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是实行两党制最为典型的国家。在过去的200年英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似乎出现了两家垄断性的政党,即自由党和保守党,距离今天更近的是工党和保守党。自1945年以来,下议院中的多数席位属于这两大政党。整个英国政体似乎都反映了两大政党的对立。有执政党和在野党,有内阁和影子内阁。英国的两大资产阶级政党根据在下院席位选举中获得席位的多少,来分为执政党和反对党。英国的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是为了争取获得下院的多数席位来组建内阁,获得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自然成为执政党,少数党则成为反对党。反对党此时就会组建影子内阁来对抗执政党。
本文从内阁的起源,影子内阁的历史发展和英国两大党的构成及影子内阁的选举单个方面来初步探讨影子内阁的构成。
第一部分 内阁的由来 在我们了解影子内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梳理英国内阁的历史由来。
第二部分 影子内阁的历史渊源。影子内阁是在野党为了对抗执政党而合法成立的。英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在英国的国家政党中存在两大政党即保守党和工党,二者经过大选来获得下院多数席位从而决定执政党与在野党。通过对保守党及工党的历史发展,组织结构来了解两党在组织影子内阁时期的不同政策。
第三部分 英国的影子内阁评价 影子内阁具有对于执政党直接的监督,寻找时机使自身从“影子”成为真正的内阁。其主要功能就是对执政党的监督、制衡。
关键词:内阁 影子内阁 保守党 工党 反对党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目前英国属于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英国的两党制与内阁制的结合的特点,使得内阁由下院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成。首相则是有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而下院的最大反对党可以建立影子内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政府提出的一些议案进行反对。
影子内阁的成立,对于两党的轮流执政有着更为顺畅的交接。目前国内对于影子内阁的相关文章较少,也没有很系统的对于影子内阁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整理。本论文在借鉴学习前辈们的相关知识点基础上来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内阁的由来
英国内阁是由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十一世纪诺曼王朝时代,英王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设立了御前会议的组织,供其咨询,并协助办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事务。这是英国最早的中央政府机构。到亨利六世时代,由于御前会议人数过多,不能经常集会,就由其中分出一部分,另设立一个较小的机关,即枢密院。在查理一世时期,枢密院中设立若干委员会或局,分掌各项事务,委员会的都是国王的亲信。国王凡遇有内部重大事务,常常不再召开全体枢密官会议,而是将外交委员会的几个亲信召至皇宫议事堂的内室进行秘密讨论,因此,外交委员会便有内阁之称。乔治一世即位以前,习惯上由英王主持委员会的会议。从1717年起,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而停止参加会议。于是内阁会议由一位大臣主持,因而出现了首相的职务,并形成了英王不得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内阁”一词在1900年以前从未出现于正式文件中,1900年才第一次见之于议会的布告。根据1937年通过的“国王的大臣法”,内阁这一名称才有了法律的依据。
政党是使选举人能够在不同的领导集团之间以及不同的政治计划和观点之间进行有效选择的一种主要工具。没有政党,选举人作为一个整体就很难对政府的形成或政府实行的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政党是利益的联合。他们将社会中各部分的利益整合集中起来,并努力将大量的需求转变成大选期间摆在选举人的一个富有凝聚力的计划。他们要解决政府所面对的诸多相互抵触的利益问题。政党有效的控制着政府,通过政党,选民能够清晰的分辨出谁是负责人,并使他们能够在另一任期内继续执政,以报答他们或者将其抛弃,转而支持另一个政党。
在过去的200年英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似乎出现了两家垄断性的政党,即自由党和保守党,距离今天更近的是工党和保守党。自1945年以来,下议院中的多数席位属于这两大政党。整个英国政体似乎都反映了两大政党的对立。有执政党和在野党,有内阁和影子内阁,在下议院中有两排相对的议员席,在其他国家议会席位基本呈半圆形排列的。
