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意味的语言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专家陈钟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确实,丰富多彩的语言及其组合形式在特定语境中的含意是什么,有哪些意蕴、情味,表达效果好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一个”,等等,都是需要品味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语言文字有独到的发现和感悟,尽可能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于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只有师生品味课文语言的“自在行为”成为实践活动中广泛的“自觉行为”,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中语言学习的水准和境界。试择取四例略作解说。
  1.“淡然”的具体表现
  “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钱理群教授语)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要注意他“说了什么”,更要注意他是“怎么说”的,包括他是如何把语言“放在纸上,放在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以使文意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比如教读小说《祝福》,在品味“我”向鲁四老爷家的短工询问祥林嫂死讯这一片段时,笔者提问:你觉得短工对祥林嫂的死持什么态度?他对于回答“我”的问话有兴趣吗?学生基本能依据原文的“他淡然的回答”给出正确答案。教师追问:如果只看答话本身,你能看出短工对祥林嫂的死很漠然,并且全无作出应答的情绪吗?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教师提醒: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短工的答话特点。同学一番揣摩后,终于有所体悟。该处的原文是:
  ……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什么时候?”“怎么死的?”显然是承“我”的问话而来(形式上是在重复“我”的问话),这意味着于短工而言,是因为面对“我”一再追问,不回答不好,为完成任务,短工才漫不经心地勉强作答以交差;至于“还不是穷死的”这一反问,既十分笼统,语气中已有些不耐烦,而且说话也不避讳了(他前面说祥林嫂“老了”是避讳)。由此可见,短工对祥林嫂之死根本无动于衷,觉得“我”的问题根本不值得回答,人心之冷漠、麻木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2.“‘起!——起!’哎,它起来了”背后的情味
  汪曾祺在《晚翠文谈》中说,“语言是活的,滚动的。语言不是像盖房子似的,一块砖一块砖叠出来的”,“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整体”。汪先生散文的语言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其特点是疏淡雅致、“平淡有味”,这在《葡萄月令》里体现得相当典型。如文章“三月”部分有如下数段:
  三月,葡萄上架。
  ……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 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对于这部分文字,实际教学中我是如此导读的:
  (1)抽读“三月”部分,询问学生朗读时是怎样处理节奏、语气与重音的;师生一起思考“‘起!—— 起!’哎,它起来了”的朗读处理。
  ①有人说,汪先生的文章不是用眼睛看的,要靠嘴巴来读;读,才能读出汪先生文章独特的韵味。这里的“起!—— 起!”是劳动号子;整句话简约而不简单,写尽了作者动机单纯的期盼之情与充满童真的好奇之心(“哎,它起来了”简直就是从孩子口中发出的话语)。
  ②教师范读“然后,请葡萄上架……”,学生齐读此段。
  (2)品味“然后,请葡萄上架”中的“请”字,“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的“趴”字,以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这组排比句。
  ①“请”字让前面备料、刨坑、竖柱的活儿变得轻松有趣了,劳动不再是一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而是充满了诗意(我们似乎看到了果农们劳动时满面笑容、精神焕发的样子)。“趴”字把老藤写活了,它休养了一个冬天,该出来舒展舒展筋骨了。
  ②“把枝条向三面伸开……扇面似的伸开”,该句叙述葡萄上架的操作方法,用比喻、反复、排比修辞,细致地描摹了枝条展开的状态;三个状语铺陈,字里行间可见劳动者对葡萄的小心翼翼、百般呵护,以及看到葡萄上架后内心的舒坦、轻松。
  3.不合常规的“住那儿多年了”
  不合常规的语言,就是与正常的表述方式不同的语言。有些课文中,作者会用言不及意甚至违背常规的方式来表达不想直白表露的内容,让自己的意图、情感等含蓄地浓缩在更为适当的表述里,蕴含在那些看似不合习惯的语句之中。如杨绛名篇《老王》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按常理说,作者询问那个大院是不是老王的家,老王应该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然而他却含含糊糊地答了一句“住那儿多年了”。仔细品味,这句话意蕴非常丰富,它包含着老王无尽的酸楚和无奈:他的确住在那儿,那儿也能称得上“家”;但他孤身一人,困居一隅,这又怎能算得上一个“家”呢?因此,文章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实则是老王对贫寒的生活、凄苦的处境的感怀,流淌出来的是作者对独身而贫苦的老王深切的同情。
  4.“即使”这个虚词并不虚
  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的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其开头段如下:
  这些观众看见四名军警从早上九点钟就站在刑台的四角,就预料到将要执行什么样的刑罚,即使不是绞刑,也会是笞刑、割耳或别种苦刑。人群很快聚拢来,最后那四个军警被挤得太厉害,便只好不止一次地用马屁股和鞭子把他们“赶开”,这是当时人们的说法。
