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达师范学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等师范学校始创于济南,后虽迁往他地,但济南作为其诞生地,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即从成师的诞生济南说起,探讨成师济南时期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成达师范;诞生地济南;探讨;作用和意义。
成达师范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4月24日创立于山东济南穆家门清真寺内,由当时在穆家门清真寺担任教长的马松亭阿訇与时任山东济南道道尹的唐柯三,商议创立新学制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在得到唐的支持和当地乡老法静轩、穆华亭等先生的热情协助后,以“成德达才”之意,命名为成达师范学校。唐任校长,马主持教务。初创的成师只是暂住于清真寺内,因陋就简,学生上课、住宿、教师办公都局限于几间旧房之中。学校经费依靠当地回族群众捐赠和赞助。鉴于当时回民子弟能入中学读书者很少,成师第一班原打算录取20人,但报名者只有12人,其中高小毕业仅2人。小学没有毕业已16岁的4人,读过经而没有上过学的2人,其余之人既未读经,小学也没有毕业,年龄只有11——12岁,因此勉强录取了10人。若说学员的困境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那么缺乏教材和师资的状况则是由于久远的历史环境造成的。阿文典籍没有课本,只有凭手抄,汉文的教科书又不适用于当时学生的水平。师资匮乏就更为严重,能够任课的教师因为待遇过于菲薄而难于留下,汉语文教师就曾经出现过一日一换的尴尬镜像,艰难状况由此可见一斑。马松亭阿訇在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同时,还要担当起教师的角色,上课时摇铃也要一并承担。职员唐籍周、金郁华纷任教务和会计,法静轩、穆华亭则承担了全部的事务性工作,这几位先生的劳动纯属义务性,毫无报酬。学生住校要开伙做饭,下课后自己动手解决。尽管初创时期境遇艰难,从动议招生,到筹备实施,一趟筚路蓝缕,但回民自办之成达师范,终于在1925年8月正式开课了。
一、成达师范创立的思想基础和培养目标:
成师创立的思想基础,远者要追述到清朝末年,当时国势羸弱,回民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也只是在勉力寻求温饱,文化上则更为落后,当时的有识之士力图振兴宗教,以便振作民族,共建中华,求得平等地位。有王浩然阿訇领导的新型的伊斯兰师范教育在前,马邻翼领导的中国回教俱进会为兴办教育广泛宣传于后。社会上在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先生倡导“五族共和”,给予了回族有识之士强有力的号召,成为回族兴办教育,力图振兴的契机,近代史上回族第一次被给予了平等的民族地位,这就极大的积极的调动起了回族群众努力自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待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之运动。……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使革命的前途得以绝大之保障。……总而言之,中国之民族运动,非有回族之参加,难得最后之成功,打到帝国主义之工作,非有回族之整个整合,亦势难完成。”有马松亭先生署名发表的文章《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一文中引述了这一段话并且进一步阐发为:“基于这种教训,我们知道促进回、汉团结,培植回民国家意识,提高回民文化,发挥回族固有精神,使恢复以前在国家的地位……”成达师范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诞生的。
成达师范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在这篇文章里都有充分的说明,马松亭先生进一步指出:“……当然以造就健全师资,发表回教文化,恢复回族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家的效能为目的。所以成师总章第二条:‘本校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施行师范教育,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具体的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兴教,宗教救国”的构想指出的。文章指出:“所以造就的人才,至少可以担任下列的三种职务:1.宗教方面担任教长或教师。所谓教长就是上述的阿訇;教师是普通领导人才,希望能以教长的地位,领导全部的回民。2.教育方面,能担任普通小学或社会教育行政或教授职务,利用教育的力量,做基本的领导启迪工作。3.社会方面,能担任民众组织与社会之团体领导或助成工作,利用团体力量,来领导回民的种种社会活动。”成达师范的培养目标后来被称为“三长制”或“三长教育”所谓三长是指“教长、校长、会长”。这在1930年《月华》2卷20期马松亭的署名文章《宗教师范教育与理想的阿訇》上有清晰的反映,该文指出“我们所说的师范教育,是三长教育,就是‘教长’、‘会长’、‘校长’,同时我们理想中的阿訇就是这样三长兼备的阿訇。”教长“必须有明白世界大势,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通达领袖人才,......";对于校长则从引用伊斯兰经典“有知识的人与无知识的人岂能平等呢”的警示,阐述提高教胞地位的“第一要着便是普及教育”,而兴办回民教育事业:“则操之于明教理者之手”;对于会长,文章指出:“会长——作兴教运动,非严密组织不可,所以吾们欲振兴宗教,必须本着‘你们共同坚持安拉的修绠,你们莫分派’的使命,组织有力的团体”。当时所指有力的团体,已成立的就是中国回教俱进会,到1930年时已经有不少省、市、县以及回族村镇,都建立起了分会和支会,当地的阿訇不仅参加,而且有的就是会长,所谓民众组织、社会团体的会长或“助成”人员,能够实指的只有中国回教俱进会。
