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的当下,大众化旅游需求正在向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旅游需求转化,文化体验日益成为旅游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致使旅游演艺快速发展,形成了剧场旅游演出、实景旅游演出、主题公园演出等主要类型。当代曲艺也参与其中,在文旅融合演艺方面,将周期性与常态化演出相结合,各地已有比较成功的实践。如天津市在游客众多的运河新天地夜市举办天津时调、京东大鼓、快板书、西河大鼓、相声等颇具地域特色的曲艺演出,让外地游客了解天津的运河文化,也了解天津的曲艺文化, 收到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效果;山西、湖北等地广泛开展曲艺类非遗项目进景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也是非常好的文旅融合实践。由文化和旅游部等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等承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将所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集中会演,其声势浩大,影响广泛。其中,2019年9月在山东济南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将展演深入到社区、公园,在游客众多的五龙潭公园、趵突泉公园白雪楼戏台、花洲历史文化街区里的百花洲剧场等园区的戏台演出,让游客近距离领略活态传承的非遗曲艺的风采,曲艺周极大地丰富了园区的演出内容,吸引了更多游客来此参观游览,由此,全国非遗曲艺周也成为周期性曲艺文旅融合的代表性活动之一。
但是,与国内其他艺术形态火爆的旅游演艺相比,当代曲艺文旅融合发展尚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其常态化、精品化(品牌化)、网络化是当代曲艺与旅游实现深层次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
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不能狭隘地解读为送戏到景区,演出到公园、社区,而忽略开发都市的演艺市场。它应该包括“走出去”的常态化和“驻下来”的常态化。而“驻下来”的常态化又包括“走出去”的过程中“驻下来”,实现景区、公园等演艺空间的驻场演出;还包括满足都市旅游消费日益增长的演艺市场需求的都市驻场演出,从而实现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在都市驻场演出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硬件短板,一些曲艺专业院团没有自己的剧场,其常态化演出似乎就不可能实现。这里可以参照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上海东方传媒利用一个烂尾写字楼打造了改编自《麦克白》的一台节目——《不眠之夜》,它巧妙地融入了上海元素,两年间演出650余场,售票199050张,累计票房收入1.3亿元,一时间成为文艺青年到上海必去的打卡地。
一台诞生在都市烂尾楼的剧目,能够在两年里连续演出650余场,其装修改造闲置空间的成本花得值。有些地方院团因为没有自己的剧场,每次演出都是临时租用,这就出现每每不惜成本打造一个剧目,演几场往往就封箱的局面。这样造成的资源浪费,可能远远高出装修改造闲置空间的成本。其实每座城市都有一些闲置的建筑空间(比如老旧厂房、因产业升级带来的废弃车间、仓库等)、博物馆、艺术中心、实体书店、文创园区等,将这些空间改造、设计、装修,是可以成为艺术表演的新型演艺空间的。因此,开发都市巨大的演艺市场,发掘并打造出富有当代曲艺特色的演艺空间,使驻场演出可持续,满足都市游客和市民的精神审美需求,是促使文旅融合常态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精品化、品牌化
文旅融合背景下,当代曲艺常态化发展还需要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这种认可,是决定一个作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将直接对那些让游客看一次,再也不想看第二次的节目说“不”!直接淘汰那些应付的、粗制滥造的、质量低的、媚俗的,给观众搔胳肢窝的演出。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呼唤有深厚文化积淀、浓郁地域特色、高质量的艺术品质的精品,在艺术市场实践中给中外游客留下历久弥新的印象,使之形成长演不衰的品牌节目。这些作品可以实景、可以“浸没”“漂移”,也可以有多种艺术的元素融合,在艺术实践中还可以不断完善,形成辐射面不断扩大的品牌效应。比如我国旅游演艺发展比较成功的印象(又见)、山水盛典、千古情三大系列,他们形成的《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长恨歌》等知名品牌,以及长江首部漂移剧《知音号》等,为市场广泛认可,常常一票难求。这些比较成功的品牌效应,有许多经验值得当代曲艺在文旅融合样态中借鉴。
近两年来,国家加大对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扶持,投入专项资金7500多万元,覆盖了所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支持扶持每一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笔者认为,这一举措正在成为当代曲艺的文旅融合精品化、品牌化建设的孵化器。这些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他们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火种。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这些传统文化瑰宝也正在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也成为他们文化体验旅游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
