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牌金曲,今又重现
20世纪60年代初,由上海评弹团赵开生谱曲、余红仙演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风靡一时。以吴侬软语和弦索乐器为基调、由雄伟壮丽的交响乐为烘托的女声评弹唱腔,声震华夏,响彻云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传遍长城内外,风靡大江南北,人人得歌而吟之。虽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风云,然其曲迄今风采依旧,不但成为苏州评弹中的经典精品,而且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别样奇葩。
然自《蝶恋花》面世以来,一直没有聆听到在艺术审美和精神内涵上足以与之比美的新评弹金曲,这种令人思盼而不得的局面,直到近年始告段落,因为我们又开始听到一首新的评弹金曲,其感情之真切激越,主题之博大精深,唱腔之抑扬顿挫,音乐之壮美绚丽,当可与《蝶恋花》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这就是由著名苏州弹词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邢晏芝以苏州弹词音律谱曲并演唱的习近平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二、豪放悲壮,深沉慷慨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词牌之一,据传得名于唐天宝年间名歌伎念奴。其音节高亢,上片十句,下片十句,句脚多取仄声字,故构成一种激越凄壮的情调,凡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以之抒发豪放悲壮、深沉慷慨的情感。从苏轼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到毛泽东的《昆仑》等,以《念奴娇》词牌写就的古今名篇璨若星河,不可胜数。因此,习近平选择这一词牌来表达其对焦裕禄的追思并一吐胸襟,是非常自然贴切且极具底蕴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于1990年7月15日,其时词作者尚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当他在河南省兰考县考察调研时,目睹当地脱贫致富后麦浪翻滚、新村锦绣、泡桐林立、碧绿千顷的壮美景观,忆及20多年前模范县委书记焦裕禄不顾病痛、奋不顾身带领贫困群众防沙治沙最后魂埋沙丘的悲壮故事,震撼内中,感慨万千。深夜披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报告文学时,他心潮澎湃,文思泉涌,难以自已,写下了这一首呼唤英灵、心怀百姓、情系国家的慷慨悲壮之作。
词作于次日见诸《福建晚报》,一经面世,不胫而走,广为传诵。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09年4月、2014年3月和5月三次到兰考考察,并咏吟《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倡导全党全国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意识、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从而在全国掀起了追思焦裕禄、学习焦裕禄和颂扬焦裕禄的热潮。
三、颂词感怀,立志谱唱
2017年7月,邢晏芝在北京参加全国曲协代表大会时,收到编剧周希明托人捎来的口信,说习近平同志的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作情怀博大,思绪深邃,但因词体仄声字多,音律复杂,认为只有像她那样声域宽广、音色靓丽的演员才能将曲子恰如其分地演唱出来。
邢晏芝认真读了八遍原词,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她感到作者这首词牌写得实在太好了,非但体现了新时代“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博大情怀,而且“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直接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邢晏芝在潜心体悟词作创作意图的同时,联系起自己40多年前在常州评弹团工作时的情景,当年市文化局赵宗昌局长与演员们打成一片,经常指导、陪同创作排练到深夜;她又想起艺术界反腐倡廉和呼唤好官的迫切现实需要,逐渐理解《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重大现实意义。一种迫不及待地创作欲望和谱唱冲动油然而生,决心竭尽全力去做好这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四、潜心创作,着意求成
