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内批评需要把握的三个问题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自我批评深度不够,相互批评缺乏思想交锋,仍然是影响党内批评质量、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批评,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
  
  克服“三怕”,强化党内批评的政治责任
  
  当前,少数单位党内批评摆不上位、排不上队的状况较为突出。有的认为这些年来违纪受处分的,很少是通过党内批评揭露出来的,靠党内批评解决不了问题;有的认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把矛盾公开化,容易形成内耗,影响班子的凝聚力;有的觉得班子中相互批评意见多了,担心抖落出家丑,会降低班子的威信……出现这些状况,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对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开展批评心存“三怕”:一些同志怕开展批评把班子搞散了,把相互关系搞僵了;一些同志怕批评自己会被抓辫子、留把柄;一些同志怕批评别人会伤感情、被孤立。于是乎,一些同志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观点,推崇“多栽花少挑刺,留下人情好办事”的处世哲学,凡事都“你好我好大家好”,造成“有错误不批评,越不批评错误越多,错误越多越不敢批评”的恶性循环,使党内批评丧失本义、变味走样。
  走出对党内批评的认识误区,一是要强化政治责任感。要引导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党内批评是自我“保健”、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锐利武器,坚持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二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能不能开展批评,本质上是党性强弱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真正做到讲真理不讲歪理,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切实打牢开展党内批评的思想政治基礎。
  
  克服“空”对“空”,提高党内批评的质量
  
  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内批评针对性、原则性、战斗性不强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同志自我批评不真心,接受批评不虚心,谈自己,不愿敞开思想、暴露问题;谈班子,评功摆好,查找问题避重就轻;谈别人,不能坦诚相待,不敢直呼其名、直指其事、直言其过。批评内容“空”对“空”,自我批评摆现象,相互批评提希望,空谈理论多,检查思想少;讲成绩充分具体,谈问题高度概括;检查问题时讲工作多,深入进行党性剖析少。特别是对政治上、思想上和遵纪守法上存在的问题,只放“空枪”,不打“实弹”,甘当“瞎子”、“聋子”和“哑巴”。搞批评对等,你不说我,我不说你,你给我提一条意见,我就给你指一条不足。有问题不摆在桌面上,不“敲当面锣、打当面鼓”,而是搞桌面上握手、桌底下踢脚,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凡此种种,致使有的单位党内批评流于形式。
  进行积极健康的党内批评,关键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一是抓住班子建设的关键问题,把班子中的矛盾充分摆开,把存在的问题揭露出来,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讲问题点到痛处,讲到人、讲到事、讲到位。二是抓住人生观、世界观这个根本问题,贯彻整风精神,开展思想互助。要围绕为谁当官、怎样用权,以及如何对待金钱、职位、名利、苦乐等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评判。自我批评要触及思想深处,见微知著,抓住本质问题。相互批评要诚恳、严肃、尖锐,不搞隔靴搔痒、模棱两可。三是抓住本单位、本部门改革发展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到不纠缠细枝末节,紧紧盯住大事开展批评。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开展批评,不搞秋后算账,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批评。
  
