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体会古诗文的情感,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在古诗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多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主,对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感,不作过高的要求。但只要方法得当,化难为易,让他们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诗贵意境,讲诗必须讲意境,首先必须懂得什么是诗的意境。所谓“意境”,一言以蔽之,“意”就是情感,即诗中所表现的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交融。例如 李贺的《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中描绘了一幅鲜明的图画。下面是:一片广漠无垠的原野,面试浩瀚的沙石,在月光的照射下,象平铺了一层白雪。上面是:一弯新月,象金钩一样悬挂在天空,照耀这辽阔的原野。画面的中心是:一匹膘肥腿壮的骏马在进球的月色中,四足腾空,长嘶奔驰。一个“踏”字将上下景物联系起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立体感极强的图画,这就是“境”。那么作者借这幅图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呢?“何当”一语作了明确的暗示。“何当”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的意思。诗人用“何当”一转,说明上述乙炔都属幻梦。显然,诗人是借骏马在广阔的原野奔驰的英姿来抒发自己极欲有所作为的豪迈气概,但事与愿违,当然也就流露出一点哀愁,这就是“意”。“意”是借“境”来抒发的,“境”是用以表达“意”的,二者交融在一起,已“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
小学生学习唐诗不能仅仅为读诗而读诗,光靠记忆,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学生享受意境美,陶冶情操,学习蕴涵哲理的诗名使人思维灵活、身心旷怡、坦然处世。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描写构柳树的婀娜多姿,千万条枝叶像绿丝打扮着的少女。这样的美丽和楚楚动人,是出自哪个妙手点美呢,啊,原来是二月里的习习春风。诗句的点睛之处在于意境美,一幅春景图豁然出现在眼前。又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在山中寻友人不遇,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仅仅看到是漫山遍野的树木。诗句一个“深”字,写出树林的高大和浓密;一个“苔”字,说明这座山常年有丰沛的雨水,又因为树高林密,遮蔽阳光,土地潮湿。有人有景的山,由静而动,有声有色,由视觉到听觉,这样描写意境乃属一绝。诗歌的语言美,通过简朴的语句韵味,意境美仑美奂。因此,教师首先要强调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获得诗歌的美感作用,更加体会到学习唐诗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那么,怎样给小学生去分析诗的意境呢?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应从“境”入手,依“境”索“意”,即先弄清诗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如何描述的,其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们常将自然万物的美概括为,充满诗情画意。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会是一幅精美的画卷。教师将抽象的诗作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也是将学生引入诗歌情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成这样一幅图画: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白云飘飘,李白与孟浩然峨冠博带,踏歌而行。兴之所极,登临黄鹤楼,俯瞰长江水。游兴正酣之际,那即将远行的船舶已经靠岸,二人遂潇洒地握别,无限春光笼罩一江春水,孟浩然随起锚的帆船飘然而去。李白遥视友人远去的背影,轻轻地挥手,将一腔诗情挥洒在长江的碧波之上……在学生的脑海里如果能展现出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学生深入诗境还会是成为难题吗?再如张继的《枫桥夜 泊》,教师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可依次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诗中写了些什么景物?其中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2.远景和近景用什么联系起来的?3.作者用了哪些描述色彩的词语,这些词语组合在一首诗中,构成了一幅什么色调的图画?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老师的点拨,把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出来,懂得写的景物有:残月、霜天、乌啼、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其中远景是;残月、霜天、寒山寺:近景是;江枫、渔火。霜天是灰白的,残月是清淡的:江枫和寒山寺隐隐约约,依稀可辨:星星点点的渔火,闪闪烁烁。近景和远景互相烘托,加上几声凄厉的乌啼,一阵断断续续的钟声,划破深夜的长空。这不是一幅立体感极强的充满凄凉、寂寥气氛的图画吗?这是析“境”。在此基础上,在依“境”索“意”,启发学生想想,从这幅图画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情绪。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领会了“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他们会顺利地得出一个结论,写了一个“愁”字。张继就是这样将风景和情绪熔铸在一起,造成了这首诗的绝妙意境。再如骆宾王的《咏鹅》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生动地表达了对白鹅的那份喜爱。但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诗意我们可以绘制一套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上亭台楼阁,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笑嘻嘻地捋着胡须,一个小孩正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紧接着再来一张白鹅戏水的特写。教学时,配音、动画相映成趣,为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诗意,学生就不难表达了:浑身洁白的大白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划动红红的脚掌,缓缓前行,时不时地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这意境多美啊!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玻璃板上为古诗配画。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画面,通过投影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的兴趣便能最大程度地被激起,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事实上“意”和“境”是不可割裂的,是“境”中有“意”,“意”中有“境”,水乳交融的。但由于是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邏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分析诗的意境时,不妨先人为地分解一下,逐一讲述,即先讲具体形象的画面,在搜索藏在画面里面的较为虚化的思想情绪。这样既符合儿童的思维认识规律,又有助于他们真正得到美的感受。