二、影子内阁
(1)影子内阁的历史渊源。在英国,最早的“影子内阁”是 1868 年 3—12 月间由格莱斯顿领导的反对党上层集团。它以 1865 年 10 月下台的自由党罗素内阁的班底组成,总共 7 人。议会休会时,他们常在格莱斯顿家中聚会,讨论议案条款,制定反对党在议会的行动计划。影子内阁的院外工作会议定期召开,自由党两院首席督导员不时出席。1874 年,格莱斯顿内阁垮台,翌年,格莱斯顿召集原内阁成员,研商如何反对迪斯雷利内阁的关于禁止外国奴隶上英国战舰避难等问题。两年后,格莱斯顿又召集影子内阁就如何反对保守党政府的近东政策而周密策划,自由党下院领袖哈廷顿则动员本党议员在投票中支持本党领导人,致使政府提案 1 项被修改,3 項被否决。影子内阁的工作,增强了反对党的政治实力。
“影子内阁”并非是自由党的专利品。1873年,格莱斯顿再次提出爱尔兰教育改革议案,在分组投票时仅得 3 票,决定辞职。保守党可以借机组建少数派政府。值此关键时刻,迪斯雷利召集保守党原内阁成员开会,商谈是否出面组阁。会上得出了一致性的否定性意见。后世学者便把此次会议视为保守党影子内阁的起源。19 世纪 80 年代末和 1892—1895 年间,保守党的影子内阁已经很好地组织和运行。影子内阁同样强调阁员行动的一致性和集体负责精神。1906年以来,连续数年,保守党在反对自由党政府财政法案时行动不够坚决一致。于是,在由原保守党内阁阁员组成的影子内阁会议上,该党党魁巴尔福讲道:“如果影子内阁是一个真正的内阁,其中持不同意见者就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中的一项:要么是少数持不同意见者辞职,要么缄口无言地服从多数成员的决议。”这些话并非妄语。翌年,沃尔特·龙就以实际行动体现了这一原则,果断地离开了议会反对党领导人的前排议席。而自由党的党内反对派早在 19 世纪 90年代末已有类似之举———三名持不同意见者,拒绝出席该党影子内阁会议,拒绝在议会中的反对党前排坐席就座。 所谓“影子内阁”,是指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在野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它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本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这种制度由英国保守党首创,后为一些英联邦国家所采用。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民主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上院与君主非选举产生,下院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穷数觉领袖担任英国首相,并由他负责挑选本党人员组成内阁。而最大的在野党随之成为正式的反对党,并组织“影子内阁”。一般来说,“影子内阁”接受政府补助,成员都是有薪水的。我们有时会听到说某某人是“影子内阁”贸易与工业大臣,实际上是说他是在野党负责贸易与工业的议员。
影子内阁是由反对党上层领导集团组成的后备政府。它有公认的党魁,可以随时出面组阁,可以从反对党高层人物中任命“预备性”的内阁成员和政府其他重要官职。但在两党制度形成之前,这些条件尚不够完备。尤其是在反对党队伍发生分裂之际,反对党缺少公认的领袖和稳定明确的领导层;一旦得到执政机会,总是仓促上台组阁,由此决定内阁成员中仅有一部分是新首相的比较理想的“內定人选”,凭偶然性攀龙附凤得以入阁者亦有人在。第二次议会改革后,议会内外完备的政党组织系统形成,两党制度迅速确立,1867—1915 间,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平分秋色。迪斯雷利、格莱斯顿和索尔兹伯里侯爵都不止一次地领导组阁,人员相对稳定的“影子内阁”也及时出现。
影子内阁的出现和发展,同样强化了内阁集体负责的原则,增强了内阁的权势和效能。
根据英国宪法的惯例规定,在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即为“执政党”。“执政党”领袖由英王任命为首相,再有首相选择上院和下院中一些执政党议员为阁员大臣,组织内阁。在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则成为“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组织影子内阁,以待下届大选时再次进行一场争夺。反对党领袖除领取议员津贴外,还从政府领取正式薪酬。(2)英国的两大政党
保守党与工党作为英国的两大政党,二者轮流执政,一方成为执政党时另一方则变为在野党。在野党则成为最大的反对党,影子内阁是正式反对党的集体领导,作为英国的两大政党,其影子内阁的产生方式是不同的。
①保守党。保守党的前身是托利党。为了适应1832年选举改革后的形势,于1833年采纳托利党人克罗克的建议,改称为保守党。保守党是垄断资本家、大地主和贵族的代表。保守党的组织结构分为领袖、下议院内的保守党议会党团、下院外的保守党组织“全国联盟”、中央事务所四个部分。
