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是指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偏离或反常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创作手法。“陌生化”能重新唤起人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激发人对周遭的探索,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感受。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自读文本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理解文本,完成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以多元视角拓宽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同时激发其质疑和探究的欲望,对文本进行再发现,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陌生化”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惯性化和学习倦怠感。当学生在陌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的综合作用下被唤醒和刺激,产生新感觉,获得新感知,生成新感悟,便能深入持久地保持学习的主动状态,进而达成学习目标。笔者运用该策略教授了《更衣记》一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次授课前,笔者在“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品味、体悟作者个性化的散文语言。”并据此设计了以“探究意蕴”和“品味语言”为主的教学环节。但评课老师一致认为学习目标太多,讲授内容太满,问题设计太浅,教学节奏太慢,课堂沉闷,教学低效。
一、教学反思
1.“学生的学”陷入“沉默沼泽”
在上课的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按部就班地梳理了文本,步步引,步步跟,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答案也缺乏深度。而传统的“理清思路,概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兴味索然,课堂显得乏味沉闷。由于问题的设计琐碎、机械,且停留于分析文本思路和内容的浅层次,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远未得到激发,以至于使“学生的学”陷入“沉默沼泽”。
2.“学生的学”滑向“末梢地带”
由于笔者着眼于“落实答案”,因而在“理思路”和“析内容”两个教学环节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品语言”的环节在仓促中结束,学生没有对文本“咬文嚼字”,未能吸收语言的营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被挑动,就立刻被“下一个问题”“下一个环节”压制。笔者则自说自话地补充讲解,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被教师话语“赶”去了“末梢地带”。
3.“学生的学”飘进“理想黑洞”
在预判学情时,考虑到理科班的学生对具有女性色彩的《更衣记》“好奇心”不足,对于篇幅较长的文本颇为厌恶,对文字的佳妙又不够敏感,笔者最终将教学目标故意降低了。这其实并不符合阅读教学“因体而教”的教学原则,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和价值并没有得到笔者的充分重视和深入挖掘。而那些“理想化”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度也不高,更谈不上提升其散文阅读的审美水平了。
二、“陌生化”策略
经过思考,笔者决定在二次教学中做出如下调整:在和文本深入对话的基础上,习得散文阅读的新方法。笔者计划将“陌生化”策略应用于第二次教学,引入“互涉文本”,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超越文本,“深入深出”。教师努力促生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充分,主动探求、思考和展示,师生有效对话,情意和谐,呈现良好的课堂生态。
1.目标整合,“文”“思”合一探“陌生”
笔者在备课时发现文本是张爱玲“以飞扬独特的姿态跃出末世文明废墟”的具体表现。同时对现代散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由于现代散文的最显著特征便是作者的个性通过文字得到了极大展现,那么散文阅读的“思想”和“语言”二维实际可合为一个问题。由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凝练成“体会、品读张爱玲散文极具个性的语言和思想情感”。笔者授课的对象是文科重点班的学生,他们对张爱玲其人其文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阅读冲动,他们的自读问题也集中指向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在课堂上,熟悉的“三维目标”不见了,学生更乐于沿着聚焦后“陌生”的学习路径探究,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还获得了深度的阅读感悟和愉悦的阅读体验。
2.精巧设疑,沿波溯源寻“陌生”
学生在预习时对文本已经有前置性理解,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超越学生的这种“熟悉基础上的陌生”,引导学生向深层次的“陌生”迈进,探寻文本奥妙。笔者探测学情后,发现学生课前已能了解文本中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并把握了文本内蕴,因此将课堂学习的主问题设计为:“教材编者删去了原文中男裝的发展变化历史以及结尾,你认为以下结尾的文字该不该删去?请简述理由。”这一问题正是学生前置阅读的盲区,可谓“从无疑处生疑”。在教学中,学生带着对文本的好奇极富兴趣地进行了探讨,生成了有效的问题群,课堂流程在学生的新的思考和表达中不断演进,教师则退居次席,只是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学生的理解让文本内涵进一步丰厚,也使课堂妙趣横生。
3.互涉文本,关联比照觅“陌生”
阅读教学不仅是教文本,更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针对这个文本和学情特点,笔者决定采用“文本互涉法”这一学生不熟悉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对张爱玲《更衣记》有更为深入和独特的理解。在教学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引入课堂的“互涉文本”是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的。互涉文本只能是客,教材文本必须是主。我们要弄清二者的关系,教学中绝不可喧宾夺主,甚至反客为主。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六段“互涉文本”,分别是:张爱玲《天才梦》结尾部分、张爱玲《私语》结尾部分、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节选、张爱玲《谈音乐》节选、张爱玲散文集《流言》张爱玲照片旁的题词、张爱玲《我看苏青》节选。学生带着极高的兴致阅读了这些文字,对《更衣记》中隐现的作者与“衣”的关系有了更透彻的解读,不仅激起了思想的火花,阅读视野也更为开阔,个体阅读活动有可能在课外延续。
4.撷词摘句,换移比删品“陌生”
散文语言是作者对心理感受的独特把握,是不加修饰的言语灵光,同时也是读者走进文本,触摸作者心灵的桥梁。张爱玲散文的语言极富个性,尤其是她的那些陌生化语言,总使人耳目一新。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涵味那些运用奇特比喻的句子、变形扭曲的词语、不合逻辑的搭配以及鲜明刺眼的语调。带领学生运用替换、删除、还原、比较等多种方法将陌生化的语句变成普通的表达,进行了一场“语言大冒险”,让学生对张爱玲的语言风格有了丰富的体认。
