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试体制下,语文的工具性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人文性被遗忘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课程改革的实施,属于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教育被逐步重视,而本应培养的审美素质则少有人提及。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让供我们解读的课堂教学文本发挥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审美兴趣 审美情感 审美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审美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去体味祖国精湛的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从而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陶冶其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1. 通过文本发现美,激发审美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我们要从语言入手,反复阅读课文,使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比如《观舞记》,这篇课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在教学《黄河颂》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使其获得审美愉悦。
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o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2.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审美情感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 。 在教学散文诗时,加强诵读指导,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有的散文诗押韵,朗读时要注意韵脚,有些散文节奏比较分明,就要读出节奏。总之,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文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散文诗的语言比较优美,含有哲理,内蕴丰富,要指导学生注意学习课文的语言。有些名言警句不妨让学生抄下来,牢记在心。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美 。 应该说,收入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主旨,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段或语句,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人明白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成才的道理。《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这些充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净化其心灵。
(三)加强朗读,诱发美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朗读是书面语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在情感方面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在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秋》这些课文时,应该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可以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四)通过作文训练展示美。 人是有情感的,在他接触、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时,那愉快、愤怒、忧伤的情感无时不在敲打着他们的心,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愿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把学生种种感受、思想感情加以整合,形成文情并茂的作品,那将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行了美育。在讲读课文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引导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习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后,即布置同题目的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自己最喜爱的母亲形象,赞美了笔下母亲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关怀备至,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一片感激之情。
(五)课后阅读的有效延伸指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课堂教学毕竟受时间和篇目的限制,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要求,提高学生阅读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国内外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艺术手法高超,主题立场鲜明,如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唐宋八大家优美的诗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历史巨作等。教师要给与适时的指点引导。带领学生到多媒体一起去读获奖文学作品,然后共同进行赏析,让学生获得更多美的享受。
(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美 。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罗丹最著名的名言。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开设了“唐诗宋词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與朗诵,也较有感情,还有些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学生兴趣已有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结果,学生制成的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就这样,在实践中,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3. 走向社会大课堂,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与学校相比它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可极大的拓宽审美教育的活动空间。那里有名山大川,草木花鸟等朴实的天然因素,也有活生生的简单而复杂的人文因素,课本上的真假美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在学生自己走向社会大课堂时,他们会靠自己的审美经验去辨别,什么崇高,什么丑陋,是非自然分明。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社会人生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我们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快的更直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会更好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个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我们既要以文本为基础,立足课堂,同时还要走向社会,适时的有计划的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关键词】审美兴趣 审美情感 审美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审美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去体味祖国精湛的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从而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陶冶其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1. 通过文本发现美,激发审美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我们要从语言入手,反复阅读课文,使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比如《观舞记》,这篇课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在教学《黄河颂》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使其获得审美愉悦。
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o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2.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审美情感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 。 在教学散文诗时,加强诵读指导,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有的散文诗押韵,朗读时要注意韵脚,有些散文节奏比较分明,就要读出节奏。总之,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文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散文诗的语言比较优美,含有哲理,内蕴丰富,要指导学生注意学习课文的语言。有些名言警句不妨让学生抄下来,牢记在心。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美 。 应该说,收入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主旨,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段或语句,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人明白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成才的道理。《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这些充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净化其心灵。
(三)加强朗读,诱发美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朗读是书面语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在情感方面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在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秋》这些课文时,应该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可以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四)通过作文训练展示美。 人是有情感的,在他接触、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时,那愉快、愤怒、忧伤的情感无时不在敲打着他们的心,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愿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把学生种种感受、思想感情加以整合,形成文情并茂的作品,那将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行了美育。在讲读课文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引导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习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后,即布置同题目的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自己最喜爱的母亲形象,赞美了笔下母亲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关怀备至,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一片感激之情。
(五)课后阅读的有效延伸指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课堂教学毕竟受时间和篇目的限制,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要求,提高学生阅读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国内外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艺术手法高超,主题立场鲜明,如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唐宋八大家优美的诗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历史巨作等。教师要给与适时的指点引导。带领学生到多媒体一起去读获奖文学作品,然后共同进行赏析,让学生获得更多美的享受。
(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美 。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罗丹最著名的名言。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开设了“唐诗宋词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與朗诵,也较有感情,还有些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学生兴趣已有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结果,学生制成的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就这样,在实践中,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3. 走向社会大课堂,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与学校相比它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可极大的拓宽审美教育的活动空间。那里有名山大川,草木花鸟等朴实的天然因素,也有活生生的简单而复杂的人文因素,课本上的真假美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在学生自己走向社会大课堂时,他们会靠自己的审美经验去辨别,什么崇高,什么丑陋,是非自然分明。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社会人生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我们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快的更直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会更好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个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我们既要以文本为基础,立足课堂,同时还要走向社会,适时的有计划的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