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利时机。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并就具体的渗透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渗透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新的突破,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都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同时,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广大教师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以及渗透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既能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同时核心素养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体现,是践行素质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核心素养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才必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英语基础知识,并未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这不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则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一)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
核心素养的渗透,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活动。学生需要教师的呵护,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只有教师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小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环节和措施。要想取得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核心素养的渗透也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丰富教学手段
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带给学生更多新鲜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是提升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生活化情境,情境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的融合,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能力的提升。生活化情境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生活经验,实现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内化,并促使学生应用英语积极交流,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情境资源,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灵活组织课堂形式,比如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独立了解教学内容,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在科通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降低英语课堂的枯燥乏味之感。教师还要实现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作业形式不要仅仅局限于读和写方面,还可以布置演讲、表演、对话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这种单一的语言训练方式不仅比较枯燥乏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早上提前10分钟到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演说能力,并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英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措施。课外英语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开展的英语课外活动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是应注重把控质量,合理把握开展课外活动的时机,打破以往在课堂上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仅仅依靠学校学习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英语知识虽然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难以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便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保障教学的效果。首先,家长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更新教育理念,给予核心素养培养高度的重视。家长要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孩子遇到學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另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也可以向教师的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也应接受教师的指导,提升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性。其次,学校也要重视家校合作,要为家校合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多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要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践,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应用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渗透,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清梅.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研究[J]. 学周刊,2020,(14):43-44.
[2]王巧芝.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刘兴莲. 紧扣英语三维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 学周刊,2019,(06):84-85.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中心小学 广西 崇左 532108)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渗透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新的突破,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都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同时,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广大教师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以及渗透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既能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同时核心素养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体现,是践行素质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核心素养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才必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英语基础知识,并未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这不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则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一)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
核心素养的渗透,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活动。学生需要教师的呵护,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只有教师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小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环节和措施。要想取得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核心素养的渗透也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丰富教学手段
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带给学生更多新鲜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是提升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生活化情境,情境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的融合,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能力的提升。生活化情境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生活经验,实现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内化,并促使学生应用英语积极交流,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情境资源,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灵活组织课堂形式,比如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独立了解教学内容,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在科通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降低英语课堂的枯燥乏味之感。教师还要实现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作业形式不要仅仅局限于读和写方面,还可以布置演讲、表演、对话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这种单一的语言训练方式不仅比较枯燥乏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早上提前10分钟到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演说能力,并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英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措施。课外英语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开展的英语课外活动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是应注重把控质量,合理把握开展课外活动的时机,打破以往在课堂上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仅仅依靠学校学习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英语知识虽然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难以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便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保障教学的效果。首先,家长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更新教育理念,给予核心素养培养高度的重视。家长要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孩子遇到學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另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也可以向教师的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也应接受教师的指导,提升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性。其次,学校也要重视家校合作,要为家校合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多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要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践,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应用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渗透,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清梅.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研究[J]. 学周刊,2020,(14):43-44.
[2]王巧芝.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刘兴莲. 紧扣英语三维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 学周刊,2019,(06):84-85.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中心小学 广西 崇左 53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