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投资成本,节省投资,提高项目综合效益,是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阶段;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和项目的经济效益。经过决策的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成了控制投资的关键,它对于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造价、质量、使用功能起着决定作用。这一阶段费用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却决定了项目的95%投资效益。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质量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
建设项目决策质量的好坏,意味着对项目建设是否做出科学的决断,是否优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会造成投资方案的失败,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该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总投资的影响高达70%左右,对投资效益的影响高达80%左右,相比之下,该阶段的费用较少,一般只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所以,要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在决策阶段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工程项目外部条件的工作力度;对各项贷款的条件应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才能保证项目决策的工作质量。
(二)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的影响。如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建筑方面应采用适用、经济、安全、朴实的原则;建设地点的选择,应选择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和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尽量降低长途运输费用,缩短流动资金周转时间;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采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标准;设备的选用,尽量选用国产设备;投资方案的选择,在技术性能保证的前提下,采用经济费用最小法进行方案的选择,在该阶段所有的决策内容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以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三)建设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主要经过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各阶段的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不同,即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率大致在±30%左右,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误差率大致在±20%左右,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率大致在±10%左右。另外,建设项目各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相应的造价表现为投资估算、总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结算、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前者造价控制后者造价,也就是建设项目以投资估算额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值。所以,只有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可靠的数据资料,考虑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合理地计算投资额,才能保证其他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是按照决策的内容使工程造价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额,为建设项目地正确投资提供可靠地技术经济指标。
(一)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是提高工程造价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造价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第二,对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地质地形条件、工艺选择及工艺水平以及设备选型等。第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如:当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生产能力相差不大、建筑结构形式相似、生产工艺相近时可考虑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第四,计算方法确定后应重点对计算中所取的参数进行比较细致的测算。这些参数的确定对工程造价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
生产能力指数法中的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综合因素包括物价上涨因素、定额水平的变化、政策性的调整等,其中物价上涨的影响最大。因此,综合调整系数f可表示为:
式中,f1——物价上涨调整系数;f2——定额水平变化的调整系数;f3——政策变化的调整系数。
可根据拟建设项目和已建项目期间的物价的平均上涨率来确定f1,即:
在上式中,f0——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期间物价的平均上涨率;n——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的间隔年数。
例如,某工程2005年建成,拟建项目投资估算年份为2010年,2005-2010年期间物价平均上涨率为6%,则:
若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期间定额发生了修编,则可根据前后定额水平的变化确定f2的取值,一般情况下定额水平不断提高,f2<1;若定额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则f2=1。
政策变化主要是对工程造价组成中有关费用的费率以及税率等的调整。这些调整都是可以进行量化计算的。实际上f3的确定比较容易。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
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价。必要性取决于社会或市场的需求状况,可行性是指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的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指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项目的经济性是项目决策的核心问题。而项目的投资(工程造价)是影响项目经济效益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因此,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模型,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界线清楚一致的标准。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不在于控制工程造价数的多少,而在于控制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即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动态的,它以满足项目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决策内容。即为工程造价计算提供依据。
2.工程造价计算。即根据项目特点选定计算方法并准确计算工程造价。在计算中若发现偏差(主要是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可以及时反馈到决策内容之中,这时可以考虑对决策的内容进行修正。
3.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4.经济效益识别。达到决策者期望的效益则完成了整个决策过程。如果达不到决策者期望的效益,则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例如,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艺选择等问题是否影响了投资效益。
(三) 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
建立科学的信息控制系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保证。
由于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和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的波动性和可变性对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建立完整的资源共享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供求关系的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加强工程的管理及监控,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如: 工程材料费一般占总投资的60%以上,因此,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大小, 而且目前材料价格已逐步由指導性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只有建立和利用科学合理的信息控制系统,把握市场材料价格的信息, 实施全过程信息管理。才能达到有效的造价控制,实现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
三、结语
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我们应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转移到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即决策阶段来, 加强对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重视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和广度, 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目标计划值与实际的偏差, 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达到未雨绸缪、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工程造价控制[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
