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杰克·伦敦是美国本土之外影响最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备受大众的喜爱。无论是他的社会政治小说还是自然生态小说,读后总能给人一种历久弥新的心灵震撼。杰克·伦敦在其自然生态小说中通过对自然、人物和动物的描写更能让人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野性的渴望,这正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杰克·伦敦 自然生态 环境 人与动物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以其满血泪的悲苦成长历史,成就了一段令人惊奇小说创作的传奇故事。从1899直到他去世,总共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多达59部。其中以描绘北部荒野、展现人与动物原始本性为特征的自然生态小说,让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野性的呼唤,对自然原始的动物性的渴求。杰克·伦敦通过对作品中的狼性、兽性的阐释,来再现蓄积在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动物性,并通过作品去唤醒人们心目中的一点原始的血性,引导人们去寻找原始的本性。
1.冰雪自然营造北方旷野
杰克·伦敦笔下的自然生态小说多以北部荒原为背景,读起来更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震撼,更能激起一个人心中血性的一面,也更能体现作者小说创作的动物性倾向。绝对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北方旷野,超越身体极限的“超人”,不可思议的超级四足兽共同构成了作者笔下的自然生态世界。
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辽阔无际的美国北部尚未开发的冰雪荒原成了作者着力渲染,发挥想象,寻求梦想的胜地。虽然同样是描写自然,杰克·伦敦的这种对自然的描绘是和当时同样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对自然的描绘是截然不同的。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片荒原,缺少了一份恬静和浪漫,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荒凉、厚厚的冰雪、让人难以忍受的严寒,孤寂、残酷、黑暗、危机四伏是它最突出的特色。“郁郁的云杉仿佛皱着眉头伫立在冻结地雪路两边。树光秃秃的,最近刚覆盖上一层白霜,它们好像互相靠着,在渐暗的天色中显得阴险恶劣。大地一片沉寂。它带有一种嘲笑的意味,不过这嘲笑比任何悲哀都可怕——因为它像斯芬克斯的微笑一样毫无欢乐,冷如冰霜,带有一种一贯正确的事物的那种严厉无情。这是永恒的世界用它巧妙熟练、无法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的徒劳。这就是‘荒野’原始冰冷的‘北国荒野’。”[1]这就是杰克·伦敦笔下的自然,它独有的特色形成了令人回味的“荒原意象”。正是这“野蛮的让人反感的画面”和“地地道道的残酷”却孕育着无穷的生命,包含着无穷的原始的精神。只有读这样的场面才能真正引起人们封存在内心的冲动,激发出对原始野性的渴求与呼唤。可以说这中极寒的北方旷野恰好为作者小说中所要展现的野性和动物性倾向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2.荒原中的野兽——超级人类
除了对这种绝对残酷的自然的描绘之外,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塑造的一个个“超级人类”。如果说北部荒原是神秘的圣坛的话,他们就是一座座矗立的丰碑。他们才是野性十足的北方狼,他们身上散发的才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原始野性。有了他们,北方的荒原才真真正正充满生机,可以说他们就是北方荒原的精魂。
“我仿佛就能看到自己一个劲儿地在人生征途上奋勇向前,永不停息,宛如尼采的金发野人,完全凭自己超群的智慧和力量走遍天下,征服一切——尽管拿破仑曾在滑铁卢遭到失败——但是我还是要当一名当今时代的拿破仑。”[2]从这里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作者本人对强者的渴望,对于野性的渴求。因此,北方荒原上出现的那一个个绝对的强者形象也就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了。读了这样的小说我们总会发出感叹:“这才算是真正的有血有性的人!”在这些形象中有把生存的希望让给妻子和友人的梅森(《白色的寂静》),有为报夺妻之仇而历尽千辛万苦追杀对手的印第安人酋长纳斯(《北方的奥德赛》),更有充满着纯洁爱情和高尚情操的印第安女人巴素克(《刚毅的女人》)和视人命如草芥的贵族小姐卡拉瑟斯(《在甲板的天篷下》)……这些形象之中无论是洋溢着阳刚之美的男人还是充满着阴柔之美的女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绝对纯粹的男人和女人的形象,仔细推敲一下不难發现在人物的背后其实都涌动着一股令人着迷让人恐惧,只有野兽才会有的原始的野性之美。
