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讨论“实”而“活”,从而能真正体现、正确理解贯彻执行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介入讨论的时机、讨论的内容以及讨论的形式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把握好介入课堂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要把握好时机,即要讨论得是时候,也就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这是让课堂讨论“实”而“活”的重要条件。怎样把握讨论的时机呢?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特点,抓住知识发展的节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关键点是异分母分数的计数单位不统一,当学生尝试计算时出现如1/2 1/4=1/6、1/2 1/4=0.5 0.25=0.75、1/2 1/4=2/4 1/4=3/4等不同答案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2 1/4=1/6为什么是错的?转化为“2/4 1/4”同分母分数相加,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经过讨论,弄清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数学思考方法的形成。
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先出示:求12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马上举手表示回答,接着我加了一个6变成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立即引起了争论,有的说“36”,有的说“72”,有的说“96”……。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看书后讨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要除到怎样为止?通过自学讨论,终于使学生明白了: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要除到两两互质为止,否则,求出来的不是最小的公倍数。这样,在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放性问题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正是这种差异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二、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内容
让课堂讨论的内容“实”而“活”,这是让课堂讨论“实”而“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善于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质疑中选取关键问题作为讨论的内容,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活学生思维,推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进程,增强討论的效果。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这一形式。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这两点至关重要。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总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是讨论的重点。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重点,可设计这样的活动:“用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1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学生将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观察,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自然地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这样教学既突破了重点,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学有成效。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学生会把“甲比乙多1/4”认为是“乙比甲少1/4”,这主要是受整数加、减法中“甲比乙多4,乙就比甲少4”的影响。此时教师有意利用这一负面影响,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否定自己的错误认识,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比所谓的“防患于未然”,预先就把学生的思路纳入到教师预设的正确轨道上来要好得多。
讨论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了,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而讨论的问题太难,学生经常不能取得成功,同样也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具体分析,做出恰当安排。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当学生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后,要求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此时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
三、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方式,当然应该有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和活动原则。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意形式,如让几个学生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有的说个不停,有的一言不发而没有真正进入讨论的角色。因此,要加强课堂讨论的培训,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如何去有效地进行讨论。
在课堂讨论的形式上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双人讨论学习。两人一组讨论学习是其它合作方式的基础,每个人都是这个小组的“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课堂中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例如:进行《统计》的教学时,可以让一个学生收集数据,其他学生进行登记、汇总、制表。l班级小组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跨小组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个学生在他自己的小组里是学生,到别的小组里是“专家”,每个人都扮演一个相对活跃的、重要的而且独立的角色。
讨论要有实质,在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时机的把握,内容的选取,形式的应变,都需要教师的科学把握。即使在讨论前,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或信息,课堂上充分阅读和思考,必要时的提示点拨等等。讨论时,教师要始终发挥主导和调控作用。如果学生发言离题,或者在枝节问题上争执不下时,教师要及时并善于拨正方向;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疏导,以推动讨论上层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讨论环节是民主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教师只有根据学生、教材和环境的实际,让讨论的时机、内容和形式“实”而“活”,才能使教学达到理想的状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正确理解、贯彻落实数学新课标的新理念、新精神的目的。
一、把握好介入课堂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要把握好时机,即要讨论得是时候,也就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这是让课堂讨论“实”而“活”的重要条件。怎样把握讨论的时机呢?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特点,抓住知识发展的节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关键点是异分母分数的计数单位不统一,当学生尝试计算时出现如1/2 1/4=1/6、1/2 1/4=0.5 0.25=0.75、1/2 1/4=2/4 1/4=3/4等不同答案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2 1/4=1/6为什么是错的?转化为“2/4 1/4”同分母分数相加,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经过讨论,弄清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数学思考方法的形成。
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先出示:求12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马上举手表示回答,接着我加了一个6变成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立即引起了争论,有的说“36”,有的说“72”,有的说“96”……。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看书后讨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要除到怎样为止?通过自学讨论,终于使学生明白了: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要除到两两互质为止,否则,求出来的不是最小的公倍数。这样,在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放性问题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正是这种差异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二、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内容
让课堂讨论的内容“实”而“活”,这是让课堂讨论“实”而“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善于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质疑中选取关键问题作为讨论的内容,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活学生思维,推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进程,增强討论的效果。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这一形式。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这两点至关重要。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总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是讨论的重点。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重点,可设计这样的活动:“用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1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学生将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观察,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自然地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这样教学既突破了重点,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学有成效。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学生会把“甲比乙多1/4”认为是“乙比甲少1/4”,这主要是受整数加、减法中“甲比乙多4,乙就比甲少4”的影响。此时教师有意利用这一负面影响,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否定自己的错误认识,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比所谓的“防患于未然”,预先就把学生的思路纳入到教师预设的正确轨道上来要好得多。
讨论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了,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而讨论的问题太难,学生经常不能取得成功,同样也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具体分析,做出恰当安排。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当学生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后,要求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此时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
三、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方式,当然应该有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和活动原则。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意形式,如让几个学生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有的说个不停,有的一言不发而没有真正进入讨论的角色。因此,要加强课堂讨论的培训,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如何去有效地进行讨论。
在课堂讨论的形式上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双人讨论学习。两人一组讨论学习是其它合作方式的基础,每个人都是这个小组的“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课堂中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例如:进行《统计》的教学时,可以让一个学生收集数据,其他学生进行登记、汇总、制表。l班级小组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跨小组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个学生在他自己的小组里是学生,到别的小组里是“专家”,每个人都扮演一个相对活跃的、重要的而且独立的角色。
讨论要有实质,在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时机的把握,内容的选取,形式的应变,都需要教师的科学把握。即使在讨论前,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或信息,课堂上充分阅读和思考,必要时的提示点拨等等。讨论时,教师要始终发挥主导和调控作用。如果学生发言离题,或者在枝节问题上争执不下时,教师要及时并善于拨正方向;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疏导,以推动讨论上层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讨论环节是民主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教师只有根据学生、教材和环境的实际,让讨论的时机、内容和形式“实”而“活”,才能使教学达到理想的状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正确理解、贯彻落实数学新课标的新理念、新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