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周作人一直高举着文学无用的大旗,在文学走向政治化、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他始终坚守“文学自主论”[1]9的阵地,作为其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的代表性著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自出版以来便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坚守文学园地的一道篱笆,目的是坚持文学书写上的自由,无论是文本呈现的片面性论述,还是后来研究者论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隐含动机都是周作人努力坚守自身文学园地的表现,这种努力在20年代便可见于周作人的散文中,其文学的坚守具有一种顺承性,本文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自身的文本片面性、隐含动机下的最终目的以及对文学思想的顺承三个方面,来论述周作人对文学园地的坚守。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文本片面性;隐含动机;思想顺承性
引言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自发表以来,以其独特的文学史观广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角度繁多。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将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囊括到言志与载道此消彼长的历史循环轨道里,是一种独树一帜的见解,但在肯定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贡献的同时,研究者们也指出了文本呈现出来的片面性,周作人为了坚守自己的文学立场,将文学复杂的变化现象简单地归于循环论的范畴中,从而忽略文学自身规律的发展变化,论述前后的自我矛盾、追溯根源的不彻底、相关文论概念的借用不准等也常为研究者所诟病;在我们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看这些弊端,我们便会看到周作人在维护自身文学观念时所做出的努力。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学作为影响政治的重要因素,迅速成为政治家侵占的领地。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成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竞技场,他们以拯救民族危亡作为一切文艺的最终目的,轻视或无视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妄图以文学为工具,成为政治救亡的一把利刃,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的出现,带有抵抗文学大众化、文学工具化的意味,研究者们也大多意识到这一点,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背后所暗藏的隐含意义便在于此,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反抗载道文学、文学工具化的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正是周作人对自身文学园地的坚守,反抗之力愈大,对文学园地的坚守越决绝。
一、文本自身的片面性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小引中就有过这样的陈述:“我本不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这只是临时随便说的闲话,意见的谬误不必说了,就是叙述上不完不备草率笼统的地方也到处都是,当作谈天的资料对朋友们谈谈也还不妨,若是算它是學术论文那样去办,那实是不敢当的。”[2]2从一开始,周作人便承认自身文章具有片面性,话语背后暗示着原为演讲稿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只要能支撑起自己所要谈论的问题即可,并不以其为专业的论著。而片面性的论述也深受研究者的批评。
首先引起非议的便是周作人对于文学无用论的论述,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说:“我们所说的文学,只是以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满足的,此外再无目的之可言。里面没有多大鼓动的力量,也没有教训,只能令人聊以快意”[2]15随后他以《水浒》为例子作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水浒》能够减少社会上许多的危险,因为《水浒》具有一种情绪的拔除力量,仿佛所有郁结在心中的闷气都借助于文学中的人物宣泄出来,从而可以起到平定人心的作用。细心的研究者会有所发现,周作人的观点和所举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组矛盾,一方面他宣称文学的无用,但另一方面又说文学具有消解愁郁、缓解社会矛盾的效力。
其次惹人非议的便是周作人以言志派和载道派两种潮流的起伏,构筑文学史的文学史观。曾峰在《轮回对历史叙述的支配》一文中,指明周作人在不顾晚明精神与新文学精神根本不同的事实的前提下,把晚明文学与新文学扭结在一起,是受着轮回情结模式的制约,晚明与新文学必须完全相同,才能构成轮回的变迁;任天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发展史》一书中,认为文学的最根本区别不在于言志和载道的区别,其真正的区别在于言的什么志,载的什么道,其次他指出周作人只是以循环论作为文学演变的推动力,其实仍有文学自身力量的消减导致文学发展的变化,周却并未提出;通观以上的论述,周作人将文学的发展归入历史循环的轨道里,的确有失偏颇,为了达到立论的合理性,他有意地规避不利于论述的因子,简化文学自身发展的复杂化,超越言志与载道本身具有的文体限制。
除此之外,在讲述言志文学和载道文学所代表的具体作家时,也并未给予充分的论证,只是一笔带过;不符合自身言说的人物,则选择远而避之的态度,对于郭沫若、成仿吾等新文学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正是这样的言说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说的片面性,而这些片面性论说的背后,也昭示着周作人坚守自己文学园地的急迫,其目的正如温儒敏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所言:“其目的在于维护自由表达的思想见解的文学原则,坚持文学是作家自己的园地。”[4]35