  在“裸读”本篇课文时,段落中的“即使不是绞刑,也会是笞刑、割耳或别种苦刑”让我停顿下来,凝神思考起“即使”一词有何意味。我的理解是:“即使”者,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使不是绞刑”的言外之意应是“最好是绞刑”,退而求其次,那么“笞刑、割耳或别种苦刑”我们勉强也能接受。例如日常生活中,公司职员可能会对领导说:“即使公司不能开给我万元月薪,每月八千元总该有的吧。”如此表达,正意味着“万元月薪”是再好不过的,“八千”则是“我”的最低目标(能接受的底线)。在雨果笔下,数量众多的中世纪群众以“欣赏”到“绞刑”(他人惨遭屠戮)为生活中莫大的乐趣,可见其冷酷、残忍、愚昧到了何种程度!当然,选文值得品味的语言点还有很多。如“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有的译本译成“这时候,他那一直干涸而焦炙的独眼里,涌出一大滴泪珠”,可引导同学比较哪个译文更为形象、传神。事实是,教师一旦对文本多处语言能有一番个性化的透彻琢磨,课堂教学的自信心必然大大增强,这对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其他文献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会遇到诸多困难,需要有效的引导。通过多年在教学中的尝试和积累,笔者探索出利用“数学卡”对學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利用“问题卡”和“信息卡”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基石,学生只有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梳理清楚,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从而灵活地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下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很多学校都在探究“自能课堂”这一模式。但是农村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大都不太愿意“说” ,这一现状就成了实行“自能课堂”的绊脚石。要想构建好“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创造合理、有效的说话途径;开创多种多样的评价途径,使学生想要“说”、敢于“说”、能够“说”。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课
一天晚上,我正在做奥数题,忽然,一道有趣的题日进入我的视线,题目说:一个四位数的左端为1,如果把左端的数字移到右端,那所得到的新四位数比原四位数的5倍小4。求原4位数是多少?  我尝试了好久的没有解出这道题目,无奈之下,我只能向爸爸求助。爸爸接过题目一看,“哈哈,太简单了!”爸爸大笑一声,我并不相信爸爸能解出这道题,很不服气,让他赶紧解。  不一会儿,爸爸就能我报了一个数:1999。我立刻验算,哎
每所中学都有那么几个风云人物,他们要么才华横溢,要么风流倜傥,要么德艺双馨,他们总是会受到全校师生的称赞。  小知是这一届的风云人物,和其他风云人物不同的是,小知没有出众的容貌,也没有一技之长,成绩也一直是不上不下,平日里还总受男生们欺负。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风云人物呢?!  事情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那时我们社团准备举办一个调查活动,而我被分配到的任务就是调查每个人的优点和对自身优点的认识程度。我
①在日本,榉木是身价最高的木材,被视作装饰木材中的珍品,常用于雕刻佛像或做佛龛,以及神宫的柱材。  ②20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木材商人看中了云南广南县深山中的一株榉木巨树,向村民提出愿出10万元人民币购买此树,准备拿去雕刻佛像后进行供奉,由于这株树是当地村民信奉的“神树”、“风水树”。日本商人的要求被村民拒绝了。  ③榉树为榆科榉属植物,该属有10种,分布于高加索至东亚地区,我国有3种。因其心材
说起我国源远流长的鄙视文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三千太学生、一曲广陵散的嵇康,绝对是文人相轻这一最传统的鄙视链的开山祖师。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个个是翻白眼的高手,他们鄙视名教、鄙视假道学、鄙视俗人,谁料这场游戏千年后扩散到当代生活的各个层次,不管你是否在意,这些“链条”正如一根根隐形尺悄悄标注你的段位。想抽离这个游戏?几乎不可能,只要你还受别人评价,就无法从鄙视链中脱身。  中产焦虑
初三上学期,语文老师因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于是撇下她的“心头肉”——整天让她操心的我们,“飞”去了北京。但临走前给我们布置完了一周的作业,并叮嘱我们认真完成。  可是没想到,我们却没有几个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我们放松了心情,开心地玩着,心里从来不去想作业的事。正当我们玩得忘乎所以、飘然若仙时,时间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星期一早晨老师回来了,我们看见她围着红围巾神采奕奕地微笑着进来,我们用自己最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
"没问题吧,你不会使我怀孕吧。"玲子轻声问我。"这把年纪怀孕很羞的。"  "没事的。放心好了。"我说。  她颤抖叹息。我温柔地抚摸她的背,我无法控制自己,只能紧紧抱住她。  "对不起。我忍不住。"我说。  "傻瓜,何必这样想嘛。"玲子拍拍我的屁股。"你在想这种事:"  "也许吧。"  "不必想这个。忘了它。你爱几时就几时。怎样?舒服吗?"  "太舒服了,所以忍不住。"  "何必忍呢?这就好。我也觉
虽然大半年过去了,但那个买草莓的小女孩,却一直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以回忆开头,设疑激趣,引发下文)  那是初夏的一个星期天,我照样“勤工俭学”——到镇上菜市场的临时交易区帮助爷爷卖草莓。爷爷种的草莓个大味甜,非常好卖。  我麻利地摆好摊,把“请不要挑拣”的牌子插好,不一会儿,就有好几名顾客围了上来,大家纷纷拿起方便袋,用手随机抓起草莓放进袋中,过秤付钱。(“麻利”一词用得好,暗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