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至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师应探索积极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能力;实验
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提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所谓探究,顾名思义,指的是探索和探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探索是研究的必要前提,而研究则是探索的深化和延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至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逐渐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运用探索思维的方式方法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其综合能力。
一、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载体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灵活熟练地驾驭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可优化运用各种媒体,演示复杂的物理现象规律,加强学生对抽象现象过程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打比方,以浅显的生活经验作为铺垫,进行概念的描述,形成学生对概念的自我构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师可运用常见的仪器及物品,模拟再现物理规律,例如用地球仪表示地球,乒乓球表示月亮,幻灯机光源代替太阳,模拟日食与月食,讲述光的直线传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设置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多样化教学主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申报相应主题,并在课外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兴趣。
二、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拥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才会积极启动自身思维,运用知识去分析并理解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而物理知识相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解决思维困惑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多疑、多讨论、多做,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赏识及肯定,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就问题展开探讨,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便是不正确、不合理的认识,也应以宽容的态度予以有效引导,避免以强硬的态度进行纠正,以免挫伤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把握正确的时机,避免在学生启动思维进行充分思考之前主动提出问题或是超前解答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疑问,教师就问题展开讨论,对于一些值得研究但学生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引导及铺垫,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问前熟悉资料、充分思考、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的习惯。
三、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可以说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创设和再现了一种类似科学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活动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寻找正确的结论。学生亲自参加探究性实验,明白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并不是神秘高深的东西,逐步消除“物理难学”的畏惧心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初中物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合适的实验教学方式,选择切合实际且贴近生活的实验教学内容,利用实验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及其开展物理实验的热情,将演示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能力。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适度地让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在实验教学前为学生导入情境,利用情景(演示实验等)作为引导,提出问题的关键,并组织和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开展实验,加强探究,小组之间自由讨论选择研究的方向,设定实验的思路和方案,自由选择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总结交流,引领学生评估,交流实验方法,综合学生意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在深刻体验思考、成功、挫折、质疑、沟通、交流、合作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此外,初中物理教师还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将实验延伸至课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开拓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技能,例如鼓励学生进行诸如发电机等各种物理小制作、开展实验册中的小实验,结合现实生活安排学生开展诸如登楼测功率、测量距离等物理活动,还可为学生提供各类有趣的物理资料及探究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改装电流表、电压表等课外物理探究实验,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竞赛活动,倡导学生利用物品、废弃物品创造性地进行制作发明,培养其探究的精神。总之,实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乃至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予以重视,增强实验的意识,提高实验教学的生动性、实际性,在实验中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林.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王浩.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邱苗苗.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喻忠园(1979.08~ ),男,籍贯:云南金平,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能力;实验
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提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所谓探究,顾名思义,指的是探索和探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探索是研究的必要前提,而研究则是探索的深化和延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至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逐渐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运用探索思维的方式方法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其综合能力。
一、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载体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灵活熟练地驾驭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可优化运用各种媒体,演示复杂的物理现象规律,加强学生对抽象现象过程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打比方,以浅显的生活经验作为铺垫,进行概念的描述,形成学生对概念的自我构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师可运用常见的仪器及物品,模拟再现物理规律,例如用地球仪表示地球,乒乓球表示月亮,幻灯机光源代替太阳,模拟日食与月食,讲述光的直线传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设置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多样化教学主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申报相应主题,并在课外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兴趣。
二、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拥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才会积极启动自身思维,运用知识去分析并理解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而物理知识相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解决思维困惑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多疑、多讨论、多做,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赏识及肯定,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就问题展开探讨,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便是不正确、不合理的认识,也应以宽容的态度予以有效引导,避免以强硬的态度进行纠正,以免挫伤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把握正确的时机,避免在学生启动思维进行充分思考之前主动提出问题或是超前解答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疑问,教师就问题展开讨论,对于一些值得研究但学生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引导及铺垫,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问前熟悉资料、充分思考、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的习惯。
三、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可以说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创设和再现了一种类似科学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活动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寻找正确的结论。学生亲自参加探究性实验,明白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并不是神秘高深的东西,逐步消除“物理难学”的畏惧心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初中物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合适的实验教学方式,选择切合实际且贴近生活的实验教学内容,利用实验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及其开展物理实验的热情,将演示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能力。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适度地让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在实验教学前为学生导入情境,利用情景(演示实验等)作为引导,提出问题的关键,并组织和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开展实验,加强探究,小组之间自由讨论选择研究的方向,设定实验的思路和方案,自由选择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总结交流,引领学生评估,交流实验方法,综合学生意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在深刻体验思考、成功、挫折、质疑、沟通、交流、合作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此外,初中物理教师还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将实验延伸至课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开拓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技能,例如鼓励学生进行诸如发电机等各种物理小制作、开展实验册中的小实验,结合现实生活安排学生开展诸如登楼测功率、测量距离等物理活动,还可为学生提供各类有趣的物理资料及探究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改装电流表、电压表等课外物理探究实验,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竞赛活动,倡导学生利用物品、废弃物品创造性地进行制作发明,培养其探究的精神。总之,实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乃至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予以重视,增强实验的意识,提高实验教学的生动性、实际性,在实验中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林.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王浩.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邱苗苗.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喻忠园(1979.08~ ),男,籍贯:云南金平,职称: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