二、隐含动机后的目的
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直被研究者视为是具有隐含意义的文本,刊载于《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上,主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文中,他就说:“对于郭沫若成仿吾,在首章虽然叙及,但说到新文学运动以后底作者,始终没有提及。也许‘普罗’和写实的文学,对于周先生不合脾味,所以不说了罢!”[3]170;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在他的《周作人——思想与文章》中,指明:“他一面观望着远景上的正统派‘卫道文学’和近景上的左翼‘革命文学’乃至‘普罗文学’,指出赋得式的‘载道’之反动——即兴式的言志态度才是新文学的本质。”[5]9对照当时的具体社会情景,从开始的革命文学到随后左翼的成立,文学政治化的倾向有燎原之势,而从1930年周作人回黎锦明的半封回信开始,左翼文学的代表们便和周作人以文字为武器,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坚搏斗,这更加重了周作人对于文学自由的担忧,强大的攻势、独霸的话语形式以风卷残云的姿态席卷文坛,为了捍卫自己的园地,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葆有深意也在情理之中,而最根本的目的所在便在于坚守自己的园地。 也有的评论者论述周作人书写《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目的在于是为新文学运动的存在和发展寻找历史的皈依,如钱理群的《周作人传》中曾这样论述:“现在周作人则把他的主要兴趣、注意力集中于寻找五四的历史渊源,力图在新与旧之间发现某种历史联系,从而为新文学的存在与发展寻求历史的根据,周作人实际上是在寻根。”[6]34而这一观点在汪成法所编的《在言志与载道之间——论周作人的文学选择》一书中有明确的解释,他分别以胡适、周作人在1922年、1923年发表的专篇文章为例说明现代文学早在20年代便已经确立自身地位,随后分别举学衡派的吴宓和张荫麟对于新文学的态度,新文学进入大学课堂等事实证明新文学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未出版以前,其合法性已經得到文学界人士的广泛认同,而这直接的原因早就体现在周作人20年代《自己的园地》等集子中的一些散文作品之中,在这些作品里,周作人早已表明自己的心迹。
三、过往观点的顺承
自从周作人于1920年在《新文学的要求》一文中论述了自己关于个性文学的观点之后,直到3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发表,其关于文学的立场便有着一贯的顺承性,而能够较全面体现其文学思想的集子便是《自己的园地》。
在《自己的园地》旧序中,周作人便有着这样的论述:“我們太要求不朽,想于社会有益,就太抹杀了自己;其实不朽决不是著作的目的,有益社会也并非著者的义务,只因他是这样想,要这样说,这才是一切文艺存在的根据。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时便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因为文艺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文章正是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的多了。”[8]1由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周作人认为文学只是自己的表现而已,随后在《自己的园地》一文中,以蔷薇地丁和果蔬药材相比较,认为社会既需要果蔬药材,也需要蔷薇地丁,从而给自己的“蔷薇地丁”文学以合理性,此时的周作人文艺思想存有着为人生的意味,以个人为归属,以现情思为艺术,文学指向自己的本心,而其他人因接触了这艺术,从中得到快感与宣泄;在感受到自己的文学自由受到强大外力的压制时,周作人起初并未表现出非此即彼的态度,而是强调文学上的宽容,他认为所谓的宽容乃是说已成势力对于新兴流派的态度,在文艺上已成势力的流派,不应该以决绝的勇力压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流派,要知道社会既需要果蔬药材、也需要蔷薇地丁,所以正确对待文艺的态度应该是彼此依存,相互宽容;强调文艺的宽容后,周作人毅然反对文艺的统一,首先文艺的统一在本质上就不应该存在,因为世人皆异,其表现情思及其方式都有着千差万别,若以强力以求统一,这有碍于文艺上的自由;其次文艺的统一在操作过程中也是不可能的,当所有的文艺都趋向于同一时,这也便意味着文艺的结局只能是消亡;那么对待文艺正确的态度是兼而有之,是给予文艺充分的自由;
在这些陈述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文学自主论”的影子,文学是自我表现的艺术,文学没有宏大的目的,其目的只是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满足而已。他反对文艺的统一,提倡文艺的宽容,只为了在自己的文艺园地中能有栽种蔷薇地丁的一块自留地,但在文艺领域愈发剑拔弩张的情境下,周作人感受到情况的窘迫,于是便将自己所推崇的文学观回溯到历史当中,企图从历史的轮回里,寻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这也就成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出现的原因之一。周作人坚守自己文学园地的努力早在20年代便以开始,关于文学自主论的思想也多散现于其散文著作中,其思想在20年代到30年代是有着一定的顺承关系,而这一切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捍卫自己写作自由的权力。
结语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一部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论著,论著的背后凝聚的是周作人个人对于文学独特的理解,他的文学自主论,虽然过于追求作家本身和文学自身的趣味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势必得不到时代的认可,但是对于文学大众化、工具化的倾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反拨作用;他的文学史观,因为要成为文学自主论的论据,自然避免不了有悖常识的偏颇和论述的片面,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我们看到了周作人坚守文学独立性的努力,正是这份坚持促使周作人坚持自己文学园地的耕耘,在现代文坛留下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印记。
参考文献:
[1]中书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J].新月.1932(4).
