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历史教学改革有制约影响。部分师生对历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精力没有保障;部分学校在师资安排、设备配置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加之考核评价方式的单一、片面,都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要想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教师必须针对历史教学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资配备与教学投入不足,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一是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在许多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是兼职或是“半路出家”,真正历史专业毕业的非常少。有些学校还安排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任教,这也是师资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将有效的财力首先运用于所谓的“主科”上面,对历史这样的“副科”投入不足,如虽然许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但历史教学课件却不足。三是教学时间安排不足。虽然在课程表上面历史教学时间是充足的,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学课时没有保障,如期中、期末考试等时期,历史教学通常会被“潜规则”,将教学课时让给“主科”复习,甚至历史考试也被取消。
2.理念创新与教学改革不深,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一是教育理念陈旧。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足,“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二是教学设备陈旧。许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将多媒体设备充分运用起来,有的图省事,不愿意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课件,有的对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掌握不足,导致历史教学手段落后。三是教育模式陈旧。有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低下,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3.考核机制与教学评价不新,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一是考核方式过于片面。现行的历史教学评价通常采用“一张试卷论英雄”的方式,只体现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没有作出客观的评价。二是考核范围不够全面。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考核注重检查学生知识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于学生的历史能力发展状况兼顾较少。三是激励作用不够明显。考核评价除了要客观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状况之外,还要发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但现行的“一刀切”考试模式无法充分体现这一点要求。
二、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主要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保障历史教学深入开展。一是注重师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历史师资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半路出家”的历史教师,要通过脱产培训、业务研讨、交流观摩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要发挥好中心校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大面积提升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二是加大教学投入。学校在购置教学设备时,要将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同等考虑,将历史教学所需的教学硬软件一同编制预算,可以分期分步购置。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学投入方面的扶持,同时还要倡导教师自制教学软件等,改善历史教学条件。三是严格教学常规。对于以往在教学中出现的挤占历史教学时间的行为,应当坚决禁止,严格执行课时安排,决不允许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挤占历史教学课时,即使因特殊情况占用的也要在过后弥补相同课时数。
2.加大创新力度,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一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增加丰富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生动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教学成效。如教学《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关的影音资料,截取其中精彩片段在教学过程中播放,通过影音生动演示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加拓展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是当前许多学科运用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教学,最主要应该抓住三个重点环节: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整理提炼。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定预习题纲,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对教学内容的背景资料进行事先搜集,将一些基础概念解决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并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整理归纳出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在课内探究环节,教师要在结合学生预习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一组探究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同时还对学生进行难点问题的思维点拨,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整理提炼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成果的交流与讨论、点拨活动,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三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除了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之上外,教师还要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到相关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都是增强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可以结合校本课程拓展教学空间,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3.加大评价改革,体现客观全面激励原则。一是兼顾对学生努力程度评价。在对学生进行书面测试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努力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可以采取“成绩 评语”的评价方式,客观地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二是兼顾对学生能力发展评价。在知识性目标检测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如在试卷上可以增加一定树立量的主观题,检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开放性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能力考查。三是兼顾对学生发展差异评价。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历史基础的差异性,教师在历史检测中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是对班级后进生适当降低考核要求,完成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以及简单的分析与运用等,让学生的能力发展与考核难度基本一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到教师都应该创新理念,优化方式方法,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提升历史教学质效。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资配备与教学投入不足,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一是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在许多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是兼职或是“半路出家”,真正历史专业毕业的非常少。有些学校还安排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任教,这也是师资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将有效的财力首先运用于所谓的“主科”上面,对历史这样的“副科”投入不足,如虽然许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但历史教学课件却不足。三是教学时间安排不足。虽然在课程表上面历史教学时间是充足的,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学课时没有保障,如期中、期末考试等时期,历史教学通常会被“潜规则”,将教学课时让给“主科”复习,甚至历史考试也被取消。
2.理念创新与教学改革不深,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一是教育理念陈旧。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足,“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二是教学设备陈旧。许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将多媒体设备充分运用起来,有的图省事,不愿意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课件,有的对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掌握不足,导致历史教学手段落后。三是教育模式陈旧。有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低下,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3.考核机制与教学评价不新,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一是考核方式过于片面。现行的历史教学评价通常采用“一张试卷论英雄”的方式,只体现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没有作出客观的评价。二是考核范围不够全面。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考核注重检查学生知识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于学生的历史能力发展状况兼顾较少。三是激励作用不够明显。考核评价除了要客观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状况之外,还要发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但现行的“一刀切”考试模式无法充分体现这一点要求。
二、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主要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保障历史教学深入开展。一是注重师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历史师资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半路出家”的历史教师,要通过脱产培训、业务研讨、交流观摩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要发挥好中心校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大面积提升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二是加大教学投入。学校在购置教学设备时,要将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同等考虑,将历史教学所需的教学硬软件一同编制预算,可以分期分步购置。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学投入方面的扶持,同时还要倡导教师自制教学软件等,改善历史教学条件。三是严格教学常规。对于以往在教学中出现的挤占历史教学时间的行为,应当坚决禁止,严格执行课时安排,决不允许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挤占历史教学课时,即使因特殊情况占用的也要在过后弥补相同课时数。
2.加大创新力度,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一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增加丰富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生动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教学成效。如教学《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关的影音资料,截取其中精彩片段在教学过程中播放,通过影音生动演示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加拓展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是当前许多学科运用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教学,最主要应该抓住三个重点环节: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整理提炼。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定预习题纲,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对教学内容的背景资料进行事先搜集,将一些基础概念解决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并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整理归纳出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在课内探究环节,教师要在结合学生预习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一组探究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同时还对学生进行难点问题的思维点拨,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整理提炼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成果的交流与讨论、点拨活动,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三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除了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之上外,教师还要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到相关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都是增强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可以结合校本课程拓展教学空间,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3.加大评价改革,体现客观全面激励原则。一是兼顾对学生努力程度评价。在对学生进行书面测试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努力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可以采取“成绩 评语”的评价方式,客观地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二是兼顾对学生能力发展评价。在知识性目标检测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如在试卷上可以增加一定树立量的主观题,检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开放性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能力考查。三是兼顾对学生发展差异评价。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历史基础的差异性,教师在历史检测中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是对班级后进生适当降低考核要求,完成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以及简单的分析与运用等,让学生的能力发展与考核难度基本一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到教师都应该创新理念,优化方式方法,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提升历史教学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