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抱朴子提出“妍媸有定”一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理。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美”无所不在。当这种自然“美”被赋予社会属性之后,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氛围、民族风俗甚至不同的心境而异。艺术之所以也有“妍媸”之异、雅郑之别,是人们以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的必然结果。艺术美在“妍媸有定”,诗化内涵而与心灵共鸣。
关键词妍媸有定 自然“美”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1 “妍媸有定”的来由
晋葛洪(自号抱朴子)在谈论美恶之辨时,提出了“妍媸有定”一说。“妍”是“美丽”的意思;“媸”则是美的反面,意指丑陋。他分析道:“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雅郑有素矣,而好恶不同,故两耳不相为听焉。真伪有质矣,而趋舍舛忤,故两心不相为谋焉。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如此其易也,而彼此终不可得而一焉。”
抱朴子以“妍媸”、“憎爱”、“雅郑”、“好恶”、“真伪”、“丑美”、“浊清”、“失得”等八对语义相反相成的词来论述和分析美恶关系。抱朴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必定存在美与丑的区别,憎爱亦因情感不同而产生差异性,故观察事物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同是音乐,由于赏乐者喜好厌恶的原因,雅乐倍受儒家赞赏,而郑声则被视作淫邪之音,《雅》《郑》之间俨然附加了本质的区别。真实和虚假是一对反义词,真伪的区别就在于品质,因评判是非真伪标准不同,取舍的结果亦多有不同,可想而知,其心焉能相印。正因为如此,在世间,从丑陋中看到美丽,从混浊中发现清澈,把失误视为成功,仍大有人在。这三者的区别十分明显,昭然可辨,即便如此简单的差异,彼此间却也难以统—。当人们面对这一对对辩证的关系时,无不感叹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2 “妍”“ 媸”的自然“美”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美”无所不在,人人都是“妍”与“媸”的批评家。色彩本无美丑,赋予社会属性之后,这种自然“美”才体现出“妍媸”之别。在楚汉漆器、唐宋织绵、明清织绣和紫禁城巍峨的宫门城墙上,“中国红”无不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和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但是,这种自然“美”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美、文化美,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氛围、民族风俗甚至不同的心境而异。换一个国度、民族,其结果必然不同。
北朝刘昼有句名言,“物有美恶,施用为宜;美不常珍,恶不终弃”。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物有美恶”,贵在“施用”得当。适宜则美则珍,反之则丑则恶。我们不能把美丑看作绝对的,相对而言,美有时未必是永远的美,丑也不是要永远放弃的。在人类社会,自然属性的“妍媸”实际上都附加了社会属性,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可能会彼此相互转化。
“妍媸有定”正应了孔子“和而不同”之说。“和而不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认“妍媸有定”,又强调“和而不同”。“和”可以理解为和谐、调和、中和,而社会万象包含着“妍”与“媸”,施用为宜。“和而不同”、“百花齐放”才能和谐美好。艺术亦同。
3 从“妍媸有定”看艺术之美
“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雅郑有素矣,而好恶不同,故两耳不相为听焉。”艺术作品之所以有雅郑之别,是人们以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的必然结果。“所谓‘艺术的掌握世界’,主要是一般所说的‘艺术的反映世界’,那主要说的是艺术的创造问题”,也是艺术的审美问题。
在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题材、艺术手法到表现形式,都非常广泛。在创作题材上,可以包括具体而写实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也可以是追求艺术形式美的抽象表达,其中不乏妍媸、美丑。从审美的立场看艺术,我们会发现,艺术追求的不是物理美的如实再现,而是震撼心灵、审美怡情的非功利活动,是反映世界、掌握世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艺术作品欣赏中,“雅郑有素,好恶不同”。中国早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最初虽是古代巫师凭借记忆和想象而为记录巫术活动完成的创作,然而从地域环境、楚人的审美心理以及龙凤象征符号的诗化内涵等三个方面着眼,我们更为其伟大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所叹服。
艺术作品使人为之振奋、快乐,艺术家赋予其生命和活力,美的形式、美的感受顿时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人类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得到充分展现。《老子》中关于“美”的相对性的论述非常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当艺术家创作了一件“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作品时,不仅创作者全身心都得到了陶冶,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净滤,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而且欣赏者也会与之共鸣。艺术作品中的“巧拙”、“辩讷”及“希声”、“无形”在艺术中都具有了“妍媸”之别、“雅郑”之异。
参考文献
[1][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七·塞难.
