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长篙,向概念本真处漫溯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徐志摩借一支长篙之力,顺流而下,领略到青草更青处的绝美佳境,沁人心脾,在心灵深处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数学概念课教学亦如此,直抵概念本质特征,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跳出概念文本的约束,真正内化为一种积淀,一种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三层意思理解:一是把一个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叫做“单位1”;二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三是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什么是单位1?”“把谁作为单位1?”“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等问题既是理解分数意义的核心,也是难点。下面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浅析概念教学该如何层层深入,直追本质,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片段一】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
  1.动手操作,理解
  (1)教师提供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一串香蕉、一盒面包等图片,要求:学生选择一种物品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的方式来表示出它的。
  (2)学生汇报,关注学生对含义的描述是否准确、完整,强调平均分。
  师:一串香蕉的该如何表示?一盒面包的又该怎么表示呢?
  生:把一串香蕉(4个)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有1根,1根香蕉就是这串香蕉的。
  生:把一盒面包(8个)平均分成四份,每份2个,每份面包是这盒面包的。
  2.观察对比,归纳总结
  (1)师:为什么这些都可以用来表示呢?(引导学生归纳的意义。)
  生:因为都是把它们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2)师:再仔细观察,分的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点吗?
  生: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好几个物体。
  (3)课件显示12颗糖果,将它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和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2份、3份和5份。
  ①思考:现在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并用数学语言描述每一个分数的含义。
  【片段二】选好素材,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分数
  (1)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分数:
  信息一:全世界有的人不希望发生战争。
  信息二:据目前统计,2015年中国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老年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
  (2)学生阅读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对信息中分数的理解。
  2.活动拓展
  (1)创设活动情境:老师带了9张书签,每人分得它的,每人分几张?
  (2)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教后研讨】
  上述两个片段基本按教材编排流程完成。但课后访谈问学生:半个苹果能看成“单位1”吗?学生的声音不像课堂时那么坚定,有人开始疑惑了。建立“单位1”的概念到底难在哪里?在这节课中,分数意义的概念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还是学生们自己感悟的?我们静心反思,直面课堂,聚焦问题,调整对策。
  问题一:“单位1”的建立是教师人为的给予,学生只是在模仿教师所说的“单位1”进行举例,忽略了“单位1”的本质。
  对策一:直面核心,活动导思“悟”本质
  按教材编排,先归纳分数的意义,再揭示“单位1”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单位1”的体验并不深刻。教学的关键是“单位1”不仅仅只是“1个”整体,还可以是几个物体看作“1个整体”,那么所取的“一份”也不只是“一个”,可能会是“几个”作为“一份”。其实学生在经历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从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角度初步认识了分数。学生从熟知的数字1开始,由“1个”延伸到“一些”,再将1的内涵进行拓展,从鲜活的实例中感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树立起“单位1”的概念意识,接着经历一系列活动,如“都是,为什么涂色部分却有所不同”“单位1相同,所表示出的分数却各不一样”等,去进一步体会“单位1”在分数概念里的意义,让其鲜活地在学生头脑里生根、发芽、开花。
  问题二:分数概念的获得虽在学生体验含义的操作活动之后,但只是纯文本表征的呈现死板,学生不能主动将前期的情境、操作经验与语言、符号概念有效对接,对概念的把握只能停留在对文字诵读和识记层面,未实现概念真正的内化与理解。
  对策二:抓实关键,沟通联系“理”成形
