不乏锐气。
在我看来,“守望”有两个层面,一是“守”,一是“望”。
守者,则也。“守”在汉语中,是个会意字,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守”即掌管法度,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可引申为职守、操守、原则、规范或准则。无论于国家还是于个人,规范、原则都非常重要,是我们前进的依据、成长的支撑、行为的轨范。
守者,护也。做人治国之则,要遵行,要护守,要保持。因此,“守”有护持之义。遵守古训,恪守法规,固守义理,笃守正道……先辈留下的优良传统和文明果实,正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坚持、维护和保守。
守者,就也。“守”又有依傍、靠近的意思。对文明与法度的最好护守,莫过于学习并使自己接近或遵循。
“望”也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望”写作“”,上面是“臣”,像一只眼睛;下面是“壬”,合在一起像是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的“望”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了个“月”字,表示望的对象。所以,“望”即远望之义。
“守望”意味着既守且望。我想,“守望”即是对真善美的人类文明法则的坚持、护守、学习、展望与追求。守而不望,则易陷于固守成法、泥古不化,人类文明难有进步;望而不守,则易流于空谈和唱高调,创新和成长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如此解析“守望”,我愈加喜爱这个词,喜爱它如历史般的深沉壮阔,喜爱它如现实般的鲜活生动,也喜爱它如未来般的神秘邈远。如果我把它拿来,跟我自身结合,那么,我就可以来谈谈“守望”这件事了。
谈谈“守望”这件事
我经常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科技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前可见古人之传统,后可见未来之趋势。站在历史的枝头,依偎璀璨的人类文明翘首远眺,我看到人类社会对于人性健康发展原则的厚积与坚守,看到儒释道和两希文明对真善美的丰富阐发,看到马克思等对世界大同的向往与追求,看到图灵等对科学技术的执着创新、攻坚与发明……这一切,无不在催生我满腔守望的豪情。我必得让自己成为一段坚实的链条,用守望的情怀勾连起美丽的过往与美好的将来。
而这段链条坚实与否,取决于自己有没有守望的能力。我需要让自己学习、理解并掌握传统知识与智慧。面对历史留下的丰厚馈赠,我常常诚惶诚恐,一是觉得自己所知甚少,二是担心自己理解不透,更忧惧自己无力接续和发展。但学习除了让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更给了我充实自己的丰富营养。我渐渐可以听得懂那历史深处传来的喁喁低语,渐渐可以不揣浅陋地与伟人的著作大胆对话,渐渐感觉到自己精神的肌体越来越丰盈美好……是的,我思故我在。在成长的征途中,我要让自己有能力胜任这守望的历史岗位。
当我开始行动,世界都在为我呐喊助威,都做我的后援团。我快乐地阅读,感受书籍传递的智慧和美善,让心灵醉享醴泉;我认真地学习,不同的教材可以给我不同的滋养,让头脑更加清明;我热情地服务社会,在助人自助的土壤里播撒爱的种子,精耕细作,让每一朵绽放都灿烂、每一粒收获都饱满……
是的,“守望”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系列行动。而所有个人化的理念与作为,都只有在组合成为社会化的守望时,才不仅仅对于个人成长有意义;基于守望之上的个人成长,也只有融入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类发展的链条之中,才能完成个体生命的壮美盛放与升华。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且有必要融入当下的守望行动之中。用习大大的话来说,就是“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面扎根中国大地,继承优良传统,一面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积极展望未来,在守望中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以此贡献于人类的整体发展。
谈谈如何守望
拥有守望的情怀和能力,再加上系列行动,谈如何守望的事情本可以就此打住。但我以为,在当下的情境中,还需要谈谈从容的守望姿态和心态,才算是把守望这件事说完整了。
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同步发展,当前社会的物质化现象不容回避。这种物质化,催生并激化了社会和人心的喧嚣与浮躁。生活的快节奏、知识的碎片化、价值的即时性,让我们急于逐利、急于求成。这种社会风气,对教育、对成长的影响极为深远。青少年在学习上不愿下功夫、只想走捷径的比比皆是,总希望能够“事半功倍”,上午播种下午收获,今天植树明天成材。这种凡事急吼吼的心態,不可能让我们胜任对于初心和成长的守望,也不可能让我们成为人类历史链条上坚实的一环。
守望需要从容的姿态和心态。我国著名杂文家、语文教育专家王栋生曾撰文《我为未来耕作》,说:“科学家用一生的时间去专研一件事,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未必能看到成功,但永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认为,教育最需要、民族最企盼的就是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的,从容的姿态和心态,并非自负清高而有意为之,这实在是一种科学态度。社会的变革、文明的进步,均非一日之功;我们每一天都努力去守望、去奋斗,也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之后才会产生点滴成效。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如此。日积跬步以至千里,日积小流以成江河,保持这份从容大气,才是守望者应有的姿态和心态。
当我谈守望时,我把自己对于守望的理解细细梳理一遍。这个梳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初心、对原则、对成长、对未来的认知和把握。我希望,成长中的自己可以因此而更加好学不倦,并且淹雅蕴藉、志识坚定、勇于进取,跟众多同行者一起,守望历史,守望当下,守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