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教育正在经历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功能转变。按理说,我们的小语教学也应该从培养记忆者的教学范式脱离开去。遗憾的是,以更多更快地记住知识点为目的的课堂依旧大行其道,教师主导灌输,学生被动参与。文章分析了被動学习屡遭舆论挞伐却依旧根深蒂固的原因,并尝试从语文课堂的思维原点入手,探寻能动学习的价值,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能动学习;课文课堂;原点
“原”指“最初的,开始的”,也有“根本的,本质的”意思。那么,原点就是事物本质所在。语文课堂的原点是什么?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百年前就告诉我们了:“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让学校少些喧嚣,让学生独具闲暇的快乐和进步。”少教多学,独具闲暇——不难发现,学生的高度参与和独立思维就是语文课堂的原点。可一边是“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这样人人皆知的改革理想,另一边却是“被动课堂”好似巍巍大山岿然不动的残酷现实。这些在操作层面为何始终无法落实呢?我们可以追溯出以下原因。
其一,历史的“一脉相承”。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课堂教学几乎等同于记忆教学。古时读书,学生是不可以随便举手提问的,只要跟着夫子的讲述摇头晃脑地记下来就可以了。教师对学生的即时学习状态是漠视的。师生对话、生生交流更成了天方夜谭。这种观念折射到现今,就演化为部分教师习惯于知识的灌输,追求优秀记忆者的培养,他们为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容量拼尽全力,但思维发展成为空谈。
其二,好心的“一厢情愿”。教师走入课堂,总希望将自己研读教材的所得一股脑儿都给学生,总不自觉地以成人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流程。其实成人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与孩童相去甚远,教师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学生能懂的或者感兴趣的。教师这种主观的一厢情愿不仅无法在学生身上取得成果,还会从根本上消磨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意识和学习兴趣,并无法让学生葆有自己的独立思维。
其三,无奈的“鱼与熊掌”。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有时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效率是教师的当堂追求,立足于当前的四十分钟;效益则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如今,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各类检测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预计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达成度要高。教师只好加快课堂节奏,遇到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便停停想想,启发学生再想,若是启而不发,只好替其回答,自然谈不上什么乐学善思。
我们都说,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如果去翻阅近些年的高考卷,我们就会发现,命题越来越灵活,仅凭听讲记忆的学习活动难以支撑。因而,我们的课堂切实需要“能动学习”——采用一种方式,让学生卷入学习活动,展开有广度有深度的思维方式,使其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自主收集、整合并做出判断的结果。那么,从原点思考,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能动学习的价值和运作策略呢?
一、探索学生的原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哪里?
在能动学习中,课堂能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否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是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原点。小学阶段的孩子处在最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段,他们视角里的生活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充盈着童趣,洋溢着童真。在他们眼里,世界万物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是触手可感的。我们的教学要回归孩童生活的本真,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在课堂上质疑、思考、沟通,源源不断地获得学习内驱力。
孙双金老师曾执教《儿童诗》一课,这堂课“玩”出了孩子的兴趣,非常精彩。上课伊始,孙老师就和学生聊:“孙老师今天要做一回魔术师,把你们全变了,你们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师生距离瞬间拉近,学生兴致盎然。在读赏儿童诗《阳光》这一环节时,孙老师又带着大家玩起了改字游戏,“阳光在溪上流着”还可以怎么说呢?一学生说“阳光在溪上玩着”时,老师让学生说理由,学生说,阳光就像小朋友,可活泼了,在小溪上玩耍,把小溪打扮得绚丽多彩。接下来,老师进一步让学生按句式“阳光在( )”创编句式。学生更是起劲,纷纷表达,“阳光在黑板上躺着”“阳光在小鸟上骑着”“阳光在屋顶上站着”“阳光在梦中闪着”……整堂课,孙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耍”,学习过程在玩中步步推进,课堂俨然成了思维的游乐场,向生活的远方发散,向认知的无穷尽处进发。这些“玩”的背后折射的是孙老师对儿童的尊重,对儿童思维方式的保护。
二、关注课堂的原点:学生的学习探究力在哪里?