②工党。工党于1900年以“工人代表委员会”的名称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1894年恩格斯在致弗·阿·左尔格的信中提到:“工人代表委员会”是英国职工大会发起建立的。“群众本能地感到,工人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来同两个官方的政党相对抗”。
(3)反对党。反对党就是有选举失败,获得下议院次多数席位的政党,不能组件内阁,有议长指定最大的在野党领袖作为英王任命的反对党领袖。有其组建领导的各政党联合来监督政府工作。其主要体现了在野党的政策制度。
①反对党的作用。反对党在议会对政府实行监督的合法性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这一点在成文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议长可以指定最大的在野党领袖作为女王陛下任命的反对党领袖。自1937年以来,反对党领袖的工资也一直由国家财政作为行政经费支出,这一点使英国有别于其他的欧洲国家。下院的运转和特点,尤其是在议会辩论及表决时,都因为反对党而增添了色彩。反对党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公众,在他们选举的政府之外,还有一个可供大家选择的“影子内阁”及一整套的政策来领导管理国家。
②反对党的目的。反对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促使政府下台,因为促使政府下台只能有两个途径即大选或者政党分裂之一造成其失去政党的多数。所以反对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外面的选民转变成为自身的支持为目的。希望在下一届政府选举中比较少的票数变动或者吸引更多的议员支持来使政府下台,让反对党当权执政。选民基本上被两大政党所吸引,一方面是拥护政府的选民,一方面是反对政府的。主要反对党所得的票数,通常只比执政党略微少一些,但是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在保留现有选民的前提下,争取到更多的其他政党议员以及流动选民的支持,在下一次政府选举中能够获得多数支持来组建政府是反对党最为主要的目的。
③反对党的策略。反对党的组织基本上就是与政府的组织结构相同。它在议会中的主要目的不是辩护,而是要批评。反对党的政策是有影子内阁或者与其相当的组织,或者由代他出面的反对党领袖负责的。如果领袖得不到影子内阁的同意便直接作出决定则会带来相当程度的抱怨。因为英国基本上属于两大党轮流执政,所以反对党就是在工党和保守党之间轮换。一方上台执政,另一方就会成为在野党,在议会中就会成为成为反对党。
三、对于影子内阁的评价
影子内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内阁来管理政府。影子内阁作为最大反对党的核心机构,拥有法律承认的合法地位。它可以合法的与执政党进行对抗。这也体现了反对党对于执政党监督力量的强大。
影子内阁的存在给予执政党时刻以紧迫感,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要考虑的反对党的反应,从而促进国家治理结构稳定。倾听反对党的声音,从中周旋寻找一条更为合理的管理。影子内阁负责领导下议院中本党成员的一切活动,遇到议会辩论时,影子大臣往往会踊跃发言,在阐述本党观点的同时攻击执政党的问题与缺陷。能够有效的发现执政党的问题与漏洞,从而减少政策的不公。
来自竞争对手最为直接的监督,是对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最为直接的考验。经过200年的历史发展,影子内阁能够存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在英国存在的价值。有了合法性的存在对于执政党来说就是最大的监督。两大政党的相互轮流执政,角色地位的互换促进了英国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影子内阁存在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英国政府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比尔·考克瑟,林顿·罗宾斯,罗伯特·里奇.当代英国政治[M].孔新峰,蒋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丹尼斯·卡瓦纳.英国政治:延续与变革[M]第4版.刘凤霞,张正国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4]菲利普·诺顿.英国议会政治[M].严行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5]艾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M].蓬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木落.影子内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J].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11 .22第A03 版
