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我国高校现行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出发,通过对 “输血型 ”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的核心是对贫困生进行直接的经济解困,忽略了对贫困生能力、心理上的解困,最后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以期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输血型”资助模式; “造血型”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129-03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费用的逐渐增加以及地区差异、金融危机等的影响,部分工人下岗,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校大学生贫穷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已达到在校生人数的20%~30%。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资助政策。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从而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大力加强,资助覆盖面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央财政支出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07年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入,达到154亿元。2008年全年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过去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增加到2000元。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资助5000元。每年有51万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资助,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10倍。总资助面由原来的占在校生总数的约2%扩大到现在的全国平均约20%(西部地区高校达到约占在校生的28%),资助范围已经超出了不少院校的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总数。
在教育部举行的2009年第五次新闻通气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代表教育部再次做出郑重承诺: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2009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要求,积极配合当地财政、银监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力争在贷款学生人数和贷款金额上有大的突破;要严格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绿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奖、贷、助、补、减、缓”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等资助政策的实施,在解决贫困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政府救助贫困学生、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坚强决心。然而大家普遍关注的是贫困生的上学难问题,如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问题,大多把目光聚集在经济问题上,而如何解决贫困生的根本问题,如何使资助资金得到高效率的使用,使资源配置的过程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已成为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输血型”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贫困比例越来越高的现实情况下,输血型资助模式的单向、非循环、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使得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投入增量资金,以保证资助效果不至于降低,这使国家、政府、学校长期背上沉重的负担。而且这种无偿资助因要进行贫困生资格认定,认定工作的不合理以及制度的不完善,还导致了许多搭便车行为的产生。“输血型”资助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资助目标单一化
目前我国资助相关政策的实施,都是重点围绕如何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帮助他们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输血型”的资助模式,以提供经济帮助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或各类奖学金,以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资助的目标着重体现为经济解困,而忽视了对高校贫困学生能力、心理的解困。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应在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于人全面发展学说中指出: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1]因此,我们对贫困生资助的目标不应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应该帮助贫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公平正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2.资金自我造血功能薄弱
从国外的一些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看,基本上采用了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方式,但直接发放现金和减免学费的方式正在淡化,奖学金、勤工助学正在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资助模式。[2]而我国在资助过程中,贷学金、勤工助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没有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资助政策,没有把资助资金用足、用好,对怎样走出经济困境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力度不大;二是有的资助部门和单位在资助方式和措施还欠实效,容易流于形式和将措施简单化;三是资助资金来源的单一以及资助工作目标的单一使得资助资金的自身造血功能薄弱。体现在具体资助工作上,就是片面强调经济解困,重点放在资助资金的投入上,没有兼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忽视了“以商养学”。因此,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将增大资金投入与资金增值保值相统一,实现勤工助学的公司化运作,在实现其助人、育人目标的同时,增加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整个系统良性运作下去。
3.个人解困能力相对不足
“输血型”资助模式,重点是将资助经费直接发放到学生手里,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物质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不是着眼于貧困生的未来发展,努力为贫困生搭建提高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平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高、勤工俭学机会少,经济困难会导致一部分贫困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贫困生个人能力和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那么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由于这些原因而导致他们在毕业后出现找工作难的局面,也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使贫困学生也陷入更深层次的贫困窘境。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等四种能力的大学生,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相对于物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和紧迫。贫困学生的经济解困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输血”,学生无法在受助过程中获得创造收入以及提高能力的机会,并不能实现有效资助,“造血型”资助新模式才是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良性循环的根本所在。
三、合理构建“造血型”资助新模式
在我国总体财力不足、政府无法从财政中拨出更多的钱来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培养更多或者新的输血功能,或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下,整合资助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合理构建一种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换的资助新模式,将“扶贫与扶志、扶能”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系统的运作良性循环下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明确有效资助的目标
首先是经济解困。贫困生经济条件的贫乏源于家庭经济基础,它不在后天的选择范围,贫困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改变自身的状况,而国家要做的就是在每个人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提供有效资助政策,增加经费投入,使学生摆脱相对窘迫的经济现状。其次是能力解困。过去我们在很多时候认为贫困生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其实不然,大部分贫困学生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如果只是想方法“给钱”而不是加以教育引导其自立、自信、自强去“赚钱”,那么这种解决只能解一时之渴,而且极有可能使贫困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最后是心理解困。经济贫困往往会导致贫困生丧失某些权利和机会,造成他们自卑或不平衡的心理。资助贫困生,不仅对其进行经济补偿、能力培养,同时也要进行心理疏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增强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
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有增多趋势,仅靠学校自身办学经费与政府支持,完全解决学生上学费用问题非常有限,必须主动加强与银行、企业、校友、社会热心人士的联系沟通,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社会捐款、校友基金会等多种途径筹措经费以减轻高校的经济压力,实现学校专项资助与社会支持扶助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增大资金投入与资金保值增值相结合,在学校高度重视的同时,根据学生人数和困难学生比例加大勤工助学的资助力度,同时又要“以商养学”,社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兼顾,实现资金的自身造血功能。
3.建立“造血型”的资助新模式
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效资助的真正体现,也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时,不仅要解决其上学难的问题,还要帮助其在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同时得到提高,从费用上的外援式依赖到自己努力挣钱“自养”式的转变,树立一种“自救自助”意识。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为他们提供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贫困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使之有实力参与社会竞争;并引导其树立勤俭自强精神、诚信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解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转变,减轻政府负担,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才是助困的最终目标。
经济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是我国宝贵人力资源健康发展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使贫困学生得到更有效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0.
[2]王强,施杰.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6(4):102-104.
