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错”为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学习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文深入剖析了作业中错误资源的意义和教学价值,详细阐述了高中数学作业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5条策略:收集错误、剖析错误、纠正错误、总结错误、跟踪错误。
  【关键词】错误资源 高中数学 剖析纠正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一切,包括“错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犯错误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对于以前不会的或做错过的题目,考试时仍然不会或一错再错,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几次才能订正好。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但长期以来,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的理念和策略。大多数教师对学生作业中或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没有进行收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的原因没有作及时的记录和统计。批改时,教师只在乎结果的对错,而没有关注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和出现错误的类型。在作业或试卷讲评时,教师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忽视揭示错误形成的原因,出错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得到公开,错误就得不到解决,学生就不会意识到要调整原来的错误思路。长此以往,学生虽片面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时修改不对,甚至有时弄不清错误的缘由,反思纠错的对策。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资源呢?错误资源的教育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呢?笔者结合自己一年来的思考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交流。
  二、错误资源的教育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教育家斯宾赛说:“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那么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就成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不等式解法教学中的片断
  教师:已知二次函数f(x)=ax2 bx(a≠0)满足1f(-1)2,2f(1)4,则f(-2)的范围是()
  A.[3,12]B.[3,12]C.[5,10]D[5,10]
  学生:利用f(-1)和f(1)的范围解出a和b的范围,然后再求f(-2)的范围?
  其中解得:32a3,20b32所以f(-2)=4a-2b∈[3,12],选A
  这个过程看上去非常的流畅自然,但结果并不是很美妙。
  教师::如果我们把a,b的范围加起来与f(1)的范围进行比较,你会得到什么?
  学生:不一样。(学生震惊了)
  教师:这就说明我们以上的解法是有错误的,请想一想,究竟错在哪里呢?
  学生:我明白了,由f(-1)和f(1)的范围解出a和b的范围这个过程是不等价的。
  学生获得知识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上例中,笔者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3.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是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4.纠正错误
  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学习是一个比较长的、不断纠错的过程,而纠错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笔者认为纠错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本人而不是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往往比别人的错误要艰难一些。创设机会让学生通过检查,发现自己出现的错误,提高认识,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最终的效果往往会令人满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错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和错误原因进行整理、记录。笔者利用学校下发的纠错本,让学生记录下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记录时既要记下错解与正解,同时又要对错因和缺陷进行分析,从中总结教训和对策。每周对纠错本进行检查交流,让学生养成平时有空翻一翻,考前认真看一遍的习惯。改变过去“只要一错,总是常错”为“只要一错,抓住攻破,不能再错”,使学生在纠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纠错本中积累的不仅是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承认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让学生这样做,纠正的不只是错误,提高的也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这里记录着每位学生因错误而成长的足迹。
  以下是班級中学生的纠错本范例:
  5.总结错误
  实践表明,认知过程中的错误,通常不能一次得以解决。如果说发现错误是学生的第一次反思,改正错误是学生的第二次反思,那么总结错误、整理错误以致深化拓展便是学生的第三次反思。学生在解题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如果把这些错误都一味地归结为粗心马虎或认定学生根本就不懂不会,就过于草率了。其实,造成错误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总结吸取失败教训,才不会一错再错。通过一年的整理发现,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的错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念不清楚通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都不大注意,趋于形式化,不注意其内涵的挖掘从而造成基本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学生对于相似的临近概念又辨别不清,不能正确分辨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从而造成解题错误。
  (2)审题不清,导致错误
  正确理解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特别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在解题时总是“走马观花”,略览题意,根本分不清题目“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更不用说其内在联系了,从而在似是而非、顾此失彼的思想状态下造成解题错误。
  (3)思维不严密,导致错误
  思考不全面,遗漏特殊情况,致使解答不完全,不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从而表现出思维的不严密性。如证明等差或等比数列时,缺失对n=1的讨论;求直线方程时遗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只考虑焦点位于x轴的情况,等等。总而言之,由于缺乏对问题全面的认识,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这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
  (4)忽视隐含条件,导致错误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那些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或者从提设中不断挖掘并利用条件进行推理和变形而重新发现的条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和利用隐含条件,导致解答不完整或错误甚至不能找到解题途径。因此,挖掘数学命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基本功,也是培養学生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学生不加以重视,就会走入“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怪圈,对数学学习极为不利。
  6.跟踪错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改错再错的情况,学生的有些错误往往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学生经过以上的析错、纠错,总结错误,过了一段时间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能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对错误做好跟踪和检测工作。让学生做到平时经常回看纠错本,同时为了检查学生改错的效果,笔者利用学校每周星期二安排的预备课,将一周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进行检测,及时的批改,对重复出现的错误加强指导。对于数学学困生,由于其对知识掌握不够好,因此其自主纠错能力较弱,笔者通过面批、答疑等个别辅导形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定期检查纠错本,指导经常回看纠错本,考试前指导合理利用纠错本,树立他们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与识错改错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启伟.“学生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教学启示”.中国数学教育.2009.11
  [2]翟荣俊.“让纠错成为一种开开发的教学资源”.中学数学月刊2010.3
  [3]赖国强.“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教学策略”.中国数学教育.2009.12
  [4]周祖艳.“通过纠错加强双基”.上海中学数学.2009.1-2
  [5]莫国良.“通过“试误”教学,走向高效解题”.数学教学通讯.2009.5
其他文献
【摘要】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内涵,有效落实数学课改理念的课堂仍然鲜见。同时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是不好体现的,这就是对“三维目标”内涵没能准确把握的重要原因。【关键词】数学课改课程理念教学思考数学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各学科提出的共性目标,但从课堂教学的现实来看,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内涵,有效落实数学课改理念的课堂仍然鲜见。教师依
【摘要】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实现初中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该项目以当年入学的新生为对象,纵向跟踪,直到该届学生初中毕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语文素质;“四读”教学;默读;散读;赏读;研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界,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法研究,但都只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系统的、实质性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对
【摘要】《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和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学互动。所谓教学互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教和学两个层面实现目标的教学运动形式。  【关键词】和谐互动;化学课堂;形式  “仁和”理念下的和谐互动课堂,师生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作为农村小学,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又相对薄弱,如何有效落实口语交际的教学,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也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一大体现。  自己在农村小学从教近20年,对此也作过多次的思考与实践,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我们教学班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利用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一提到习作教学,许多老师都会面露难色,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习作课上,学生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老师批改习作时,也常是愁眉紧锁,唉声叹气。无奈之下,常会应付了事。甚至有些老师不敢教中高年级,因为害怕面对习作教学。出现此情形,原因无非是教学训练形式模式化,遏制学生的兴趣;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应变能力。如何让老师不再惧怕习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快乐习作,已成为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一、降低要求,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评价活动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校内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 课内外学习与运用中拓展综合素质活动课程的内涵,使课程资源成为源源不断的一泓活水。  【关键词】综合评价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空间和舞台;社会即学校;扩大语文视野  初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的素养取决于从小受到的教育。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十几年来,我有幸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使我对学生的了解更近一步,也使我更好的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大多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实践也证明,“任务驱动”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在“任务驱动”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辅之以科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经过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较
中学的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学校工作中的能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具备相对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养成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风格;个性相对稳定,在人际交往中呈现亲社会性,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基本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办学目标,培养具备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格高中毕业生的培
【摘要】基础德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正逐渐形成中小学德育新的走向。但落实好基础德育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些学校的德育在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后,大有“规则泛滥”势头;从娃娃抓起的指令性德育,使基础德育相互割离、时间和空间被大量挤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国家规定的稳定性、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不懈使之逐步积淀而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