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而言的。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大化教学收益的课堂。自新课改推行以来,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认知和共同心愿。下面,本文就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导入;多媒体;探究
现如今,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和弊端日渐显现了出来,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只是一味地向其讲授和灌输书本知识,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同时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及全员参与性,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
一、有效导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实践证明,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必须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试想,如果教师在一上课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难以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并在结合学生思维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采取灵活、高效的导入方式,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初,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是让学生欣赏了图片,并提问道:“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在这之后,我引出了“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中蕴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初世外桃源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的地方。后来,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意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那么,陶渊明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中的美好境界的?他为什么要创设这样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如此导入,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铺垫。
二、再现画面,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现代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机,其凭借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日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时代新宠”和广大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若能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中,可以再现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场景,能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这便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先是让学生欣赏了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以使学生初步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意境。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局部感知的过程中,为使学生直观、全面地感受苏州园林四个“讲究”的图画美,我运用多媒体展现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及近景远景的层次。同时,我还通过再现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和色彩的和谐美,引导学生于细微之处体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结合文本内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剖析,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在情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探讨:1.课文题目是“社戏”,按理说文章应着重写看戏的经过,但作者却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写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看戏前,“我”经历了哪些波折?4.在看戏归来的途中,我们偷豆吃,当时觉得豆很好吃,可回来后再吃豆,却觉得不好吃了。为什么?5.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剖析,既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使学生领会了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
参考文献:
[1]杨忠伟.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構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73-174.
[2]孟新玲.探究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18):43-44.
[3]丁桂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0-51.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导入;多媒体;探究
现如今,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和弊端日渐显现了出来,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只是一味地向其讲授和灌输书本知识,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同时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及全员参与性,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
一、有效导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实践证明,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必须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试想,如果教师在一上课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难以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并在结合学生思维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采取灵活、高效的导入方式,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初,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是让学生欣赏了图片,并提问道:“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在这之后,我引出了“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中蕴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初世外桃源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的地方。后来,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意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那么,陶渊明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中的美好境界的?他为什么要创设这样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如此导入,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铺垫。
二、再现画面,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现代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机,其凭借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日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时代新宠”和广大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若能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中,可以再现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场景,能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这便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先是让学生欣赏了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以使学生初步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意境。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局部感知的过程中,为使学生直观、全面地感受苏州园林四个“讲究”的图画美,我运用多媒体展现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及近景远景的层次。同时,我还通过再现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和色彩的和谐美,引导学生于细微之处体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结合文本内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剖析,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在情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探讨:1.课文题目是“社戏”,按理说文章应着重写看戏的经过,但作者却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写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看戏前,“我”经历了哪些波折?4.在看戏归来的途中,我们偷豆吃,当时觉得豆很好吃,可回来后再吃豆,却觉得不好吃了。为什么?5.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剖析,既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使学生领会了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
参考文献:
[1]杨忠伟.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構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73-174.
[2]孟新玲.探究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18):43-44.
[3]丁桂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