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心理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咏北在《音乐鉴赏》一书中对音乐欣赏做出明确定义,即:它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实践活动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感受和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作为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于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鉴赏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之心理因素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欣赏教学的几点探索和认识。
  1. 音乐欣赏心理结构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体系
  1934年黄自指出,音乐欣赏有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方面。
  1983年张前在他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一书中,把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为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四要素。
  80年代在国内引起关注的还有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A.Copland)的音乐听赏三阶段论,他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全是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 …(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纯音乐阶段。”
  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
  各家理论观点不尽相同,存在的差异也多可视为一种互补。总体来看,完善的音乐欣赏活动根据音乐的不同类型、特点、功能以及不同的欣赏场等,心理结构各成分由低到高或单独地或综合地起作用,而音乐欣赏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首先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有理性认识的渗入,这种理性认识包括对音乐形态的感知、对作品意蕴的把握、以及对作品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审美评价,然后在感性与理性的整合中达到情感的升华,达到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感悟。
  2. 从“听”入手,抓住学生音乐欣赏的一般心理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得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听觉,听音乐是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而音乐欣赏表现为欣赏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欣赏的一般过程。刘金华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分析指出,年幼儿童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所吸引而分心,再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少灵活动。
  我在进行一年级《狮王进行曲》欣赏教学时,起初在教学设计中以音乐体验为主线,忽略了音乐本体,在初听《狮王进行曲》时,急于让孩子们表现音乐形象,没有给孩子先静听音乐的时间,学生还未把握《狮王进行曲》中的音乐形象就草率让他们投入情景表演,结果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情景表演中,而音乐成为名副其实的陪衬,很多孩子可能并没有留意到这一课重点要欣赏的乐曲,只是通过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来的想象在进行表演,却没有真正去根据欣赏曲《狮王进行曲》中的旋律变化想象不同的音乐形象。这违背了孩子们音认知心理,也违背了音乐欣赏的主旨,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把握孩子们的欣赏心理,让孩子们先听,进行直感状态的音响感知,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发现和认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音乐形象,然后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使表演为学生理解音乐服务,孩子们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添加表演、伴奏,进一步体验与感受,发现音乐的美,理解音乐内涵。
  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 刘金华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分析了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做出界定,4-7岁的儿童为直觉思维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7、8岁的儿童不再集中于对象的某个特征或某种状态,集中于主体所持有的某一种观点,而能够以所有可能的迂回和回转去追随外界变化,依据客观的交互观点的系统去协调个别观点。而到11、12岁,孩子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并随着年龄增长,对定义概念的那些方面逐渐与大多数成人认为的关键东西相一致。还以一年级欣赏教学《狮王进行曲》为例,当我问孩子们:“当狮子走到小动物当中用吼声来显示自己兽中之王的身份时,其他小动物会怎样?”原本想让孩子们回答:“小动物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向兽中之王——狮子打招呼。”可是大多数孩子都说:“小动物们都吓的往后躲!”我在预设教学情境时忽略了6-8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这个过度期,孩子们可能只会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得出狮子会吃小动物这样一种认识。当时,我立即引用动画片《狮子王》中辛巴的爸爸向辛巴解释狮子作为兽中之王为什么还吃羚羊的原因,引出了自然界生物连的关系,虽然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我想要得答案,可是,花费了很多课堂时间。“生物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应该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可是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其含义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课后我对此进行了认真反思,我想:如果当时我模仿狮子的口吻说:“小动物们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们,我今天是专程来参加你们的迎新年音乐会的。”然后在问:“小动物们听到狮子这样解释会怎样?”用这样非常富有童趣的语言,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会热情地欢迎狮子的到来了,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让孩子们更真切地进入情景中去感受音乐。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教师应特别注重把握学生音乐欣赏心理过程,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其心理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有的放矢的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
  参考文献
  [1]罗小平 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1
  [2]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2001.2重印) 
  [3]朱咏北.音乐鉴赏[M].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1
  [4]蒋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J].中国音乐教育,2006,(3).
  收稿日期:2010-05-19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
期刊
语法是词形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总和,可比喻为语言的“骨架”,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础。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在初中语法教学基础上的加深与拓展,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倡学以致用,在表达中加强语法意识,强调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和运用。  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沉闷,收效甚微”的现状,往往同样的语法现象,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一遍遍讲解、操练,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是新课改的践行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在课堂导入时采用游戏、故事、谈话、图片、实验、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自主学习    1.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而,现代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课内联系、课内外结合、课外延伸,培养应用意识、增强运用自觉性、提高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当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真正地走入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学校道德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语文学科在实施德育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学得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利用教师本身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式的道德教育,真正达到“寓德于文,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探索    “德育”一词最早产生于欧洲,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王国维在1
期刊
技校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大趋势,素质教育主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全国国民的素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用工制度的大变革,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学校向社会输送大量一专多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合格的劳动者,这正是与社会和
期刊
【摘要】随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数学课堂,它的优势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想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出发。我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对策;思考    1. 明晰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培养师生情感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激发;方法  In the ma
期刊
我国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过于强调对学生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分关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因而导致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过于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评价体系立足于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将发生质的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战场。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语文课程标准不至于只是纸上谈兵,而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呢 这就取决于语文课堂。下面就想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个人意见用以抛砖引玉。   1.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