邢晏芝出身苏州评弹世家,乃父邢瑞庭熟悉各种艺术流派,是名动江南的“开篇大王”。晏芝天赋良佳,幼承庭训,学艺刻苦,根基扎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弹词演员。她长于祁调与俞调唱腔,也曾进过歌舞团,唱过戏曲,集多种艺术营养于一身,故在传承弹词本真性的坚实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创新发展出圆润甜美、委婉缠绵、音随情回的“晏芝调”(又称“祁俞调”)。除此之外,她平日爱好毛泽东诗词和古典诗词,并创编演唱过相关作品。故由她谱唱《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可谓相得益彰。
在具体的谱唱准备阶段,她抓住了以下幾个主要环节。
1.在设计曲谱时,为能充分把握作者的词意和情感,她首先仔细研究并寻找出词作中最为核心、最为感人的关键词:“百姓谁不爱好官?”并分析出作者在全词中由深情期盼到钦佩颂扬,再由抒发胸襟到愿景未来的四个感情中轴线变化阶段,为谱曲打下科学严谨的基础。
2.在乐谱声腔设计中,她在充分发扬晏芝调音随情回的艺术风格的前提下,一改以往以缓慢轻柔的祁调与缠绵凄美的俞调为主的传统唱法,确立了以擅于表现悲壮激越和复杂感情的丽调为主旋律,从而恰如其分地塑造出充满正能量的音乐形象。
3.以情谱曲、以情吟唱,边谱边唱边修改,经常是自己唱得激动不已,声泣流泪,有时为一个词句甚至是一个字的节奏与行腔就要反复修改10遍之多,全曲总共易稿50多次,她一定要唱到能够准确表达词作者的情愫和胸襟,并让自己满意为止,颇有唐代大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境。
4.为充分增加评弹演唱的感染力和尽量符合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审美需求,邢晏芝着力在确保评弹味的基点上,适度引进与融汇中西音乐歌舞和话剧朗诵的表现手法,使此曲的音乐语言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为此,她奔波于南京与上海之间,寻找相关专家精诚合作。特别是著名音乐家常畅对这首“音乐有思想”的谱唱非常感兴趣,在器乐编配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使整个词曲的音乐得到了和谐的衔接和有力的烘托。实践证明,强强联手是铸就艺术佳品的必要途径。
“生戏熟梅头”,经过近半年的精心设计与艰辛排练,邢晏芝谱曲并演唱的评弹新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先后在苏州、香港等地演出,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广泛的传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有权威专家评之:“几乎唱出了作者对焦裕禄的深爱,也在平静中荡漾着作者深层次的敬畏之心,即以民为本,成千秋大业。” 五、音随情回,弦为心动
从审美角度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艺术结构上由小序和上下两片的各两段十句组成。
小序: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这个小序,是词作者关于写作时间、背景与缘由的重要说明,对于理解整篇词作的意蕴极为关键。据悉,邢晏芝一开始曾试用苏州官白去吟诵,但总是感到在声腔布局与表述气势上多有不足,故特地约请曾获得过全国朗诵比赛一等奖的上海大学电影学院青年教师孙逊出马。果然,当他在优美舒缓的交响乐引奏中,以宽厚沉稳且充满磁性的男中音诵读“霁月如银,文思萦系”这8个字时,一种明净、深沉、宏阔的独特意境悄然而至,使受众自然而然地进入所渲染的氛围中去。
上片第一段: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1.第一节,在壮美清和的音乐与和声烘托下,“魂飞万里”四个字,邢晏芝以节奏徐缓、旋律悠扬、饱含深情的丽调起首,接着“盼归来”的艺术处理中,“归”字的声情引升高亢,“来”字的旋律又转为蜿蜒曲折的长拖腔,从而准确地演绎了作者在白光月当空、星汉灿烂的夜空里,神思心绪穿越万里,盼望兰考县委模范好书记归来的一片深情。此时舒缓悠长的曲调仿佛是电影中的慢摇长镜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亮在彩云中时隐时现的穿行情景,流出作者对焦裕禄刻骨铭心的思念。
“此水此山此地”,邢晏芝先将前四字分两小节,以平滑舒展的声调均衡诉说,然后以低徊婉转的音腔徐徐演唱后两个字,从而托出了词作者在白天目睹兰考县碧水、青山、绿地后的无限感慨,以及对焦裕禄带领群众改天换地、脱贫致富的由衷敬佩。
2.第二节,在对焦裕禄的杰出业绩作了充分铺垫后,邢晏芝以丽调旋律唱出了全词的核心关键词“百姓谁不爱好官?”她把前面四个字唱得极其亲和柔软,抒发了词作者与人民同心同德的亲情挚意,然后从“爱”字开始拉起声调,“好官”两字则渐高,有力地表现了词作者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以反问口吻与音调抒发对为人民服务的好官无比的热爱、颂扬与祈盼。