通过这次授课,笔者认为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是可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意给学生创设自由的阅读环境,使之主动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而对文本形成个性化的理解,由此学生才能够从文本的被动追随者成为主动建构者。这正是教师对阅读主体价值的捍卫,是在课堂上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极大尊崇,是教学实践中对“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应然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221000)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陌生化”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惯性化和学习倦怠感。当学生在陌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的综合作用下被唤醒和刺激,产生新感觉,获得新感知,生成新感悟,便能深入持久地保持学习的主动状态,进而达成学习目标。笔者运用该策略教授了《更衣记》一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次授课前,笔者在“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品味、体悟作者个性化的散文语言。”并据此设计了以“探究意蕴”和“品味语言”为主的教学环节。但评课老师一致认为学习目标太多,讲授内容太满,问题设计太浅,教学节奏太慢,课堂沉闷,教学低效。
一、教学反思
1.“学生的学”陷入“沉默沼泽”
在上课的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按部就班地梳理了文本,步步引,步步跟,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答案也缺乏深度。而传统的“理清思路,概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兴味索然,课堂显得乏味沉闷。由于问题的设计琐碎、机械,且停留于分析文本思路和内容的浅层次,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远未得到激发,以至于使“学生的学”陷入“沉默沼泽”。
2.“学生的学”滑向“末梢地带”
由于笔者着眼于“落实答案”,因而在“理思路”和“析内容”两个教学环节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品语言”的环节在仓促中结束,学生没有对文本“咬文嚼字”,未能吸收语言的营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被挑动,就立刻被“下一个问题”“下一个环节”压制。笔者则自说自话地补充讲解,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被教师话语“赶”去了“末梢地带”。
3.“学生的学”飘进“理想黑洞”
在预判学情时,考虑到理科班的学生对具有女性色彩的《更衣记》“好奇心”不足,对于篇幅较长的文本颇为厌恶,对文字的佳妙又不够敏感,笔者最终将教学目标故意降低了。这其实并不符合阅读教学“因体而教”的教学原则,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和价值并没有得到笔者的充分重视和深入挖掘。而那些“理想化”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度也不高,更谈不上提升其散文阅读的审美水平了。
二、“陌生化”策略
经过思考,笔者决定在二次教学中做出如下调整:在和文本深入对话的基础上,习得散文阅读的新方法。笔者计划将“陌生化”策略应用于第二次教学,引入“互涉文本”,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超越文本,“深入深出”。教师努力促生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充分,主动探求、思考和展示,师生有效对话,情意和谐,呈现良好的课堂生态。
1.目标整合,“文”“思”合一探“陌生”
笔者在备课时发现文本是张爱玲“以飞扬独特的姿态跃出末世文明废墟”的具体表现。同时对现代散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由于现代散文的最显著特征便是作者的个性通过文字得到了极大展现,那么散文阅读的“思想”和“语言”二维实际可合为一个问题。由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凝练成“体会、品读张爱玲散文极具个性的语言和思想情感”。笔者授课的对象是文科重点班的学生,他们对张爱玲其人其文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阅读冲动,他们的自读问题也集中指向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在课堂上,熟悉的“三维目标”不见了,学生更乐于沿着聚焦后“陌生”的学习路径探究,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还获得了深度的阅读感悟和愉悦的阅读体验。
2.精巧设疑,沿波溯源寻“陌生”
学生在预习时对文本已经有前置性理解,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超越学生的这种“熟悉基础上的陌生”,引导学生向深层次的“陌生”迈进,探寻文本奥妙。笔者探测学情后,发现学生课前已能了解文本中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并把握了文本内蕴,因此将课堂学习的主问题设计为:“教材编者删去了原文中男裝的发展变化历史以及结尾,你认为以下结尾的文字该不该删去?请简述理由。”这一问题正是学生前置阅读的盲区,可谓“从无疑处生疑”。在教学中,学生带着对文本的好奇极富兴趣地进行了探讨,生成了有效的问题群,课堂流程在学生的新的思考和表达中不断演进,教师则退居次席,只是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学生的理解让文本内涵进一步丰厚,也使课堂妙趣横生。
3.互涉文本,关联比照觅“陌生”
阅读教学不仅是教文本,更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针对这个文本和学情特点,笔者决定采用“文本互涉法”这一学生不熟悉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对张爱玲《更衣记》有更为深入和独特的理解。在教学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引入课堂的“互涉文本”是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的。互涉文本只能是客,教材文本必须是主。我们要弄清二者的关系,教学中绝不可喧宾夺主,甚至反客为主。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六段“互涉文本”,分别是:张爱玲《天才梦》结尾部分、张爱玲《私语》结尾部分、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节选、张爱玲《谈音乐》节选、张爱玲散文集《流言》张爱玲照片旁的题词、张爱玲《我看苏青》节选。学生带着极高的兴致阅读了这些文字,对《更衣记》中隐现的作者与“衣”的关系有了更透彻的解读,不仅激起了思想的火花,阅读视野也更为开阔,个体阅读活动有可能在课外延续。
4.撷词摘句,换移比删品“陌生”
散文语言是作者对心理感受的独特把握,是不加修饰的言语灵光,同时也是读者走进文本,触摸作者心灵的桥梁。张爱玲散文的语言极富个性,尤其是她的那些陌生化语言,总使人耳目一新。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涵味那些运用奇特比喻的句子、变形扭曲的词语、不合逻辑的搭配以及鲜明刺眼的语调。带领学生运用替换、删除、还原、比较等多种方法将陌生化的语句变成普通的表达,进行了一场“语言大冒险”,让学生对张爱玲的语言风格有了丰富的体认。
通过这次授课,笔者认为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是可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意给学生创设自由的阅读环境,使之主动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而对文本形成个性化的理解,由此学生才能够从文本的被动追随者成为主动建构者。这正是教师对阅读主体价值的捍卫,是在课堂上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极大尊崇,是教学实践中对“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应然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