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额信贷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已经为扶贫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项目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很多项目处于亏损状态。本文论述了小额信贷利率偏低、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受限、农民收入偏低且不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比较符合我国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一、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自中国扶贫基金会于1989年成立以来,我国的以扶贫为主要目标的小额信贷蓬勃发展。社科院的扶贫社、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但是,小额信贷的的可持续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偏低。就拿中国小额信贷做得最成功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来说,从2004年到2011年,大部分年份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偏低,部分年份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为负数(表1)。
表1 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收益率状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年度报告(2006-2011)。
二、影响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来看,影响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小额信贷利率偏低
目前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贷款实行的是偏低的贷款利率政策,低于小额信贷机构的利率上限,一般为7%-8%。如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开展时间最长的项目的小额信贷利率,2003-2007年贷款利率为7%,远远低于操作允许利率和经济允许利率(16-38%)。
2.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受限
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小额信贷机构及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受限,不能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因此,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来源方面的困难,除了寻求捐赠、软贷款和有限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以外,几乎没有正常的筹资渠道,一旦补贴和委托贷款停止,绝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将陷入财务困境。
3.农民收入偏低且不稳定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并且农民收入受气候、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导致收入不稳定。政府财政部门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偏低。农民收入偏低限制了农民的还款能力,影响了小额信贷机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提高小额信贷利率浮动幅度
要形成商业上可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必须能够盈利,对客户的存贷款利差必须要达到使小额信贷经营机构能覆盖其成本。由于小额信贷的平均成本高于大额贷款的平均成本,以及小额贷款较高的风险程度,因此覆盖小额信贷运营成本的利率通常要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主导性的商业贷款利率。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所以,我国应该适当提高小额信贷利率浮动幅度,让小额信贷机构能够按照可覆盖成本的利率发放贷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村保险体系
应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农业保险总的经营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目前值得探讨和尝试的农业保险模式有:一是在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增设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由地方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由地方财政提供财政补贴;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并从立法上对相互保险公司进行认可;四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公司那样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五是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农业保险部或建立农业保险子公司,对商业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税收优惠等。
3.对扶贫小额信贷机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利息支付能力仍然很有限,如果按照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利率发放贷款的话,利率可能仍然很高。现阶段,我国政府可以考虑为真正以扶贫为目标的小额信贷机构和项目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成本,提高贫困人口的借贷能力。
4.建立政策性银行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机制
目前,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很有限,可以考虑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及委托贷款,然后由小额信贷机构用这些贷款获得的资金专用于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5.提高财政部门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应该适当提高政府财政部门对农民、农业的转移支付,以提高农民收入。在丰收的年份,国家粮库应该按照适当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买价收购农民的余粮,以避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发生。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支出。
参考文献:
[1]约那森·莫达奇.关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1998(9).
[2]汤敏. 小额信贷为什么要有高利率[J].北京:经济界,2007(3).
[3]Jonathan Morduch.The microfinance promis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9(12).
关键词:小额信贷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一、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自中国扶贫基金会于1989年成立以来,我国的以扶贫为主要目标的小额信贷蓬勃发展。社科院的扶贫社、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但是,小额信贷的的可持续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偏低。就拿中国小额信贷做得最成功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来说,从2004年到2011年,大部分年份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偏低,部分年份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为负数(表1)。
表1 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收益率状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年度报告(2006-2011)。
二、影响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来看,影响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小额信贷利率偏低
目前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贷款实行的是偏低的贷款利率政策,低于小额信贷机构的利率上限,一般为7%-8%。如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开展时间最长的项目的小额信贷利率,2003-2007年贷款利率为7%,远远低于操作允许利率和经济允许利率(16-38%)。
2.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受限
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小额信贷机构及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受限,不能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因此,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来源方面的困难,除了寻求捐赠、软贷款和有限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以外,几乎没有正常的筹资渠道,一旦补贴和委托贷款停止,绝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将陷入财务困境。
3.农民收入偏低且不稳定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并且农民收入受气候、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导致收入不稳定。政府财政部门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偏低。农民收入偏低限制了农民的还款能力,影响了小额信贷机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提高小额信贷利率浮动幅度
要形成商业上可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必须能够盈利,对客户的存贷款利差必须要达到使小额信贷经营机构能覆盖其成本。由于小额信贷的平均成本高于大额贷款的平均成本,以及小额贷款较高的风险程度,因此覆盖小额信贷运营成本的利率通常要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主导性的商业贷款利率。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所以,我国应该适当提高小额信贷利率浮动幅度,让小额信贷机构能够按照可覆盖成本的利率发放贷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村保险体系
应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农业保险总的经营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目前值得探讨和尝试的农业保险模式有:一是在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增设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由地方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由地方财政提供财政补贴;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并从立法上对相互保险公司进行认可;四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公司那样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五是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农业保险部或建立农业保险子公司,对商业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税收优惠等。
3.对扶贫小额信贷机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利息支付能力仍然很有限,如果按照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利率发放贷款的话,利率可能仍然很高。现阶段,我国政府可以考虑为真正以扶贫为目标的小额信贷机构和项目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成本,提高贫困人口的借贷能力。
4.建立政策性银行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机制
目前,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很有限,可以考虑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及委托贷款,然后由小额信贷机构用这些贷款获得的资金专用于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5.提高财政部门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应该适当提高政府财政部门对农民、农业的转移支付,以提高农民收入。在丰收的年份,国家粮库应该按照适当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买价收购农民的余粮,以避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发生。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支出。
参考文献:
[1]约那森·莫达奇.关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1998(9).
[2]汤敏. 小额信贷为什么要有高利率[J].北京:经济界,2007(3).
[3]Jonathan Morduch.The microfinance promis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