进学之道在乎问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以问题为起点,又以问题解决为指向并在这一矛盾中推进发展的。这儿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必须是能促进学习主体的自觉和自悟的。那怎样的问题,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力呢?能动学习理论认为,只有把学习问题和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勾连起来,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入探究情境,培育思维。很多孩子在学习中没有表现出探究的欲望,并不是他们天生不会质疑,而是长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指点江山,既没有学生疑惑的时间,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无法引发其情感共鸣。因而,我们的课堂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经验和情感参与真正的学习,使得儿童能够切实感到学习活动的价值。
笔者在教柳宗元的《江雪》一课时,做过尝试:诗句十分简短,一读就明白,谁来说说读后感?大家都愣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举手:我觉得柳宗元很傻,那么冷的天,在家烤烤火多好,为什么出去钓鱼?他肯定冻得瑟瑟发抖,鱼竿一抖一抖,鱼儿不会上钩的。教室里哄堂大笑,不少学生点头附和。的确,以孩童的生活经验判断,天寒地冻出门钓鱼根本不合常理。此时,笔者出示诗歌写作背景,继续追问:那柳宗元为何做出如此举动?学生纷纷举手。“我在特别伤心的时候也喜欢到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诗人遭受打击,无人理解,更无人诉说,他是出来排解情绪的。”“诗人觉得没人明白他,他的内心很孤独,我在遭遇挫折时也会这样”……孩子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童言童语为诗人遭受打击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万千情绪做了最生动的诠释,这远比教师一味灌输生动得多。因而,我们应当尝试追求这样的课堂:适度开放,以问题设计为导向,让学生提问,关注矛盾冲突点,并对有质量的问题做出串联,凭借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共学,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问、自主解决的场域,学生思维的触角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并向纵深处蔓延。
三、追寻教育的原点:学生的生命发展在哪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从原点思考,应当是关照学生的生命发展。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教育不能单纯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意培养在同他者展开对话的过程中,体验问题解决或新意念的创生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合作意识,重视彼此之间意见的交换、整合和超越,从而产生新能力。如今的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极强,但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我们教师,看似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实则常常把它当作教学环节的一个点缀。合作学习,如何落到实处?能动学习理论提示,关键是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最近发展区”。
听一位教师上部编版课文《去年的树》,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四人小组合作给课文补上提示语,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商量着填写。其中有一组四个孩子中的一个提出了异议:“我觉得课文中没有写提示语是有它的道理的。难道作者不会写吗?小鸟对树的情感就在对话中,我们能够读出来,为什么一定要写出来?”另外三个孩子沉默了一会儿,也表示同意,补充道:“况且小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不见了,那么伤心着急,哪里还顾得上摆什么表情啊,老师以前不是说过,情况紧急时,不用提示语嘛。”……给简单的或者有规律的对话加上提示语,我们见过不少课例,这对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有一定的训练价值,偶一为之,未尝不可。这个小朋友说得好,情在字里藏,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的行文特色,可以充分体会,何必写出来,更不用说还要大张旗鼓合作讨论。这就是很典型的因内容选择有了偏差而带来的无效合作。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借助课堂学习已创生了自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是照亮他生命旅程的一缕光。
课堂正在转型中,让我们把目光始终聚焦在学生身上,关注学习情绪,关注获得过程,关注思维发展,探寻能动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周一贯.语文课堂变革的创意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成尚荣.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J].人民教育,2010(9).
关键词:能动学习;课文课堂;原点
“原”指“最初的,开始的”,也有“根本的,本质的”意思。那么,原点就是事物本质所在。语文课堂的原点是什么?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百年前就告诉我们了:“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让学校少些喧嚣,让学生独具闲暇的快乐和进步。”少教多学,独具闲暇——不难发现,学生的高度参与和独立思维就是语文课堂的原点。可一边是“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这样人人皆知的改革理想,另一边却是“被动课堂”好似巍巍大山岿然不动的残酷现实。这些在操作层面为何始终无法落实呢?我们可以追溯出以下原因。
其一,历史的“一脉相承”。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课堂教学几乎等同于记忆教学。古时读书,学生是不可以随便举手提问的,只要跟着夫子的讲述摇头晃脑地记下来就可以了。教师对学生的即时学习状态是漠视的。师生对话、生生交流更成了天方夜谭。这种观念折射到现今,就演化为部分教师习惯于知识的灌输,追求优秀记忆者的培养,他们为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容量拼尽全力,但思维发展成为空谈。
其二,好心的“一厢情愿”。教师走入课堂,总希望将自己研读教材的所得一股脑儿都给学生,总不自觉地以成人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流程。其实成人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与孩童相去甚远,教师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学生能懂的或者感兴趣的。教师这种主观的一厢情愿不仅无法在学生身上取得成果,还会从根本上消磨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意识和学习兴趣,并无法让学生葆有自己的独立思维。
其三,无奈的“鱼与熊掌”。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有时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效率是教师的当堂追求,立足于当前的四十分钟;效益则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如今,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各类检测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预计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达成度要高。教师只好加快课堂节奏,遇到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便停停想想,启发学生再想,若是启而不发,只好替其回答,自然谈不上什么乐学善思。
我们都说,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如果去翻阅近些年的高考卷,我们就会发现,命题越来越灵活,仅凭听讲记忆的学习活动难以支撑。因而,我们的课堂切实需要“能动学习”——采用一种方式,让学生卷入学习活动,展开有广度有深度的思维方式,使其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自主收集、整合并做出判断的结果。那么,从原点思考,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能动学习的价值和运作策略呢?
一、探索学生的原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哪里?