[8]王蕾.英国退欧余波:工党影子内阁瘫痪[J].第一财经日报2016.6.29第A03版
[9]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J].历史教学2012第5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本文从内阁的起源,影子内阁的历史发展和英国两大党的构成及影子内阁的选举单个方面来初步探讨影子内阁的构成。
第一部分 内阁的由来 在我们了解影子内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梳理英国内阁的历史由来。
第二部分 影子内阁的历史渊源。影子内阁是在野党为了对抗执政党而合法成立的。英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在英国的国家政党中存在两大政党即保守党和工党,二者经过大选来获得下院多数席位从而决定执政党与在野党。通过对保守党及工党的历史发展,组织结构来了解两党在组织影子内阁时期的不同政策。
第三部分 英国的影子内阁评价 影子内阁具有对于执政党直接的监督,寻找时机使自身从“影子”成为真正的内阁。其主要功能就是对执政党的监督、制衡。
关键词:内阁 影子内阁 保守党 工党 反对党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目前英国属于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英国的两党制与内阁制的结合的特点,使得内阁由下院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成。首相则是有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而下院的最大反对党可以建立影子内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政府提出的一些议案进行反对。
影子内阁的成立,对于两党的轮流执政有着更为顺畅的交接。目前国内对于影子内阁的相关文章较少,也没有很系统的对于影子内阁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整理。本论文在借鉴学习前辈们的相关知识点基础上来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内阁的由来
英国内阁是由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十一世纪诺曼王朝时代,英王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设立了御前会议的组织,供其咨询,并协助办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事务。这是英国最早的中央政府机构。到亨利六世时代,由于御前会议人数过多,不能经常集会,就由其中分出一部分,另设立一个较小的机关,即枢密院。在查理一世时期,枢密院中设立若干委员会或局,分掌各项事务,委员会的都是国王的亲信。国王凡遇有内部重大事务,常常不再召开全体枢密官会议,而是将外交委员会的几个亲信召至皇宫议事堂的内室进行秘密讨论,因此,外交委员会便有内阁之称。乔治一世即位以前,习惯上由英王主持委员会的会议。从1717年起,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而停止参加会议。于是内阁会议由一位大臣主持,因而出现了首相的职务,并形成了英王不得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内阁”一词在1900年以前从未出现于正式文件中,1900年才第一次见之于议会的布告。根据1937年通过的“国王的大臣法”,内阁这一名称才有了法律的依据。
政党是使选举人能够在不同的领导集团之间以及不同的政治计划和观点之间进行有效选择的一种主要工具。没有政党,选举人作为一个整体就很难对政府的形成或政府实行的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政党是利益的联合。他们将社会中各部分的利益整合集中起来,并努力将大量的需求转变成大选期间摆在选举人的一个富有凝聚力的计划。他们要解决政府所面对的诸多相互抵触的利益问题。政党有效的控制着政府,通过政党,选民能够清晰的分辨出谁是负责人,并使他们能够在另一任期内继续执政,以报答他们或者将其抛弃,转而支持另一个政党。
在过去的200年英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似乎出现了两家垄断性的政党,即自由党和保守党,距离今天更近的是工党和保守党。自1945年以来,下议院中的多数席位属于这两大政党。整个英国政体似乎都反映了两大政党的对立。有执政党和在野党,有内阁和影子内阁,在下议院中有两排相对的议员席,在其他国家议会席位基本呈半圆形排列的。
二、影子内阁
