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点光源光线照射下,球体在平面上的射影图形的形状问题时,往往涉及圆锥曲线与平面的截线的证明,这是高中数学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了各种几何知识,分析了这一问题的两种初等解法。
关键词:圆锥曲线;直角坐标法;圆锥面;极坐标法
圆锥曲线与平面的截线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本文给出两个初等解法,旨在提供一道综合运用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等知识,去思考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典型范例,供有兴趣的老师及同学参考。
证法一:直角坐标法
设SA为圆锥面的轴,平面M为截面。以SA在平面M内的射影为x轴,顶点S在平面M内的射影O为坐标原点,在平面M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
圆锥面的任一条母线SP交平面M于点P(x,y)。
下面我们推导动点P的轨迹方程
作PB⊥x轴于B点,连接SB。当圆锥面及截面M给定后,圆锥母线与轴所成的角∠PSA为常数,平面M与轴SA所成的角∠SAO为常数,顶点到平面M的距离SO为常数,为叙述方便,设∠PSA=α,∠ASO=β,∠BSO=θ,∠OAS=γ,OS=h,其中β γ=90°,α,β,γ,h为常数,θ为参数。
由图1可知,当P在一、四象限时有|OB|=x,∠ASB=β θ,当点P在二、三象限时有|OB|=-x,∠ASB=β-θ。下面就先点P在一、四象限时进行分析:
由立体几何知识可知平面SAB⊥面M,PB为平面SAB的垂线,PS为其斜线,SB为PS在平面SAB内的射影,SA为该平面内的直线,由立体几何有关结论可得cos∠PSA=cos∠PSB·cos∠ASB
即cosα=cos∠PSB·cos(β θ)
此式两端平方得:cos2α=cos2∠PSB·cos2(β θ)(1)
在直角三角形SOB中,SO=h,|OB|=x,
故SB2=x2 h2
cos2θ=h2x2 h2
在直角三角形PSB中,
BP2=y2,cos2∠PSB=x2 h2x2 y2 h2(2)
cos2(β θ)=cos2β·cos2θ sin2βsin2θ-2cosβ·sinβ·cosθ·sinθ=(cos2β)·h2x2 h2 (sin2β)·x2x2 h2-(sin2β)·hxh2 x2(3)
將(2)(3)代入(1)有
cos2α=h2·cos2β x2·sin2β-hxsin2βx2 y2 h2
整理可得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cos2α-sin2β)x2 hxsin2β y2cos2α=(cos2β-cos2α)h2
如果引进角γ,方程可化为
(cos2α-cos2γ)x2 hxsin2γ y2cos2α=(sin2γ-cos2α)h2
当点P在二、三象限时,仍然可推出以上方程,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由以上方程可知:
当γ>α时,方程表示椭圆;
γ<α时,方程表示双典线;
γ=α时,方程表示抛物线;
γ=90°时,方程表示圆。
证法二:极坐标法
情形(一)当圆锥轴与平面M相交时,如图2。
设SA为给定圆锥面的轴,平面M为截面。当二者给定后,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球与圆锥面内切。若球心为C(必在SA上)球与平面M切于O点。SA在平面M内的射影为直线AO。在平面M内以O为极点,OA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如图2。设圆锥的任一条母线SP交平面M于P点,切球C于B点,则CB⊥SP,CB=CO=R(球半径为定值),连接AP、OP。动点P的坐标设为(ρ,θ)圆锥面的轴与母线的所成的角∠CAO=γ(为常数),∠AOP=θ,OP=ρ,在直角三角形SCB中,CB=R,CS=Rsinα,SB=R·cotα,在直角三角形CAO中,CO=R,CA=Rsinγ,AO=R·cotγ。
利用△SAP和△OAP公共边列出等量关系:
SA2 SP2-2SA·SP·cosα=OA2 OP2-2OA·OP·cosθ
将上述各量代入得