[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陶明志编.周作人论[M].上海:北新书局,1934.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M].2004.
[6]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7]汪成法.在言志和载道之间——论周作人的文学选择[M].2013.
[8]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文本片面性;隐含动机;思想顺承性
引言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自发表以来,以其独特的文学史观广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角度繁多。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将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囊括到言志与载道此消彼长的历史循环轨道里,是一种独树一帜的见解,但在肯定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贡献的同时,研究者们也指出了文本呈现出来的片面性,周作人为了坚守自己的文学立场,将文学复杂的变化现象简单地归于循环论的范畴中,从而忽略文学自身规律的发展变化,论述前后的自我矛盾、追溯根源的不彻底、相关文论概念的借用不准等也常为研究者所诟病;在我们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看这些弊端,我们便会看到周作人在维护自身文学观念时所做出的努力。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学作为影响政治的重要因素,迅速成为政治家侵占的领地。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成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竞技场,他们以拯救民族危亡作为一切文艺的最终目的,轻视或无视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妄图以文学为工具,成为政治救亡的一把利刃,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的出现,带有抵抗文学大众化、文学工具化的意味,研究者们也大多意识到这一点,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背后所暗藏的隐含意义便在于此,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反抗载道文学、文学工具化的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正是周作人对自身文学园地的坚守,反抗之力愈大,对文学园地的坚守越决绝。
一、文本自身的片面性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小引中就有过这样的陈述:“我本不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这只是临时随便说的闲话,意见的谬误不必说了,就是叙述上不完不备草率笼统的地方也到处都是,当作谈天的资料对朋友们谈谈也还不妨,若是算它是學术论文那样去办,那实是不敢当的。”[2]2从一开始,周作人便承认自身文章具有片面性,话语背后暗示着原为演讲稿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只要能支撑起自己所要谈论的问题即可,并不以其为专业的论著。而片面性的论述也深受研究者的批评。
首先引起非议的便是周作人对于文学无用论的论述,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说:“我们所说的文学,只是以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满足的,此外再无目的之可言。里面没有多大鼓动的力量,也没有教训,只能令人聊以快意”[2]15随后他以《水浒》为例子作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水浒》能够减少社会上许多的危险,因为《水浒》具有一种情绪的拔除力量,仿佛所有郁结在心中的闷气都借助于文学中的人物宣泄出来,从而可以起到平定人心的作用。细心的研究者会有所发现,周作人的观点和所举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组矛盾,一方面他宣称文学的无用,但另一方面又说文学具有消解愁郁、缓解社会矛盾的效力。
其次惹人非议的便是周作人以言志派和载道派两种潮流的起伏,构筑文学史的文学史观。曾峰在《轮回对历史叙述的支配》一文中,指明周作人在不顾晚明精神与新文学精神根本不同的事实的前提下,把晚明文学与新文学扭结在一起,是受着轮回情结模式的制约,晚明与新文学必须完全相同,才能构成轮回的变迁;任天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发展史》一书中,认为文学的最根本区别不在于言志和载道的区别,其真正的区别在于言的什么志,载的什么道,其次他指出周作人只是以循环论作为文学演变的推动力,其实仍有文学自身力量的消减导致文学发展的变化,周却并未提出;通观以上的论述,周作人将文学的发展归入历史循环的轨道里,的确有失偏颇,为了达到立论的合理性,他有意地规避不利于论述的因子,简化文学自身发展的复杂化,超越言志与载道本身具有的文体限制。
除此之外,在讲述言志文学和载道文学所代表的具体作家时,也并未给予充分的论证,只是一笔带过;不符合自身言说的人物,则选择远而避之的态度,对于郭沫若、成仿吾等新文学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正是这样的言说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说的片面性,而这些片面性论说的背后,也昭示着周作人坚守自己文学园地的急迫,其目的正如温儒敏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所言:“其目的在于维护自由表达的思想见解的文学原则,坚持文学是作家自己的园地。”[4]35
二、隐含动机后的目的