二、成达师范济南时期的具体工作和意义(1925——1929)
自1925年成达师范济南草创之时只招收了1班学生,学员10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只能作预备班到第二年时才算一年纪。到1926时学校规模有所扩大,“每月的预算也从百元添加至三百五十元且学校基金和校产约值2万元并成立了学校基金委员会。”原准备在1928年秋季继续招收第2班新生,不幸的是当成达师范艰难草创稍有所成之时,成师所在地济南发生了巨大的灾难: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担心北伐军的军事行动影响到日本在山东的特权更担心中国的统一损害他们的在华的利益,就单方面派遣军队到达中国山东以保护日本在华利益为由阻止北伐军北上并于5月3日在济南公开屠戮中国军民造成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事件发生以后,社会动荡,学校亦遭到破坏被迫停课。马松亭就此事到处奔波企图为学校另谋出路但是终无结果,只好前往青岛与校长唐柯三商议,唐决定临时从银号提存款2000元以作暂时之需维持现状,等待时局平定后再作打算。马松亭回济南后召集学生复课,但不到一个月时间,当地银号纷纷停止兑现,学校再次陷入无法维系的局面。当时山东全省的混乱局面,若想继续办学必须另谋它途,才有成师移址北上的结果。
成达师范创立初期,成师在济南主要作了如下工作:1.参与社会活动,广泛联系兄弟学校,扩大学校影响力,宣传回回民族的风俗文化。其最具代表性的行动就是成师的创办人和董事会成员,经常到各类学校作报告,并接受问答和访问:其中就有马松亭阿訇前往齐鲁大学演讲的事例。这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它进一步改变了回族闭关自守的弊端,使之更加开放和具有活力。2.成立“回教妇孺救济院”,成达师范成立之时正值北伐时期,北洋政府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艰难,为救妇孺于水火中,“成师于1925年12月成立扶贫救济院。”值得提出的是虽然名为“回教妇孺救济院”但是救助对象亦包括“外教”的妇女与儿童。
成达师范在建校初期尽管其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但唐柯三校长始终没有指明是要培养“阿訇”,而是始终不断申明培养“中阿文兼通之人”的原则。所以,成师的创建无论是从教学科目,还是办学宗旨,这“中阿文兼通之人”的内涵是远比一般意义上“阿訇”的内涵宽泛的多。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其后来的学生才有了很多卓越的人物,他们之中有的担当行政职务有的则在大学任教且身列著名教授行列,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般以培养“阿訇”为宗旨的学校难于做到的。因此从这方面讲成达师范在建立初期已经具备了某些“‘民族教育’的特点”。成达师范明显不同于以往清真寺内的“经汉教育”,更不同于摒弃汉语教学的“经堂教育”,也与那种将回族子弟集中在一起只学习和一般学校相同的汉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而完全抛弃了民族知识学习的学校相区别。所谓“民族教育”的概念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才广泛使用的,在此以前并无广泛的“回族”之称,当时的“族”是与“国” 的概念为一体的,如讲“外族侵略”就含有“外国侵略”的意思。因此当时中国回回穆斯林都被称为“回教人”而鲜称为“回族”因为当时这种称谓有非中国人的嫌疑。所以“民族教育”的概念应包括“回教教育”在内。就此理解,可以认为成达师范所实施的教育在效法了普通教育所应有的教学内容和学制之下还有具有鲜明特征的“伊斯兰”特征即宗教和民族方面内容的教授,其所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普通学校的汉文化知识水平,也深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必要的阿文经学常识,是典型意义上的民族人才。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正是因为这些山东回族穆斯林先贤的思想觉醒和进步,才有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成达师范学校的诞生;而成达师范学校的诞生,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教与回回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北京人,回族。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自幼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26岁后历任北京、河北、济南、重庆、香港、台北等地清真寺教长。曾参与创立并主持北平(今北京)成达师范和北平回教经学院工作。创办"月华出版部",出版《月华》杂志和伊斯兰教经籍等。建国后,历任中国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和名誉院长、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副会长等职,并为全国政协第二、五、六、七届委员。著有《回教与人生》等。
[2] 唐柯三(1882--1950);名槐。山东邹县人,出身于回族仕宦之家。柯三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曾出北平众议院议员,任济南、泰安道道尹,蒙藏委员会委员1938年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副理事长,1950年病逝于南京。
[3] 清真寺坊管理机构的成员。其人选一般需经协商选举产生,由德高望重、热心寺坊宗教事务的人担任。
[4] 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禹贡》1936年第5卷第11期。
[5] 同上。