Rsinα Rsinγ2 (ρ R·cotα)2-2Rsinα Rsinγ·(ρ R·cotα)·cosα=ρ2 R2·cot2γ-2ρRcotγ·cosθ
运用三角函数知识将上式整理化简后可得出点P的极坐标方程为
ρ=R(sinλcosα tanα)1-cosγcosα·cosθ
情形(二)当截面M平行于圆锥的轴SA时(γ=0),图2中的△POA不复存在,这时可按图3进行证明:
图3
SA为圆锥面的轴,OX为SA在平面M内的射影SA∥OX,圆锥面的任一条母线SP交截面M于点P(ρ,θ),C为内切球的球心。内切球切平面M于O点,连接CO,则CO⊥平面M,设球C切母线SP于B点,有CB⊥SP,且CB=CO=R(球半径),PB=PO(切线长定理)过SA,SP作平面交平面M于L,则L∥OX,在平面M内作OD⊥L于D点。连接CD,则CD⊥L,作SE∥CD,四边形CDES为矩形。
在Rt△OPD中,OP=ρ,∠DOP=θ-π2
∴PD=ρsin(θ-π2)=-ρsinθ(1)
在Rt△SCB中,∠CSB是母线与轴所成角设为α,CB=R,故有SC=Rsinα(2)
SB=R·cotα,在Rt△SPE中
∠SPE=∠CSP=α,SP=SB BP=R·cotα ρ
故有PE=SP·cosα=(R·cotα ρ)(3)
将(1)(2)(3)代入PD PE=CS中得关系式
-ρcosθ (ρ R·cotα)cosα=Rsinα
整理得:ρ=Rtanα1-cosθcosα
当γ=0时的情形(2)的结论也可写成情形(1)的结论的形式。
所以平面截圆锥曲面的截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R(sinγcosα tanα)1-cosγcosαgcosθ
如果改变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上述证法二的构思过程,也是下面这个生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式化的过程。实际问题是:在点光源光线照射下,球体在平面上的射影图形的形状问题。证法二实际上也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果点光源改为平行光线(如太阳光),可利用圆柱面的内切球,类似地解决。
作者简介:
演平,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圆锥曲线;直角坐标法;圆锥面;极坐标法
圆锥曲线与平面的截线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本文给出两个初等解法,旨在提供一道综合运用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等知识,去思考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典型范例,供有兴趣的老师及同学参考。
证法一:直角坐标法
设SA为圆锥面的轴,平面M为截面。以SA在平面M内的射影为x轴,顶点S在平面M内的射影O为坐标原点,在平面M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
圆锥面的任一条母线SP交平面M于点P(x,y)。
下面我们推导动点P的轨迹方程
作PB⊥x轴于B点,连接SB。当圆锥面及截面M给定后,圆锥母线与轴所成的角∠PSA为常数,平面M与轴SA所成的角∠SAO为常数,顶点到平面M的距离SO为常数,为叙述方便,设∠PSA=α,∠ASO=β,∠BSO=θ,∠OAS=γ,OS=h,其中β γ=90°,α,β,γ,h为常数,θ为参数。
由图1可知,当P在一、四象限时有|OB|=x,∠ASB=β θ,当点P在二、三象限时有|OB|=-x,∠ASB=β-θ。下面就先点P在一、四象限时进行分析:
由立体几何知识可知平面SAB⊥面M,PB为平面SAB的垂线,PS为其斜线,SB为PS在平面SAB内的射影,SA为该平面内的直线,由立体几何有关结论可得cos∠PSA=cos∠PSB·cos∠ASB
即cosα=cos∠PSB·cos(β θ)
此式两端平方得:cos2α=cos2∠PSB·cos2(β θ)(1)
在直角三角形SOB中,SO=h,|OB|=x,
故SB2=x2 h2
cos2θ=h2x2 h2
在直角三角形PSB中,
BP2=y2,cos2∠PSB=x2 h2x2 y2 h2(2)
