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教改背景下,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阅读素材与写作内容,因此以教材为载体,探究读写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当前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结合部编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提出了在初中教材中寻找读写结合契和的一些思路,以期能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路径探究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阅读即阅读”“写作即写作”的错误理解,虽然知晓写作的前提便是阅读,而阅读亦是为写作服务,但在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进而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凸显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联性,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且没有意识到以阅读运用写作,以写作体现阅读。文章主要以部编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为载体,结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需求,针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目标,分析并探究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初中是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与写作习惯的重要时期。受学生学习习惯与性格的影响,初中读写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初中教育中,语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桥梁。在语文教育中,合理的读写组合不仅能让学生热爱读书,提高自身修养,也能结合书本学习和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读书和作文的全面发展。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读写组合状况并不乐观,例如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有效实现读写结合,学生很难理解课文,低读写能力间接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已成为教育者探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如果学生对读书和作文感兴趣,能愉快地学习,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和作文的教育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阅读和写作相互依存,只有刺激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自身。将读写完美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语文课上勇于发言,积累知识,课后复习,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粗浅盲目
阅读是学生成长路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年龄较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薄弱限制了学生对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相关研究调查显示,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粗疏。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习惯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划分段落以及文章的层次,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与内涵,如此便自认为完成了对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但实际上,以这样的方式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仅能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表面内容,却无法深挖课文的深层含义,以至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二)写作教学言之无物
在语文学科“听、说、读、写”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难点项目,写作不仅是检验学生表达能力的方式,也是体现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一提到写作便摇头叹息,而学生在写作时也是经常苦叫连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仅有写作教学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通常是学校与家里两点一线,这样枯燥紧凑的生活状态导致初中生很少接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至于他们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物可描,往往仅能凭空捏造,而对于一些想象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写作甚至仅仅是流水账式的一笔带过。当前,语文写作教学倡导“我手写我心”,旨在倡导学生用文章表达自我。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写作是学生受用一辈子的能力,也是他们安身立命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寫作不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而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却并未真正引导学生探究、观察和表达生活,更无法谈及乐于以及善于在写作中表达。
(三)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背课文、背生字、背古诗,重点突出的是应试,教师讲课方式无聊、单一,让学生把固定句和文章模板背诵下来,机械性的记忆使得学生厌烦,在写作时导致语言不通、逻辑不合理,语句不连贯。学生对语文学习极为反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不依据学生的真正水平来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 在教材中找寻读写结合的有效契机
(一)严格落实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但实际上,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全面贯彻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导致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效性较低。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并在课堂教学环节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获取良好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学《动物笑谈》这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动物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与外貌特征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比如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如果有,你们有仔细观察并记录过它们的生长过程吗?而多数同学养过小动物,并且也比较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如此一来,学生便会积极发言。之后,再提出:将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成长过程或动物在生活中具有的姿态,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描写出来。如此一来便将课文阅读与写作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课文内容,也将教学与生活进行了连接,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融入生活中的要素去丰富作文内容,使自己在写作中有的放矢,如此便有效落实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教材内容、加强读写训练 部编版教材选编的课文均是经过严格选择的,这些课文有效贴合初中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学习需求,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度分析与解读教材内容,多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练习,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与行文结构去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使自己的文章结构与内容丰富饱满。比如在进行《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刻与揣摩课文对“我”以及“她”的细节刻画,让学生结合课文,明确写作技巧以及这样写作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并结合自己的写作需要进行创作,以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升。
(三)找准课文中读写结合的契合点
想要从课文中找到读写结合的契机,首先要在课文教学中明确读写结合的契合点,并将其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以此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比如《猫》这篇课文描写了“猫”的活动姿态与外观,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动物的行为特征。但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并且由于没有相关经历,无法在阅读时深刻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情感,进而无法与文章达成共鸣,无法借助阅读帮助自己写作相应题材。基于此,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适时加入写作小练习,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记录下文中“猫”的形态和动作,以及文中对于“我”和“三妹”的行为与思想的描写方式,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结构,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断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性,使两者的配合更加密切与自然,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结合教材激发兴趣、拓展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中有的放矢,进而高效写作,而文章阅读量的提升能够使學生不断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阅读内容,这些内容适合初中生阅读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加写作经验。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度挖掘教材,根据课文主题延伸阅读,引导学生互相探究,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与写作的空间。
