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保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现在人们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各种活动不断增加,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这些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中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环保;参与;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伴随这种文化学历的提升,我国公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不断强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速,但是伴随着这种高速增长的经济,我国的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现在的环境保护成为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有参与国家民主进程的愿望,因此,当下的环保问题成为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存在的问题
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强化及其文化素质的提高成为人们参与环保问题主要因素,但是这种人们的参与的深入和形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展开探析:
(一)人们参与环保的形式比较少。在我国,人们参与环保的形式主要表现在节假日由所在单位组织一些上街的宣传活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形式,发发宣传单,宣讲一些环保理念,但节日一过,活动就结束了。参与环保的维持时间不长,没有持久性。另外,人们参与的深入不足以触及深层次的问题。我国邻国日本的人们参与环保的意识就很高,他们在开展一个湖泊的环境整治前,向民众增加相应的治理方案,人们关注度非常高,很多人将这个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在做,当时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治理方案,政府根据这些方案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最终形成了最优的治理施工。在这次活动中,日本的民众与政府实现了很好的互动。
(二)人们参与环保主要是“被参与”。在国内,很多的环保活动,人们参与的主动性不足,都属于一种被动的形式。例如一个村边的企业排放的污水污染了土壤,造成了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参与的主要还是涉事的土地主人,由于环境被破坏之后,恢复很困难。这就导致的人们参与环保活动,尤其是被动的参与,最终的参与效果可能不明显。这种被动参与主要是讨要说话,给予赔偿,属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后的。在英国,人们经历过工业革命,经历的污染相当严重,英国的人们就十分重视大家公众参与的。
(三)人们参与民间环保组织较少。实际上民间环保组织就是联系人民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纽带,有效的呼出群众的声音,同时公布政府的相关措施。但是在中国,很少有人参与民间组织。这种低参与率造成了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缓慢,整体上看还是较少的。
(四)利益处置的方式不够健全。环保问题不光是一个环境问题,还牵扯到多方的经济利益。当这种环境问题出现之后,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就开始了,每一方都想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一旦这种博弈出现一些导火索,将造成一定的群体性事件。
二、原因分析
(一)国内的经济水平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但是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性。贫富差距過大,持续的制约了国内人们参与环保事业发展的人数。在高节奏的工作压力中,人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为了生计,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做这些公益事情。有时一些地方政府的消极作用也制约着人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一方的经济,对环保工作态度不积极,但与企业关系暧昧,这种暧昧使得他们对于人们参与环保事业态度不积极。
(二)受到单位组织的影响。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受到政府、所在单位的影响比较明显。人们参与这种环保事业的公益活动主要还是依靠所在单位的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但是只是由政府主导,所在单位积极组织,环保的公益事业是走不长远的,毕竟这种事情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环保问题的地方也不是个案。人们只是参与所在单位组织的活动,也只能喊喊口号,发发宣传单,成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相关的法律没有健全。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比较多,体系也比较完备,但是很多都是针对具体的环境治理的措施,涉及公众参与的环保法律几乎没有。这就给人们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造成法律真空,一旦出现问题,没有法律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在环保法中,人们参与环境事业的权力得到了该法的支持,但是对于具体的参与相关事项没有明确,很多细节存在真空,当人们参与具体的环境公益事业时,将遇到很多棘手问题。
(四)宣传力度不够。现在我国大中城市里,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维护身边的环保事业也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是在一些偏远乡村,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对于一些企业的非法破坏环境的行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主要是由于环保的理念宣传不到位所致,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对环保的意义知之甚少,同时在那些偏远乡村里,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力的意识不强。另外,他们还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意识。
三、建议和对策
现在我国的环保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这类问题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一些环保问题。我们通过深入地梳理这些问题,同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根据梳理出来的这些问题,笔者下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款。有效保障人们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法律地位和提出保障措施,对于一些法律真空地带,经过深入的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快完善细化法律条款的任务。进一步建立相应的利益处理方案,对出现环保问题的各方的利益归属提供法律依据,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环境问题信息及时发布。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政府要及时公布处理进展情况,将对事件相关方的处理意见及时发布出去,给人们一个明确的答复。2008年我国就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这个办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贯彻执行这个办法,周期性的将环境问题向社会公布,这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情况的知情权的维护,同时这也是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有益于大家对企业排污的监督。
(三)加强相关的宣传,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不断推进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给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奠定基础,尤其是那些偏远乡村,那里的人们环保意识较弱,文化水平较低,是环保意识宣传的重点,有效提升薄弱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营造学习环保理念的氛围。
(四)进一步拓宽人们参与环保事业的通道。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型的交流平台不断涌现,例如,微信、微博等都可以成为人们了解环境保护问题的渠道,人们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不断了解有关事件的最新动态。同时这些新型平台还可以实现互动,人们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效的激发了人们参与环保工作的兴趣。
四、结语
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的发展,现在社会受到其副作用的影响。其中当下的环境问题就是当前社会上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公民的文化质素不断提高,他们对于自己权力维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参与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有效处理好其中的法律制度、信息公开等问题,摆正环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对激发人们参与环保问题兴趣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洋.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思考及途径思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88-190.
[2] 程子君,李志强.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不足及其原因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9):17-20.