在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架扬琴、一把琵琶和中阮、两把二胡,加上5个清音鼓,10余位南昌清音演员用优雅的曲调和清脆的鼓声向市民游客展示着《今日犹闻翰墨香》。极具南昌地域特色的优雅唱腔及表演角色,将听众带回当年王勃即兴题写《滕王阁序》时的情景。”在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公园中,演员自击自唱,用优雅吸引园区游客,用独特的文化积淀和风土人情赢得赞许,这是当代曲艺的文旅融合精品化、品牌化的魅力所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笔者也欣喜地看到,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打造出了四川清音《绣蜀》,为文旅融合添新作,期待有更多高质量的作品诞生,并在市场的检验中脱颖而出。
三、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网络化
当代曲艺文旅融合样态离不开网络化。目前Internet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网络在当今已经得到普及,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笔者曾经对当代曲艺的传播媒介做过一次梳理,发现不同时期的传播媒介催生了不同曲种的繁盛,同时也让部分曲种处于边缘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范围,其受众范围的广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曲种繁盛与沉寂。网络平台传播是迄今為止当代曲艺最为有效的声像传播媒介。虽然目前的传播媒介不能替代剧场、茶园、书场等观众现场欣赏艺术的直观感受,但是网络传播是更接近于现场欣赏的传播媒介。据此,利用好网络平台传播,使当代曲艺文旅融合样态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范围,让没有亲临现场的受众获得近似于现场的欣赏效果,从而激发出更多潜在的文化旅游需求。
网络传播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在线售票,作品演出推介,微博、微信朋友圈晒图,更应该增加直播、互动,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的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大数据分析、追踪、研判、互动等,让其传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推动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发展。
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精品化(品牌化)、网络化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核心是打造精品,塑造品牌。有了品牌的辐射效应,其常态化与网络化会更畅行。当代曲艺文旅融合作品不是简单的演出场景转换,它需要在更广阔的自然人文背景中检验艺术家的呈现。如果你的琴弦可以拨动秋水,歌声能够挽留住白云,目光载得住落霞,演出自然就吸引住了游客;你的作品不一定是鸿篇巨制,如果采撷了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玉树后庭花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美意象,当不愁被中外游客的镜头记录、传颂、上热搜,并反过来促使作品绽放出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洪霞、刘卫珍:《文旅融合背景下四川省影视基地发展轨迹探析》,《四川戏剧》,2018年第12期。
[2]吴宏:《运河畔品“曲艺盛宴” 文旅融合“有滋有味”》,人民网,2019年9月16日。
[3]陈炜敏:《全国非遗曲艺周彰显文旅融合特色 非遗曲艺进景区游客享视听盛宴》,新浪网,2019年9月8日。
[4]陈平:《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首都演艺发展思考》,搜狐网,2019年6月24日。
[5]王学思:《共享传承保护成果 聚力曲艺发展振兴——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观察》,《中国文化报》,2019年9月18日。
[6]洪霞:《当代曲艺声像传播的流变探析》,《四川戏剧》,2016年第12期。
(作者: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
但是,与国内其他艺术形态火爆的旅游演艺相比,当代曲艺文旅融合发展尚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其常态化、精品化(品牌化)、网络化是当代曲艺与旅游实现深层次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
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不能狭隘地解读为送戏到景区,演出到公园、社区,而忽略开发都市的演艺市场。它应该包括“走出去”的常态化和“驻下来”的常态化。而“驻下来”的常态化又包括“走出去”的过程中“驻下来”,实现景区、公园等演艺空间的驻场演出;还包括满足都市旅游消费日益增长的演艺市场需求的都市驻场演出,从而实现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在都市驻场演出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硬件短板,一些曲艺专业院团没有自己的剧场,其常态化演出似乎就不可能实现。这里可以参照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上海东方传媒利用一个烂尾写字楼打造了改编自《麦克白》的一台节目——《不眠之夜》,它巧妙地融入了上海元素,两年间演出650余场,售票199050张,累计票房收入1.3亿元,一时间成为文艺青年到上海必去的打卡地。
一台诞生在都市烂尾楼的剧目,能够在两年里连续演出650余场,其装修改造闲置空间的成本花得值。有些地方院团因为没有自己的剧场,每次演出都是临时租用,这就出现每每不惜成本打造一个剧目,演几场往往就封箱的局面。这样造成的资源浪费,可能远远高出装修改造闲置空间的成本。其实每座城市都有一些闲置的建筑空间(比如老旧厂房、因产业升级带来的废弃车间、仓库等)、博物馆、艺术中心、实体书店、文创园区等,将这些空间改造、设计、装修,是可以成为艺术表演的新型演艺空间的。因此,开发都市巨大的演艺市场,发掘并打造出富有当代曲艺特色的演艺空间,使驻场演出可持续,满足都市游客和市民的精神审美需求,是促使文旅融合常态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精品化、品牌化