“把泪焦桐成雨”,词作者和兰考百姓一样,回想起焦书记不顾病痛带领民众广种泡桐治沙治山的感人经历,禁不住把着被百姓亲切称为“焦桐”的桐树泪如雨下。邢晏芝为生动地表演这种动人场面,在以丽调为基调的演唱中,将晏芝调有机地镶嵌进了“桐”字的演唱中,其声腔缠绵悲恻,一波三折,生动地表达了词作者其时痛彻心扉的悲切之情。
上片第二段: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邢晏芝演唱此段是将第一节和第二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词看,作者在含泪悲怆之后,想起了焦裕禄临终前说的:“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对此深表敬佩,并给予高度总结与评价:“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此时,整个词作的基调与氛围顿时转向高昂振奋。为表达这种词情的重要变换,邢晏芝在原先丽调和祁俞调的基础上,引用节奏明快、刚劲有力的薛调风格来演唱,并将这五句词以进行曲的速度一气呵成,在“意气”两字上略加拖腔后,又逐渐回复中长速,以便与下片词句的演唱协调和谐。从审美效果看,这种艺术处理方法,有力地引导着受众从上段的感情思念中升华出来,进一步领悟到词作者对“父老生死系”这一“英雄意气”命题的内涵定位。
下片第一段: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1.第一节,下片一开头,在渐趋徐缓的音乐伴奏声中,邢晏芝又展开抒情的丽调,以中速唱出“依然月明如昔”,使词曲重新回到作者在小序所写的“中夜,霁月如银”的情景之中。“思君夜夜”,一个“君”字一唱三吟,先扬后抑,低回婉转,再度凸显出词作者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无限敬重,而“夜夜”两字,唱来平滑延绵,点出了词作者对焦裕禄的思念是一种无时不在的思念。接着,她以极其柔美深情的旋律唱出了“肝胆长如洗”,最后一个“洗”字,以颤音相伴,使人联想到一幅清泉穿山、碧水击岩、荡涤尘埃的奔腾画面。
2.第二节,词作者在颂扬焦裕禄的同时,以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引用了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展示了词作者“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以及“两袖清风来去”的坚毅心志。为准确唱出这一宏伟高洁的词意,邢晏芝先以气势磅礴的和声合唱铺垫出“路漫漫其修远矣”的高远气韵,接着在“来去”的“去”字上做足文章,其聲调上先抑后扬,盘旋而上,令受众在余音绕梁的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词作者那种决意以“两袖清风”走遍天下的嶙嶙风骨与洒脱气概。
下片第二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1.第一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行腔至此,渐近尾声。为充分展示词作者大开大合、直抒胸襟的心志,邢晏芝以充满激情之声唱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三句词语,前两句诉之以干净利落、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表达了词作者的从政的坚定信念,后一句则赋以激荡飘逸、高亮壮美的旋律,展示了词作者为民的终生立场,充分抒发了词作者决意一辈子为人民谋福利的赤子心愿。
2.第二节,曲牌唱到这里,已到整个词牌的结尾。邢晏芝对“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最后两句的谱唱设计,是别具匠心的。她并不以惯常的高腔宏声来结束全曲,而是采用了一种举重若轻的艺术思维。她先以极其低徊深沉、柔美亲和的无伴奏清唱,使“绿我涓滴”四字取得了夜半箫声远盈野的审美效果,再配以宽广嘹亮的和声重复伴唱,用这种对冲来演绎和烘托词作者的高洁意境;而收尾一句“会它千顷澄碧”,她重复两次演唱,以极具穿透力的先扬后抑、回旋致远的柔美之声,展现出一幅词作者心中所期盼的碧海无垠、清波透澄的壮丽画卷。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最后,在交响乐与和声齐唱的雄壮歌声中,音响渐次升高,气势磅礴地走向曲终。
邢晏芝谱唱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一首艺术性、思想性和欣赏性俱佳的评弹金曲,是新时代评弹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优秀作品。该作如同当年评弹金曲《蝶恋花》一样,以真切到位的思想感情和沁人心脾的音乐语言,准确地抒发了词作者对焦裕禄极其深刻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展示了词作者与百姓生死相系的治国理念,颂扬了词作者励精图治、要把中华大地变成千顷澄碧胜地的美好愿景。
