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剧心理学》看朱光潜的悲剧美学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留学法国的毕业论文,也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研究西方悲剧理论的专著。这本著作在对各种西方悲剧快感理论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融汇中西,折衷调和”的创新性见解。朱光潜的悲剧观强调欣赏者的主动参与,站在独特角度,探求欣赏者的心理反应,无疑是一大创新,但其站在审美经验里所谈及的审美体验,也与现实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本文主要从悲剧快感和悲剧精神两个方面探讨朱光潜的悲剧美学观。
  【关键词】悲剧观;悲剧精神;悲剧快感;心理学
  一、悲剧快感的由来
  在《悲剧心理学》第一章也就是绪论部分就谈及到了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这个问题,我们的天性使我们被美好的东西所吸引,流连忘返;在现实生活中,痛苦和灾难可怕到让人躲避不及,而悲剧中的痛苦和灾难却能给人带来快感,悲剧中的事物总能在不知不觉间引起人们审美体验,其中的痛感是如何转化成快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朱光潜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他先是介绍了以法国学者法格为代表的“恶意说”,“恶意说”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观看悲剧源于“人是稍稍有些变化的野蛮的大猩猩的后代”,正是因为人们内心的这种邪恶力量使得人们在观看他人遭遇灾难时感到快乐,也正是因为这种快乐而产生快感,不为痛苦和灾难所动。与法格“恶意说”相对立的则是以英国学者博克为代表的“同情说”,“同情说”则认为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则是在悲剧的观看中体现出来了,幸运的人们因不幸人们的遭遇而感动同情,不幸的人们因不幸的遭遇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言外之意,人性善是喜爱悲剧的首要原因。
  朱光潜否定了“恶意说”和“同情说”,认为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混淆了现实苦难和悲剧苦难之间的区别,混淆了现实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区别,当然并不排除有人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观看悲剧,也不排除有人抱着同情的态度加以欣赏,但这终究不是促使痛感转化为快感的首要原因。从而,朱光潜更加确定悲剧快感是独立于个人利害得失之外的审美体验,否定了人的善与恶对悲剧快感产生的首要作用。他认为悲剧快感是由于内心的痛苦在悲剧中被感觉并得以表现,致使积存在内心的紧张复杂情绪被演绎、释放出来,从而得到缓解的过程,也便是悲剧快感产生的过程。站在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视角独特,体悟深刻。
  二、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
  1.审美同情和道德同情
  朱光潜的悲剧美学观强调欣赏者的主动参与,是一种主动感化和陶冶,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是对欣赏者审美过程心理反应的探讨。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既需要同情,又需要清醒与自制。古今中外,也有不少因观看悲剧时同情主人公遭罪而怒冲上台报仇的人们,显然其混淆了现实与悲剧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不难看出审美同情和道德同情之间确实难梳理清晰,但其确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要求人们在欣赏悲剧的时,要保持投入的同时拥有理智的头脑。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光潜特别推崇“没有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的文艺作品”。
  同情也被用来指审美观照中的同情模仿,即:移情。按这种说法,审美同情和道德同情是相互吻合的,但究其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①道德同情中主体能够清楚的意识到与客体的差别,而在审美同情中两者的界限较为模糊;②道德同情完全离不开主体整个的精神气质,而审美同情是完全脱离功利活动之外的;③道德同情通常会引起一些实际效果,而审美同情则完全是心理精神活动,不会引起任何实际效果。悲剧欣赏主要是审美意义上的同情。
  此外,悲剧的不同剧本、不同演员、不同背景音乐等因素不同,悲剧同情也是不同的。观众和演员应是“旁观型”和“分享型”,观众对于悲剧的受感染程度也会引起不同的审美同情。无疑审美同情的确能够有助于审美悲剧快感的产生,但其并不是唯一因素,纯“旁观者”型的观众依然还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方式欣赏悲剧。湖南台自制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就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看周边人的反应程度,有夫妻之间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顾客和服务员之间的,用一种审美同情来呼唤人们的道德同情,当然拍摄现场也不乏纯“旁观者”型的看客,毋庸置疑,对于纯“旁观者”来讲,其所领会到的审美同情和道德同情都是微乎其微的。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将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建立在“旁观”基础上的欣赏,和剧情拉开一定的距离,可以使人们以一种更加理智的态度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2.观照和行动