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直被研究者视为是具有隐含意义的文本,刊载于《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上,主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文中,他就说:“对于郭沫若成仿吾,在首章虽然叙及,但说到新文学运动以后底作者,始终没有提及。也许‘普罗’和写实的文学,对于周先生不合脾味,所以不说了罢!”[3]170;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在他的《周作人——思想与文章》中,指明:“他一面观望着远景上的正统派‘卫道文学’和近景上的左翼‘革命文学’乃至‘普罗文学’,指出赋得式的‘载道’之反动——即兴式的言志态度才是新文学的本质。”[5]9对照当时的具体社会情景,从开始的革命文学到随后左翼的成立,文学政治化的倾向有燎原之势,而从1930年周作人回黎锦明的半封回信开始,左翼文学的代表们便和周作人以文字为武器,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坚搏斗,这更加重了周作人对于文学自由的担忧,强大的攻势、独霸的话语形式以风卷残云的姿态席卷文坛,为了捍卫自己的园地,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葆有深意也在情理之中,而最根本的目的所在便在于坚守自己的园地。 也有的评论者论述周作人书写《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目的在于是为新文学运动的存在和发展寻找历史的皈依,如钱理群的《周作人传》中曾这样论述:“现在周作人则把他的主要兴趣、注意力集中于寻找五四的历史渊源,力图在新与旧之间发现某种历史联系,从而为新文学的存在与发展寻求历史的根据,周作人实际上是在寻根。”[6]34而这一观点在汪成法所编的《在言志与载道之间——论周作人的文学选择》一书中有明确的解释,他分别以胡适、周作人在1922年、1923年发表的专篇文章为例说明现代文学早在20年代便已经确立自身地位,随后分别举学衡派的吴宓和张荫麟对于新文学的态度,新文学进入大学课堂等事实证明新文学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未出版以前,其合法性已經得到文学界人士的广泛认同,而这直接的原因早就体现在周作人20年代《自己的园地》等集子中的一些散文作品之中,在这些作品里,周作人早已表明自己的心迹。
三、过往观点的顺承
自从周作人于1920年在《新文学的要求》一文中论述了自己关于个性文学的观点之后,直到3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发表,其关于文学的立场便有着一贯的顺承性,而能够较全面体现其文学思想的集子便是《自己的园地》。
在《自己的园地》旧序中,周作人便有着这样的论述:“我們太要求不朽,想于社会有益,就太抹杀了自己;其实不朽决不是著作的目的,有益社会也并非著者的义务,只因他是这样想,要这样说,这才是一切文艺存在的根据。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时便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因为文艺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文章正是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的多了。”[8]1由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周作人认为文学只是自己的表现而已,随后在《自己的园地》一文中,以蔷薇地丁和果蔬药材相比较,认为社会既需要果蔬药材,也需要蔷薇地丁,从而给自己的“蔷薇地丁”文学以合理性,此时的周作人文艺思想存有着为人生的意味,以个人为归属,以现情思为艺术,文学指向自己的本心,而其他人因接触了这艺术,从中得到快感与宣泄;在感受到自己的文学自由受到强大外力的压制时,周作人起初并未表现出非此即彼的态度,而是强调文学上的宽容,他认为所谓的宽容乃是说已成势力对于新兴流派的态度,在文艺上已成势力的流派,不应该以决绝的勇力压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流派,要知道社会既需要果蔬药材、也需要蔷薇地丁,所以正确对待文艺的态度应该是彼此依存,相互宽容;强调文艺的宽容后,周作人毅然反对文艺的统一,首先文艺的统一在本质上就不应该存在,因为世人皆异,其表现情思及其方式都有着千差万别,若以强力以求统一,这有碍于文艺上的自由;其次文艺的统一在操作过程中也是不可能的,当所有的文艺都趋向于同一时,这也便意味着文艺的结局只能是消亡;那么对待文艺正确的态度是兼而有之,是给予文艺充分的自由;
在这些陈述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文学自主论”的影子,文学是自我表现的艺术,文学没有宏大的目的,其目的只是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满足而已。他反对文艺的统一,提倡文艺的宽容,只为了在自己的文艺园地中能有栽种蔷薇地丁的一块自留地,但在文艺领域愈发剑拔弩张的情境下,周作人感受到情况的窘迫,于是便将自己所推崇的文学观回溯到历史当中,企图从历史的轮回里,寻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这也就成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出现的原因之一。周作人坚守自己文学园地的努力早在20年代便以开始,关于文学自主论的思想也多散现于其散文著作中,其思想在20年代到30年代是有着一定的顺承关系,而这一切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捍卫自己写作自由的权力。
结语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一部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论著,论著的背后凝聚的是周作人个人对于文学独特的理解,他的文学自主论,虽然过于追求作家本身和文学自身的趣味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势必得不到时代的认可,但是对于文学大众化、工具化的倾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反拨作用;他的文学史观,因为要成为文学自主论的论据,自然避免不了有悖常识的偏颇和论述的片面,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我们看到了周作人坚守文学独立性的努力,正是这份坚持促使周作人坚持自己文学园地的耕耘,在现代文坛留下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印记。
参考文献:
[1]中书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J].新月.1932(4).
[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陶明志编.周作人论[M].上海:北新书局,1934.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M].2004.
[6]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7]汪成法.在言志和载道之间——论周作人的文学选择[M].2013.
[8]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