20世纪60年代初,由上海评弹团赵开生谱曲、余红仙演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风靡一时。以吴侬软语和弦索乐器为基调、由雄伟壮丽的交响乐为烘托的女声评弹唱腔,声震华夏,响彻云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传遍长城内外,风靡大江南北,人人得歌而吟之。虽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风云,然其曲迄今风采依旧,不但成为苏州评弹中的经典精品,而且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别样奇葩。
然自《蝶恋花》面世以来,一直没有聆听到在艺术审美和精神内涵上足以与之比美的新评弹金曲,这种令人思盼而不得的局面,直到近年始告段落,因为我们又开始听到一首新的评弹金曲,其感情之真切激越,主题之博大精深,唱腔之抑扬顿挫,音乐之壮美绚丽,当可与《蝶恋花》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这就是由著名苏州弹词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邢晏芝以苏州弹词音律谱曲并演唱的习近平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二、豪放悲壮,深沉慷慨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词牌之一,据传得名于唐天宝年间名歌伎念奴。其音节高亢,上片十句,下片十句,句脚多取仄声字,故构成一种激越凄壮的情调,凡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以之抒发豪放悲壮、深沉慷慨的情感。从苏轼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到毛泽东的《昆仑》等,以《念奴娇》词牌写就的古今名篇璨若星河,不可胜数。因此,习近平选择这一词牌来表达其对焦裕禄的追思并一吐胸襟,是非常自然贴切且极具底蕴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于1990年7月15日,其时词作者尚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当他在河南省兰考县考察调研时,目睹当地脱贫致富后麦浪翻滚、新村锦绣、泡桐林立、碧绿千顷的壮美景观,忆及20多年前模范县委书记焦裕禄不顾病痛、奋不顾身带领贫困群众防沙治沙最后魂埋沙丘的悲壮故事,震撼内中,感慨万千。深夜披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报告文学时,他心潮澎湃,文思泉涌,难以自已,写下了这一首呼唤英灵、心怀百姓、情系国家的慷慨悲壮之作。
词作于次日见诸《福建晚报》,一经面世,不胫而走,广为传诵。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09年4月、2014年3月和5月三次到兰考考察,并咏吟《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倡导全党全国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意识、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从而在全国掀起了追思焦裕禄、学习焦裕禄和颂扬焦裕禄的热潮。
三、颂词感怀,立志谱唱
2017年7月,邢晏芝在北京参加全国曲协代表大会时,收到编剧周希明托人捎来的口信,说习近平同志的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作情怀博大,思绪深邃,但因词体仄声字多,音律复杂,认为只有像她那样声域宽广、音色靓丽的演员才能将曲子恰如其分地演唱出来。
邢晏芝认真读了八遍原词,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她感到作者这首词牌写得实在太好了,非但体现了新时代“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博大情怀,而且“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直接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邢晏芝在潜心体悟词作创作意图的同时,联系起自己40多年前在常州评弹团工作时的情景,当年市文化局赵宗昌局长与演员们打成一片,经常指导、陪同创作排练到深夜;她又想起艺术界反腐倡廉和呼唤好官的迫切现实需要,逐渐理解《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重大现实意义。一种迫不及待地创作欲望和谱唱冲动油然而生,决心竭尽全力去做好这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四、潜心创作,着意求成