(1)影子内阁的历史渊源。在英国,最早的“影子内阁”是 1868 年 3—12 月间由格莱斯顿领导的反对党上层集团。它以 1865 年 10 月下台的自由党罗素内阁的班底组成,总共 7 人。议会休会时,他们常在格莱斯顿家中聚会,讨论议案条款,制定反对党在议会的行动计划。影子内阁的院外工作会议定期召开,自由党两院首席督导员不时出席。1874 年,格莱斯顿内阁垮台,翌年,格莱斯顿召集原内阁成员,研商如何反对迪斯雷利内阁的关于禁止外国奴隶上英国战舰避难等问题。两年后,格莱斯顿又召集影子内阁就如何反对保守党政府的近东政策而周密策划,自由党下院领袖哈廷顿则动员本党议员在投票中支持本党领导人,致使政府提案 1 项被修改,3 項被否决。影子内阁的工作,增强了反对党的政治实力。
“影子内阁”并非是自由党的专利品。1873年,格莱斯顿再次提出爱尔兰教育改革议案,在分组投票时仅得 3 票,决定辞职。保守党可以借机组建少数派政府。值此关键时刻,迪斯雷利召集保守党原内阁成员开会,商谈是否出面组阁。会上得出了一致性的否定性意见。后世学者便把此次会议视为保守党影子内阁的起源。19 世纪 80 年代末和 1892—1895 年间,保守党的影子内阁已经很好地组织和运行。影子内阁同样强调阁员行动的一致性和集体负责精神。1906年以来,连续数年,保守党在反对自由党政府财政法案时行动不够坚决一致。于是,在由原保守党内阁阁员组成的影子内阁会议上,该党党魁巴尔福讲道:“如果影子内阁是一个真正的内阁,其中持不同意见者就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中的一项:要么是少数持不同意见者辞职,要么缄口无言地服从多数成员的决议。”这些话并非妄语。翌年,沃尔特·龙就以实际行动体现了这一原则,果断地离开了议会反对党领导人的前排议席。而自由党的党内反对派早在 19 世纪 90年代末已有类似之举———三名持不同意见者,拒绝出席该党影子内阁会议,拒绝在议会中的反对党前排坐席就座。 所谓“影子内阁”,是指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在野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它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本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这种制度由英国保守党首创,后为一些英联邦国家所采用。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民主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上院与君主非选举产生,下院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穷数觉领袖担任英国首相,并由他负责挑选本党人员组成内阁。而最大的在野党随之成为正式的反对党,并组织“影子内阁”。一般来说,“影子内阁”接受政府补助,成员都是有薪水的。我们有时会听到说某某人是“影子内阁”贸易与工业大臣,实际上是说他是在野党负责贸易与工业的议员。
影子内阁是由反对党上层领导集团组成的后备政府。它有公认的党魁,可以随时出面组阁,可以从反对党高层人物中任命“预备性”的内阁成员和政府其他重要官职。但在两党制度形成之前,这些条件尚不够完备。尤其是在反对党队伍发生分裂之际,反对党缺少公认的领袖和稳定明确的领导层;一旦得到执政机会,总是仓促上台组阁,由此决定内阁成员中仅有一部分是新首相的比较理想的“內定人选”,凭偶然性攀龙附凤得以入阁者亦有人在。第二次议会改革后,议会内外完备的政党组织系统形成,两党制度迅速确立,1867—1915 间,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平分秋色。迪斯雷利、格莱斯顿和索尔兹伯里侯爵都不止一次地领导组阁,人员相对稳定的“影子内阁”也及时出现。
影子内阁的出现和发展,同样强化了内阁集体负责的原则,增强了内阁的权势和效能。
根据英国宪法的惯例规定,在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即为“执政党”。“执政党”领袖由英王任命为首相,再有首相选择上院和下院中一些执政党议员为阁员大臣,组织内阁。在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则成为“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组织影子内阁,以待下届大选时再次进行一场争夺。反对党领袖除领取议员津贴外,还从政府领取正式薪酬。(2)英国的两大政党
保守党与工党作为英国的两大政党,二者轮流执政,一方成为执政党时另一方则变为在野党。在野党则成为最大的反对党,影子内阁是正式反对党的集体领导,作为英国的两大政党,其影子内阁的产生方式是不同的。
①保守党。保守党的前身是托利党。为了适应1832年选举改革后的形势,于1833年采纳托利党人克罗克的建议,改称为保守党。保守党是垄断资本家、大地主和贵族的代表。保守党的组织结构分为领袖、下议院内的保守党议会党团、下院外的保守党组织“全国联盟”、中央事务所四个部分。
②工党。工党于1900年以“工人代表委员会”的名称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1894年恩格斯在致弗·阿·左尔格的信中提到:“工人代表委员会”是英国职工大会发起建立的。“群众本能地感到,工人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来同两个官方的政党相对抗”。