  在看到灰姑娘的悲惨遭遇时,我们产生了同情;在看到灰姑娘嫁给王子的那一刻,我们为她而感到高兴。可见,不光审美同情能够产生悲剧快感,观照也是产生悲剧快感的另一重要因素。
  对悲剧的审美究竟是日神式的观照还是酒神式的行动,朱光潜的这一理论深受尼采的影响。在尼采的哲学理论中,酒神是在被日神点化之后,成为了艺术之神。而朱光潜则更强调的是日神的观照,其实他本身就是一个沉思者、一个旁观者、一个崇尚日神的人。在1947年,《看戏和演戏——两种人生理想》一文中,朱光潜就看戏——旁观者角度,演戏——分享者角度加以分析,突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理想。可以更进一步,用儒道两家的思想加以说明,儒家强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重行动;道家则强调“无为而治”,重观照。不难看出儒家既演戏也看戏,而道家则只看戏,朱光潜的悲剧审美则更契合道家思想。“人生苦恼起于演,人生解脱在于看”充分表现出朱光潜融汇中西、折衷调和的人生观。
  3.心理距离说
  悲剧的欣赏是欣赏者带有一定的审美同情,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的观照,这种距离是欣赏过程中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朱光潜认为悲剧只是一种艺术样式,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这种艺术样式恰恰又是从现实的痛苦和灾难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因此,在欣赏悲剧的时候,应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给予观照和审美同情,这种距离产生的美也是必不可少的,若即若离。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悲剧,正如词典里没有诗,采石场里没有雕塑作品一样。悲剧是伟大诗人运用创造性想象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明显是人为的和理想的。”悲剧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过滤”,是距离化的现实生活,这种距离,使得悲剧与现实生活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怎样使得审美观照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悲剧创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悲剧的创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基于现实生活,从而产生审美共鸣;另一方面,悲剧的创作要想产生悲剧快感,又必然要高于现实生活。布洛提出“距离的自我矛盾”,最理想的距离就是:就是最大限度的扩大距离,又要最大限度的缩小距离,重要的是把握好度。最理想的观众就是:既要做好分享者,又要做好旁观者,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智。
  三、悲剧快感产生的效果
  朱光潜认为悲剧快感应该是“我们先感到面对某种压倒一切的力量那种恐惧,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却又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那里我们体会到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体会到的活力。”也就是说,在欣赏悲剧时,我们先产生的情绪是建立在面对痛苦和灾难的恐惧,之后慢慢平复心里才产生怜悯之情。同时,悲剧感和崇高感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朱光潜强调悲剧中的痛苦是由被察觉到被表现出来,淤积的苦闷在宣泄和释放之后得到了悲剧快感,之后崇高感随即而生。崇高感是一种间接引起的快感,悲剧感是崇高感的一种。悲剧和其他崇高感一样,能够引起心灵的震撼并给予人强大的力量,不同之处在于他通过怜悯来减缓恐惧。
  然而怜悯和恐惧也是缺一不可的,在观看恐怖片时,我们也会因画面的凶险可怕而产生恐惧感,但这种恐惧并没有伴随着产生怜悯,因而恐怖片只是一种娱乐而非艺术。
  综上所述,朱光潜对尼采的接受体现了融汇中西、折衷调和的思想。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基于深厚的国学底蕴和成熟的文学素养,以独特的观照视角和思维模式,在对众多西方理论的批判之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真正做到了“融汇中西,折衷调和”。朱光潜85岁时说他自己,“实在是尼采式的唯心主义信徒”。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 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张艳青.论朱光潜的悲剧欣赏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
  [4]杨菊.从《悲剧心理学》看朱光潜对悲剧快感的创新性论述[J].阴山学刊,2007(5).
