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单薄”的申报材料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份“单薄”的申报材料
  庄德勇
  
  曾经参加过市里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一位平日十分优秀的孙老师竟没有通过评审,被残酷地挡在“门槛”之外。在我的记忆中,孙老师的工作一向踏实认真,还担任过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但让我惊诧的是,在孙老师的申报材料中竟没有一次校级公开教学,没有一篇发表论文,没受过一次市级以上的表彰。反观现实,的确有一些教师,甚至是工作多年的教师,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但总是成绩平平,收获甚微。这些教师的专业成绩为何如此“单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有些教师忽略了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追求,他们始终在陈旧的理念和固定的模式中机械地重复着本应是充满挑战、生成智慧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学校管理者也负有相当责任,学校应想方设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例如:实行“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一堂汇报课、完成一份个案研究报告、撰写一篇科研论文、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组织一次专题教育活动”的“六个一”项目考核;实施“名师工程”,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在实现“名师再造”的同时,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等自主学习,使自己从旧有的、顽劣的思想禁锢中走脱出来,对学有所成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我的倡议下。学校相继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研修中心,制订了促进教师发展三年规划。全体教师也制订了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各项制度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一些因为职业倦怠或者甘于平庸无为的教师被纳入了专业发展的大流,那些渴求进步的教师则如虎添翼,实现着专业发展的理想,教师队伍中“赶、学、比、超”蔚然成风,呈现出勃勃的生气,追求专业的成长已深深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了一种不变的信念……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作为校长,我深深地知道,要加快发展,提高学校的内涵品位,就必须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今,每当我欣赏到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听到一个个获奖的喜讯,看到一张张成功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倍感踏实和欣慰,对学校的明天更加充满了信心。
  