比如部编版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写作教学明确指出写作要具有清晰的思路、整体的结构,并举出了相关例子,比如想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主旨,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在写作时需要用怎样的结构?此时,教师可以引出前面所学的《植树的牧羊人》,虽然这篇课文与写作主题不符,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适当地借鉴一些人物描写技巧,来进行“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主题的写作。
此外,可以再为学生推荐一些描写人物的好文章,并让学生就教材内容和相关阅读进行拓展,开展阅读写作交流会,分享写作技巧以及阅读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结合经典课文,培养读写结合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深挖教材内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优秀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学习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对鲁迅先生神态、动作以及语气的描写技巧,并在阅读中思考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描述具有怎样的潜在意义,体现出了什么特点。比如课文第一段对鲁迅先生笑的描写,体现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爱笑”,同时这一段描写也有效拉近了读者与鲁迅先生的距离。于此,再引导学生描写自己的生活,借助这篇课文开头的描写方法,使自己的人物描写更丰满。比如描写奶奶:奶奶的笑容很温暖,让人从心底里感到亲近,无论面对怎样的事情,她都是一副慈祥的笑容,她笑的时候眯着眼睛,就像一缕春风,能够温暖人的心。于此,既能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读书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是学生充满活力的阶段,也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因此,引导学生对阅读和写作感兴趣,刺激他们的学习可能性,可以将学生从对写作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对学生没有太多限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力,自由地记述,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写作的兴趣。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必须多表扬。即使是作文中的一句话,也必须予以肯定。通过这样积极的评价,可以大大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中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加敏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阅读、积累知识,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一般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给予的奖励会给学生一定的荣誉感。此荣誉会促进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读写习惯。从长远来看,学生会主动读更多的书,积累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领会写作技巧,更好地指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教学实践,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阅读和写作要素,找到读写结合的契机,使初中语文教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使初中语文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吴婵.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古晓君.“读写结合”法运用于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张玉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4]黄瑜清.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5]唐灵.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创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8.
作者简介:
许安宁,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路径探究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阅读即阅读”“写作即写作”的错误理解,虽然知晓写作的前提便是阅读,而阅读亦是为写作服务,但在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进而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凸显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联性,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且没有意识到以阅读运用写作,以写作体现阅读。文章主要以部编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为载体,结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需求,针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目标,分析并探究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初中是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与写作习惯的重要时期。受学生学习习惯与性格的影响,初中读写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初中教育中,语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桥梁。在语文教育中,合理的读写组合不仅能让学生热爱读书,提高自身修养,也能结合书本学习和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读书和作文的全面发展。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读写组合状况并不乐观,例如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有效实现读写结合,学生很难理解课文,低读写能力间接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已成为教育者探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如果学生对读书和作文感兴趣,能愉快地学习,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和作文的教育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阅读和写作相互依存,只有刺激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自身。将读写完美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语文课上勇于发言,积累知识,课后复习,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粗浅盲目
阅读是学生成长路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年龄较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薄弱限制了学生对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相关研究调查显示,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粗疏。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习惯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划分段落以及文章的层次,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与内涵,如此便自认为完成了对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但实际上,以这样的方式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仅能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表面内容,却无法深挖课文的深层含义,以至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二)写作教学言之无物
在语文学科“听、说、读、写”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难点项目,写作不仅是检验学生表达能力的方式,也是体现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一提到写作便摇头叹息,而学生在写作时也是经常苦叫连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仅有写作教学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通常是学校与家里两点一线,这样枯燥紧凑的生活状态导致初中生很少接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至于他们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物可描,往往仅能凭空捏造,而对于一些想象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写作甚至仅仅是流水账式的一笔带过。当前,语文写作教学倡导“我手写我心”,旨在倡导学生用文章表达自我。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写作是学生受用一辈子的能力,也是他们安身立命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寫作不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而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却并未真正引导学生探究、观察和表达生活,更无法谈及乐于以及善于在写作中表达。
