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情感的形成不是天生俱有的,它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但仅有科学知识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做一些趣味实验,从而可以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学習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情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 科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54-001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对人以真理的追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认识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科学情感主要包括:(1)对科学的热爱,渴求科学知识,相信现代科学技术;(2)关注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事物及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进行探究;(3)关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4)追求真理,不盲目崇拜,具有创新的欲望和动机。
我认为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情感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自身对化学的热爱熏陶学生
教师平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参透教材,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把握好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细节内容,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备好。经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来感染学生。例如在讲解有关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时,教师首先应该熟透有关实验的所有内容,然后参考教参及有关书籍,对书上的实验稍微进行改进。可以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进行振荡,使溶液显红色,产生的乙酸乙酯在上层就比较容易看出来,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应该对学生可能在这节课提出的问题加以准备,避免临时抱佛脚。例如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能不能用其它的代替?导气管为什么不伸入碳酸钠溶液中等等?实践证明,凡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热爱科学的情感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语言和对化学的痴情钟爱,往往使学生为之动情。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讨论答辩、练习、参观、游览等都可以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它不仅激发了学生认识过程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朴实和纯真的情感,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用化学家们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的业绩激励学生
中学生情绪激昂,热力四射,好奇心十足,还有一定的个人崇拜心理。教师可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有关化学家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如在讲到空气组成时,可向学生们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有关事迹;在讲到元素时,可用居里夫妇经过四年之久的精心研究和反复实验,才从七吨重的矿石中提取了一克的镭,从而获得了当年化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用这些动人事迹作为引言,学生的内心就会激起汹涌波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再用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探索科学的途径,指导他们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科学情感,并且为科学而奋斗,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些事迹,使学生懂得: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只有付出劳动,成功最终才会属于自己。从而激发学生为学好知识而奋斗,也激发了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用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的各个领域。化学已经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与人们生活、健康有关的一些问题。如“瘦肉精”是什么?为何禁止使用?为何禁止生产使用“DDT”的药物?我国为何强制食用“加碘盐”?被蜜蜂咬了,可用什么涂在伤口上,达到消肿止痛?非典时期,可用什么药剂来喷洒空气,达到消毒效果?家里烧开水的壶和盛开水的暖瓶或凉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成水垢,可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除去等等。这些实例举不胜举。总之,教师要依据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索化学奥秘的遐想,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宣传引导,学生一定会领略到化学的魅力,他们的情感也会随之得到升华。
四、用化学特有的趣味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化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预示着我们的教学成功了一半。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还可以教学生做一些趣味实验,使学生学起化学来就不会那么枯燥。例如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食用的白醋稀溶液和碳酸钠稀溶液中,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会发现花的颜色奇迹般的改变。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学生对指示剂原理的理解。又如做“火龙写字”、“喷雾作画”、“番茄电池”、“可燃的‘胶胨’”、“白纸生字”、“指纹检查”、“滴水生烟”、“吹气生火”等等。
通过做一些趣味实验,从而可以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情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 科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54-001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对人以真理的追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认识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科学情感主要包括:(1)对科学的热爱,渴求科学知识,相信现代科学技术;(2)关注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事物及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进行探究;(3)关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4)追求真理,不盲目崇拜,具有创新的欲望和动机。
我认为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情感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自身对化学的热爱熏陶学生
教师平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参透教材,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把握好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细节内容,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备好。经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来感染学生。例如在讲解有关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时,教师首先应该熟透有关实验的所有内容,然后参考教参及有关书籍,对书上的实验稍微进行改进。可以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进行振荡,使溶液显红色,产生的乙酸乙酯在上层就比较容易看出来,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应该对学生可能在这节课提出的问题加以准备,避免临时抱佛脚。例如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能不能用其它的代替?导气管为什么不伸入碳酸钠溶液中等等?实践证明,凡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热爱科学的情感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语言和对化学的痴情钟爱,往往使学生为之动情。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讨论答辩、练习、参观、游览等都可以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它不仅激发了学生认识过程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朴实和纯真的情感,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用化学家们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的业绩激励学生
中学生情绪激昂,热力四射,好奇心十足,还有一定的个人崇拜心理。教师可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有关化学家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如在讲到空气组成时,可向学生们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有关事迹;在讲到元素时,可用居里夫妇经过四年之久的精心研究和反复实验,才从七吨重的矿石中提取了一克的镭,从而获得了当年化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用这些动人事迹作为引言,学生的内心就会激起汹涌波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再用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探索科学的途径,指导他们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科学情感,并且为科学而奋斗,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些事迹,使学生懂得: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只有付出劳动,成功最终才会属于自己。从而激发学生为学好知识而奋斗,也激发了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用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的各个领域。化学已经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与人们生活、健康有关的一些问题。如“瘦肉精”是什么?为何禁止使用?为何禁止生产使用“DDT”的药物?我国为何强制食用“加碘盐”?被蜜蜂咬了,可用什么涂在伤口上,达到消肿止痛?非典时期,可用什么药剂来喷洒空气,达到消毒效果?家里烧开水的壶和盛开水的暖瓶或凉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成水垢,可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除去等等。这些实例举不胜举。总之,教师要依据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索化学奥秘的遐想,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宣传引导,学生一定会领略到化学的魅力,他们的情感也会随之得到升华。
四、用化学特有的趣味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化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预示着我们的教学成功了一半。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还可以教学生做一些趣味实验,使学生学起化学来就不会那么枯燥。例如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食用的白醋稀溶液和碳酸钠稀溶液中,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会发现花的颜色奇迹般的改变。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学生对指示剂原理的理解。又如做“火龙写字”、“喷雾作画”、“番茄电池”、“可燃的‘胶胨’”、“白纸生字”、“指纹检查”、“滴水生烟”、“吹气生火”等等。
通过做一些趣味实验,从而可以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