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 旨在听心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泛在学习是一个既新且旧的事物,从学习的视觉出发,其旨在着眼于儿童整体素养的提升,关注并改善影响儿童数学素养的形成各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充分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置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数学素养于泛在学习中,从而构建数学素养地图。
  关键词:泛在学习;听心;学会;会学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通过学校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形成六大综合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在泛在学习中听懂学生的心,让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从而构建小学数学素养地图。
  一、听图示之心,构建抽象素养地图
  图示学习是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方法。借助于图示,教师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也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利用线段图或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了解数量之间的联系,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加强策略意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会学数学,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
  (一)“图”与“意”之心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例1是和差问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的思考、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就需要借助画图这种直观的形式来理解数量间的联系。画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可以怎样解决问题。这么做,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体会线段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画图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例2是让学生学会画示意图整理实际问题的条件,并且能利用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正确列式解答。
  (二)“图”与“智”之心
  数学特级教师徐斌老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内容时,不急不躁,步步为营,润生无痕。首先,例题的教学细致入微,重在方法指导。从读题后要求学生静心思考1分钟,到分析题意后生说师画示意图,再到学生自己根据题意画图,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其次,变式题的设计层层递进,重在学法引导。从已知長,长增加、长减少引起面积变化,到已知宽,宽增加、宽减少引起面积变化,再到长宽都不知,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等。徐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如何画好示意图,在确定示意图后,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怎样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答题思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画图的必要性,感受画图的价值。最后,学生对画图策略的感悟一下子从初级水平——动手操作、中级水平——脑子里画,提升到了高级水平——手脑并用。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画图是数学学习的一种策略,而学会画图则是一种数学素养。
  二、听描述之心,构建逻辑素养地图
  学习活动是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数学规律的描述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重在听懂“同”与“异”之心。学生在描述时,重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大胆进行尝试,独立对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时,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微调:先从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引出两点间的距离;再从线段向一端,向左向右无限延伸得到射线,线段两端无限延伸得到直线;然后由线段的两个端点A、B进行操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从一点出发只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角。学生在描述射线和直线时,借助于线段的特征,大胆地猜测、想象,教师则结合信息化技术、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了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了直线,从而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素养。
  三、听联系之心,构建建模素养地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联系前后知识的能力能开启学生心智,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通过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多地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增长数学才能,又有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在体会数学来源的同时,会更加热爱数学与生活。
  (一)“点”“线”“面”之心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起点以及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来展开教学。通过多次操作,多次比较,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尤其是在明确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追问、启发和诱导,研究学生的研究,发展学生的发展,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贯穿始终,合理运用观察比较法、小组学习法、操作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倡导思考的自由,表达的自由,操作的自由,使数学学习如呼吸般自然,从而育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于无形中。
  (二)“数”“图”“事”之心
  例如,远古时代,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一渔民在从右往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每打一天渔就打一个结,“满五进一”,用来记录累加打鱼的天数(如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位渔民已经累计打鱼多少天?