[2]蒋传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阶段;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和项目的经济效益。经过决策的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成了控制投资的关键,它对于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造价、质量、使用功能起着决定作用。这一阶段费用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却决定了项目的95%投资效益。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质量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
建设项目决策质量的好坏,意味着对项目建设是否做出科学的决断,是否优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会造成投资方案的失败,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该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总投资的影响高达70%左右,对投资效益的影响高达80%左右,相比之下,该阶段的费用较少,一般只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所以,要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在决策阶段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工程项目外部条件的工作力度;对各项贷款的条件应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才能保证项目决策的工作质量。
(二)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的影响。如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建筑方面应采用适用、经济、安全、朴实的原则;建设地点的选择,应选择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和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尽量降低长途运输费用,缩短流动资金周转时间;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采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标准;设备的选用,尽量选用国产设备;投资方案的选择,在技术性能保证的前提下,采用经济费用最小法进行方案的选择,在该阶段所有的决策内容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以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三)建设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主要经过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各阶段的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不同,即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率大致在±30%左右,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误差率大致在±20%左右,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率大致在±10%左右。另外,建设项目各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相应的造价表现为投资估算、总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结算、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前者造价控制后者造价,也就是建设项目以投资估算额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值。所以,只有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可靠的数据资料,考虑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合理地计算投资额,才能保证其他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是按照决策的内容使工程造价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额,为建设项目地正确投资提供可靠地技术经济指标。
(一)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是提高工程造价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造价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第二,对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地质地形条件、工艺选择及工艺水平以及设备选型等。第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如:当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生产能力相差不大、建筑结构形式相似、生产工艺相近时可考虑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第四,计算方法确定后应重点对计算中所取的参数进行比较细致的测算。这些参数的确定对工程造价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
生产能力指数法中的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综合因素包括物价上涨因素、定额水平的变化、政策性的调整等,其中物价上涨的影响最大。因此,综合调整系数f可表示为:
式中,f1——物价上涨调整系数;f2——定额水平变化的调整系数;f3——政策变化的调整系数。
可根据拟建设项目和已建项目期间的物价的平均上涨率来确定f1,即:
在上式中,f0——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期间物价的平均上涨率;n——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的间隔年数。
例如,某工程2005年建成,拟建项目投资估算年份为2010年,2005-2010年期间物价平均上涨率为6%,则:
若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期间定额发生了修编,则可根据前后定额水平的变化确定f2的取值,一般情况下定额水平不断提高,f2<1;若定额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则f2=1。
政策变化主要是对工程造价组成中有关费用的费率以及税率等的调整。这些调整都是可以进行量化计算的。实际上f3的确定比较容易。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
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价。必要性取决于社会或市场的需求状况,可行性是指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的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指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项目的经济性是项目决策的核心问题。而项目的投资(工程造价)是影响项目经济效益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因此,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模型,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界线清楚一致的标准。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不在于控制工程造价数的多少,而在于控制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即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动态的,它以满足项目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决策内容。即为工程造价计算提供依据。
2.工程造价计算。即根据项目特点选定计算方法并准确计算工程造价。在计算中若发现偏差(主要是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可以及时反馈到决策内容之中,这时可以考虑对决策的内容进行修正。
3.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4.经济效益识别。达到决策者期望的效益则完成了整个决策过程。如果达不到决策者期望的效益,则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例如,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艺选择等问题是否影响了投资效益。
(三) 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
建立科学的信息控制系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保证。
由于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和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的波动性和可变性对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建立完整的资源共享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供求关系的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加强工程的管理及监控,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如: 工程材料费一般占总投资的60%以上,因此,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大小, 而且目前材料价格已逐步由指導性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只有建立和利用科学合理的信息控制系统,把握市场材料价格的信息, 实施全过程信息管理。才能达到有效的造价控制,实现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
三、结语
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我们应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转移到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即决策阶段来, 加强对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重视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和广度, 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目标计划值与实际的偏差, 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达到未雨绸缪、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工程造价控制[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
[2]蒋传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