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从生活实际情境、关系情境、问题情境等方面的教学,论述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讨创设情境的常见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合作探讨
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包含以下要求:教学情境要为学生所熟悉;教学情境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情境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始有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便于教师的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要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要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一般说来,教学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事件。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力求使数学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兴奋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强烈的心理状态,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契机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联系际生活实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素材,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米尺上1米的长度,剪下1米长的纸条,接着去比较观察寻找生活中1米长的物体,再闭上眼睛想象1米有多长,并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学生对1米的长度体验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在体验中抽象概括出1米有多长,帮助学生提升了知识水平,建立了清晰的空间长度。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每时每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良好的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注意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剪、拼探究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各组通过操作,汇报出四种不同的转化方法:(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2)剪兩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长(正)方形;(3)剪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4)剪一个梯形,沿两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图形转化后,笔者问:“通过所拼成的图形能算出原梯形的面积吗?”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到了答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三、在学生的发问中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画出示一只青蛙的画面,旁白“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再依次出示两只青蛙,旁白“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然后让学生自由说下去,此时学生情绪高昂。笔者适时设疑:“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内容呢?”有的学生说用图形表示,有的学生说用字母表示。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获得了新知识,不仅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学生认知冲突中创设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将一些不同颜色的灯笼(贴画)按规律排列,教师能根据排列的序号准确报出灯笼的颜色,学生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因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同样,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认知冲突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当学生已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能否被2、5整除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数111、234、456、229……问:“它们能否被3整除?”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456。”有学生立即反驳:“229却不能被3整除。111、234,个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而它们却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真正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五、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创设情境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动作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过程。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精巧的提问、幽默的语言,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学生有的用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铺方格;有的用透明方格直接测量,然后一个一个数方格;还有的用直尺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在上面画方格……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就好比在抽象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形象的桥梁。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合作探讨
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包含以下要求:教学情境要为学生所熟悉;教学情境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情境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始有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便于教师的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要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要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一般说来,教学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事件。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力求使数学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兴奋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强烈的心理状态,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契机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联系际生活实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素材,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米尺上1米的长度,剪下1米长的纸条,接着去比较观察寻找生活中1米长的物体,再闭上眼睛想象1米有多长,并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学生对1米的长度体验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在体验中抽象概括出1米有多长,帮助学生提升了知识水平,建立了清晰的空间长度。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每时每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良好的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注意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剪、拼探究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各组通过操作,汇报出四种不同的转化方法:(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2)剪兩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长(正)方形;(3)剪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4)剪一个梯形,沿两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图形转化后,笔者问:“通过所拼成的图形能算出原梯形的面积吗?”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到了答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三、在学生的发问中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画出示一只青蛙的画面,旁白“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再依次出示两只青蛙,旁白“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然后让学生自由说下去,此时学生情绪高昂。笔者适时设疑:“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内容呢?”有的学生说用图形表示,有的学生说用字母表示。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获得了新知识,不仅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学生认知冲突中创设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将一些不同颜色的灯笼(贴画)按规律排列,教师能根据排列的序号准确报出灯笼的颜色,学生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因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同样,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认知冲突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当学生已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能否被2、5整除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数111、234、456、229……问:“它们能否被3整除?”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456。”有学生立即反驳:“229却不能被3整除。111、234,个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而它们却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真正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五、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创设情境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动作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过程。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精巧的提问、幽默的语言,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学生有的用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铺方格;有的用透明方格直接测量,然后一个一个数方格;还有的用直尺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在上面画方格……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就好比在抽象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形象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