  概念教学,过分注重对概念语言表征的逐字逐句的掌握,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将概念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抓准概念的关键点,创设分数概念多元表征的活动场域,理解不同表征间的相互联系,沟通实物情境、具体操作、图形、语言、符号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让概念理解通透彻底。
  可将分数的概念分解为三个关键点,即: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预设分层活动和问题情境去突破三个关键点。
  如,活动一:在不同的“单位1”中理解几分之一,让学生感知图形表征与分数符号的联系,设问:都是四分之一,为什么表示的数量却不一样呢?突破对一个整体(“单位1”)意义的内化理解。活动二:在相同的“单位1”中理解几分之几,设问:“单位1”相同了,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突出“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的理解,为后续实现分数概念的建构铺平道路。
  问题三:练习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概念的质量。第二个教学片段中,练习内容和形式均有新意,学生参与虽广,但给学生思维发挥的空间却小,有形式上的热闹,却没有充分挖掘素材的本质价值。
  对策三:活用素材,精细处理“显”功效
  好的素材,需要精细处理才能将其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生活中的分数”是将分数的数学含义与生活意义很好对地接的素材。只让学生说一说对信息中分数的理解,局限在信息所提供的情境里,学生代入感不强,产生不了思想共鸣。如果学习素材能与学生切身体会巧妙结合,那么就会让本身枯燥的分数变得灵动起来,也会为以后学习分数解决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个活动拓展,意在运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层次感能调动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问题,使得学生将分数诠释得更充分、更深刻。   【研讨后的改进教学】
  【片段一】教学“单位1”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呢?(学生举出很多一个物体的例子,教师适时补充一米的长度、一平方米的面积大小也可以用1来表示)
  师继续提问,拓展1的内涵:我们整个班级的同学可以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可以把全班同学看作一个整体。
  师引导学生继续举例,丰富一个整体看作1的例子。
  师揭示概念:看来,小小的1变得丰富了。像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能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这样的1叫做“单位1”。
  【片段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活动一:
  (1)师:咱们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你能涂色表示出其中的吗?
  通过学生反馈,回忆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方法,强调平均分。
  (2)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一把香蕉(4个),一盘面包(8个),一堆糖(12个):那这些又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你能涂色分别表示出每一幅图的吗?
  (3)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把什么看作“单位1”,每幅图的的含义。
  (4)思考归纳。问题一:为什么这些涂色部分都能用这个分数来表示呢?
  生归纳的含义: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问题二:都是,可为什么涂色部分有的是一部分,有的是1个,有的是2个甚至更多呢?
  生1:因为物体的总数不一样。
  生2:因为它们的“单位1”不同。
  师小结:看来,要准确地表示一个分数,把什么看作“单位1”确实很重要!
  活动二:
  (1)师:刚才,同学们表示出了一堆糖的,那如果这样涂色呢?(课件动态闪烁其中的另外三份)又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能说说的含义吗?
  (2)组织学生继续以一堆糖(12个)为“单位1”,表示出其他的分数。
  (3)思考归纳。问题三:刚才这些不同的分数,你们都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这回“单位1”可相同了,为什么表示出的分数又各不相同呢?
  生: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其中的几份也不相同。
  【片段三】生活中的分数
  (1)课件出示1:全世界有的人不希望发生战争。
  (2)师:读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追问:在咱们班不希望发生战争的请举手,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那如果我也投一票呢?
  4.活动拓展
  (1)创设活动情境:老师带了9张书签,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来领取。请男生拿走其中的。现在还剩几张?公平起见,请女生拿走剩下书签的。
  (2)引发矛盾冲突,师顺势追问:都是,怎么不公平了?
  生:因为它们的“单位1”不一样?
  (3)女生该怎么拿就真的公平了?
  (4)谁还想拿走剩下的几分之几?
  (5)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盒笔芯(拿出2支),这些是盒子里的,知道盒子里一共有几支笔芯吗?