男人永远都是血性粗野的象征和代言。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的男人的形象,一般都是出身于社会下层,他们中有淘金者、拳击师、革命者、猎人、水手、医生和印第安人。他们个个都具有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就是一个个卓然而立于北方荒原的英雄。在《野性的呼唤》这篇小说中,杰克·伦敦按照尼采的“超人”形象塑造了一个“野人”的形象“腿更短,手臂更长,肌肉多筋多节,而不圆润丰满。他的头发很长,缠结在一起,头从眼睛处往后倾斜。他发出奇怪的声音,好像很怕黑暗,不停地向里面窥探,一只手悬垂在膝和脚之间,紧握一根顶端镶着一颗钻石的手杖。他几乎赤身裸体,背上有些皮肤粗糙,被火烤焦,但身上有许多毛。”[3]这里人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了,这是一个纯粹的“两足兽”,可以说这也是杰克·伦敦内心深处对野性的渴求而诞生的,作者的创作中的动物性倾向此处也就显而易见了。
3.旷野的精灵——狼和狗
洋溢着阳刚之气的男人,满怀阴柔之美的女人在杰克·伦敦笔下的荒原背景之下共同构成了两足动物的群落。如果小说中仅仅这些,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就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那就是真正的野兽的气息。正因这样北方的荒原之下诞生了忠实的阿拉斯加雪橇狗、孤独残忍的北方狼。这些四足兽的出现,阿拉斯加旷野的生物链才算是真正的完整,杰克·伦敦的小说中才四处洋溢着浓浓的血腥味和挥之不去的野性气息。杰克·伦敦小说的动物性倾向通过它们才真正表露无遗。
论及狼,最先在人的意识中显现的是贪婪、残忍、孤独、野性、苍凉等字眼。说到狗,我们能想到的都是忠诚和极富人情味的词语。杰克·伦敦的思想深处一直对“狼”这一血腥、野性十足的四足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嗜爱。他把自己的豪宅命名为“狼舍”,自己的小说也以狼命名,或描绘狼。而他本身的出生、成长也和狼的回归有某些相通之处。所以说,杰克·伦敦的小说中构成了一个狗的天下,狼的世界,荒无人烟的北方旷野处处响起阵阵犬吠、声声狼嚎。这才是真正的粗野的原始的自然,才是人们心中的圣坛。 在小说中,忠诚的雪橇狗、孤獨的北方狼是难以分开的。狗不再是纯正的狗,它有着十足的狼性。《荒野的呼唤》中的布克虽是一条狗长相却似狼“要不是因为它突出的口鼻,两眼上稀疏的棕毛,和胸前正中眉毛上的白斑,他很可能被认为是一只巨大的狼,比最大的还大——它突出的口鼻和狼突出的长口鼻一样,只是比任何狼的更大;它的头更宽一些,像一个巨大的狼头。”[4]这就是布克的外型,使使得它似狼但又不是狼,然而它身上却具有嗜杀、狡猾、凶残好斗以及持久固执、不知疲倦的性格这些都是标准的狼性。《棕色的沃尔克》中的沃尔克“看上去极像一只山林里的狼。但他的皮毛和花色说明了他狗的本质,狼是不会有这种颜色的——”这些都表明了在杰克·伦敦的这类小说中狗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狗了。而《白牙》又向我们说明了狼在这里也不是绝对的狼了“它比一般的狼都大,瘦削的身躯显露出它属于同类中最大的一种,它的皮毛是实实在在的狼的皮毛,以灰色为主,却带点红色,完全像只拉雪橇的爱斯基摩大狗”这些狼不像狼,狗不像狗的四足兽都具有这绝对的野性,这些也正是作者心中对动物的野性的渴求的最好表达。
杰克·伦敦的小说中,通过描绘严寒、孤寂、残酷、黑暗、危机四伏的旷野,塑造残酷自然中的“超级人类,以狼和狗为中心主角,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通过笔下的文章透漏出来的对野性的渴望。在小说中“狼”是生命力的象征,它表达了对强健的人性理想和文明的向往,对人性中的“狼性”,尤其是动物本能在特定状态下迷狂的艺术解读,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注。杰克·伦敦的这种狼的艺术视角展现了人类行为,张扬社会达尔文思想和超人学说,在表现对野性的渴求的同时也有对人性异化和社会文明的批判,流露出对爱和人道主义的呼唤。
参考文献:
[1][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刘荣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71页.
