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这永久努力的方向。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源于想像”, 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关键词 美术 想像 创新 创造力
儿童喜欢画画、手工,就如同喜欢游戏一般,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儿童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情绪和认识……,儿童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能力、创造型人格是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得以充分挖掘、激发和培养。美术活动方式探索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径。
以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让幼儿自主的去‘研究’绘画主题,教师充当的知识提供材料的小助手,他们注重的事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从儿童作品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派别,儿童开始敢想了,敢画了,开始从作品中看到儿童自己了,随着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儿童心理学、创造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必将给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这一切都说明未来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在顺应儿童天性的前提下,以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美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幼儿美术是幼儿使用多种美术材料工具和多种方法表现自己主客观食物的认知和情感。一句话,就是用视觉艺术表现自己主客观意识中的生活。我们认为美术给了幼儿想像的天空,因为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大胆的驰骋思维,又给了幼儿想像的天地,使幼儿可以有大胆地操作表现。
随着课程建构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幼儿美术的内容、方法、作用等逐步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都有美的内涵,而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美学展现,正好迎合了处在人生发展初期的幼儿们视知觉发展优先的特点。正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幼儿艺术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他们自己生活,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的美感展示和美术作品中的美感表现都是幼儿自己及时的发现和理解,我们成人也要学会读懂幼儿的美术。
其次,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阶段,他们有很强的内在动机去认知周围事物,在加上我们让幼儿频繁的外出进行观察认知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物形象,积累了活动中各种情感表象。更是为幼儿美术活动积累了素材,使美术活动更能积极地表现自我、宣泄情绪,相应地幼儿主动认知的兴趣和欲望也会随美术活动效果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第三,美术活动借助材料工具进行操作,真合适幼儿乐于操作善于操作性学习的特点。操作本身是动态的过程,再加上美术材料和内容的可变性,如色、行都可以在过程中变化、调整,它迎合了幼儿喜欢边想边作画,在过程中思考调试的需要。所以美术活动能使幼儿感受到创造性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一些孩子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范画进行临摹,画得虽然很好,但这却大大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画也就失去童趣的东西,即使画得再像,那孩子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常此以往,孩子在绘画活动中也只会照搬照抄,绝无新意。
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要让孩子破除对范画的临摹,才能让范画发挥其功效,我对此有以下的一些想法。首先,我认为,大多数时候,范画还是有必要出示的,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技法学习,因为孩子是需要学到技法来创造自己的美。但是技法也不能墨守成规。其次,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一张范画时,不要讲得面面俱到,有时根据活动内容只讲解最基本的结构,再多只讲讲大小、距离关系,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幼儿欣赏许多不同类型的画作或者是同龄人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教师事先要从构图、色彩和想象创造方面都挑选过的,让孩子们知道一副画原来可以这样画,也可以那样画,画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这样也可以无限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绘画更有东西可画。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适当的提问,这样能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作画更有素材,而不是只会千篇一律地临摹范画。同时我觉得在教师指导时,有的幼儿照老师的范画画形,虽然画得很好,但像复印机,既不能完全“真实、准确”,也不生动感人,其实教师不可以强求孩子画出的形状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让孩子可以歪歪扭扭,不成方圆规矩的画,只要“神似”,不强求规矩,圆一定要圆,方一定要方。在没有太大压力与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也就是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幼儿很容易起笔,凭自己的感觉画出物体的形状、各种动态,由于这种画法较灵活,同一个物体每一个幼儿的构图很难找到相同的,长此以往,幼儿脑中已没有了临摹的概念,画出来的都已是经过自己观察、理解与感觉到的东西了。所以给幼儿想像的空间让其去想像、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强调儿童主动的发展,给幼儿一个大胆想像的空间,让幼儿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杰出’的反映现实的作品。让幼儿在自己的想像天地间自由翱翔,而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也要落实《纲要》精神和“创造”的教育宗旨,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 美术 想像 创新 创造力
儿童喜欢画画、手工,就如同喜欢游戏一般,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儿童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情绪和认识……,儿童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能力、创造型人格是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得以充分挖掘、激发和培养。美术活动方式探索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径。
以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让幼儿自主的去‘研究’绘画主题,教师充当的知识提供材料的小助手,他们注重的事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从儿童作品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派别,儿童开始敢想了,敢画了,开始从作品中看到儿童自己了,随着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儿童心理学、创造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必将给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这一切都说明未来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在顺应儿童天性的前提下,以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美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幼儿美术是幼儿使用多种美术材料工具和多种方法表现自己主客观食物的认知和情感。一句话,就是用视觉艺术表现自己主客观意识中的生活。我们认为美术给了幼儿想像的天空,因为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大胆的驰骋思维,又给了幼儿想像的天地,使幼儿可以有大胆地操作表现。
随着课程建构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幼儿美术的内容、方法、作用等逐步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都有美的内涵,而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美学展现,正好迎合了处在人生发展初期的幼儿们视知觉发展优先的特点。正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幼儿艺术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他们自己生活,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的美感展示和美术作品中的美感表现都是幼儿自己及时的发现和理解,我们成人也要学会读懂幼儿的美术。
其次,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阶段,他们有很强的内在动机去认知周围事物,在加上我们让幼儿频繁的外出进行观察认知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物形象,积累了活动中各种情感表象。更是为幼儿美术活动积累了素材,使美术活动更能积极地表现自我、宣泄情绪,相应地幼儿主动认知的兴趣和欲望也会随美术活动效果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第三,美术活动借助材料工具进行操作,真合适幼儿乐于操作善于操作性学习的特点。操作本身是动态的过程,再加上美术材料和内容的可变性,如色、行都可以在过程中变化、调整,它迎合了幼儿喜欢边想边作画,在过程中思考调试的需要。所以美术活动能使幼儿感受到创造性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一些孩子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范画进行临摹,画得虽然很好,但这却大大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画也就失去童趣的东西,即使画得再像,那孩子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常此以往,孩子在绘画活动中也只会照搬照抄,绝无新意。
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要让孩子破除对范画的临摹,才能让范画发挥其功效,我对此有以下的一些想法。首先,我认为,大多数时候,范画还是有必要出示的,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技法学习,因为孩子是需要学到技法来创造自己的美。但是技法也不能墨守成规。其次,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一张范画时,不要讲得面面俱到,有时根据活动内容只讲解最基本的结构,再多只讲讲大小、距离关系,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幼儿欣赏许多不同类型的画作或者是同龄人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教师事先要从构图、色彩和想象创造方面都挑选过的,让孩子们知道一副画原来可以这样画,也可以那样画,画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这样也可以无限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绘画更有东西可画。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适当的提问,这样能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作画更有素材,而不是只会千篇一律地临摹范画。同时我觉得在教师指导时,有的幼儿照老师的范画画形,虽然画得很好,但像复印机,既不能完全“真实、准确”,也不生动感人,其实教师不可以强求孩子画出的形状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让孩子可以歪歪扭扭,不成方圆规矩的画,只要“神似”,不强求规矩,圆一定要圆,方一定要方。在没有太大压力与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也就是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幼儿很容易起笔,凭自己的感觉画出物体的形状、各种动态,由于这种画法较灵活,同一个物体每一个幼儿的构图很难找到相同的,长此以往,幼儿脑中已没有了临摹的概念,画出来的都已是经过自己观察、理解与感觉到的东西了。所以给幼儿想像的空间让其去想像、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强调儿童主动的发展,给幼儿一个大胆想像的空间,让幼儿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杰出’的反映现实的作品。让幼儿在自己的想像天地间自由翱翔,而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也要落实《纲要》精神和“创造”的教育宗旨,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