文旅融合背景下,当代曲艺常态化发展还需要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这种认可,是决定一个作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将直接对那些让游客看一次,再也不想看第二次的节目说“不”!直接淘汰那些应付的、粗制滥造的、质量低的、媚俗的,给观众搔胳肢窝的演出。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呼唤有深厚文化积淀、浓郁地域特色、高质量的艺术品质的精品,在艺术市场实践中给中外游客留下历久弥新的印象,使之形成长演不衰的品牌节目。这些作品可以实景、可以“浸没”“漂移”,也可以有多种艺术的元素融合,在艺术实践中还可以不断完善,形成辐射面不断扩大的品牌效应。比如我国旅游演艺发展比较成功的印象(又见)、山水盛典、千古情三大系列,他们形成的《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长恨歌》等知名品牌,以及长江首部漂移剧《知音号》等,为市场广泛认可,常常一票难求。这些比较成功的品牌效应,有许多经验值得当代曲艺在文旅融合样态中借鉴。
近两年来,国家加大对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扶持,投入专项资金7500多万元,覆盖了所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支持扶持每一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笔者认为,这一举措正在成为当代曲艺的文旅融合精品化、品牌化建设的孵化器。这些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他们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火种。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这些传统文化瑰宝也正在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也成为他们文化体验旅游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
在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架扬琴、一把琵琶和中阮、两把二胡,加上5个清音鼓,10余位南昌清音演员用优雅的曲调和清脆的鼓声向市民游客展示着《今日犹闻翰墨香》。极具南昌地域特色的优雅唱腔及表演角色,将听众带回当年王勃即兴题写《滕王阁序》时的情景。”在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公园中,演员自击自唱,用优雅吸引园区游客,用独特的文化积淀和风土人情赢得赞许,这是当代曲艺的文旅融合精品化、品牌化的魅力所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笔者也欣喜地看到,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打造出了四川清音《绣蜀》,为文旅融合添新作,期待有更多高质量的作品诞生,并在市场的检验中脱颖而出。
三、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网络化
当代曲艺文旅融合样态离不开网络化。目前Internet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网络在当今已经得到普及,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笔者曾经对当代曲艺的传播媒介做过一次梳理,发现不同时期的传播媒介催生了不同曲种的繁盛,同时也让部分曲种处于边缘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范围,其受众范围的广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曲种繁盛与沉寂。网络平台传播是迄今為止当代曲艺最为有效的声像传播媒介。虽然目前的传播媒介不能替代剧场、茶园、书场等观众现场欣赏艺术的直观感受,但是网络传播是更接近于现场欣赏的传播媒介。据此,利用好网络平台传播,使当代曲艺文旅融合样态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范围,让没有亲临现场的受众获得近似于现场的欣赏效果,从而激发出更多潜在的文化旅游需求。
网络传播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在线售票,作品演出推介,微博、微信朋友圈晒图,更应该增加直播、互动,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的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大数据分析、追踪、研判、互动等,让其传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推动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发展。
当代曲艺文旅融合的常态化、精品化(品牌化)、网络化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核心是打造精品,塑造品牌。有了品牌的辐射效应,其常态化与网络化会更畅行。当代曲艺文旅融合作品不是简单的演出场景转换,它需要在更广阔的自然人文背景中检验艺术家的呈现。如果你的琴弦可以拨动秋水,歌声能够挽留住白云,目光载得住落霞,演出自然就吸引住了游客;你的作品不一定是鸿篇巨制,如果采撷了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玉树后庭花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美意象,当不愁被中外游客的镜头记录、传颂、上热搜,并反过来促使作品绽放出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洪霞、刘卫珍:《文旅融合背景下四川省影视基地发展轨迹探析》,《四川戏剧》,2018年第12期。
[2]吴宏:《运河畔品“曲艺盛宴” 文旅融合“有滋有味”》,人民网,2019年9月16日。
[3]陈炜敏:《全国非遗曲艺周彰显文旅融合特色 非遗曲艺进景区游客享视听盛宴》,新浪网,2019年9月8日。
[4]陈平:《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首都演艺发展思考》,搜狐网,2019年6月24日。
[5]王学思:《共享传承保护成果 聚力曲艺发展振兴——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观察》,《中国文化报》,2019年9月18日。
[6]洪霞:《当代曲艺声像传播的流变探析》,《四川戏剧》,2016年第12期。
(作者: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