  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五进一”的数为:千位上的数×53+百位上的数×52+十位上的数×5+个位上的数。由此可见,这类题目是用数字表示事件。在解决问题时,要从数、图、事的联系入手,只要用2×53+1×52+2×5+4就可以求出最后的得数为289。
  四、听巧算之心,构建运算素养地图
  四则运算,几乎覆盖了小学数学所要学习的全部知识。听懂“律”与“算”之心,掌握巧算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从而构建数学运算素养。   教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这个单元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理解并掌握运算律。例如,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解题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258-36+242-54,班内好几位同学第一步做对了,算式列为(258+242)-(36+54),接下来却算成了500-100=400。又如在巧算25×24时,可以这样算25×4×6,也可以这样算25×4+25×20,而有些学生会写成25×4×20,导致错误。由此可见,学生学会巧算的方法很重要,而养成静心、用心、细心的数学运算素养更重要。
  五、听比较之心,构建想象素养地图
  许多实际问题,通过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便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識串成线、联成网,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更直观,辨别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更强。
  (一)“图”与“意”之心
  如下图,方格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160,整个长方形表示( ),图中最大的梯形表示( )。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90%的学生第一空都对,因为他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阴影部分和整个长方形之间的联系。而第二个空每个班级做对的学生基本不超过50%,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没找准最大的梯形,二是在比较阴影部分面积和梯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出错。由此可见,学生对图意的理解尤为重要。
  (二)“境”与“理”之心
  例如,在教学例题“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有24根跳绳,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时,在理解题意后,教师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列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具体说说自己的算理以及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方法一:(6+4)×24 ;方法二:6×24+4×24。第一种方法是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比较后的发现举例、猜测、验证,从而明确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在整个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六、听整合之心,构建分析素养地图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听懂“变”与“定”之心,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例如,老师在上六年级“图形运动总复习”一课时,可以从复习课的主要功能——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四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抓住知识的核心和本质,从运动的三要素,即运动、大小和位置来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的活动而展开的,都是结合对各种运动注意点的整合而研究的。通过对图形各类运动的整合,通过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课件展示错误解题和规范操作的整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透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听学习之心,构建数学素养地图;另一方面,要听学生之心,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参考文献
  [1] 杨孝堂,陈守刚. 泛在学习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2]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文化在当代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德育价值。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小学德育  當今,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目前来看
期刊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导入方式能提高小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前置式绘本的导入形式,以绘本生动、灵活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导入;前置式绘本;课堂教学;难度梯度  导入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
期刊
摘 要:只有让浓厚的学习兴趣做支撑,任何学习才可能免于枯燥与乏味。传统的绘画教学通常都是老师占据主动,学生跟随着老师的节奏进行绘画临摹。这一教学方式置学生于被动之中,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照猫画虎地对图案进行复制。如此一来,学生就缺少了主动性,丝毫体会不到绘画的快乐。新课程改革对快乐教学这一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有了实质性要求,笔者摸索出了三点策略,以期对未来的绘画教学能够提供助益。  關键词
期刊
摘 要: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教育正在经历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功能转变。按理说,我们的小语教学也应该从培养记忆者的教学范式脱离开去。遗憾的是,以更多更快地记住知识点为目的的课堂依旧大行其道,教师主导灌输,学生被动参与。文章分析了被動学习屡遭舆论挞伐却依旧根深蒂固的原因,并尝试从语文课堂的思维原点入手,探寻能动学习的价值,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跨界整合课程开发的策略,围绕科学、德育、艺体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绘本拓展阅读课进行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究,以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内容,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主阵地上落地生根。  关键词:学科融合;英语绘本;拓展阅读  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
期刊
摘 要:在现行的译林版《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都属于文本阅读材料。文章阐述了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预设文本、理解文本、运用文本,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提问;预设;理解;运用;思维  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1]一节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应该是学生在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中,学会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分析、
期刊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我园通过优化户外活动环境、优化户外游戏指导、优化户外游戏内容三个措施,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优化;活动环境;游戏指导;游戏内容;全面发展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游戏化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思考游戏精神在户外活动中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尝试整合现有资源,就地改造,从而使我园的户外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正成为户外游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比较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与部编历史教科书对经济重心南移表述的异同,分析部编历史教科书的编制特点与叙述差异,结合史学成果对部编历史教科书的变化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部编历史教科书;经济重心南移;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为此,《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明确要求“理解中国古代经济
期刊
摘 要:解放初期,江苏作为华东地区的戏曲重镇,也进行了戏曲改革。具体做法是开办艺人学习班,通过艺人思想改造带动剧目和制度改革。文章通过艺人学习班的情况、艺人学习班的策略调整、艺人学习班的具体收获三个方面阐述了解放初期江苏艺人学习班的开展和成效。  关键词:解放初期;戏曲;艺人学习班  194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阐明戏曲在新中国思想文化改造运动中的重要性。社论认为旧剧必须加以改革,因为旧
期刊
摘 要:音乐是有灵魂的,没有灵魂的音乐仅仅是音符的堆积物,打动不了人。在竹笛的演奏过程中,要将乐谱情感和演奏者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表演出最美的乐章。文章将研究和分析在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竹笛;演奏;情感表达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乐器之一,竹笛以其独特的音色音符备受人们的喜爱。想要提高竹笛的演奏效果,就必须从演奏技巧和情感融入两方面着手。演奏技巧可以学习并死记,多次演练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