在能动学习中,课堂能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否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是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原点。小学阶段的孩子处在最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段,他们视角里的生活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充盈着童趣,洋溢着童真。在他们眼里,世界万物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是触手可感的。我们的教学要回归孩童生活的本真,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在课堂上质疑、思考、沟通,源源不断地获得学习内驱力。
孙双金老师曾执教《儿童诗》一课,这堂课“玩”出了孩子的兴趣,非常精彩。上课伊始,孙老师就和学生聊:“孙老师今天要做一回魔术师,把你们全变了,你们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师生距离瞬间拉近,学生兴致盎然。在读赏儿童诗《阳光》这一环节时,孙老师又带着大家玩起了改字游戏,“阳光在溪上流着”还可以怎么说呢?一学生说“阳光在溪上玩着”时,老师让学生说理由,学生说,阳光就像小朋友,可活泼了,在小溪上玩耍,把小溪打扮得绚丽多彩。接下来,老师进一步让学生按句式“阳光在( )”创编句式。学生更是起劲,纷纷表达,“阳光在黑板上躺着”“阳光在小鸟上骑着”“阳光在屋顶上站着”“阳光在梦中闪着”……整堂课,孙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耍”,学习过程在玩中步步推进,课堂俨然成了思维的游乐场,向生活的远方发散,向认知的无穷尽处进发。这些“玩”的背后折射的是孙老师对儿童的尊重,对儿童思维方式的保护。
二、关注课堂的原点:学生的学习探究力在哪里?
进学之道在乎问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以问题为起点,又以问题解决为指向并在这一矛盾中推进发展的。这儿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必须是能促进学习主体的自觉和自悟的。那怎样的问题,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力呢?能动学习理论认为,只有把学习问题和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勾连起来,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入探究情境,培育思维。很多孩子在学习中没有表现出探究的欲望,并不是他们天生不会质疑,而是长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指点江山,既没有学生疑惑的时间,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无法引发其情感共鸣。因而,我们的课堂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经验和情感参与真正的学习,使得儿童能够切实感到学习活动的价值。
笔者在教柳宗元的《江雪》一课时,做过尝试:诗句十分简短,一读就明白,谁来说说读后感?大家都愣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举手:我觉得柳宗元很傻,那么冷的天,在家烤烤火多好,为什么出去钓鱼?他肯定冻得瑟瑟发抖,鱼竿一抖一抖,鱼儿不会上钩的。教室里哄堂大笑,不少学生点头附和。的确,以孩童的生活经验判断,天寒地冻出门钓鱼根本不合常理。此时,笔者出示诗歌写作背景,继续追问:那柳宗元为何做出如此举动?学生纷纷举手。“我在特别伤心的时候也喜欢到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诗人遭受打击,无人理解,更无人诉说,他是出来排解情绪的。”“诗人觉得没人明白他,他的内心很孤独,我在遭遇挫折时也会这样”……孩子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童言童语为诗人遭受打击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万千情绪做了最生动的诠释,这远比教师一味灌输生动得多。因而,我们应当尝试追求这样的课堂:适度开放,以问题设计为导向,让学生提问,关注矛盾冲突点,并对有质量的问题做出串联,凭借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共学,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问、自主解决的场域,学生思维的触角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并向纵深处蔓延。
三、追寻教育的原点:学生的生命发展在哪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从原点思考,应当是关照学生的生命发展。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教育不能单纯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意培养在同他者展开对话的过程中,体验问题解决或新意念的创生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合作意识,重视彼此之间意见的交换、整合和超越,从而产生新能力。如今的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极强,但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我们教师,看似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实则常常把它当作教学环节的一个点缀。合作学习,如何落到实处?能动学习理论提示,关键是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最近发展区”。
听一位教师上部编版课文《去年的树》,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四人小组合作给课文补上提示语,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商量着填写。其中有一组四个孩子中的一个提出了异议:“我觉得课文中没有写提示语是有它的道理的。难道作者不会写吗?小鸟对树的情感就在对话中,我们能够读出来,为什么一定要写出来?”另外三个孩子沉默了一会儿,也表示同意,补充道:“况且小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不见了,那么伤心着急,哪里还顾得上摆什么表情啊,老师以前不是说过,情况紧急时,不用提示语嘛。”……给简单的或者有规律的对话加上提示语,我们见过不少课例,这对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有一定的训练价值,偶一为之,未尝不可。这个小朋友说得好,情在字里藏,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的行文特色,可以充分体会,何必写出来,更不用说还要大张旗鼓合作讨论。这就是很典型的因内容选择有了偏差而带来的无效合作。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借助课堂学习已创生了自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是照亮他生命旅程的一缕光。
课堂正在转型中,让我们把目光始终聚焦在学生身上,关注学习情绪,关注获得过程,关注思维发展,探寻能动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周一贯.语文课堂变革的创意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成尚荣.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J].人民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