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每有人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我都会不遗余力地介绍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
这部回忆录,是王鼎钧的个人史,但其价值超越了个人,指向了历史。《关山夺路》的后记中,王鼎钧写道:“多少人都写自传,因为人最关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读者并不爱看别人的自传,因为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他自己。”但他的写作目的“不是写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识,反映一代众生的存在”。他希望读者由此能了解与关心那个时代,因为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因此他将自己这四部书定位为“回忆录”而非“自传”。史学家高华对王鼎钧给予了高度评价:“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20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我不清楚别人如何学习历史,我所知道的是,我和我熟识的同辈、学生所知的历史太有限,角度太狭窄。我们从教科书上、从所能读到的报刊上了解的历史,往往只有概述,而无细节,且只取一种角度。即使这种角度很大,毕竟有局限。王鼎钧的回忆录,在以下两方面都很出色:他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且不局限于一己之角度,因此角度往往有多种;他更有波澜起伏、生动细致的叙述,波澜起伏源于历史本身的动荡,而生动细致则源于他个人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出色的表达力,为大事记式的历史,补充出饱满的细节。如长春围城,王鼎钧为我们录下一名逃出的国民党连长的痛苦回忆,也记下这一事件对自己的重大影响。读过这段记述,再去长春,当能于今日的繁华中听见历史的回声,想象“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王鼎钧的回忆录对于教师这一读者群别有价值,即为我们提供了民国教育的众多图景。近年来教育界颇有将民国教育理想化之势,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对当下教育的失望。但民国教育只是一个时间段的教育的总称,形态多样,新旧并存。我们对其应如对一切事物,客观审视,批评借鉴。如处处将民国教育视为与现实对比的理想,目的却只在批评,而无建设,则是智力上的偷懒、行动上的不作为。因此将目光聚焦于具体的教育场景中的人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求现实中的点滴渐进,就变得尤为重要。
《昨天的云》第三章《我读小学的时候》,第九章《折腰大地》中关于私塾教育的记述,都值得参考。第四章《荆石老师千古》中那位人品学养皆一流、泽被一乡的“大老师”,第十三章《插柳学诗》中那位佯狂避祸、于荒乱破败中撒下诗歌种子的疯爷,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大老师”的写作观、疯爷的诗教,对语文教师来说,尤其有研读的价值。“大老师”写作教学的两处细节,可使我们窥一斑而想象全豹:当时学生都爱抒情的文艺腔,迷恋写作的王鼎钧“病情”最重。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大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只在发还作文本的时候淡淡地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说清明到了。”又有一次,王鼎钧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老人家毫不留情地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大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的写作观,影响了王鼎钧的一生。而我们今日读这些细节,会讶异于花腔“流毒”至今,学生的作文里依然充满这类矫饰,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学生背得一段华美空洞的铺排,依据作文题变换关键词,放在不同的作文开头“唬人”,闯过一场又一场考试。
我曾与学生共读王鼎钧的这段回忆,学生认同大老师的“质朴”,厌恶“花腔”的做作。但当我问他们考试时会选哪种文风时,他们响亮地回答我:“花腔!”他们正是凭着“花腔”一路胜出,进入众人向往的名校,这是对语文教育最有力的批评。而大老师不尚空谈,在具体的修改、示范中帮助学生的教学方式,也提醒我们日常的写作教学的弊端:比如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叙述要生动,学生也知道要生动,却不知如何生动起来。通过具体文字的揣摩与修改,让学生在水中而非岸上学游泳,80年前,大老师已给我们作出了极好的示范。
《怒目少年》为我们呈现流亡学校国立二十二中的历史:尽管难以避免党化而“独立”,颠沛流离中,人性也呈现出令人感慨的复杂甚至丑恶,但二十二中依然努力“立人”,王鼎钧也努力“成人”。老校长李仙洲本为鲁籍名将,创办学校收容山东的流亡青年,遗泽绵绵,可歌可泣。而我则对滕清芳这样的普通教师更感兴趣。这位年轻的化学教师,给了王鼎钧“五雷劈顶”的震撼,调和了科学与神学的冲突:“哲学研究神的意思,科学研究神的方法。”《关山夺路》中,宪兵连的训练也是一种特殊“教育”,善恶并存,深浅有别。那位能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从法理角度分解出三说的杨书质排长,令王鼎钧感念终生。大陆开放之后,王鼎钧费时五年,在河北乡间找到杨先生,报答当日之师恩。
取教育视角,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遍尝艰难冷酷,经历九死一生,王鼎钧如何能一直保持正直善良的心性?原因很复杂,我想宗教背景可能是不能忽视的原因之一。王鼎钧的母亲笃信基督教,挚爱母亲的他在教义熏陶下长大,形成了最初的信念。后来他经历战争的残酷,目睹人性的卑劣,深觉“造化弄人”,对基督教传统教义产生怀疑,直至90年代后期,才重新建构起了宗教观。尽管曾有过漫长的徘徊疑虑,但童年时播下的种子,成为人生的底色,使他能于困苦中不沉沦,终有所成。最近读到作家胡发云回忆父亲的长文,曾任国民党军医的父亲如何熬过历次运动,无须作家描述,我们也不难想象。但父亲“一世的作为,对待人生命运的态度”,让胡发云看到父亲内心的光,这光,同样与宗教有一些关系。今天的我们,又该寻求什么样的信念之光支撑起自己的人生?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内心的光”?我想我们至少可以努力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这种子在幼小柔软的心灵中(也在我们自己日渐冷漠迟钝的心中)生根,当真善美与对“人”的笃爱成为信念甚至信仰时,我们就可以避免飘萍转蓬般的无根之痛。
