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50例患者中,菌阴肺结核患者39例,占78%,肺部肿瘤病理主要为腺癌,共35例,占70%;影像学研究分析发现肺结核发病部位与肺部肿瘤部位同侧的例数最多,为44例,占88%。结论深入研究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图像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提高诊断有效率,减少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临床特点;影像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061(2014)12 -0004- 02
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主要是指经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手段发现患者同时存在肺结核和肺部肿瘤疾病,也因为二者并存的状况给该病的诊断和有效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为胸闷气短、咳嗽不止、咳痰、咯血等[1]。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这一病症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临床上要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80岁,平均60 ±1.3岁。存在肺结核病史患者39例,过度吸烟患者21例,病程为1个月到21年。
1.2.方法
对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对其临床症状、影响学特点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诊断有效率。
诊断标准:肺结核诊断需要经组织学或者是细胞学证实,肺部肿瘤主要依据2010年公布的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进行证实。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经由针吸活检检查、B超、CT检查、淋巴结活检术、刷片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多种手段,少数患者需要经由手术诊断。
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图片可以显示患者病变在同侧或者异测、空洞胸腔积液、结节影、钙化阴影、胸膜厚度等,通过影像学特点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效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在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时要选用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13.0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2]。
2.结果
50例患者中,菌阴肺结核患者39例,占78%,肺部肿瘤病理主要为腺癌,共35例,占70%;影像学研究分析发现肺结核发病部位与肺部肿瘤部位同侧的例数最多,为44例,占88%。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
3.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是指患者同时存在肺结核和肺部肿瘤两种疾病,但是两种疾病并存的状况给临床诊断带来了难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咯血等,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时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临床上要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诊断效果。对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3]。
第一,研究肺结核和肺部肿瘤之间存在的关系。(1)肺结核患者在治愈之后,发生肺部肿瘤的概率也会有所提升。(2)肺部肿瘤的发生和淋巴结钙化、肺部空洞、气管增殖化生等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3)肺结核导致的患者气管、支气管的囊状扩张等症状都会成为引起肺部肿瘤的一个原因,二者的相关性很大。(4)治疗肺结核使用的药物具有抑制人体淋巴细胞增长的作用,会促使人体肿瘤和癌变的形成。同样的,治疗肺部肿瘤的药物属于抑制免疫的药物,影响到人体的正常免疫。在肺结核和肺部肿瘤的相互作用中,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发生概率也就大大提升。第二,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在开始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够显著,主要表现为结核中毒症状,如,咳嗽、咳痰、浑身无力、失眠盗汗、胸痛等。后期患者会出现刺激性的严重干咳、胸膜震颤式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治疗的难度大大提高。从患者的影响学检查资料来看,上面显示有明显的钙化阴影、结节影、空洞、胸膜增厚、空腔影等,病灶显示十分显著。第三,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诊断的未来发展。CT引导下的肺部病灶穿刺活检的方法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其诊断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只有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够积累诊断经验,为未来的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确保疾病诊断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深入探讨和研究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图像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提高诊断有效率,减少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侠陈珊珊唐小莉,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6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34(10):82 -83.
[2] 陈俊林宋中立侯红革杜可周田野,肺结核合并肺癌90例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10(5):35 -36.
[3] 胡成平杨华平,肺部恶性肿瘤合并结核病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9(19):48 -49.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临床特点;影像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061(2014)12 -0004- 02
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主要是指经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手段发现患者同时存在肺结核和肺部肿瘤疾病,也因为二者并存的状况给该病的诊断和有效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为胸闷气短、咳嗽不止、咳痰、咯血等[1]。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这一病症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临床上要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80岁,平均60 ±1.3岁。存在肺结核病史患者39例,过度吸烟患者21例,病程为1个月到21年。
1.2.方法
对5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对其临床症状、影响学特点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诊断有效率。
诊断标准:肺结核诊断需要经组织学或者是细胞学证实,肺部肿瘤主要依据2010年公布的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进行证实。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经由针吸活检检查、B超、CT检查、淋巴结活检术、刷片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多种手段,少数患者需要经由手术诊断。
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图片可以显示患者病变在同侧或者异测、空洞胸腔积液、结节影、钙化阴影、胸膜厚度等,通过影像学特点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效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在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时要选用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13.0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2]。
2.结果
50例患者中,菌阴肺结核患者39例,占78%,肺部肿瘤病理主要为腺癌,共35例,占70%;影像学研究分析发现肺结核发病部位与肺部肿瘤部位同侧的例数最多,为44例,占88%。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
3.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是指患者同时存在肺结核和肺部肿瘤两种疾病,但是两种疾病并存的状况给临床诊断带来了难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咯血等,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时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临床上要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诊断效果。对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3]。
第一,研究肺结核和肺部肿瘤之间存在的关系。(1)肺结核患者在治愈之后,发生肺部肿瘤的概率也会有所提升。(2)肺部肿瘤的发生和淋巴结钙化、肺部空洞、气管增殖化生等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3)肺结核导致的患者气管、支气管的囊状扩张等症状都会成为引起肺部肿瘤的一个原因,二者的相关性很大。(4)治疗肺结核使用的药物具有抑制人体淋巴细胞增长的作用,会促使人体肿瘤和癌变的形成。同样的,治疗肺部肿瘤的药物属于抑制免疫的药物,影响到人体的正常免疫。在肺结核和肺部肿瘤的相互作用中,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发生概率也就大大提升。第二,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在开始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够显著,主要表现为结核中毒症状,如,咳嗽、咳痰、浑身无力、失眠盗汗、胸痛等。后期患者会出现刺激性的严重干咳、胸膜震颤式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治疗的难度大大提高。从患者的影响学检查资料来看,上面显示有明显的钙化阴影、结节影、空洞、胸膜增厚、空腔影等,病灶显示十分显著。第三,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诊断的未来发展。CT引导下的肺部病灶穿刺活检的方法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其诊断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只有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够积累诊断经验,为未来的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确保疾病诊断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深入探讨和研究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图像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提高诊断有效率,减少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侠陈珊珊唐小莉,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6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34(10):82 -83.
[2] 陈俊林宋中立侯红革杜可周田野,肺结核合并肺癌90例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10(5):35 -36.
[3] 胡成平杨华平,肺部恶性肿瘤合并结核病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9(19):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