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师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任务,高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阐述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内涵及其必要性,最后探讨培养高校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积极心理 品质 培养策略
一、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传递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其专业修养、心理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由于高职教师角色和任务的特殊性,教师面临着各种压力,这种压力久而久之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并给教学和学生培养带来了副作用。这种心理问题表现为:1.情绪问题。这表现为情绪容易被破坏、情绪起伏过大、缺乏自信心和决断能力等。2.职业倦怠现象。这主要表现为渐渐失去工作兴趣,持愤世嫉俗或冷漠的生活态度,伴有无能感、挫败感、衰竭感,失去工作的热情、信心和希望。3.心身疾病。这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功能失调、身体病变等躯体症状,以及神经衰弱、人格缺陷、强迫行为、人际障碍、自杀倾向等问题行为。
二、高职教师积极心理的内涵及培养必要性
一个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师会以愉悦的心情对待教师岗位,接受各种环境的变化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时刻体验教师的幸福感。高职教师积极心理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于想象力和热情奔放等。2.自制、谨慎、谦虚。3.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努力拓展。高职教师应该不断进取,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参与课堂,积极教学育人。4.宽恕和宽容。高职教师更应该学会体谅和宽恕,能够懂得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充满自信和希望。
高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尤为重要。一方面,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使教师积极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问题,满足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高职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三、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和目标。
高职院校要把积极的健康理念落实到教师培养中,注重教师的积极反应,并且提供给教师更多接受积极心理健康指导的机会,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指导高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培养,如勤劳上进、自信自尊、乐观坚强、爱心宽容等。另一方面,培养高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人格,积极与他人交往,如沟通、分享、合作、友善等。通过积极的引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秉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2.培养教师积极的情绪体验,防止职业倦怠,提升高职教师幸福感。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演讲、小组合作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又能缓解老师的思想压力,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高职教师可以自觉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掌握积极心理学方法,激活自身的积极力量,主动解决心理问题,保护心理健康,回顾积极情感经验,从而体会教师工作的幸福感,达到精神上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3.构建积极组织系统,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氛围。
高职教师应该积极处理好同事、师生、领导、家庭等各种关系。一方面,在课堂中,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身作则,树立积极进取的形象。另一方面,高职教师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进取的环境。高职院校应对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价值标准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一方面,学校领导不要以各种工作绩效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而要采用合理的、积极的健康标准衡量教师的工作,以便教师能正确调整自己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营造和谐互助的组织氛围,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实现平等、尊重、信任、支持,使高职教师体验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幸福。对全社会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教师的劳动与付出,尊重教师的人格与情感,理解教师的苦衷,发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从而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
4.提高高职教师自我效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
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成功教学经验的累积,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从而真正地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能感。高职教师会从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教学的成功,形成一套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强对自我职业的信心和热情,增强自我效能感。
高职院校应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高职教师的心理潜能。如培养高职教师拥有积极希望的心理,希望是影响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意义感的重要因素,可帮助高职教师从消极颓废的情绪心理中走出来,从而预防或治疗心理上的疾病,提升高职教师的存在感和意义。在工作中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乐观主义精神,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拥有乐观主义的高职教师,才能在顺境中善于把握各种机遇,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并在逆境中排除干扰,抓住问题本质,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接受现实,继续前行,这样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工作满意度。
总之,高职教师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完善能力,形成开朗的性格、宽容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同时要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教学策略和艺术,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
[3]余欣欣,李山.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盖笑松.青少年积极品质的发展规律与培养途径[J].人民教育,2013.
课题项目:此文章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4院级思政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Djsz201430。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积极心理 品质 培养策略
一、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传递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其专业修养、心理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由于高职教师角色和任务的特殊性,教师面临着各种压力,这种压力久而久之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并给教学和学生培养带来了副作用。这种心理问题表现为:1.情绪问题。这表现为情绪容易被破坏、情绪起伏过大、缺乏自信心和决断能力等。2.职业倦怠现象。这主要表现为渐渐失去工作兴趣,持愤世嫉俗或冷漠的生活态度,伴有无能感、挫败感、衰竭感,失去工作的热情、信心和希望。3.心身疾病。这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功能失调、身体病变等躯体症状,以及神经衰弱、人格缺陷、强迫行为、人际障碍、自杀倾向等问题行为。
二、高职教师积极心理的内涵及培养必要性
一个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师会以愉悦的心情对待教师岗位,接受各种环境的变化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时刻体验教师的幸福感。高职教师积极心理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于想象力和热情奔放等。2.自制、谨慎、谦虚。3.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努力拓展。高职教师应该不断进取,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参与课堂,积极教学育人。4.宽恕和宽容。高职教师更应该学会体谅和宽恕,能够懂得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充满自信和希望。
高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尤为重要。一方面,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使教师积极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问题,满足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高职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三、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和目标。
高职院校要把积极的健康理念落实到教师培养中,注重教师的积极反应,并且提供给教师更多接受积极心理健康指导的机会,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指导高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培养,如勤劳上进、自信自尊、乐观坚强、爱心宽容等。另一方面,培养高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人格,积极与他人交往,如沟通、分享、合作、友善等。通过积极的引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秉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2.培养教师积极的情绪体验,防止职业倦怠,提升高职教师幸福感。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演讲、小组合作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又能缓解老师的思想压力,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高职教师可以自觉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掌握积极心理学方法,激活自身的积极力量,主动解决心理问题,保护心理健康,回顾积极情感经验,从而体会教师工作的幸福感,达到精神上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3.构建积极组织系统,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氛围。
高职教师应该积极处理好同事、师生、领导、家庭等各种关系。一方面,在课堂中,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身作则,树立积极进取的形象。另一方面,高职教师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进取的环境。高职院校应对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价值标准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一方面,学校领导不要以各种工作绩效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而要采用合理的、积极的健康标准衡量教师的工作,以便教师能正确调整自己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营造和谐互助的组织氛围,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实现平等、尊重、信任、支持,使高职教师体验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幸福。对全社会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教师的劳动与付出,尊重教师的人格与情感,理解教师的苦衷,发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从而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
4.提高高职教师自我效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
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成功教学经验的累积,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从而真正地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能感。高职教师会从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教学的成功,形成一套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强对自我职业的信心和热情,增强自我效能感。
高职院校应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高职教师的心理潜能。如培养高职教师拥有积极希望的心理,希望是影响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意义感的重要因素,可帮助高职教师从消极颓废的情绪心理中走出来,从而预防或治疗心理上的疾病,提升高职教师的存在感和意义。在工作中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乐观主义精神,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拥有乐观主义的高职教师,才能在顺境中善于把握各种机遇,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并在逆境中排除干扰,抓住问题本质,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接受现实,继续前行,这样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工作满意度。
总之,高职教师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完善能力,形成开朗的性格、宽容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同时要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教学策略和艺术,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
[3]余欣欣,李山.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盖笑松.青少年积极品质的发展规律与培养途径[J].人民教育,2013.
课题项目:此文章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4院级思政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Djsz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