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是学生正确三观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以及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十分有益。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僵化的教学方法都会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情境教学法的融入,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被广泛提及且运用到各科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积极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引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得以营造,同时也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经历的调动下深入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通过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使枯燥无味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创设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法不但起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作用,还能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初中生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对老师而言,可以进一步设计关于生活中有趣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让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思考来解题,这就起到了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打破了以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重的特点,创设一些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也能够提高接受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友谊的天空”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身与朋友在一起会说什么悄悄话,或者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保鲜的呢?”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应用生活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与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相违背,致使学生在面对传统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时,会存在或是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进而对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的提升造成影响。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与兴趣元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式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游戏场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为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三、应用生活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往单一、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与丰富,通过多元化、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教师在精心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合一些生活化的因素,使学生在参与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实现自身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对学生进行“富强和创新”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生活化、实践性的课后学习任务,如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询问了解或者上网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变化的资料,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身生活中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践性的沟通、了解来进行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深入认知。这种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具有一定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况来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海伟.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9(9).
   [2]舒林有.淺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19(13).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与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个性差异;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有其鲜明的学科特征,以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为主,这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不注意教学策略,势必导致学生无法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基于随文练笔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规范,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开放学生的写作环境,通过教学评改来提升写作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写作教学   基于随文练笔视角开展写作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师“就地取材”,减少学生与写作素材之间的距离感,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开展大胆的想象与互动,实现写作思维的有效激活和写作视野的有效丰富,让写作教学训练更
摘 要:如果能够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就能够将课堂阅读教学很好地延伸到课后,使得课外阅读不再是自发的、随意的阅读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形式。从多个角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落实教育目标的,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而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补充和延伸。然而,目
摘 要:亲子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互动形式,该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十分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农村教师应以此为着手点,让家长与孩子建立共同阅读模式,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在陪伴中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所增进。   关键词:农村小学;亲子阅读;语文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路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方式中的重要组
摘 要:围绕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读写互促共赢,近年来,通过探索构建“三段六环”的群文阅读导读课模式,寻求读写结合的新路径,收到了显著效果。“三段”,即读、赏、写三个阶段;“六环”,即指导入示标、群文自读、欣赏交流、提炼议题、迁移运用、评价反馈六个环节。在教学中,这六个环节相互联系、有机渗透,让读写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关键词:群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日益返璞归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师应当对此具有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的众多方式。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内容,因此,小学教师应当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用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阅读知识和进行广泛阅读的主动性。   关键词:興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根据当前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应用,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具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数学;学具   教具,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讲解某一事物或知识内容,所采取的实物、多媒体、模型等。学具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用于理解某一知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的要求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发展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识,通过写文章来陶冶情操。但是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语文课程中的作文是非常令他们头疼的一项内容,很多学生写的作文中还存在着“记流水账”、写空话的情况。写作就是用笔“说话”,人们在讲话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讲话时需要用精准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作也是一样,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并
摘 要:2019年起山东省将通用技术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连续两年的学考,每年都有一些学生不合格,个别学校的合格率也不高。如何备考是通用技术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从课标研读、教材梳理、真题研究、专题强化、综合练习等方面论述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策略。   关键词: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策略   一、把握方向、靶向备考   2017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再次进行了修订,研制了新的学业质量标
摘要:数形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将其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价值出发,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应用价值  数量和图形是组成数学的两个要素,而且这两个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1]。数形结合,就是利用数量的精确性,表达图形的某些属性;或根据图形的几何直观性,表达数量之间的关联。初中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