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财税体制改革背景入手,分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及措施,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剖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方向,浅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认识。
关键词:财税体制 新一轮改革 认识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具有现代化、全面化、深入化的财政制度。实施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不但要对方案顶层设计进行完善与整合,构建完整、健全的推进机制,还应统一思想、协调统一,提升政策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本文将从新一轮发展形势分析,探索财税体制改革策略。
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财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体制在不断完善与改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规范公共收入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新一轮财政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线。受西方国家财税制度的影响,我国财税体制设计与功能定位方面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公共财产的产生作为现代化财政改革的基础,以“服务”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政府获取收入应建立在法制基础上运行,确保资金供应充足;将政治权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为其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并获取无偿使用税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最佳税收方式。且将公债、规费等作为补充或者是辅助税收形式。
2.依法理财性经济。我国是法制化国家,市场经济属于法制经济。财政管理作为现代化社会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管理体系,一直受法律限制与约束,突出预算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严肃性。注重以法制的形式实施改革,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构建财税体系,落实改革策略,最终形成具有成熟、稳定的法律体系。
完善财政法规体系,构建法律体系、财政法律,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财政法律体系大体包含支出法规、收入法规、财政监督法规、预算管理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资产管理法规等。在构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法律体系的前提下,开展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工作,充分发挥财税法规的约束作用。
统一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一切税收均纳入财税预算支出活动之中,将一切税收资金用于公共服务,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落实统一管理与舆论监督职责,促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策略的落实。
构建财政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手段与经济调控手段,将财税作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弥补市场体制运行中的缺陷,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使基础公共服务行业能够平等化与合理化,减小市场运行中的收入差距,维护我国社会和平、公平正义。
3.结合国情实施改革。为防止新旧财税体制之间产生摩擦,推动市场财税体制平稳进步,最终形成一条具有统一性的改革道路;不同改革时期设立相应的发展目标,以此形成渐进式发展形势,在原有财税体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确保财政支出范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保证市场财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开展,政府部门与市场运行之间应相互补充、相互交融,做到恪尽职守,严格依法办事,确保财政供给充分被应用到科技教育、基础设备、环境保护、经济稳定、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等具有公共性发展领域,有效配置市场资源盈利领域,降低政府对其插手率,避免财政管理部门大包大揽,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平衡支出决策机制,确保预算编制体制能够严格按照周期制度实施,构建具有平衡性与制约性的编审机制。政府在执行预算编制时,应保证执行过程具有广泛的参与性、高度的公开性、严谨的程序性,预算编制体制一旦被一会通过,不可随意对其进行修改,确保预算编制体制的精细化、科学性与民族性。
明确政府财政体制,规范、固化政府分配关系,构建“统一管理、合理分工、财权明确、事权清晰”的财政管理体系,使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能够有序进行;规范政府中各级部门之间的事物关系,利用转移支付和税种划分,明确各级政府收入来源,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公共的需要。
协调财政管理机制,按照财税经济发展形势,结合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原有财政管理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效、一体的现代化财税管理模式。
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治理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分权和治理的相关政策与规章,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构建具有统一性、均衡性的治理结构体制,落实各级政府职责,提升政府部门参与度,提高各级政府财力分配效率。从我国现阶段财税政策来看,尚且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应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构建适合我国治理体系发展的现代化财政制度;科学划分事权、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责任,提升我国财税资源分配效益,提高各级政府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2.改革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我国十八大四中全会中曾明确指出,立法与改革之间应做好衔接工作,使重大改革能够有法可依,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处理好改革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做到同步推进、全面兼顾、统筹规划、协调处理。财税体制改革中关键内容是税制改革,只有明确预期目标,根据我国国际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与立法方略。
3.预算与决算之间的关系。对预算管理进行改革是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转变支出制度、构建透明的预算制度、改革预算控制方式、规范债务管理理念、优化税收政策、落实预算执行管理。为处理好预算与决算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均衡发展,应严格按照《预算法》开展预结算工作,做到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平衡收支,严厉杜绝财政资金浪费行为,避免预算效益受到损伤,强化新型财税管理理念,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
4.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利与职责有着明确的划分,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与核心,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科学、合理的对中央与地方的职责与事权进行分配,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财税体制职责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是事权有效落实的前提与保障。事权是对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实施支出责任的基础,只有明确事权,才能够落实各部门职责。
5.引导与主导之间的关系。《总体方案》中曾明确指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应将行政分权作计划经济的主导,将经济性分权作市场经济下的主导,同时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调整税制要素、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税制体系,使市场能够在税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规范税收类优惠政策,将违规变现减免税等政策转变为改商、亲商与安商;明确财政改革体系,完善财政考核指标,整合税收返还依据,落实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战略;注重公平与效益,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6.借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积极吸取我国先进管理政策与法律体制的同时,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努力冲破我国传统财税管理理念,从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性,优化改革体系,做到与时俱进、开阔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改革中应注意的六个关键点进行详细剖析,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成军.浅议对改革与财税改革的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4,69:39-42.
[2]方胜.对深化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2015,02:32-36.
[3]刘斌樑.对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财政,2016,12:62.