[3]谢晓娟.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五个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17-21.
[责任编辑:庞达]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输血型”资助模式; “造血型”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129-03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费用的逐渐增加以及地区差异、金融危机等的影响,部分工人下岗,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校大学生贫穷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已达到在校生人数的20%~30%。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资助政策。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从而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大力加强,资助覆盖面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央财政支出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07年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入,达到154亿元。2008年全年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过去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增加到2000元。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资助5000元。每年有51万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资助,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10倍。总资助面由原来的占在校生总数的约2%扩大到现在的全国平均约20%(西部地区高校达到约占在校生的28%),资助范围已经超出了不少院校的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总数。
在教育部举行的2009年第五次新闻通气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代表教育部再次做出郑重承诺: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2009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要求,积极配合当地财政、银监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力争在贷款学生人数和贷款金额上有大的突破;要严格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绿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奖、贷、助、补、减、缓”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等资助政策的实施,在解决贫困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政府救助贫困学生、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坚强决心。然而大家普遍关注的是贫困生的上学难问题,如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问题,大多把目光聚集在经济问题上,而如何解决贫困生的根本问题,如何使资助资金得到高效率的使用,使资源配置的过程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已成为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输血型”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贫困比例越来越高的现实情况下,输血型资助模式的单向、非循环、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使得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投入增量资金,以保证资助效果不至于降低,这使国家、政府、学校长期背上沉重的负担。而且这种无偿资助因要进行贫困生资格认定,认定工作的不合理以及制度的不完善,还导致了许多搭便车行为的产生。“输血型”资助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资助目标单一化
目前我国资助相关政策的实施,都是重点围绕如何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帮助他们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输血型”的资助模式,以提供经济帮助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或各类奖学金,以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资助的目标着重体现为经济解困,而忽视了对高校贫困学生能力、心理的解困。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应在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于人全面发展学说中指出: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1]因此,我们对贫困生资助的目标不应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应该帮助贫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公平正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2.资金自我造血功能薄弱
从国外的一些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看,基本上采用了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方式,但直接发放现金和减免学费的方式正在淡化,奖学金、勤工助学正在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资助模式。[2]而我国在资助过程中,贷学金、勤工助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没有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资助政策,没有把资助资金用足、用好,对怎样走出经济困境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力度不大;二是有的资助部门和单位在资助方式和措施还欠实效,容易流于形式和将措施简单化;三是资助资金来源的单一以及资助工作目标的单一使得资助资金的自身造血功能薄弱。体现在具体资助工作上,就是片面强调经济解困,重点放在资助资金的投入上,没有兼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忽视了“以商养学”。因此,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将增大资金投入与资金增值保值相统一,实现勤工助学的公司化运作,在实现其助人、育人目标的同时,增加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整个系统良性运作下去。
3.个人解困能力相对不足
“输血型”资助模式,重点是将资助经费直接发放到学生手里,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物质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不是着眼于貧困生的未来发展,努力为贫困生搭建提高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平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高、勤工俭学机会少,经济困难会导致一部分贫困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贫困生个人能力和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那么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由于这些原因而导致他们在毕业后出现找工作难的局面,也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使贫困学生也陷入更深层次的贫困窘境。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等四种能力的大学生,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相对于物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和紧迫。贫困学生的经济解困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输血”,学生无法在受助过程中获得创造收入以及提高能力的机会,并不能实现有效资助,“造血型”资助新模式才是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良性循环的根本所在。
三、合理构建“造血型”资助新模式
在我国总体财力不足、政府无法从财政中拨出更多的钱来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培养更多或者新的输血功能,或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下,整合资助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合理构建一种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换的资助新模式,将“扶贫与扶志、扶能”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系统的运作良性循环下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明确有效资助的目标
首先是经济解困。贫困生经济条件的贫乏源于家庭经济基础,它不在后天的选择范围,贫困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改变自身的状况,而国家要做的就是在每个人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提供有效资助政策,增加经费投入,使学生摆脱相对窘迫的经济现状。其次是能力解困。过去我们在很多时候认为贫困生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其实不然,大部分贫困学生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如果只是想方法“给钱”而不是加以教育引导其自立、自信、自强去“赚钱”,那么这种解决只能解一时之渴,而且极有可能使贫困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最后是心理解困。经济贫困往往会导致贫困生丧失某些权利和机会,造成他们自卑或不平衡的心理。资助贫困生,不仅对其进行经济补偿、能力培养,同时也要进行心理疏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增强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
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有增多趋势,仅靠学校自身办学经费与政府支持,完全解决学生上学费用问题非常有限,必须主动加强与银行、企业、校友、社会热心人士的联系沟通,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社会捐款、校友基金会等多种途径筹措经费以减轻高校的经济压力,实现学校专项资助与社会支持扶助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增大资金投入与资金保值增值相结合,在学校高度重视的同时,根据学生人数和困难学生比例加大勤工助学的资助力度,同时又要“以商养学”,社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兼顾,实现资金的自身造血功能。
3.建立“造血型”的资助新模式
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效资助的真正体现,也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时,不仅要解决其上学难的问题,还要帮助其在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同时得到提高,从费用上的外援式依赖到自己努力挣钱“自养”式的转变,树立一种“自救自助”意识。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为他们提供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贫困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使之有实力参与社会竞争;并引导其树立勤俭自强精神、诚信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解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转变,减轻政府负担,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才是助困的最终目标。
经济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是我国宝贵人力资源健康发展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使贫困学生得到更有效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0.
[2]王强,施杰.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6(4):102-104.
[3]谢晓娟.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五个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17-21.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