  克服“冷热病”,保持党内批评的活力
  
  改进和加强党内批评,必须解决好党内批评不经常、不规范、时冷时热、缺乏活力的问题。
  一是要下功夫落实好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制度,促进党内批评的深入开展。要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比如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年终述职、群众评议等党内批评的一系列制度,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把这些制度坚持好,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完善和改进。
  二是要努力改进党内批评的方法。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个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既善于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营养,又注意在批评别人中省察自己;坚持会上批评与会下做工作相结合,把批评贯穿于谈心的全过程,既要在会前谈心,又要在会后的谈话中做好“善后”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班子成员之间更好地沟通、协调;坚持集体批评与个别批评相结合,对原则性问题,要敢于较真、毫不含糊,对一般性问题,能个别指出的就不公开批评,能会下解决的就不在会上处理,能在本级处理的就不拿到上级解决;坚持批评的动机和效果相统一,一定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解决好“乱批评”的问题,既坚持原则,又与人为善,既敢于批评,又注意方法,既要见人见事见思想,又要校正看人看事看问题的角度,切实增强党内批评的实效。
  三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好开展党内批评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当好开展党内批评的带头人,努力树好“三种形象”。在自我批评上树好严于律己的形象,做到胸怀坦荡,真诚交心,敢于自我批评;在相互批评中树好坚持原则的形象,带头打破情面,及时指出班子成员存在的缺点错误;在接受批评改正缺点上树好闻过则改的形象。总之,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多一点自以为非,少一点自以为是,不压制批评,不打击报复,对同志以诚相待,以信相守,不讲“两面话”,不做“双面人”,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为班子成员作出好榜样。
  (作者系渝中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其他文献
创新型国家: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60%左右,探月工程圆满成功。    小康中国: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消灭绝对贫穷,全面实现小康。    健康中国: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完善,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平安中国:2020年,各种灾害的安全网建设、应急处理机制和紧急救援体系基本完善。    文化强国:2020年,中国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温铁军——新农村新在城乡统筹良性互动    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切不可把农村问题仅仅当成是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这个新,最终要新在城乡统筹良性互动上?熏在城市跟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上来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其次,让农民在新农村就能享受到城里的一切。再次,就是要整村推进,通过典型,通过实验,然后逐渐以点带面去推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
1990年代,冯家坝在丰都县“有钱”是挂了“牌”的——是四川省命名的该县惟一的“小康村”。因紧邻县城,是丰都的“工业重地”,企业星罗棋布,村民或工或商,日子安定富庶,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然而,到了1998年,这一切都改变了。  三峡工程蓄水,冯家坝有500余村民不得不就近后靠到地势更高的白沙坨,與相邻村合为白沙坨村。  一夜之间,工厂搬的搬、撤的撤,昔日繁华的工业区变得萧条破落。望着这块
大足:加强干部监督  强化自我监督在干部培训中增设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内容,培训干部1154人次  强化组织监督完善领导干部谈心交心等制度,执行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及函询回复等制度近年来,委托审计部门对17个单位25名“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强化内部监督指导各有关单位党委(党组)开好民主生活会,增进班子团结深化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政绩考核办法任前公示和考察考核预告等制度,把评判权交给群众   
从熏蚊子的野草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巨额订单,再到企业纷纷出局、农民愤然拔草。青蒿,让酉阳这片武陵山区深处的土地,尝尽了狂热与苦涩。    ■ 梦断青蒿素    在经历喧嚣、争议、泡沫与幻灭后,王美胜开始归于平静。  作为重庆市酉阳富民青蒿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美胜用“悲壮”、“惨烈”形容过去的两年:“产量严重过剩,大量青蒿在农民手中霉烂,许多农民甚至将青蒿大面积铲掉。”  伤心的还不仅仅是酉阳农民。
“妈妈,你的病情怎么样了,我今天又把打工挣的300元钱打在你的银行卡上了,你一定不要放弃治疗。”边读大学边打工的儿子在电话里的一番话,给了卧病在床的母亲一丝安慰。  “你安心上学,我已经参加了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保险,能够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回答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电话那端的儿子,听明白了母亲的话。这一消息,让才20岁的儿子长长缓过一口气来。  这位年龄只有49岁的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名叫杨孝兰
正当市委启动今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之际,我们市委机关刊物郑重推出公仆楷模——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特别报道”。邓平寿堪称干部作风的典范,他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值得重庆的广大干部学习。  邓平寿在梁平县偏远的虎城当了20多年基层领导,县委两次安排他到县里任职,最近一次还是升任副县级干部,但他总是请求组织上把他留在虎城。他说:“镇里的百姓挽留我,我的任务没完成,我不能离开虎城。”他说的“
【摘 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都市报开始大力发展报纸微信公众号。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大河报》微信公众号为例,首先从推文的选题类型、推送时间、内容呈现等方面分析了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其次从内容运营、受众运营、渠道运营三个方面探讨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最后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  从2012年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去年以来,市委书记汪洋在库区调研时,多次强调在工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要把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劳务输出作为第一产业。有关区县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市劳务经济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务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劳务经济打造为农村“第一经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发展
就业为“民生之本”,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本途径失去了这个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历史上国家政权屡次被“流民”所倾覆的故事就可能重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  就业是重庆最重要的安市之策,是建设和谐重庆的当务之急因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使重庆要面对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  形势是严峻的:2005年末,我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2259.2万人,劳动力“绝对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