  “心晴小屋”
  庄德勇
  
  “每次放学去幼儿园接孩子,看到孩子趴在小桌上可怜兮兮地向门口张望,我的鼻子就会一酸……”
  “唉,你还不知道,我们家那位因为孩子问题还跟我发脾气呢。说身为教师只会用爱温暖学生,对自己的孩子竟无爱可施……”
  这是我下班路上不经意听到的一段对话,让我思忖起年轻教师的生活状态,他们一方面是学校的骨干,另一方面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脊梁,不仅面临着工作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家庭等诸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身背众多的压力,教师又如何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又怎能给学生以快乐、幸福?经过领导班子商量,学校决定在幼儿园为教师子女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娃娃家”。“娃娃家”不仅有琳琅满目的玩具,丰富多彩的图书,而且有现代化视听设备,有时也按照季节的不同配有适量的水果点心。每天选派教师轮流指导看护……我们的教师终于可以彻底抛除因自己不能早早去带孩子而生的愧疚感了。
  “娃娃家”的建立给老师解决了后顾之忧,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高要求产生的压力又如何排解呢?我反复思忖。决定为教师建一个放飞心灵的地方,取名“心晴小屋”,于是在“娃娃家”的基础上,学校又诞生了“心晴小屋”。“心晴小屋”里不仅备有舒适的沙发椅,还有精致的桌椅和书架,当然也有可供发泄的拳击沙袋和飞镖,高高的书架上既有教育专著,也有文学小品和流行电视剧本。屋角摆有咖啡和矿泉水……教师可以在此谈心聊天、争论表白,也能开展小组教研活动,也可课间来此小憩。
  “幸福着教师的幸福。快乐着教师的快乐”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只有让教师感到幸福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才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现代的学校文化。
  去年,两位老师的孩子参加中考,学校为方便他们照顾孩子。允许他们在孩子参加考试的三天中自己调课。两位老师非常感动,中考后工作更加投入,生怕因为自己的孩子而耽误了班里孩子们的学习。
  在一次闲谈中,一位老师跟我讲,孩子考试前,非常紧张。不但担心孩子考不好,而且担心学校不批假。当您亲自询问我们孩子的情况后并特殊照顾我们时,心情突然变得愉快起来,工作效率特别高,甚至因孩子参加考试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都被这种和谐快乐的氛围冲洗掉了。
  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追求和谐是人类的心灵渴望。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教育力量,努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管理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溧阳市后六中学十分注重学校管理,胡建军校长把管理的要诀概括为:“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这是后六中学的经验,平实、质朴、好学、易行,看似简单,却是学校管理的秘诀,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密码。后六中学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宣告了一个素朴的哲理:创造性地实施常规管理可以成就一所学校。  的确,后六中学对常规管理有一种坚守。不过,他们又不是以往常规管理的简单重复,可贵之处在于:坚守中的深入与发展。一
摘要: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发展愿景,折射的是经济社会对学校办学的需求。“让每位学生成功、让每住家长满意、让每位教师发展”这一办学理念使教育实现了在三维向度上的发展,这也是确立学校办学理念的终极价值定位和追求。  关键词:办学理念 终极价值 定位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发展愿景,折射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办学的需求。对一所学校而言,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  近年来,我们东台市
读罢案例,很为文中的李欣同学而欢欣鼓舞.因为有了这次的“意外失火”,让他展示出了自己的过人之处,也让他获得了久违的老师、同学的关注与赏识。然而同时,我更为生活中许许多多像李欣一样的“脏、乱、差”,并仍然“让老师头疼得无计可施的学生”而深深地担忧,他们没有李欣那样的幸运,毕竟“失火”这样的意外可遇而不可求。为此,他们不得不还像以前的李欣一样苦苦地“寻找”、甚至“自我创造”让自己脱颖而出、引人注目的机
在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但是仅有示范是木够的,它必须经过相关的演示来引导,帮助学生去理解技术的内涵,让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达到更深层次。所谓演示就是把教师、学生和相关媒介等资源進行整合,来解决技术难点和要点所做的相关展示活动。它的目标是把简单的模仿练习向内化思维驱动练习转变,让学生不仅学会技术动作,还能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全面而又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技术动作的教学不再单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本调查报告针对小学高年级、初中年龄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初探,让我们更多地接近孩子、了解孩子,从而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开始由家庭向学校、社会过渡。中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学校
学校的教育哲学是设置校本课程方案的首要基础。明晰教育哲学的过程,是学校不断明晰自己要培养的是什么类型的人的过程,也是不断用它来指导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框架的构建的过程。在上世纪90年代“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教育哲学基础上,锡山高中进一步吸纳时代精神,反复推敲,最大限度谋求校内、校外不同群体的共识,最终确定了当下学校的教育哲学:谦恭厚重,大气恢宏。在它的指导下,新一轮的校本课程建设,在锡山高中扬帆起航
学科和世界一样。理应是一体的。从来就没有一种属于纯学科的事物存在,更别说有一个纯学科的世界了。学科的割裂只是人类的发明而已,或者说是为了教学的方便。随着人类经验的剧烈扩张,学科课程面临着两个严峻挑战。一是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学科交叉的产物,传统学科课程的学科边界正在走向崩溃和重组。二是由于人类经验以“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更新周期迅猛膨胀,传统学科课程的分科制度,加上课
语文是富含灵气的学科,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充分领略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丰富和厚重,更要善于经营生机勃勃的课堂,以自己的聪颖伴着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汲取语文之灵气,自由翱翔灵动的思维。通州实验小学王笑梅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语文素养和机智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这篇后记以纯真朴实的笔调、如诗如梦的语言,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童年世界。
走过百年风雨,创立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木渎实小,正以新的雄姿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而学校的德育工作正是这百年基业的奠基石。近几年来,学校除了注意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之外,更在德育创新上做起了文章。  ——创新构建德育网络。  学校组建了德育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成立了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  ——创新德育考评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月岗位工作考核条
无锡人为自己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设计了三条基本道路:  之一:走科学发展之路。无锡人的设计理由是: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在上个世纪推进学校、乡镇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启动的。与学校、乡镇教育现代化相比,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涉及的面更广范围更大,面临的情况也更为复杂。为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之二:走内涵发展之路。无锡人的设计理由是:上个世纪的学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