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人对“航天”的追捧不能停留在飞天的快感上;促进航天商业化,才能充分激发出航天技术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国家在航天活动中所承担的技术和财政等方面的风险。
随着“天宫一号”、“神八”的发射,以及它们在交互对接一刻的“太空之吻”,国人的视线又一次齐刷刷地被吸引到天上。
热闹。在太空中,中国的“航天器大家庭”越来越热闹了。通信、气象、资源、探月等各种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空间实验室雏形正在担负起更多也更复杂的任务。在地面上,有关航天的话题也热闹了,其中一个就是“航天对公众有啥用”。
不妨将目光投向生活中最平常的一天吧。谁可以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中,悉数列出哪些内容带着航天技术的烙印?可以说,航天技术是“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诞生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太多的国人感受不到它对自己生活的改变?
国人知道,中国在独立地建设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然而,生活中提起导航定位,人们熟知的仍是美国的GPS。目前,“北斗”仅供给军用和大企业使用。如果不能将航天技术民用化、商业化,不能让公众体会到它对生活的改变,那么面对“航天”,公众就只是远观热闹的看客。
中国的航天产业目前仅处于产业化阶段,远远谈不上商业化。这是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对媒体所说的话。
美国和日本都是极其重视将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的国家。
诞生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为了适应研制导弹的需要而生。集成电路也是为了适应研制新型导弹和空间飞行的需要,才得以问世和成长,而后,它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在“阿波罗”计划中,对登月宇航员进行健康检测而诞生的医学技术,在当今被大量应用到了重症监护病房。
美国人将为宇航员研制的“反重力”跑步机用来帮助伤员恢复,日本人把为了空间实验研制的生物过滤装置用来净化热带鱼水族箱,将为天文卫星开发的光学技术用于显微手术……
在中国,公众很清楚:我们进行了航天育种、媒体也说太空蔬菜走上了餐桌,但是,人们却不太知道超市货架上什么菜与航天育种有关。一样在中国,公众不太清楚:是谁为哪一次航天活动进行了食物的脱水,但是,人人却都吃过方便面中受惠于航天技术的“脱水蔬菜包”。
航天商业化需要航天系统从意识到行为上的开放。美国宇航局(NASA)就一直在促进航天商业化。它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商业航天开发计划;在1984年成立了NASA商业计划办公室,帮助航天技术“制造市场”。有调查机构分析了NASA在1978~1986年间441项航天技术转移,发现在这9年内,美国航天技术二次应用的实际效益是216亿美元。1988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也宣布了一项经过修改的国家航天政策和关于商业航天活动的15点建议。
相比之下,中国的航天有些封闭了。
长期以来受到体制、制度的限制,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的活跃度与参与度,远不及国外;在一些航天技术知识、研究、进展、应用的公开与普及上,航天系统也往往表现得“讳莫如深”,导致媒体、公众对此知之甚少。这些无一不影响着航天技术实现商业化,走入大众的生活。
有公开的数据说,中国航天产业收入在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中仅占3%左右。而在美国,从1999~2004年,商业航天对其经济总的贡献增长了近60%,其中对收入的贡献增长了52%。
让公众摸到“天”,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亟须解决的问题。国人对“航天”的追捧不能停留在飞天的快感上;促进航天商业化,才能充分激发出航天技术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国家在航天活动中所承担的技术和财政等方面的风险。
随着“天宫一号”、“神八”的发射,以及它们在交互对接一刻的“太空之吻”,国人的视线又一次齐刷刷地被吸引到天上。
热闹。在太空中,中国的“航天器大家庭”越来越热闹了。通信、气象、资源、探月等各种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空间实验室雏形正在担负起更多也更复杂的任务。在地面上,有关航天的话题也热闹了,其中一个就是“航天对公众有啥用”。
不妨将目光投向生活中最平常的一天吧。谁可以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中,悉数列出哪些内容带着航天技术的烙印?可以说,航天技术是“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诞生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太多的国人感受不到它对自己生活的改变?
国人知道,中国在独立地建设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然而,生活中提起导航定位,人们熟知的仍是美国的GPS。目前,“北斗”仅供给军用和大企业使用。如果不能将航天技术民用化、商业化,不能让公众体会到它对生活的改变,那么面对“航天”,公众就只是远观热闹的看客。
中国的航天产业目前仅处于产业化阶段,远远谈不上商业化。这是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对媒体所说的话。
美国和日本都是极其重视将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的国家。
诞生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为了适应研制导弹的需要而生。集成电路也是为了适应研制新型导弹和空间飞行的需要,才得以问世和成长,而后,它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在“阿波罗”计划中,对登月宇航员进行健康检测而诞生的医学技术,在当今被大量应用到了重症监护病房。
美国人将为宇航员研制的“反重力”跑步机用来帮助伤员恢复,日本人把为了空间实验研制的生物过滤装置用来净化热带鱼水族箱,将为天文卫星开发的光学技术用于显微手术……
在中国,公众很清楚:我们进行了航天育种、媒体也说太空蔬菜走上了餐桌,但是,人们却不太知道超市货架上什么菜与航天育种有关。一样在中国,公众不太清楚:是谁为哪一次航天活动进行了食物的脱水,但是,人人却都吃过方便面中受惠于航天技术的“脱水蔬菜包”。
航天商业化需要航天系统从意识到行为上的开放。美国宇航局(NASA)就一直在促进航天商业化。它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商业航天开发计划;在1984年成立了NASA商业计划办公室,帮助航天技术“制造市场”。有调查机构分析了NASA在1978~1986年间441项航天技术转移,发现在这9年内,美国航天技术二次应用的实际效益是216亿美元。1988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也宣布了一项经过修改的国家航天政策和关于商业航天活动的15点建议。
相比之下,中国的航天有些封闭了。
长期以来受到体制、制度的限制,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的活跃度与参与度,远不及国外;在一些航天技术知识、研究、进展、应用的公开与普及上,航天系统也往往表现得“讳莫如深”,导致媒体、公众对此知之甚少。这些无一不影响着航天技术实现商业化,走入大众的生活。
有公开的数据说,中国航天产业收入在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中仅占3%左右。而在美国,从1999~2004年,商业航天对其经济总的贡献增长了近60%,其中对收入的贡献增长了52%。
让公众摸到“天”,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亟须解决的问题。国人对“航天”的追捧不能停留在飞天的快感上;促进航天商业化,才能充分激发出航天技术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国家在航天活动中所承担的技术和财政等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