(三)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背课文、背生字、背古诗,重点突出的是应试,教师讲课方式无聊、单一,让学生把固定句和文章模板背诵下来,机械性的记忆使得学生厌烦,在写作时导致语言不通、逻辑不合理,语句不连贯。学生对语文学习极为反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不依据学生的真正水平来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 在教材中找寻读写结合的有效契机
(一)严格落实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但实际上,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全面贯彻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导致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效性较低。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并在课堂教学环节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获取良好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学《动物笑谈》这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动物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与外貌特征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比如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如果有,你们有仔细观察并记录过它们的生长过程吗?而多数同学养过小动物,并且也比较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如此一来,学生便会积极发言。之后,再提出:将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成长过程或动物在生活中具有的姿态,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描写出来。如此一来便将课文阅读与写作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课文内容,也将教学与生活进行了连接,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融入生活中的要素去丰富作文内容,使自己在写作中有的放矢,如此便有效落实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教材内容、加强读写训练 部编版教材选编的课文均是经过严格选择的,这些课文有效贴合初中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学习需求,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度分析与解读教材内容,多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练习,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与行文结构去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使自己的文章结构与内容丰富饱满。比如在进行《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刻与揣摩课文对“我”以及“她”的细节刻画,让学生结合课文,明确写作技巧以及这样写作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并结合自己的写作需要进行创作,以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升。
(三)找准课文中读写结合的契合点
想要从课文中找到读写结合的契机,首先要在课文教学中明确读写结合的契合点,并将其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以此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比如《猫》这篇课文描写了“猫”的活动姿态与外观,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动物的行为特征。但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并且由于没有相关经历,无法在阅读时深刻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情感,进而无法与文章达成共鸣,无法借助阅读帮助自己写作相应题材。基于此,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适时加入写作小练习,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记录下文中“猫”的形态和动作,以及文中对于“我”和“三妹”的行为与思想的描写方式,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结构,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断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性,使两者的配合更加密切与自然,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结合教材激发兴趣、拓展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中有的放矢,进而高效写作,而文章阅读量的提升能够使學生不断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阅读内容,这些内容适合初中生阅读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加写作经验。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度挖掘教材,根据课文主题延伸阅读,引导学生互相探究,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与写作的空间。
比如部编版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写作教学明确指出写作要具有清晰的思路、整体的结构,并举出了相关例子,比如想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主旨,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在写作时需要用怎样的结构?此时,教师可以引出前面所学的《植树的牧羊人》,虽然这篇课文与写作主题不符,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适当地借鉴一些人物描写技巧,来进行“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主题的写作。
此外,可以再为学生推荐一些描写人物的好文章,并让学生就教材内容和相关阅读进行拓展,开展阅读写作交流会,分享写作技巧以及阅读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结合经典课文,培养读写结合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深挖教材内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优秀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学习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对鲁迅先生神态、动作以及语气的描写技巧,并在阅读中思考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描述具有怎样的潜在意义,体现出了什么特点。比如课文第一段对鲁迅先生笑的描写,体现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爱笑”,同时这一段描写也有效拉近了读者与鲁迅先生的距离。于此,再引导学生描写自己的生活,借助这篇课文开头的描写方法,使自己的人物描写更丰满。比如描写奶奶:奶奶的笑容很温暖,让人从心底里感到亲近,无论面对怎样的事情,她都是一副慈祥的笑容,她笑的时候眯着眼睛,就像一缕春风,能够温暖人的心。于此,既能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读书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是学生充满活力的阶段,也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因此,引导学生对阅读和写作感兴趣,刺激他们的学习可能性,可以将学生从对写作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对学生没有太多限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力,自由地记述,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写作的兴趣。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必须多表扬。即使是作文中的一句话,也必须予以肯定。通过这样积极的评价,可以大大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中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加敏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阅读、积累知识,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一般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给予的奖励会给学生一定的荣誉感。此荣誉会促进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读写习惯。从长远来看,学生会主动读更多的书,积累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领会写作技巧,更好地指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教学实践,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阅读和写作要素,找到读写结合的契机,使初中语文教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使初中语文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吴婵.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古晓君.“读写结合”法运用于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张玉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4]黄瑜清.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5]唐灵.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创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8.
作者简介:
许安宁,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