邢晏芝出身苏州评弹世家,乃父邢瑞庭熟悉各种艺术流派,是名动江南的“开篇大王”。晏芝天赋良佳,幼承庭训,学艺刻苦,根基扎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弹词演员。她长于祁调与俞调唱腔,也曾进过歌舞团,唱过戏曲,集多种艺术营养于一身,故在传承弹词本真性的坚实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创新发展出圆润甜美、委婉缠绵、音随情回的“晏芝调”(又称“祁俞调”)。除此之外,她平日爱好毛泽东诗词和古典诗词,并创编演唱过相关作品。故由她谱唱《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可谓相得益彰。
在具体的谱唱准备阶段,她抓住了以下幾个主要环节。
1.在设计曲谱时,为能充分把握作者的词意和情感,她首先仔细研究并寻找出词作中最为核心、最为感人的关键词:“百姓谁不爱好官?”并分析出作者在全词中由深情期盼到钦佩颂扬,再由抒发胸襟到愿景未来的四个感情中轴线变化阶段,为谱曲打下科学严谨的基础。
2.在乐谱声腔设计中,她在充分发扬晏芝调音随情回的艺术风格的前提下,一改以往以缓慢轻柔的祁调与缠绵凄美的俞调为主的传统唱法,确立了以擅于表现悲壮激越和复杂感情的丽调为主旋律,从而恰如其分地塑造出充满正能量的音乐形象。
3.以情谱曲、以情吟唱,边谱边唱边修改,经常是自己唱得激动不已,声泣流泪,有时为一个词句甚至是一个字的节奏与行腔就要反复修改10遍之多,全曲总共易稿50多次,她一定要唱到能够准确表达词作者的情愫和胸襟,并让自己满意为止,颇有唐代大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境。
4.为充分增加评弹演唱的感染力和尽量符合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审美需求,邢晏芝着力在确保评弹味的基点上,适度引进与融汇中西音乐歌舞和话剧朗诵的表现手法,使此曲的音乐语言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为此,她奔波于南京与上海之间,寻找相关专家精诚合作。特别是著名音乐家常畅对这首“音乐有思想”的谱唱非常感兴趣,在器乐编配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使整个词曲的音乐得到了和谐的衔接和有力的烘托。实践证明,强强联手是铸就艺术佳品的必要途径。
“生戏熟梅头”,经过近半年的精心设计与艰辛排练,邢晏芝谱曲并演唱的评弹新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先后在苏州、香港等地演出,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广泛的传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有权威专家评之:“几乎唱出了作者对焦裕禄的深爱,也在平静中荡漾着作者深层次的敬畏之心,即以民为本,成千秋大业。” 五、音随情回,弦为心动
从审美角度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艺术结构上由小序和上下两片的各两段十句组成。
小序: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这个小序,是词作者关于写作时间、背景与缘由的重要说明,对于理解整篇词作的意蕴极为关键。据悉,邢晏芝一开始曾试用苏州官白去吟诵,但总是感到在声腔布局与表述气势上多有不足,故特地约请曾获得过全国朗诵比赛一等奖的上海大学电影学院青年教师孙逊出马。果然,当他在优美舒缓的交响乐引奏中,以宽厚沉稳且充满磁性的男中音诵读“霁月如银,文思萦系”这8个字时,一种明净、深沉、宏阔的独特意境悄然而至,使受众自然而然地进入所渲染的氛围中去。
上片第一段: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1.第一节,在壮美清和的音乐与和声烘托下,“魂飞万里”四个字,邢晏芝以节奏徐缓、旋律悠扬、饱含深情的丽调起首,接着“盼归来”的艺术处理中,“归”字的声情引升高亢,“来”字的旋律又转为蜿蜒曲折的长拖腔,从而准确地演绎了作者在白光月当空、星汉灿烂的夜空里,神思心绪穿越万里,盼望兰考县委模范好书记归来的一片深情。此时舒缓悠长的曲调仿佛是电影中的慢摇长镜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亮在彩云中时隐时现的穿行情景,流出作者对焦裕禄刻骨铭心的思念。
“此水此山此地”,邢晏芝先将前四字分两小节,以平滑舒展的声调均衡诉说,然后以低徊婉转的音腔徐徐演唱后两个字,从而托出了词作者在白天目睹兰考县碧水、青山、绿地后的无限感慨,以及对焦裕禄带领群众改天换地、脱贫致富的由衷敬佩。
2.第二节,在对焦裕禄的杰出业绩作了充分铺垫后,邢晏芝以丽调旋律唱出了全词的核心关键词“百姓谁不爱好官?”她把前面四个字唱得极其亲和柔软,抒发了词作者与人民同心同德的亲情挚意,然后从“爱”字开始拉起声调,“好官”两字则渐高,有力地表现了词作者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以反问口吻与音调抒发对为人民服务的好官无比的热爱、颂扬与祈盼。