总之,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中深入实际,灵活把握,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情境。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必修之课。我们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学,把古诗教“活”、学“活”,让学生真正成为古诗教学中的主角,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体会古诗文的情感,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在古诗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多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主,对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感,不作过高的要求。但只要方法得当,化难为易,让他们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诗贵意境,讲诗必须讲意境,首先必须懂得什么是诗的意境。所谓“意境”,一言以蔽之,“意”就是情感,即诗中所表现的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交融。例如 李贺的《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中描绘了一幅鲜明的图画。下面是:一片广漠无垠的原野,面试浩瀚的沙石,在月光的照射下,象平铺了一层白雪。上面是:一弯新月,象金钩一样悬挂在天空,照耀这辽阔的原野。画面的中心是:一匹膘肥腿壮的骏马在进球的月色中,四足腾空,长嘶奔驰。一个“踏”字将上下景物联系起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立体感极强的图画,这就是“境”。那么作者借这幅图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呢?“何当”一语作了明确的暗示。“何当”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的意思。诗人用“何当”一转,说明上述乙炔都属幻梦。显然,诗人是借骏马在广阔的原野奔驰的英姿来抒发自己极欲有所作为的豪迈气概,但事与愿违,当然也就流露出一点哀愁,这就是“意”。“意”是借“境”来抒发的,“境”是用以表达“意”的,二者交融在一起,已“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
小学生学习唐诗不能仅仅为读诗而读诗,光靠记忆,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学生享受意境美,陶冶情操,学习蕴涵哲理的诗名使人思维灵活、身心旷怡、坦然处世。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描写构柳树的婀娜多姿,千万条枝叶像绿丝打扮着的少女。这样的美丽和楚楚动人,是出自哪个妙手点美呢,啊,原来是二月里的习习春风。诗句的点睛之处在于意境美,一幅春景图豁然出现在眼前。又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在山中寻友人不遇,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仅仅看到是漫山遍野的树木。诗句一个“深”字,写出树林的高大和浓密;一个“苔”字,说明这座山常年有丰沛的雨水,又因为树高林密,遮蔽阳光,土地潮湿。有人有景的山,由静而动,有声有色,由视觉到听觉,这样描写意境乃属一绝。诗歌的语言美,通过简朴的语句韵味,意境美仑美奂。因此,教师首先要强调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获得诗歌的美感作用,更加体会到学习唐诗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那么,怎样给小学生去分析诗的意境呢?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应从“境”入手,依“境”索“意”,即先弄清诗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如何描述的,其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们常将自然万物的美概括为,充满诗情画意。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会是一幅精美的画卷。教师将抽象的诗作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也是将学生引入诗歌情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成这样一幅图画: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白云飘飘,李白与孟浩然峨冠博带,踏歌而行。兴之所极,登临黄鹤楼,俯瞰长江水。游兴正酣之际,那即将远行的船舶已经靠岸,二人遂潇洒地握别,无限春光笼罩一江春水,孟浩然随起锚的帆船飘然而去。李白遥视友人远去的背影,轻轻地挥手,将一腔诗情挥洒在长江的碧波之上……在学生的脑海里如果能展现出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学生深入诗境还会是成为难题吗?再如张继的《枫桥夜 泊》,教师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可依次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诗中写了些什么景物?其中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2.远景和近景用什么联系起来的?3.作者用了哪些描述色彩的词语,这些词语组合在一首诗中,构成了一幅什么色调的图画?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老师的点拨,把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出来,懂得写的景物有:残月、霜天、乌啼、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其中远景是;残月、霜天、寒山寺:近景是;江枫、渔火。霜天是灰白的,残月是清淡的:江枫和寒山寺隐隐约约,依稀可辨:星星点点的渔火,闪闪烁烁。近景和远景互相烘托,加上几声凄厉的乌啼,一阵断断续续的钟声,划破深夜的长空。这不是一幅立体感极强的充满凄凉、寂寥气氛的图画吗?这是析“境”。在此基础上,在依“境”索“意”,启发学生想想,从这幅图画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情绪。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领会了“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他们会顺利地得出一个结论,写了一个“愁”字。张继就是这样将风景和情绪熔铸在一起,造成了这首诗的绝妙意境。再如骆宾王的《咏鹅》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生动地表达了对白鹅的那份喜爱。但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诗意我们可以绘制一套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上亭台楼阁,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笑嘻嘻地捋着胡须,一个小孩正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紧接着再来一张白鹅戏水的特写。教学时,配音、动画相映成趣,为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诗意,学生就不难表达了:浑身洁白的大白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划动红红的脚掌,缓缓前行,时不时地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这意境多美啊!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玻璃板上为古诗配画。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画面,通过投影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的兴趣便能最大程度地被激起,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事实上“意”和“境”是不可割裂的,是“境”中有“意”,“意”中有“境”,水乳交融的。但由于是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邏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分析诗的意境时,不妨先人为地分解一下,逐一讲述,即先讲具体形象的画面,在搜索藏在画面里面的较为虚化的思想情绪。这样既符合儿童的思维认识规律,又有助于他们真正得到美的感受。
总之,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中深入实际,灵活把握,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情境。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必修之课。我们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学,把古诗教“活”、学“活”,让学生真正成为古诗教学中的主角,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