[6李兴华、冯今源主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第1037页——103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 《成达师范学校沿革略》,载于《月华》第4卷。
[8] 载于《穆声报》1926年1月2日文章。
关键词:成达师范;诞生地济南;探讨;作用和意义。
成达师范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4月24日创立于山东济南穆家门清真寺内,由当时在穆家门清真寺担任教长的马松亭阿訇与时任山东济南道道尹的唐柯三,商议创立新学制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在得到唐的支持和当地乡老法静轩、穆华亭等先生的热情协助后,以“成德达才”之意,命名为成达师范学校。唐任校长,马主持教务。初创的成师只是暂住于清真寺内,因陋就简,学生上课、住宿、教师办公都局限于几间旧房之中。学校经费依靠当地回族群众捐赠和赞助。鉴于当时回民子弟能入中学读书者很少,成师第一班原打算录取20人,但报名者只有12人,其中高小毕业仅2人。小学没有毕业已16岁的4人,读过经而没有上过学的2人,其余之人既未读经,小学也没有毕业,年龄只有11——12岁,因此勉强录取了10人。若说学员的困境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那么缺乏教材和师资的状况则是由于久远的历史环境造成的。阿文典籍没有课本,只有凭手抄,汉文的教科书又不适用于当时学生的水平。师资匮乏就更为严重,能够任课的教师因为待遇过于菲薄而难于留下,汉语文教师就曾经出现过一日一换的尴尬镜像,艰难状况由此可见一斑。马松亭阿訇在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同时,还要担当起教师的角色,上课时摇铃也要一并承担。职员唐籍周、金郁华纷任教务和会计,法静轩、穆华亭则承担了全部的事务性工作,这几位先生的劳动纯属义务性,毫无报酬。学生住校要开伙做饭,下课后自己动手解决。尽管初创时期境遇艰难,从动议招生,到筹备实施,一趟筚路蓝缕,但回民自办之成达师范,终于在1925年8月正式开课了。
一、成达师范创立的思想基础和培养目标:
成师创立的思想基础,远者要追述到清朝末年,当时国势羸弱,回民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也只是在勉力寻求温饱,文化上则更为落后,当时的有识之士力图振兴宗教,以便振作民族,共建中华,求得平等地位。有王浩然阿訇领导的新型的伊斯兰师范教育在前,马邻翼领导的中国回教俱进会为兴办教育广泛宣传于后。社会上在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先生倡导“五族共和”,给予了回族有识之士强有力的号召,成为回族兴办教育,力图振兴的契机,近代史上回族第一次被给予了平等的民族地位,这就极大的积极的调动起了回族群众努力自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待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之运动。……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使革命的前途得以绝大之保障。……总而言之,中国之民族运动,非有回族之参加,难得最后之成功,打到帝国主义之工作,非有回族之整个整合,亦势难完成。”有马松亭先生署名发表的文章《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一文中引述了这一段话并且进一步阐发为:“基于这种教训,我们知道促进回、汉团结,培植回民国家意识,提高回民文化,发挥回族固有精神,使恢复以前在国家的地位……”成达师范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诞生的。
成达师范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在这篇文章里都有充分的说明,马松亭先生进一步指出:“……当然以造就健全师资,发表回教文化,恢复回族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家的效能为目的。所以成师总章第二条:‘本校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施行师范教育,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具体的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兴教,宗教救国”的构想指出的。文章指出:“所以造就的人才,至少可以担任下列的三种职务:1.宗教方面担任教长或教师。所谓教长就是上述的阿訇;教师是普通领导人才,希望能以教长的地位,领导全部的回民。2.教育方面,能担任普通小学或社会教育行政或教授职务,利用教育的力量,做基本的领导启迪工作。3.社会方面,能担任民众组织与社会之团体领导或助成工作,利用团体力量,来领导回民的种种社会活动。”成达师范的培养目标后来被称为“三长制”或“三长教育”所谓三长是指“教长、校长、会长”。这在1930年《月华》2卷20期马松亭的署名文章《宗教师范教育与理想的阿訇》上有清晰的反映,该文指出“我们所说的师范教育,是三长教育,就是‘教长’、‘会长’、‘校长’,同时我们理想中的阿訇就是这样三长兼备的阿訇。”教长“必须有明白世界大势,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通达领袖人才,......";对于校长则从引用伊斯兰经典“有知识的人与无知识的人岂能平等呢”的警示,阐述提高教胞地位的“第一要着便是普及教育”,而兴办回民教育事业:“则操之于明教理者之手”;对于会长,文章指出:“会长——作兴教运动,非严密组织不可,所以吾们欲振兴宗教,必须本着‘你们共同坚持安拉的修绠,你们莫分派’的使命,组织有力的团体”。当时所指有力的团体,已成立的就是中国回教俱进会,到1930年时已经有不少省、市、县以及回族村镇,都建立起了分会和支会,当地的阿訇不仅参加,而且有的就是会长,所谓民众组织、社会团体的会长或“助成”人员,能够实指的只有中国回教俱进会。
二、成达师范济南时期的具体工作和意义(1925——1929)