[2][美]杰克·伦敦:一块牛排[M],职玉清等译.华文出版社,1998年1月.第4页.
[3][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 刘荣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33页.
[4][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 刘荣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61页.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
【关键词】 杰克·伦敦 自然生态 环境 人与动物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以其满血泪的悲苦成长历史,成就了一段令人惊奇小说创作的传奇故事。从1899直到他去世,总共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多达59部。其中以描绘北部荒野、展现人与动物原始本性为特征的自然生态小说,让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野性的呼唤,对自然原始的动物性的渴求。杰克·伦敦通过对作品中的狼性、兽性的阐释,来再现蓄积在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动物性,并通过作品去唤醒人们心目中的一点原始的血性,引导人们去寻找原始的本性。
1.冰雪自然营造北方旷野
杰克·伦敦笔下的自然生态小说多以北部荒原为背景,读起来更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震撼,更能激起一个人心中血性的一面,也更能体现作者小说创作的动物性倾向。绝对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北方旷野,超越身体极限的“超人”,不可思议的超级四足兽共同构成了作者笔下的自然生态世界。
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辽阔无际的美国北部尚未开发的冰雪荒原成了作者着力渲染,发挥想象,寻求梦想的胜地。虽然同样是描写自然,杰克·伦敦的这种对自然的描绘是和当时同样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对自然的描绘是截然不同的。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片荒原,缺少了一份恬静和浪漫,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荒凉、厚厚的冰雪、让人难以忍受的严寒,孤寂、残酷、黑暗、危机四伏是它最突出的特色。“郁郁的云杉仿佛皱着眉头伫立在冻结地雪路两边。树光秃秃的,最近刚覆盖上一层白霜,它们好像互相靠着,在渐暗的天色中显得阴险恶劣。大地一片沉寂。它带有一种嘲笑的意味,不过这嘲笑比任何悲哀都可怕——因为它像斯芬克斯的微笑一样毫无欢乐,冷如冰霜,带有一种一贯正确的事物的那种严厉无情。这是永恒的世界用它巧妙熟练、无法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的徒劳。这就是‘荒野’原始冰冷的‘北国荒野’。”[1]这就是杰克·伦敦笔下的自然,它独有的特色形成了令人回味的“荒原意象”。正是这“野蛮的让人反感的画面”和“地地道道的残酷”却孕育着无穷的生命,包含着无穷的原始的精神。只有读这样的场面才能真正引起人们封存在内心的冲动,激发出对原始野性的渴求与呼唤。可以说这中极寒的北方旷野恰好为作者小说中所要展现的野性和动物性倾向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2.荒原中的野兽——超级人类
除了对这种绝对残酷的自然的描绘之外,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塑造的一个个“超级人类”。如果说北部荒原是神秘的圣坛的话,他们就是一座座矗立的丰碑。他们才是野性十足的北方狼,他们身上散发的才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原始野性。有了他们,北方的荒原才真真正正充满生机,可以说他们就是北方荒原的精魂。
“我仿佛就能看到自己一个劲儿地在人生征途上奋勇向前,永不停息,宛如尼采的金发野人,完全凭自己超群的智慧和力量走遍天下,征服一切——尽管拿破仑曾在滑铁卢遭到失败——但是我还是要当一名当今时代的拿破仑。”[2]从这里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作者本人对强者的渴望,对于野性的渴求。因此,北方荒原上出现的那一个个绝对的强者形象也就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了。读了这样的小说我们总会发出感叹:“这才算是真正的有血有性的人!”在这些形象中有把生存的希望让给妻子和友人的梅森(《白色的寂静》),有为报夺妻之仇而历尽千辛万苦追杀对手的印第安人酋长纳斯(《北方的奥德赛》),更有充满着纯洁爱情和高尚情操的印第安女人巴素克(《刚毅的女人》)和视人命如草芥的贵族小姐卡拉瑟斯(《在甲板的天篷下》)……这些形象之中无论是洋溢着阳刚之美的男人还是充满着阴柔之美的女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绝对纯粹的男人和女人的形象,仔细推敲一下不难發现在人物的背后其实都涌动着一股令人着迷让人恐惧,只有野兽才会有的原始的野性之美。