[2]论语·子路.
[3]蔡仪.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美学论丛.第一期.
关键词妍媸有定 自然“美”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1 “妍媸有定”的来由
晋葛洪(自号抱朴子)在谈论美恶之辨时,提出了“妍媸有定”一说。“妍”是“美丽”的意思;“媸”则是美的反面,意指丑陋。他分析道:“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雅郑有素矣,而好恶不同,故两耳不相为听焉。真伪有质矣,而趋舍舛忤,故两心不相为谋焉。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如此其易也,而彼此终不可得而一焉。”
抱朴子以“妍媸”、“憎爱”、“雅郑”、“好恶”、“真伪”、“丑美”、“浊清”、“失得”等八对语义相反相成的词来论述和分析美恶关系。抱朴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必定存在美与丑的区别,憎爱亦因情感不同而产生差异性,故观察事物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同是音乐,由于赏乐者喜好厌恶的原因,雅乐倍受儒家赞赏,而郑声则被视作淫邪之音,《雅》《郑》之间俨然附加了本质的区别。真实和虚假是一对反义词,真伪的区别就在于品质,因评判是非真伪标准不同,取舍的结果亦多有不同,可想而知,其心焉能相印。正因为如此,在世间,从丑陋中看到美丽,从混浊中发现清澈,把失误视为成功,仍大有人在。这三者的区别十分明显,昭然可辨,即便如此简单的差异,彼此间却也难以统—。当人们面对这一对对辩证的关系时,无不感叹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2 “妍”“ 媸”的自然“美”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美”无所不在,人人都是“妍”与“媸”的批评家。色彩本无美丑,赋予社会属性之后,这种自然“美”才体现出“妍媸”之别。在楚汉漆器、唐宋织绵、明清织绣和紫禁城巍峨的宫门城墙上,“中国红”无不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和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但是,这种自然“美”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美、文化美,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氛围、民族风俗甚至不同的心境而异。换一个国度、民族,其结果必然不同。
北朝刘昼有句名言,“物有美恶,施用为宜;美不常珍,恶不终弃”。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物有美恶”,贵在“施用”得当。适宜则美则珍,反之则丑则恶。我们不能把美丑看作绝对的,相对而言,美有时未必是永远的美,丑也不是要永远放弃的。在人类社会,自然属性的“妍媸”实际上都附加了社会属性,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可能会彼此相互转化。
“妍媸有定”正应了孔子“和而不同”之说。“和而不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认“妍媸有定”,又强调“和而不同”。“和”可以理解为和谐、调和、中和,而社会万象包含着“妍”与“媸”,施用为宜。“和而不同”、“百花齐放”才能和谐美好。艺术亦同。
3 从“妍媸有定”看艺术之美
“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雅郑有素矣,而好恶不同,故两耳不相为听焉。”艺术作品之所以有雅郑之别,是人们以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的必然结果。“所谓‘艺术的掌握世界’,主要是一般所说的‘艺术的反映世界’,那主要说的是艺术的创造问题”,也是艺术的审美问题。
在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题材、艺术手法到表现形式,都非常广泛。在创作题材上,可以包括具体而写实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也可以是追求艺术形式美的抽象表达,其中不乏妍媸、美丑。从审美的立场看艺术,我们会发现,艺术追求的不是物理美的如实再现,而是震撼心灵、审美怡情的非功利活动,是反映世界、掌握世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艺术作品欣赏中,“雅郑有素,好恶不同”。中国早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最初虽是古代巫师凭借记忆和想象而为记录巫术活动完成的创作,然而从地域环境、楚人的审美心理以及龙凤象征符号的诗化内涵等三个方面着眼,我们更为其伟大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所叹服。
艺术作品使人为之振奋、快乐,艺术家赋予其生命和活力,美的形式、美的感受顿时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人类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得到充分展现。《老子》中关于“美”的相对性的论述非常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当艺术家创作了一件“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作品时,不仅创作者全身心都得到了陶冶,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净滤,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而且欣赏者也会与之共鸣。艺术作品中的“巧拙”、“辩讷”及“希声”、“无形”在艺术中都具有了“妍媸”之别、“雅郑”之异。
参考文献
[1][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七·塞难.
[2]论语·子路.
[3]蔡仪.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美学论丛.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