[3] 陈润羊,花明.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2006(3):30-33.
关键词:环保;参与;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伴随这种文化学历的提升,我国公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不断强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速,但是伴随着这种高速增长的经济,我国的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现在的环境保护成为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有参与国家民主进程的愿望,因此,当下的环保问题成为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存在的问题
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强化及其文化素质的提高成为人们参与环保问题主要因素,但是这种人们的参与的深入和形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展开探析:
(一)人们参与环保的形式比较少。在我国,人们参与环保的形式主要表现在节假日由所在单位组织一些上街的宣传活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形式,发发宣传单,宣讲一些环保理念,但节日一过,活动就结束了。参与环保的维持时间不长,没有持久性。另外,人们参与的深入不足以触及深层次的问题。我国邻国日本的人们参与环保的意识就很高,他们在开展一个湖泊的环境整治前,向民众增加相应的治理方案,人们关注度非常高,很多人将这个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在做,当时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治理方案,政府根据这些方案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最终形成了最优的治理施工。在这次活动中,日本的民众与政府实现了很好的互动。
(二)人们参与环保主要是“被参与”。在国内,很多的环保活动,人们参与的主动性不足,都属于一种被动的形式。例如一个村边的企业排放的污水污染了土壤,造成了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参与的主要还是涉事的土地主人,由于环境被破坏之后,恢复很困难。这就导致的人们参与环保活动,尤其是被动的参与,最终的参与效果可能不明显。这种被动参与主要是讨要说话,给予赔偿,属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后的。在英国,人们经历过工业革命,经历的污染相当严重,英国的人们就十分重视大家公众参与的。
(三)人们参与民间环保组织较少。实际上民间环保组织就是联系人民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纽带,有效的呼出群众的声音,同时公布政府的相关措施。但是在中国,很少有人参与民间组织。这种低参与率造成了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缓慢,整体上看还是较少的。
(四)利益处置的方式不够健全。环保问题不光是一个环境问题,还牵扯到多方的经济利益。当这种环境问题出现之后,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就开始了,每一方都想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一旦这种博弈出现一些导火索,将造成一定的群体性事件。
二、原因分析
(一)国内的经济水平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但是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性。贫富差距過大,持续的制约了国内人们参与环保事业发展的人数。在高节奏的工作压力中,人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为了生计,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做这些公益事情。有时一些地方政府的消极作用也制约着人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一方的经济,对环保工作态度不积极,但与企业关系暧昧,这种暧昧使得他们对于人们参与环保事业态度不积极。
(二)受到单位组织的影响。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受到政府、所在单位的影响比较明显。人们参与这种环保事业的公益活动主要还是依靠所在单位的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但是只是由政府主导,所在单位积极组织,环保的公益事业是走不长远的,毕竟这种事情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环保问题的地方也不是个案。人们只是参与所在单位组织的活动,也只能喊喊口号,发发宣传单,成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相关的法律没有健全。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比较多,体系也比较完备,但是很多都是针对具体的环境治理的措施,涉及公众参与的环保法律几乎没有。这就给人们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造成法律真空,一旦出现问题,没有法律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在环保法中,人们参与环境事业的权力得到了该法的支持,但是对于具体的参与相关事项没有明确,很多细节存在真空,当人们参与具体的环境公益事业时,将遇到很多棘手问题。
(四)宣传力度不够。现在我国大中城市里,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维护身边的环保事业也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是在一些偏远乡村,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对于一些企业的非法破坏环境的行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主要是由于环保的理念宣传不到位所致,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对环保的意义知之甚少,同时在那些偏远乡村里,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力的意识不强。另外,他们还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意识。
三、建议和对策
现在我国的环保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这类问题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一些环保问题。我们通过深入地梳理这些问题,同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根据梳理出来的这些问题,笔者下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款。有效保障人们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法律地位和提出保障措施,对于一些法律真空地带,经过深入的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快完善细化法律条款的任务。进一步建立相应的利益处理方案,对出现环保问题的各方的利益归属提供法律依据,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环境问题信息及时发布。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政府要及时公布处理进展情况,将对事件相关方的处理意见及时发布出去,给人们一个明确的答复。2008年我国就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这个办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贯彻执行这个办法,周期性的将环境问题向社会公布,这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情况的知情权的维护,同时这也是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有益于大家对企业排污的监督。
(三)加强相关的宣传,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不断推进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给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奠定基础,尤其是那些偏远乡村,那里的人们环保意识较弱,文化水平较低,是环保意识宣传的重点,有效提升薄弱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营造学习环保理念的氛围。
(四)进一步拓宽人们参与环保事业的通道。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型的交流平台不断涌现,例如,微信、微博等都可以成为人们了解环境保护问题的渠道,人们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不断了解有关事件的最新动态。同时这些新型平台还可以实现互动,人们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效的激发了人们参与环保工作的兴趣。
四、结语
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的发展,现在社会受到其副作用的影响。其中当下的环境问题就是当前社会上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公民的文化质素不断提高,他们对于自己权力维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参与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有效处理好其中的法律制度、信息公开等问题,摆正环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对激发人们参与环保问题兴趣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洋.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思考及途径思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88-190.
[2] 程子君,李志强.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不足及其原因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9):17-20.
[3] 陈润羊,花明.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2006(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