cos2(β θ)=cos2β·cos2θ sin2βsin2θ-2cosβ·sinβ·cosθ·sinθ=(cos2β)·h2x2 h2 (sin2β)·x2x2 h2-(sin2β)·hxh2 x2(3)
將(2)(3)代入(1)有
cos2α=h2·cos2β x2·sin2β-hxsin2βx2 y2 h2
整理可得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cos2α-sin2β)x2 hxsin2β y2cos2α=(cos2β-cos2α)h2
如果引进角γ,方程可化为
(cos2α-cos2γ)x2 hxsin2γ y2cos2α=(sin2γ-cos2α)h2
当点P在二、三象限时,仍然可推出以上方程,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由以上方程可知:
当γ>α时,方程表示椭圆;
γ<α时,方程表示双典线;
γ=α时,方程表示抛物线;
γ=90°时,方程表示圆。
证法二:极坐标法
情形(一)当圆锥轴与平面M相交时,如图2。
设SA为给定圆锥面的轴,平面M为截面。当二者给定后,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球与圆锥面内切。若球心为C(必在SA上)球与平面M切于O点。SA在平面M内的射影为直线AO。在平面M内以O为极点,OA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如图2。设圆锥的任一条母线SP交平面M于P点,切球C于B点,则CB⊥SP,CB=CO=R(球半径为定值),连接AP、OP。动点P的坐标设为(ρ,θ)圆锥面的轴与母线的所成的角∠CAO=γ(为常数),∠AOP=θ,OP=ρ,在直角三角形SCB中,CB=R,CS=Rsinα,SB=R·cotα,在直角三角形CAO中,CO=R,CA=Rsinγ,AO=R·cotγ。
利用△SAP和△OAP公共边列出等量关系:
SA2 SP2-2SA·SP·cosα=OA2 OP2-2OA·OP·cosθ
将上述各量代入得
Rsinα Rsinγ2 (ρ R·cotα)2-2Rsinα Rsinγ·(ρ R·cotα)·cosα=ρ2 R2·cot2γ-2ρRcotγ·cosθ
运用三角函数知识将上式整理化简后可得出点P的极坐标方程为
ρ=R(sinλcosα tanα)1-cosγcosα·cosθ
情形(二)当截面M平行于圆锥的轴SA时(γ=0),图2中的△POA不复存在,这时可按图3进行证明:
图3
SA为圆锥面的轴,OX为SA在平面M内的射影SA∥OX,圆锥面的任一条母线SP交截面M于点P(ρ,θ),C为内切球的球心。内切球切平面M于O点,连接CO,则CO⊥平面M,设球C切母线SP于B点,有CB⊥SP,且CB=CO=R(球半径),PB=PO(切线长定理)过SA,SP作平面交平面M于L,则L∥OX,在平面M内作OD⊥L于D点。连接CD,则CD⊥L,作SE∥CD,四边形CDES为矩形。
在Rt△OPD中,OP=ρ,∠DOP=θ-π2
∴PD=ρsin(θ-π2)=-ρsinθ(1)
在Rt△SCB中,∠CSB是母线与轴所成角设为α,CB=R,故有SC=Rsinα(2)
SB=R·cotα,在Rt△SPE中
∠SPE=∠CSP=α,SP=SB BP=R·cotα ρ
故有PE=SP·cosα=(R·cotα ρ)(3)
将(1)(2)(3)代入PD PE=CS中得关系式
-ρcosθ (ρ R·cotα)cosα=Rsinα
整理得:ρ=Rtanα1-cosθcosα
当γ=0时的情形(2)的结论也可写成情形(1)的结论的形式。
所以平面截圆锥曲面的截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R(sinγcosα tanα)1-cosγcosαgcosθ
如果改变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上述证法二的构思过程,也是下面这个生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式化的过程。实际问题是:在点光源光线照射下,球体在平面上的射影图形的形状问题。证法二实际上也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果点光源改为平行光线(如太阳光),可利用圆柱面的内切球,类似地解决。
作者简介:
演平,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