男人永远都是血性粗野的象征和代言。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的男人的形象,一般都是出身于社会下层,他们中有淘金者、拳击师、革命者、猎人、水手、医生和印第安人。他们个个都具有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就是一个个卓然而立于北方荒原的英雄。在《野性的呼唤》这篇小说中,杰克·伦敦按照尼采的“超人”形象塑造了一个“野人”的形象“腿更短,手臂更长,肌肉多筋多节,而不圆润丰满。他的头发很长,缠结在一起,头从眼睛处往后倾斜。他发出奇怪的声音,好像很怕黑暗,不停地向里面窥探,一只手悬垂在膝和脚之间,紧握一根顶端镶着一颗钻石的手杖。他几乎赤身裸体,背上有些皮肤粗糙,被火烤焦,但身上有许多毛。”[3]这里人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了,这是一个纯粹的“两足兽”,可以说这也是杰克·伦敦内心深处对野性的渴求而诞生的,作者的创作中的动物性倾向此处也就显而易见了。
3.旷野的精灵——狼和狗
洋溢着阳刚之气的男人,满怀阴柔之美的女人在杰克·伦敦笔下的荒原背景之下共同构成了两足动物的群落。如果小说中仅仅这些,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就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那就是真正的野兽的气息。正因这样北方的荒原之下诞生了忠实的阿拉斯加雪橇狗、孤独残忍的北方狼。这些四足兽的出现,阿拉斯加旷野的生物链才算是真正的完整,杰克·伦敦的小说中才四处洋溢着浓浓的血腥味和挥之不去的野性气息。杰克·伦敦小说的动物性倾向通过它们才真正表露无遗。
论及狼,最先在人的意识中显现的是贪婪、残忍、孤独、野性、苍凉等字眼。说到狗,我们能想到的都是忠诚和极富人情味的词语。杰克·伦敦的思想深处一直对“狼”这一血腥、野性十足的四足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嗜爱。他把自己的豪宅命名为“狼舍”,自己的小说也以狼命名,或描绘狼。而他本身的出生、成长也和狼的回归有某些相通之处。所以说,杰克·伦敦的小说中构成了一个狗的天下,狼的世界,荒无人烟的北方旷野处处响起阵阵犬吠、声声狼嚎。这才是真正的粗野的原始的自然,才是人们心中的圣坛。 在小说中,忠诚的雪橇狗、孤獨的北方狼是难以分开的。狗不再是纯正的狗,它有着十足的狼性。《荒野的呼唤》中的布克虽是一条狗长相却似狼“要不是因为它突出的口鼻,两眼上稀疏的棕毛,和胸前正中眉毛上的白斑,他很可能被认为是一只巨大的狼,比最大的还大——它突出的口鼻和狼突出的长口鼻一样,只是比任何狼的更大;它的头更宽一些,像一个巨大的狼头。”[4]这就是布克的外型,使使得它似狼但又不是狼,然而它身上却具有嗜杀、狡猾、凶残好斗以及持久固执、不知疲倦的性格这些都是标准的狼性。《棕色的沃尔克》中的沃尔克“看上去极像一只山林里的狼。但他的皮毛和花色说明了他狗的本质,狼是不会有这种颜色的——”这些都表明了在杰克·伦敦的这类小说中狗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狗了。而《白牙》又向我们说明了狼在这里也不是绝对的狼了“它比一般的狼都大,瘦削的身躯显露出它属于同类中最大的一种,它的皮毛是实实在在的狼的皮毛,以灰色为主,却带点红色,完全像只拉雪橇的爱斯基摩大狗”这些狼不像狼,狗不像狗的四足兽都具有这绝对的野性,这些也正是作者心中对动物的野性的渴求的最好表达。
杰克·伦敦的小说中,通过描绘严寒、孤寂、残酷、黑暗、危机四伏的旷野,塑造残酷自然中的“超级人类,以狼和狗为中心主角,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通过笔下的文章透漏出来的对野性的渴望。在小说中“狼”是生命力的象征,它表达了对强健的人性理想和文明的向往,对人性中的“狼性”,尤其是动物本能在特定状态下迷狂的艺术解读,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注。杰克·伦敦的这种狼的艺术视角展现了人类行为,张扬社会达尔文思想和超人学说,在表现对野性的渴求的同时也有对人性异化和社会文明的批判,流露出对爱和人道主义的呼唤。
参考文献:
[1][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刘荣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71页.
[2][美]杰克·伦敦:一块牛排[M],职玉清等译.华文出版社,1998年1月.第4页.
[3][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 刘荣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33页.
[4][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 刘荣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61页.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