作者简介:朱松梅(1969—)女。民族:汉。中级会计师。大专。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税体制 新一轮改革 认识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具有现代化、全面化、深入化的财政制度。实施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不但要对方案顶层设计进行完善与整合,构建完整、健全的推进机制,还应统一思想、协调统一,提升政策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本文将从新一轮发展形势分析,探索财税体制改革策略。
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财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体制在不断完善与改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规范公共收入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新一轮财政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线。受西方国家财税制度的影响,我国财税体制设计与功能定位方面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公共财产的产生作为现代化财政改革的基础,以“服务”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政府获取收入应建立在法制基础上运行,确保资金供应充足;将政治权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为其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并获取无偿使用税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最佳税收方式。且将公债、规费等作为补充或者是辅助税收形式。
2.依法理财性经济。我国是法制化国家,市场经济属于法制经济。财政管理作为现代化社会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管理体系,一直受法律限制与约束,突出预算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严肃性。注重以法制的形式实施改革,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构建财税体系,落实改革策略,最终形成具有成熟、稳定的法律体系。
完善财政法规体系,构建法律体系、财政法律,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财政法律体系大体包含支出法规、收入法规、财政监督法规、预算管理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资产管理法规等。在构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法律体系的前提下,开展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工作,充分发挥财税法规的约束作用。
统一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一切税收均纳入财税预算支出活动之中,将一切税收资金用于公共服务,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落实统一管理与舆论监督职责,促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策略的落实。
构建财政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手段与经济调控手段,将财税作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弥补市场体制运行中的缺陷,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使基础公共服务行业能够平等化与合理化,减小市场运行中的收入差距,维护我国社会和平、公平正义。
3.结合国情实施改革。为防止新旧财税体制之间产生摩擦,推动市场财税体制平稳进步,最终形成一条具有统一性的改革道路;不同改革时期设立相应的发展目标,以此形成渐进式发展形势,在原有财税体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确保财政支出范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保证市场财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开展,政府部门与市场运行之间应相互补充、相互交融,做到恪尽职守,严格依法办事,确保财政供给充分被应用到科技教育、基础设备、环境保护、经济稳定、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等具有公共性发展领域,有效配置市场资源盈利领域,降低政府对其插手率,避免财政管理部门大包大揽,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平衡支出决策机制,确保预算编制体制能够严格按照周期制度实施,构建具有平衡性与制约性的编审机制。政府在执行预算编制时,应保证执行过程具有广泛的参与性、高度的公开性、严谨的程序性,预算编制体制一旦被一会通过,不可随意对其进行修改,确保预算编制体制的精细化、科学性与民族性。
明确政府财政体制,规范、固化政府分配关系,构建“统一管理、合理分工、财权明确、事权清晰”的财政管理体系,使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能够有序进行;规范政府中各级部门之间的事物关系,利用转移支付和税种划分,明确各级政府收入来源,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公共的需要。
协调财政管理机制,按照财税经济发展形势,结合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原有财政管理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效、一体的现代化财税管理模式。
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治理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分权和治理的相关政策与规章,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构建具有统一性、均衡性的治理结构体制,落实各级政府职责,提升政府部门参与度,提高各级政府财力分配效率。从我国现阶段财税政策来看,尚且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应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构建适合我国治理体系发展的现代化财政制度;科学划分事权、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责任,提升我国财税资源分配效益,提高各级政府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2.改革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我国十八大四中全会中曾明确指出,立法与改革之间应做好衔接工作,使重大改革能够有法可依,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处理好改革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做到同步推进、全面兼顾、统筹规划、协调处理。财税体制改革中关键内容是税制改革,只有明确预期目标,根据我国国际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与立法方略。
3.预算与决算之间的关系。对预算管理进行改革是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转变支出制度、构建透明的预算制度、改革预算控制方式、规范债务管理理念、优化税收政策、落实预算执行管理。为处理好预算与决算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均衡发展,应严格按照《预算法》开展预结算工作,做到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平衡收支,严厉杜绝财政资金浪费行为,避免预算效益受到损伤,强化新型财税管理理念,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
4.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利与职责有着明确的划分,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与核心,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科学、合理的对中央与地方的职责与事权进行分配,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财税体制职责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是事权有效落实的前提与保障。事权是对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实施支出责任的基础,只有明确事权,才能够落实各部门职责。
5.引导与主导之间的关系。《总体方案》中曾明确指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应将行政分权作计划经济的主导,将经济性分权作市场经济下的主导,同时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调整税制要素、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税制体系,使市场能够在税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规范税收类优惠政策,将违规变现减免税等政策转变为改商、亲商与安商;明确财政改革体系,完善财政考核指标,整合税收返还依据,落实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战略;注重公平与效益,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6.借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积极吸取我国先进管理政策与法律体制的同时,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努力冲破我国传统财税管理理念,从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性,优化改革体系,做到与时俱进、开阔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改革中应注意的六个关键点进行详细剖析,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成军.浅议对改革与财税改革的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4,69:39-42.
[2]方胜.对深化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2015,02:32-36.
[3]刘斌樑.对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财政,2016,12:62.
作者简介:朱松梅(1969—)女。民族:汉。中级会计师。大专。从事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