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123456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去的课堂是教师“一言堂”,只是一味的压迫与灌输,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内心去激励学生爱学习、参与学习。因此,只有改变这种方式,改革学习评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在生物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能动性 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 核心
  第一、设计新奇的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感知认识为基础的,所以,利用新奇的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良好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科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实验的过程就是体会的过程:体会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感受科学研究中的乐趣。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有的同学在实验中得不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这时候就要分析到底是丙酮加得太多,研磨不充分,还是滤液细线划得太细等缘故。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第二、创新的导入方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学校课堂教育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改变教学模式,敢于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创新导入方式,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因为,导入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开启学生大脑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如果导入设计的自然、合理、新颖,学生们就会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甚至整节课都会精神振作、精力集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也溶入了大量的科技元素。
  作为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给学生以感官冲击。运用这些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视线很快集中到那些五彩缤纷的图片和视频上来,还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土。比如:在讲授有丝分裂过程的时候,我通过给学生播放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过程相关的动画视频,向学生生动形象展示出不同时期细胞内结构变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很容易掌握。当然,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它只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够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又不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真正的做到行之有效。
  第四、利用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提升课堂师生间的亲和力。
  教学语言的运用是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林语堂曾经说过: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所以有时一句风趣幽默的话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升华了课堂氛围。因此,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第五、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遇到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把存在问题摆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共同解决。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堂课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比教师纯粹的讲更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分析,明确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最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師一定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思考问题的转折处,沿着学生的思路认真斟酌,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在每节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引起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的疑问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递进式的质疑问难。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维持其探索的动机,不断唤起新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及时予以表扬,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强化了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求热情。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启发诱导,民主教学,反对满堂灌。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要将结论性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教师首先提供相关的信息、素材(包括图、表、科学实验与科研成就,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领悟出结论性的知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比较推理分析的能力,又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如何开展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效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 创新能力 扩大阅读 丰富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语言是人们互相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储备词汇,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小学学习文字语言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了解幼儿口语发展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在新学期开学时我会对班里的幼儿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三方面:“语音的调查、词汇的调查、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的调查”。  (一)语音的调
随着社会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备受幼教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呼唤能动个体的今天,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主动性,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那么,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呢?在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是培养的前提  兴趣是学前儿童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兴趣使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有效性 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再现客观世界,通过实验探索、研究得出规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教学  一、认真解读数学新课标  数学新课程主要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关键词:有效课堂 事半功倍 三维目标 活跃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低效一直是存在,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教师也教得辛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师都在寻找构
摘要: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也是做不出饭的。写文章同样道理,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材料,只在技巧上兜圈子,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干瘪,面目可憎。文章不应当是“做”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  关键词:生活 作文 积累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
本研究通过检测林麝肠道分离的14株乳酸菌的耐药基因,为微生态制剂菌株的选择提供一个耐药性的参考,并且为后续监测林麝肠道乳酸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提供对比数据。同时采用林
摘要: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通过本学期的听课学习,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几点体会:  关键词:学习情景 探究能力 电子教学  一、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并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黄河已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