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z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反映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长期研究和不断实践的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明确道德与法治在全部课程中的突出位置、道德与法治教师角色定位、道德与法治课堂注重公民素质的培养、注重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巧妙使用教学机智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道德;法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39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可以准确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知识获取的质量。有效研究和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永恒的主题。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师长期研究和不断实践的任务。可以说,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明确道德与法治课在全部课程中的突出位置
  首先,自古至今很多圣贤都很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和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进一步要求广大教师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就是说一个人思想品质出了问题,即便他智力再好、学业再优秀,反而会成为社会的一大危险。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集合了德育与智育而德育权重较大的学科。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及公民个人层面上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个人道德认识的开始,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影响深远。
  其次,道德与法治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主阵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应当把道德与法治摆在突出位置,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在教师层面,要加强道德与法治师资建设,通过职称改革、教师培养、教学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让教师明确道德与法治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突出位置,让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在学生层面,要明确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形成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业水平考查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有获得感,从而重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这样,道德与法治教师必定会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可用材料、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学生也会端正学习态度,认真、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确定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首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教师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书本”的观念,道德与法治课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决定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践者。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利用好课本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以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经验为载体,不断学习、反思,立足课堂,促进自身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和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
  其次,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行为的研究者和引导者。教师研究学生的學习行为及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研究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行为,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环境。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就要研究学生的生活范围、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及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
  三、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即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道德与法治素养是公民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具体体现在是否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否让学生准确认识、参与并适应社会,是否让学生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坚定理想信念和个性品质的公民。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综合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从教学设计开始,只有紧紧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四个目标,才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
  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明白,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活动是道德运用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是以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为起点和基础、以思想道德认知和行为能力提高为目标、以道德情感的认识和实践训练为载体的。
  另一方面,教师要紧紧抓住道德与法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课堂活动的正面引导观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合乎道德规范的语言与行为,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这样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的公民综合素养真正得到提高,使学生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应该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有效地组織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师生的关系十分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尤其在处理学生学校生活问题上,要巧妙使用一些语言或行为,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尊重和关爱,使学生能直抒胸臆,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信任和尊重感。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亲自示范读和写;要善于用带有鼓励和激励性的评语去评价每个学生的每次展示;要委婉地提醒每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让学生知道教师随时在关注他。此外,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还要提醒自己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理解和尊重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允许学生犯错,努力体现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必然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更加自信。总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保证最佳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最大限度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五、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小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处于初始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注重从学生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融入学生生活,认真观察,结合课时目标,注意选取典型案例,在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案例、理解课本案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收集的真实案例,在讨论或情境模拟中达成教学目标,加深学习效果。比如在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会尊重》一课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有成就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更要受到人们的尊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身边各行各业的人们的价值,必要时还可以出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比如开商店的阿姨、锄地的农民、学校里的勤杂工等,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这些平凡人的贡献,唤起学生对他们的尊重。对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在表达自己的态度上就比较积极。这样围绕课程目标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六、教师应该巧妙使用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为适应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自身知识经验,而巧妙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机智的应用会更好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中第一个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机智地引导他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再结合教师春风化雨的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但传播了这个学生的情感,让别的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而且别的学生也会模仿第一个学生,用准确的语句表达情感,这样所有的学生正确表达情感的水平和道德认知都会进步。还比如,教师可以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经历中发掘学习素材,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多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利用教学机智,可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七、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准确定位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行为的研究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定位,牢牢把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这个目标,注重细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经验积累,巧妙使用教学机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使命,通过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定能绽放多彩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徽.教学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明聪.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库[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刘碧霞.生活情境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6).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简介:张翔国(1987.9— ),男,汉族,甘肃高台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学习能力培养,课外阅读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可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综合能力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初中语文立体化课外阅读模式的构建,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发展
摘 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缅怀先祖、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文言文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着重要作用。在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也需要创新改革,教师应将文言文教材方面的知识与生活内容相融合并渗透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从多元化层面对文言文的内涵形成认知。本文就如何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學质量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相关创新方案。
摘 要: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并存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认知发展、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的求证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当前的实验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课堂质量和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  关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性学科,是初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物理科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受到各大学校以及广大物理教师的广泛关注。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丰富教学方法,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物
摘 要: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的发展目标。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直接或间接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帮助。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如“洋葱学院”。“洋葱学院”是一个具有游戏特色的平台网站,它融合了“洋葱学院”的特点和功能,以中学数学课堂为例实行了案例研究,详细介绍了电子平台网站在课前、课堂和课后练习中的应用,以帮助教师
摘 要:国学教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现今我国已经吸收和融合了国外的很多民俗文化,在吸收和融合这些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有效渗透国学教育,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相关部门提供
在新课标背景下,基础教育更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在小学阶段众多学科中,语文是生命教育开展的载体,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是学生探索生命的重要渠道。众多语文教材都体现了生命情怀,将生命平等放在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不充分等。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深入剖析小学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
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下形成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现代化的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师生关系变化,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学科是众多科目中基础且重要的一门课程。有效的语文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得到提高。阅读作为语文科目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重视且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基于此,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