“把泪焦桐成雨”,词作者和兰考百姓一样,回想起焦书记不顾病痛带领民众广种泡桐治沙治山的感人经历,禁不住把着被百姓亲切称为“焦桐”的桐树泪如雨下。邢晏芝为生动地表演这种动人场面,在以丽调为基调的演唱中,将晏芝调有机地镶嵌进了“桐”字的演唱中,其声腔缠绵悲恻,一波三折,生动地表达了词作者其时痛彻心扉的悲切之情。
上片第二段: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邢晏芝演唱此段是将第一节和第二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词看,作者在含泪悲怆之后,想起了焦裕禄临终前说的:“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对此深表敬佩,并给予高度总结与评价:“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此时,整个词作的基调与氛围顿时转向高昂振奋。为表达这种词情的重要变换,邢晏芝在原先丽调和祁俞调的基础上,引用节奏明快、刚劲有力的薛调风格来演唱,并将这五句词以进行曲的速度一气呵成,在“意气”两字上略加拖腔后,又逐渐回复中长速,以便与下片词句的演唱协调和谐。从审美效果看,这种艺术处理方法,有力地引导着受众从上段的感情思念中升华出来,进一步领悟到词作者对“父老生死系”这一“英雄意气”命题的内涵定位。
下片第一段: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1.第一节,下片一开头,在渐趋徐缓的音乐伴奏声中,邢晏芝又展开抒情的丽调,以中速唱出“依然月明如昔”,使词曲重新回到作者在小序所写的“中夜,霁月如银”的情景之中。“思君夜夜”,一个“君”字一唱三吟,先扬后抑,低回婉转,再度凸显出词作者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无限敬重,而“夜夜”两字,唱来平滑延绵,点出了词作者对焦裕禄的思念是一种无时不在的思念。接着,她以极其柔美深情的旋律唱出了“肝胆长如洗”,最后一个“洗”字,以颤音相伴,使人联想到一幅清泉穿山、碧水击岩、荡涤尘埃的奔腾画面。
2.第二节,词作者在颂扬焦裕禄的同时,以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引用了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展示了词作者“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以及“两袖清风来去”的坚毅心志。为准确唱出这一宏伟高洁的词意,邢晏芝先以气势磅礴的和声合唱铺垫出“路漫漫其修远矣”的高远气韵,接着在“来去”的“去”字上做足文章,其聲调上先抑后扬,盘旋而上,令受众在余音绕梁的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词作者那种决意以“两袖清风”走遍天下的嶙嶙风骨与洒脱气概。
下片第二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1.第一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行腔至此,渐近尾声。为充分展示词作者大开大合、直抒胸襟的心志,邢晏芝以充满激情之声唱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三句词语,前两句诉之以干净利落、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表达了词作者的从政的坚定信念,后一句则赋以激荡飘逸、高亮壮美的旋律,展示了词作者为民的终生立场,充分抒发了词作者决意一辈子为人民谋福利的赤子心愿。
2.第二节,曲牌唱到这里,已到整个词牌的结尾。邢晏芝对“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最后两句的谱唱设计,是别具匠心的。她并不以惯常的高腔宏声来结束全曲,而是采用了一种举重若轻的艺术思维。她先以极其低徊深沉、柔美亲和的无伴奏清唱,使“绿我涓滴”四字取得了夜半箫声远盈野的审美效果,再配以宽广嘹亮的和声重复伴唱,用这种对冲来演绎和烘托词作者的高洁意境;而收尾一句“会它千顷澄碧”,她重复两次演唱,以极具穿透力的先扬后抑、回旋致远的柔美之声,展现出一幅词作者心中所期盼的碧海无垠、清波透澄的壮丽画卷。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最后,在交响乐与和声齐唱的雄壮歌声中,音响渐次升高,气势磅礴地走向曲终。
邢晏芝谱唱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一首艺术性、思想性和欣赏性俱佳的评弹金曲,是新时代评弹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优秀作品。该作如同当年评弹金曲《蝶恋花》一样,以真切到位的思想感情和沁人心脾的音乐语言,准确地抒发了词作者对焦裕禄极其深刻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展示了词作者与百姓生死相系的治国理念,颂扬了词作者励精图治、要把中华大地变成千顷澄碧胜地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