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会认为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不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作为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不但缺少了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愿意开口表达自己的见解,无论知识掌握与否。长此下去,学生只思考不表达,最后甚至连想都懒得想了,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下面就结合一些课堂教学片段、案例分析等,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教师应规范自身语言,注重言传身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尤其是在准确性方面,一要正确,二要科学,三要简练。所谓正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叙述得当,推理符合逻辑;所谓科学,是指语言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日常的生活实际;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要言简意赅。
作为数学教师,备课时要非常注重组织自己的数学语言,力求严密、准确、精练,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在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提问,用所提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二、教师应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说话心态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教师没有面向全体,急于让学生说出预设的答案,只注意少数几个“优等生”,使多数学生成为陪客。长此以往,多数人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2.学生个性差异,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意见。3.课堂教学氛围不和谐,当一些学生说错了话时,有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使学生没有勇气说话。
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师观、教材观、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提供小组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
在数学课中,我常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去,并认真思考大家的发言,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内容表达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用数学语言去表述已经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问题,并善于与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我们班本学期新来了几名同学,经过十多天的接触,他们和原来的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为了……
生(齐说):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师:日常生活像这样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例如“你和我们是师生关系”,就是说“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数学中具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一个知识。(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探求倒数的求法)
上述案例中,“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了“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事实上在教学中,当学生无法理解“互为倒数”的时候,他们借助“互为朋友”便能很快说出其含义。
三、教师应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抓住精确的数学语言与用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仍应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争取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表达,大胆地给予学生向他人展示自己思考、解题过程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广与实行、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是目前数学教师急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更深一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不但缺少了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愿意开口表达自己的见解,无论知识掌握与否。长此下去,学生只思考不表达,最后甚至连想都懒得想了,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下面就结合一些课堂教学片段、案例分析等,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教师应规范自身语言,注重言传身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尤其是在准确性方面,一要正确,二要科学,三要简练。所谓正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叙述得当,推理符合逻辑;所谓科学,是指语言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日常的生活实际;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要言简意赅。
作为数学教师,备课时要非常注重组织自己的数学语言,力求严密、准确、精练,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在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提问,用所提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二、教师应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说话心态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教师没有面向全体,急于让学生说出预设的答案,只注意少数几个“优等生”,使多数学生成为陪客。长此以往,多数人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2.学生个性差异,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意见。3.课堂教学氛围不和谐,当一些学生说错了话时,有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使学生没有勇气说话。
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师观、教材观、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提供小组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
在数学课中,我常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去,并认真思考大家的发言,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内容表达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用数学语言去表述已经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问题,并善于与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我们班本学期新来了几名同学,经过十多天的接触,他们和原来的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为了……
生(齐说):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师:日常生活像这样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例如“你和我们是师生关系”,就是说“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数学中具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一个知识。(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探求倒数的求法)
上述案例中,“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了“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事实上在教学中,当学生无法理解“互为倒数”的时候,他们借助“互为朋友”便能很快说出其含义。
三、教师应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抓住精确的数学语言与用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仍应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争取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表达,大胆地给予学生向他人展示自己思考、解题过程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广与实行、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是目前数学教师急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更深一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