(3)反对党。反对党就是有选举失败,获得下议院次多数席位的政党,不能组件内阁,有议长指定最大的在野党领袖作为英王任命的反对党领袖。有其组建领导的各政党联合来监督政府工作。其主要体现了在野党的政策制度。
①反对党的作用。反对党在议会对政府实行监督的合法性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这一点在成文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议长可以指定最大的在野党领袖作为女王陛下任命的反对党领袖。自1937年以来,反对党领袖的工资也一直由国家财政作为行政经费支出,这一点使英国有别于其他的欧洲国家。下院的运转和特点,尤其是在议会辩论及表决时,都因为反对党而增添了色彩。反对党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公众,在他们选举的政府之外,还有一个可供大家选择的“影子内阁”及一整套的政策来领导管理国家。
②反对党的目的。反对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促使政府下台,因为促使政府下台只能有两个途径即大选或者政党分裂之一造成其失去政党的多数。所以反对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外面的选民转变成为自身的支持为目的。希望在下一届政府选举中比较少的票数变动或者吸引更多的议员支持来使政府下台,让反对党当权执政。选民基本上被两大政党所吸引,一方面是拥护政府的选民,一方面是反对政府的。主要反对党所得的票数,通常只比执政党略微少一些,但是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在保留现有选民的前提下,争取到更多的其他政党议员以及流动选民的支持,在下一次政府选举中能够获得多数支持来组建政府是反对党最为主要的目的。
③反对党的策略。反对党的组织基本上就是与政府的组织结构相同。它在议会中的主要目的不是辩护,而是要批评。反对党的政策是有影子内阁或者与其相当的组织,或者由代他出面的反对党领袖负责的。如果领袖得不到影子内阁的同意便直接作出决定则会带来相当程度的抱怨。因为英国基本上属于两大党轮流执政,所以反对党就是在工党和保守党之间轮换。一方上台执政,另一方就会成为在野党,在议会中就会成为成为反对党。
三、对于影子内阁的评价
影子内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内阁来管理政府。影子内阁作为最大反对党的核心机构,拥有法律承认的合法地位。它可以合法的与执政党进行对抗。这也体现了反对党对于执政党监督力量的强大。
影子内阁的存在给予执政党时刻以紧迫感,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要考虑的反对党的反应,从而促进国家治理结构稳定。倾听反对党的声音,从中周旋寻找一条更为合理的管理。影子内阁负责领导下议院中本党成员的一切活动,遇到议会辩论时,影子大臣往往会踊跃发言,在阐述本党观点的同时攻击执政党的问题与缺陷。能够有效的发现执政党的问题与漏洞,从而减少政策的不公。
来自竞争对手最为直接的监督,是对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最为直接的考验。经过200年的历史发展,影子内阁能够存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在英国存在的价值。有了合法性的存在对于执政党来说就是最大的监督。两大政党的相互轮流执政,角色地位的互换促进了英国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影子内阁存在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英国政府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比尔·考克瑟,林顿·罗宾斯,罗伯特·里奇.当代英国政治[M].孔新峰,蒋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丹尼斯·卡瓦纳.英国政治:延续与变革[M]第4版.刘凤霞,张正国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4]菲利普·诺顿.英国议会政治[M].严行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5]艾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M].蓬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木落.影子内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J].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11 .22第A03 版
[8]王蕾.英国退欧余波:工党影子内阁瘫痪[J].第一财经日报2016.6.29第A03版
[9]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J].历史教学2012第5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