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与作文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语感训练与写作训练,语感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作文教学与语感训练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同时作文教学是语感训练的延续与深化,也可以说语感训练与作文教学是同一个系列的训练。语感训练分课堂语感训练与课外语感训练两种。
  一、训练要立足于读
  本人的做法是每堂课确保20~30分钟让学生读,对于较短的文章则要求全文读数遍,对于较长的文章则采用选读、跳读、默读、速读等形式,对于篇幅较长的美文,如朱自清的《春》、诸葛亮的《出师表》则要求全文读,甚至背诵与默写,对古文教学则要求每篇必背,长篇幅的文章则分段教学,并要求当堂背诵,回家默写与翻译,第二天课堂检查。
  二、课堂语感训练
  讲是语言训练的方式,是语感训练的深化,也是语感训练的目的之一。口语训练的时间主要是课前几分钟,以轮流的方式上台演讲。形式可讲故事,可作总结,可对某事作评论,可围绕一个议题进行辩论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要及时发现学生讲话中的优点,并进行表扬,尤其是对平时不太发言、“三缄其口”的学生,要启发、要鼓励,同时要指明他们努力的方向。有些同学是课堂羞于启齿而课后则侃侃而谈的,这样的同学是有口才潜力的,他们怕的只是人数多,场面大,怕说错了,丢面子,他们的症结在于胆小,这样的同学则要进行胆量训练。
  三、课后语感训练
  课后语感训练主要是从课后阅读入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定向阅读一些文学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检查。由于文学书籍本身有很强的趣味性,大部分学生是愿意看的,极少数学生没有看书的习惯,教师要检查、督促、培养、鼓励。教师要以课堂教学的手段促进课后语感训练。(1)讲故事比赛。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讲到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然后动员学生课后看书,过几天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被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引人入胜的情节所打动,这就是课后阅读的开始。(2)补述情节比赛。学生课后看书多少,教师是很难知晓的,为了推进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书籍的活动,教师可以以试卷的形式出题考察,也可以开展补述情节比赛,这样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浓厚的环境中学习,以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延续与深化语感训练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可以起到语感训练的作用,并最终体现在作文上。学生阅读的好坏、多少,与作文教学都有很大的关系,而写作又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感本人进行了如下作文训练:
  (1)坚持每天写日记。日记是记叙自己心声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日记对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有很多情况下是表述不清的,是词不达意的,甚至会有不少病句,这是一道非常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情况如果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可能收效不很理想,本人认为学生只有多读多写才能逐步解决。
  (2)坚持规范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不能让学生自生自灭式写作,必须进行规范的作文训练。坚持按单元要求作文,每单元的作文训练体系与要求是比较合理的,先学课文,然后学写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作文教学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有训练,有讲评,每个环节必不可少,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规范的、科学的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作文教学就要走弯路。影响作文教学效果的因素恐怕是作文的批改,可以说每个语文教师都怕批改作文,于是少布置少写,可以少改,甚至不写不改,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作文教学水平。而课外练笔既要学生写,又可以把教师从批改的苦役中解放出来,从而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天地。当然,教师不是完全不管,要抽查,还要选改三分之一的作文,否则,学生对作文就无所谓,就会认为老师不管的,甚至不做这项练习。
  (3)作文教学需要鼓励。应该承认鼓励是提高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适时、中肯的表扬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法宝。我每周布置一次作文,周一则择优在班级选读选评,评出本班作文前十名的同学,然后给予表扬,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时还要买些奖品奖给学生,并提上“作文优胜者”等字样,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要让学生的家人看到他的进步,这样收效甚佳。另外,还要适时搞一些作文竞赛,全班的、全年级的、全校的均可。鼓励学生向《校报》投稿,向出版社投稿,每有被录用或获奖,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份荣誉,这样对作文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总之,语感训练要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目的,语感训练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互为提高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1981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 383例接受骨扫描检查的食管癌患者,分析其中131例骨扫描确诊骨转移患者的资料。结果食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是一种透过行动实践学习的方法。它是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载体,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参训者素质能力的目的。通过实践证明,将行动学习法运用在内训兼职教师递进式培训上,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参训者的综合素质能力能以及开发专业课程、进行基层培训教学的能力。  一、内训兼职
不久前读到一则教学案例,引起了笔者的几许思考。执教老师的一言一行不时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  案例:在二年级涉及心理健康内容的一次教学活动中,授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十分积极参与。活动结束,授课老师说要发五角星奖励,同学们都很高兴。可是,老师只给靠近讲台的前面五位同学发了五角星。当老师停止发放五角星的时候,听课教师发现一些同学显得很失望,有的还叹了气……  反思——“生
众所周知,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最根本的途径。正是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应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学校,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