这,正是教育的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这部回忆录,是王鼎钧的个人史,但其价值超越了个人,指向了历史。《关山夺路》的后记中,王鼎钧写道:“多少人都写自传,因为人最关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读者并不爱看别人的自传,因为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他自己。”但他的写作目的“不是写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识,反映一代众生的存在”。他希望读者由此能了解与关心那个时代,因为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因此他将自己这四部书定位为“回忆录”而非“自传”。史学家高华对王鼎钧给予了高度评价:“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20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我不清楚别人如何学习历史,我所知道的是,我和我熟识的同辈、学生所知的历史太有限,角度太狭窄。我们从教科书上、从所能读到的报刊上了解的历史,往往只有概述,而无细节,且只取一种角度。即使这种角度很大,毕竟有局限。王鼎钧的回忆录,在以下两方面都很出色:他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且不局限于一己之角度,因此角度往往有多种;他更有波澜起伏、生动细致的叙述,波澜起伏源于历史本身的动荡,而生动细致则源于他个人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出色的表达力,为大事记式的历史,补充出饱满的细节。如长春围城,王鼎钧为我们录下一名逃出的国民党连长的痛苦回忆,也记下这一事件对自己的重大影响。读过这段记述,再去长春,当能于今日的繁华中听见历史的回声,想象“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王鼎钧的回忆录对于教师这一读者群别有价值,即为我们提供了民国教育的众多图景。近年来教育界颇有将民国教育理想化之势,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对当下教育的失望。但民国教育只是一个时间段的教育的总称,形态多样,新旧并存。我们对其应如对一切事物,客观审视,批评借鉴。如处处将民国教育视为与现实对比的理想,目的却只在批评,而无建设,则是智力上的偷懒、行动上的不作为。因此将目光聚焦于具体的教育场景中的人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求现实中的点滴渐进,就变得尤为重要。
《昨天的云》第三章《我读小学的时候》,第九章《折腰大地》中关于私塾教育的记述,都值得参考。第四章《荆石老师千古》中那位人品学养皆一流、泽被一乡的“大老师”,第十三章《插柳学诗》中那位佯狂避祸、于荒乱破败中撒下诗歌种子的疯爷,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大老师”的写作观、疯爷的诗教,对语文教师来说,尤其有研读的价值。“大老师”写作教学的两处细节,可使我们窥一斑而想象全豹:当时学生都爱抒情的文艺腔,迷恋写作的王鼎钧“病情”最重。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大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只在发还作文本的时候淡淡地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说清明到了。”又有一次,王鼎钧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老人家毫不留情地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大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的写作观,影响了王鼎钧的一生。而我们今日读这些细节,会讶异于花腔“流毒”至今,学生的作文里依然充满这类矫饰,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学生背得一段华美空洞的铺排,依据作文题变换关键词,放在不同的作文开头“唬人”,闯过一场又一场考试。
我曾与学生共读王鼎钧的这段回忆,学生认同大老师的“质朴”,厌恶“花腔”的做作。但当我问他们考试时会选哪种文风时,他们响亮地回答我:“花腔!”他们正是凭着“花腔”一路胜出,进入众人向往的名校,这是对语文教育最有力的批评。而大老师不尚空谈,在具体的修改、示范中帮助学生的教学方式,也提醒我们日常的写作教学的弊端:比如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叙述要生动,学生也知道要生动,却不知如何生动起来。通过具体文字的揣摩与修改,让学生在水中而非岸上学游泳,80年前,大老师已给我们作出了极好的示范。
《怒目少年》为我们呈现流亡学校国立二十二中的历史:尽管难以避免党化而“独立”,颠沛流离中,人性也呈现出令人感慨的复杂甚至丑恶,但二十二中依然努力“立人”,王鼎钧也努力“成人”。老校长李仙洲本为鲁籍名将,创办学校收容山东的流亡青年,遗泽绵绵,可歌可泣。而我则对滕清芳这样的普通教师更感兴趣。这位年轻的化学教师,给了王鼎钧“五雷劈顶”的震撼,调和了科学与神学的冲突:“哲学研究神的意思,科学研究神的方法。”《关山夺路》中,宪兵连的训练也是一种特殊“教育”,善恶并存,深浅有别。那位能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从法理角度分解出三说的杨书质排长,令王鼎钧感念终生。大陆开放之后,王鼎钧费时五年,在河北乡间找到杨先生,报答当日之师恩。
取教育视角,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遍尝艰难冷酷,经历九死一生,王鼎钧如何能一直保持正直善良的心性?原因很复杂,我想宗教背景可能是不能忽视的原因之一。王鼎钧的母亲笃信基督教,挚爱母亲的他在教义熏陶下长大,形成了最初的信念。后来他经历战争的残酷,目睹人性的卑劣,深觉“造化弄人”,对基督教传统教义产生怀疑,直至90年代后期,才重新建构起了宗教观。尽管曾有过漫长的徘徊疑虑,但童年时播下的种子,成为人生的底色,使他能于困苦中不沉沦,终有所成。最近读到作家胡发云回忆父亲的长文,曾任国民党军医的父亲如何熬过历次运动,无须作家描述,我们也不难想象。但父亲“一世的作为,对待人生命运的态度”,让胡发云看到父亲内心的光,这光,同样与宗教有一些关系。今天的我们,又该寻求什么样的信念之光支撑起自己的人生?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内心的光”?我想我们至少可以努力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这种子在幼小柔软的心灵中(也在我们自己日渐冷漠迟钝的心中)生根,当真善美与对“人”的笃爱成为信念甚至信仰时,我们就可以避免飘萍转蓬般的无根之痛。
这,正是教育的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