自1925年成达师范济南草创之时只招收了1班学生,学员10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只能作预备班到第二年时才算一年纪。到1926时学校规模有所扩大,“每月的预算也从百元添加至三百五十元且学校基金和校产约值2万元并成立了学校基金委员会。”原准备在1928年秋季继续招收第2班新生,不幸的是当成达师范艰难草创稍有所成之时,成师所在地济南发生了巨大的灾难: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担心北伐军的军事行动影响到日本在山东的特权更担心中国的统一损害他们的在华的利益,就单方面派遣军队到达中国山东以保护日本在华利益为由阻止北伐军北上并于5月3日在济南公开屠戮中国军民造成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事件发生以后,社会动荡,学校亦遭到破坏被迫停课。马松亭就此事到处奔波企图为学校另谋出路但是终无结果,只好前往青岛与校长唐柯三商议,唐决定临时从银号提存款2000元以作暂时之需维持现状,等待时局平定后再作打算。马松亭回济南后召集学生复课,但不到一个月时间,当地银号纷纷停止兑现,学校再次陷入无法维系的局面。当时山东全省的混乱局面,若想继续办学必须另谋它途,才有成师移址北上的结果。
成达师范创立初期,成师在济南主要作了如下工作:1.参与社会活动,广泛联系兄弟学校,扩大学校影响力,宣传回回民族的风俗文化。其最具代表性的行动就是成师的创办人和董事会成员,经常到各类学校作报告,并接受问答和访问:其中就有马松亭阿訇前往齐鲁大学演讲的事例。这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它进一步改变了回族闭关自守的弊端,使之更加开放和具有活力。2.成立“回教妇孺救济院”,成达师范成立之时正值北伐时期,北洋政府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艰难,为救妇孺于水火中,“成师于1925年12月成立扶贫救济院。”值得提出的是虽然名为“回教妇孺救济院”但是救助对象亦包括“外教”的妇女与儿童。
成达师范在建校初期尽管其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但唐柯三校长始终没有指明是要培养“阿訇”,而是始终不断申明培养“中阿文兼通之人”的原则。所以,成师的创建无论是从教学科目,还是办学宗旨,这“中阿文兼通之人”的内涵是远比一般意义上“阿訇”的内涵宽泛的多。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其后来的学生才有了很多卓越的人物,他们之中有的担当行政职务有的则在大学任教且身列著名教授行列,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般以培养“阿訇”为宗旨的学校难于做到的。因此从这方面讲成达师范在建立初期已经具备了某些“‘民族教育’的特点”。成达师范明显不同于以往清真寺内的“经汉教育”,更不同于摒弃汉语教学的“经堂教育”,也与那种将回族子弟集中在一起只学习和一般学校相同的汉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而完全抛弃了民族知识学习的学校相区别。所谓“民族教育”的概念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才广泛使用的,在此以前并无广泛的“回族”之称,当时的“族”是与“国” 的概念为一体的,如讲“外族侵略”就含有“外国侵略”的意思。因此当时中国回回穆斯林都被称为“回教人”而鲜称为“回族”因为当时这种称谓有非中国人的嫌疑。所以“民族教育”的概念应包括“回教教育”在内。就此理解,可以认为成达师范所实施的教育在效法了普通教育所应有的教学内容和学制之下还有具有鲜明特征的“伊斯兰”特征即宗教和民族方面内容的教授,其所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普通学校的汉文化知识水平,也深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必要的阿文经学常识,是典型意义上的民族人才。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正是因为这些山东回族穆斯林先贤的思想觉醒和进步,才有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成达师范学校的诞生;而成达师范学校的诞生,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教与回回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北京人,回族。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自幼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26岁后历任北京、河北、济南、重庆、香港、台北等地清真寺教长。曾参与创立并主持北平(今北京)成达师范和北平回教经学院工作。创办"月华出版部",出版《月华》杂志和伊斯兰教经籍等。建国后,历任中国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和名誉院长、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副会长等职,并为全国政协第二、五、六、七届委员。著有《回教与人生》等。
[2] 唐柯三(1882--1950);名槐。山东邹县人,出身于回族仕宦之家。柯三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曾出北平众议院议员,任济南、泰安道道尹,蒙藏委员会委员1938年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副理事长,1950年病逝于南京。
[3] 清真寺坊管理机构的成员。其人选一般需经协商选举产生,由德高望重、热心寺坊宗教事务的人担任。
[4] 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禹贡》1936年第5卷第11期。
[5] 同上。
[6李兴华、冯今源主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第1037页——103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 《成达师范学校沿革略》,载于《月华》第4卷。
[8] 载于《穆声报》1926年1月2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