  [5]肖鹰.尼采与克罗齐:朱光潜美学的二律背反[J].哲学研究,2003(12).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实践性知识主导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中,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当前,在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着明显的实践性知识的缺失,本文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以及现在师范生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现状,由此得出师范生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教师教育  近年来,随着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探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  引 言  新课改明确指出美术课程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作为一门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
期刊
【摘 要】惩罚性赔偿通常是指加倍赔偿,制度源起于巴比伦法和罗马法,于18世纪末以美国知识产权立法为契机进入知识产权法领域并在美国得到发扬光大。国内有大量的研究者认为应当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专利立法,所持的理由主要包括当前专利的司法保护中判赔额度普遍偏低,需要通过惩罚性赔偿制度来帮助提升判赔额度;当前专利恶意侵权高发,需要借助惩罚性赔偿来施以惩罚,提高威慑性。笔者对惩罚性赔偿的引入持否定态度,且笔者
期刊
【摘 要】今年的高三一模各地已经结束。距离高考不到80天的时间,英语科目该采取哪些高效的备考策略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事半功倍,达到效益最大化呢?本文就此问题就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2016年高考;英语;备考;建议  今年的高三一模各地已经结束。距离高考不到80天的时间,英语科目该采取哪些高效的备考策略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事半功倍,达到效益最大化呢?下面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来探讨吧:  一、巩固3,
期刊
【摘 要】2014年12月21日,一组医生在手术台上自拍,并摆出V手势的照片在网上掀起舆论热议。本文讨论的是,在朋友圈及微博之中发布照片并加以评论的行为、以及陕西广播电视台某栏目官方微博在未具体询问相关当事人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上传合照并发表微博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  【关键词】自拍风波;侵权  一、事件概要  2014年12月21日,一组医生在手术台上自拍,并摆出V手势的照片在网上掀起舆论热
期刊
【摘 要】死刑的存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赞成者认为现在犯罪行为居高不下,严重的刑事犯罪更是呈上升趋势,而反对者也比比皆是,认为现今世界的大趋势是废除死刑,注重人权。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死刑案件的附民赔偿,以及在被告人无力赔付时的国家救济问题。  【关键词】死刑;附民赔偿;国家救济  一、死刑案件附民赔偿和国家救济的现状与问题  (一)死刑案件法律后果悬殊,凸显附民赔偿价值  我国《刑法》第48条规定:“
期刊
【摘 要】为了使得公司董事在管理公司的时候免除一些后顾之忧,让公司董事可以最大的发挥其经营管理公司的才能,董事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障公司董事的保险制度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作用,接着重点分析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商法存在的冲突与可以协调的地方。最后在董事责任免除制度与董事责任保险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董事责任保险;民商法;民事责任  一、引言  董事责任保险的含义是
期刊
【摘 要】中日钓鱼岛问题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根源,牵涉到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在国际交往中难免会有各种原因导致争端。解决争端的方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入手浅谈钓鱼岛问题。  【关键词】中日钓鱼岛;国际争端  一、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一)国际争端的定义  两国相交,除了共同利益,必然也存在着利益、主张甚至对客观事实认识等方面的矛盾和差异,因此就会产生国际争端。尤其是涉及经济、政治、
期刊
【摘 要】老子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无为之术为根本。与儒家提倡积极用世的思想不同,老子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强调“以反求正”,站在“否定”的立场观察世界,用“反”的眼光看待世界,处理人生问题。此处的“反”从词义来看有两重含义:相反与返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有相反相成与返本归根的内涵。老子“反”所蕴含的辩证方法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语言符号在形成之初是任意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因此,经过约定之后的音义关系又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新词的音、义构成,就往往要受到原有词语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新词与原有词语之间,在声音和词义上往往具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的表现就是“声义相因”,即意义相通,语音相近,声训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声训作为三大训诂方式之一,萌芽于先秦,兴盛与汉代,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近
期刊