  【收获与启示】
  数学家米山国藏说:“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都能使他们终身受益。”“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研究中,集体的智慧再次点亮了前行的路灯,深刻表明概念只是以一种结果的形式存储在学生的脑海里,总有一天会忘记。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其本质,才能融会贯通,形成永不会遗忘的数学素养,犹如“撑一支长篙,向概念本真处漫溯”。
  一、提供“长篙”之载体,让学生借力而行
  数学概念的建构,必须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其意义,沟通抽象概念与理解感知之间的载体,以具体实例的方式呈现,助其把握本质。在研讨后的二次教学中,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由表示单个数量的自然数“1”,引向表示一个整体的“1”,自然而顺畅。每个教学环节,都强化“把什么看作单位1”,使学生有意识地带着一个整体的数学眼光去表示分数,为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扫除障碍,较好地还原了分数实则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这一本质问题。
  二、营造“漫溯”之意境,让学生溯流而上
  “漫溯”意为向着目标随心前行。概念课教学教师的“苦口婆心”“刻意强调”收效甚微。营造一种“看则无心实有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发现问题的本质,岂不妙哉!二次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表示出四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后,精心设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都是四分之一,为什么表示的却各不相同?”“单位1相同了,为什么分数又不一样呢?”问题打通了学生的思维结点,在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三要素: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表示的份数。虽没有再三强调,却避免了机械记忆,学生在顺其自然中把握概念的要领,理解概念的本质,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挖掘“更青处”之本真,让学生径直而达
  “青草更青处”能让人留连忘返,概念本真使人终身难忘。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关注这个。提供的教学素材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发挥其最大价值,帮助学生层层递进,径直抵达概念本质。“分数的意义”二次教学中,在练习环节,教师把握住每一次可挖掘的机会,“世界上不想发生战争人数情况,老师参与投票”“两次分发书签引起矛盾冲突”,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实则老师用心良苦。让学生的活动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借助浅显形象的事例,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程 璐
其他文献
《音乐会》一课,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三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在逐步增强。这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本单元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通过情景创设、律动参与和图谱的使用,引导学生看图聆听,感受、表现音乐,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全国小语会会长陈先云也提出了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点。小语界对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在形成的基本共识是阅读教学要围绕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选择教学内容,要走出内容分析的逼仄,克服重意轻言轻用的弊习,要从内容分析理解转向着力揣摩表达,学习语言文字运
期刊
2015年上饶市第二届全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小学科学“教学能手”比赛在风光秀丽的三清山脚下的玉山县逸夫小学举行。  “白天与黑夜”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教师从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模拟昼夜交替游戏,使学生认识到昼夜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再通过阅读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道路的艰辛,潜移默化渗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
期刊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认识的运算律,与交换律、结合律相比较,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更抽象,形式多样,加之它属于“计算”范畴,内容单调,课堂难以生动有趣。这样使得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成为大家公认的“一杯白开水”。然而,细细琢磨,特级教师张炜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并非如此。张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着力凸显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在不露痕迹“深度卷入”中敞开思维,产生联想,课堂
期刊
在2015年华东地区优质课汇报展示活动中,来自苏州市立达中学张燕老师的“合理的膳食”一课,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策略值得学习推广。  这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张老师从学生的知识体验为出发点,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与“反思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  【片段一】导课——矛盾中激发求知欲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  两张色彩鲜明的图片,展示幼儿品种多而量少的午餐
期刊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物理新授课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的理解往往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机械地照搬“先学后教”的模式,让物理知识、规律在学生预习时先入为主,课堂上再借助实验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切不可行。如何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有机地融入于课堂教学是每一个物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初中物理新授课如何实
期刊
在微信、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媒体不断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时候,教研环境和工作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江西省中学数学互联网+研修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利用微信群加QQ群的方式,进行网络教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设入群的门槛,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省市县各级教研员)搭建了共同研修交流学习的平台。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只要有
期刊
数学课程的理念现已渐渐被老师们所熟悉,但怎样将课程理念、课程意识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却又是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结合算法初步中“变量与赋值”一课,谈谈笔者对“课程意识进课堂”的点滴思考与体会。  一、领会课程内容的意义与教育价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没有好的教学设计,便没有好的教学行动。没有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就难以有恰当的教学设计。细读本节课的前后内容,从知识、思维到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期刊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淡淡的愁绪及对人生渺茫的慨叹。笔者以该文为例,分析留白补白在该文中的运用效果和方法。  一、看雪无雪,于留白处蕴含深情  文章采用留白(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
期刊
语文教学要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作为考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作业,其设计应以“语用”为视角,着力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的效度,以此来获取相关评价反馈数据,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引领学生形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技能。笔者以《草原》一课为例,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全过程出发,去考量作业设计意图,创造性设计不同形式的“语用”练习,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作业练习系统,实现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